返回上一页
全站导航
搜索

课堂实录

《童趣》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作者/曹双英   日期/2012-08-24  浏览/630


师:有许多专家和老师在这里听课,同学们多少有些紧张吧。为了放松一下大家的心情,先请同学们看一样东西。(屏幕显示图片)

师:这是什么?

生:一块石头。

师:对!一块石头,不过,这可不是一块普通的鹅卵石,它是一件收藏品。你们再仔细看看,它跟一般的鹅卵石有什么不同?

生:石头上有彩色的图形。

师:这彩色的图形像什么?

生:像金鱼。

师:你们真会观察。它的确像两条金鱼。艺术家给它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金鱼戏水。你们看,一块看似普通的石头,经过仔细观察,经过丰富的想像,就会发现它的审美价值。这说明,观察和想像是很重要的。它能使世界变得丰富多彩,能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情趣。尤其是天真活泼的儿童,更能从丰富的想像中获得无穷无尽的乐趣。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充满想像力的文章——《童趣》。(屏幕显示标题)

师:这是一篇文言文。可能同学们会在语言上感到有些困难。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反复诵读,这个问题是不难解决的。同学们在预习时已读过多遍,我想了解一下朗读的情况。先请大家齐读,注意读时要字正腔圆。所谓“字正”,就是字音准确;所谓“腔圆”,就是发音饱满。(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很流畅。朗读还要注意抑扬顿挫。先听老师读第1段。(教师范读)你们认为应怎样读才会有抑扬顿挫的效果?

生1:要注意停顿。

生2:要分出轻重。

生3:还要读出感情。

师:说得很好,要注意停顿、轻重,谁愿意试试,读给大家听?(3个学生分读2~4段)

师:情感式朗读,是朗读的最高境界。要把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读出来。就本文而言,应该读出什么样的感情?

生1:从题目《童趣》可以看出,应该读出愉悦的情感。

生2:我同意,还可从文中“怡然称快”、“怡然自得”中看出这一点。

生3:第1段,还可以是自豪的感情。

师:体会得很准确。下面,我想请一位感情丰富、声音甜美的同学为我们朗读这一篇文章。(一女生朗读全文,教师播放古筝曲《平湖秋月》)

师:她读得太好了!使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我想大家也一定有同样的感受。同学们刚刚接触文言文,请你们把它和现代文比较一下,看看二者最明显的区别是什么?

生:文言文十分简洁。

师:对,预习提示也告诉我们,是简洁。同一个意思,现代文通常用双音节词表示,而文言文多用单音节词。因而语体简洁。比如第1段里的“忆”我们现在说“回忆”,“能”说“能够”,“张”说“张开”。你能在文中再找出一些这样的词吗?

生1:“林”说“森林”。

生2:“兽”说“野兽”。

生3:“项”说“颈项”或“脖子”。

生4:“果”说“果然”。

……

师:大家找得又快又准。有了这种能力,再借助课文注释,理解文章大意,就简单多了。请大家准备准备,说一说文章大意。(4个学生分别讲述4段大意)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流畅。今后还要注意说得完整些。下面请大家逐字逐句地研读课文,互相切磋,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学生自主钻研,邻座互相交流)

师:同学们刚才讨论得很热烈,有什么新问题吗?

生:我提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把丑陋而又令人厌恶的蚊子,比作美丽的白鹤?

师:你觉得比作什么好?

生:麻雀呀,燕子呀什么的。

师:好,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值得探究。

生1:我来回答,还是比作鹤好,因为鹤和蚊子的脚都比较长,在外形上比麻雀、燕子都更相似一些。

生2:我不同意,麻雀、燕子体形小些,更接近蚊子。

师:我们不仅要从外形上考虑,还要从想像的目的考虑。

生:鹤比麻雀、燕子漂亮些。

师:所以才会更具情趣,才会“怡然称快”。

生:鹤比麻雀、燕子飞得高。

师:所以才会有“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生随师齐念)比作鹤,不仅外形上相似,而且更富有审美情趣。

生1:我提一个问题:人是强大的,癞蛤蟆是弱小的,为什么当癞蛤蟆出现时“我”会“呀然惊恐”?

生2:因为他看得太出神了。

生3:是的,我看书看入神了,你轻轻拍我一下,我也会吓一跳。

师:书上怎么说的?

生:“余年幼,方出神,呀然惊恐。”

师:文言文要反复诵读。下面请女生齐读第1段,男生思考:哪一个词语最能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女生齐读)

生1:是“忆”字,因全文都是作者回忆的。

生2:是“察”字,所有的“物外之趣”都得仔细观察。

生3:是“物外之趣”,全篇都是写“物外之趣”。

师:大家从不同角度思考,找到了不同词语。不过我们从题目《童趣》来看,文章主要还是写“趣”,写由观察“藐小微物”而获得的“物外之趣”。

刚才男生表现不错,我们就请男生齐读第2段,女生思考:本段中具体写了哪一种“藐小微物”来表现“物外之趣”?(男生齐读)

生:是从蚊子飞舞中找乐趣。

师:对,是戏蚊之趣。把蚊子当做伙伴,做了两个游戏。书上怎么说的?

生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生2:还有“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

师:说得好。女生表现毫不逊色。下面,大家自由朗读3、4段,考虑一下,这两段主要写什么地方的乐趣。(全班自由朗读)

生1:写的是“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

生2:主要是“草丛”。

师:对,是“丛草之趣”,那又从“丛草”中找到了哪些乐趣呢?

生1:“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生2:补充一下,还有“见二虫斗草间”。

师:大家读得非常细致,真叫人高兴!不过,有件事我不明白:作者为什么会有“物外之趣”?

生1:因为他视力好,能“明察秋毫”、“张目对日”。

生2:因为他善于观察。

生3:因为他对事物充满好奇心。

师:仅仅如此吗?

生8:还有,他富有想像力!

师:谁整理一下刚才的发言?

生:仔细观察,加上丰富的想像和联想。

师:太精妙了!

师:同学们刚刚度过自己美妙的童年,或许也有过这样的物外之趣,讲一讲,让我们分享你的快乐!

生1:小时候,我们小伙伴分成两组,玩打仗的游戏。

师:你充当什么角色?

生1:司令。

师:感觉怎么样?

生1:神气、满足、自豪,还有好玩。

生2:我小时候,在家里,拿着话筒,当歌星。

生3:我最喜欢过家家,把沙土当做米,水当做油,野草当做菜,做饭吃。

师:通过你们的讲述,我也分享了你们的快乐。学习这篇课文,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想像可以使我们发现美,并从中得到快乐。其实,想像不但可以发现美,还可以创造美。你们看见过树根吗?(生回答看见过)树根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正是这不同的形状,给人们提供了想像的空间,而艺术家便借助想像把它雕成一件件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这就是根雕。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件作品。这些作品都是想像的结晶,也可以使人们产生丰富的联想。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给每幅作品取一个好听的名字,看谁取的名字最美。(屏幕依次显示《快乐的小山羊》、《父与子》、《比翼鸟》、《老寿星》、《弯弓射大雕》等根雕的图片。师生共同欣赏、取名、评议)

师:看来,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要我们有一双慧眼,并张开想像的翅膀,就能发现美、创造美。我们的生活就会因此而增添美色。今天,我们生活在美好的新时代,让美永远和我们相伴,让快乐永远和我们同行!

点评:

曹老师执教的《童趣》获“荆州市第13届课堂教学艺术研讨会”优质课竞赛的一等奖。其成功之处,主要有二:

一是教师深得本文题旨,善于营造“乐学”的氛围。纵观全课教学,一个“趣”字贯穿始终,学生置身于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之中,创造的潜能得到了激发,于是放言无忌,妙语连珠(可惜“实录”未能将这种妙趣横生的场面充分描摹出来,笔者以及当时观摩的老师可是为学生的表现而笑得前俯后仰的)。倘若教者将文本大卸几块,细细解剖,处处串讲,必然兴味索然,趣味尽失,哪里还有什么“童趣”可言!

二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角色定位适当,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戏蚊之趣”和“丛草之趣”这一教学中心环节里,教师将发问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只是起引导、指点、促进的作用。对学生不同的见解,只要言之成理,教师就予以肯定,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成果,从而避免了文章的一元解读。

于是,我们看到,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在这节课得以实现:知识与技能得到了落实(主要表现为语言的习得,如正确地朗读、对文言字词的理解等);过程与方法受到了重视(主要表现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如品味“戏蚊之趣”和“丛草之趣”等环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受到了熏陶(分享了作者的“物外之趣”,感受到了作者爱护动物、热爱生命的善良品格)。

展开阅读全文
点赞点赞
  • 上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课堂教学实录
  • 下一篇:《理想》课堂教学实录
  • 相关推荐
    热门浏览

    省级优质课教学实录:《离骚》(图)省级优质课教学实录:《离骚》(图)


    ©迷你语文网版权所有 | 吉ICP备11000532号-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