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全站导航
搜索

教育艺术

课文,也可以这样教

作者/饶双忠  日期/2011-12-12  浏览/654


长期以来,阅读教学沿袭着作者介绍、写作背景、字词解释、段落划分、归纳大意、写作方法的一贯模式,一成不变,因循守旧,课堂低效,被人诟病。甚至还出现了抱着一本教参打天下的可笑现象。有的教师离开了教参这根拐杖便不会走路来了,活脱脱的一个教奴。为何不转变一下教学思维,对阅读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剪裁、重组,从而优化阅读教学内容,以达到更佳的阅读教学效果呢?要知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创新。变换一下思维视角,课文,其实也可以这样教——

一、长文短教

姚雪垠的著名小说《差半车麦秸》编在语文版教材九年级上册的小说单元。这篇课文篇幅较长,自然段多达122个,占16个页面。面对这篇长文,如何教?若按上述模式,势必耗时费力,效率不高,学生学起来也会产生厌烦心理。我以为,读一篇小说的关键是在读懂故事情节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主人公的思想性格特点,进而把握作品主题及其艺术手法。基于此,我转变教学思维,打破常规,对课文内容大胆进行剪裁和调整,尝试着运用长文短教的策略去设计课堂教学。具体操作步骤是以下三个环节。

(一)以品读作品的重点细节描写为抓手,引导学生分析主人公思想性格的核心内涵

在课前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细读小说的高潮部分(即“一次破坏日本鬼子铁路、伏击鬼子运输车的战斗”这一重点情节),并着重引导学生品读在这次战斗中有关主人公王哑巴的细节描写。我预设了两个思考题,让学生边读边思考。第一个思考题:用一句话说说你读到的王哑巴是一个怎样的抗日游击队战士。(王哑巴是一个为国捐躯的战斗英雄或抗日英雄)待学生对主人公有了一个准确的定位后,我接着问第二个思考题:你从王哑巴的哪些细节描写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战斗英雄?(①“‘差半车麦秸’在我们的面前正跑着”,这一动作细节描写表现出他在战斗时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②“看见他拼命地向着马蹄声响处射击”,这一动作细节描写表现出他在战斗时奋勇杀敌;③“‘腿上哪。’他说,‘我留下换他们几个吧……’”,这一语言细节描写表现出他在战斗时视死如归,自己负伤了还为战友着想等。)

通过对上面几个重点细节描写的品读,学生能很快地理解到王哑巴是一位令人钦佩的英勇的抗日英雄,把握主人公思想性格的核心部分。

(二)回读前文(即故事情节的开端和发展部分),引导学生探索主人公思想性格的成长轨迹,丰满人物形象,拓宽作品主题

这个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探究王哑巴是怎样由一个老实的农民逐渐发展成为一名战斗英雄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对比的角度去探究,即要从王哑巴入伍前和入伍后的种种不同表现去探究他的成长变化历程,尤其是他入伍后发生了哪些方面的可喜变化、哪些方面却一直没变。

通过这样的引导探究,学生发现了王哑巴的成长轨迹:未觉醒的农民→不断进步的游击队员→为国捐躯的抗日英雄。至此,一个性格多样、血肉丰满的英雄形象就跃然纸上了;同时对作品更深层次的思想内涵——在国家和民族饱受外辱之时,即使再愚昧落后的农民也会逐渐觉醒并加入到抗日救亡的行列之中,让人看到了古老民族的新生与希望——有了一定的认识,发掘了阅读深度,深化了作品主题。

(三)品评作品的开头部分,引导学生体悟作者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

这个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品评作品开头部分采用了何种叙述顺序、有什么好处,如何理解战友们用“差半车麦秸”的绰号相互打趣、队长珍藏“差半车麦秸”的小烟袋。通过品评,学生明白:王哑巴这个人给战友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他光荣牺牲的感人事迹,所以战友们以各种方式怀念他。用他的绰号打趣和珍藏他的小烟袋就是对英烈的最好怀念。这样就把握了作者的创作初衷——唤醒民众,不忘国耻,铭记先烈。这部分采用倒叙手法,除了制造悬念外,更主要的是为了突出主人公的精神感人至深,让人久久不忘。

一堂课45分钟计,以上三个环节的时间分配分别是:15分钟、15分钟、10分钟。一篇长长的课文,情节复杂、头绪繁多,课堂上不可能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在审视课文、设计教法时,应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最核心的教学目标为依据、从最重要的情节入手,再辐射开去,以点带面,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是我的设计理念。力求用最节省的教学时间,取得最大的课堂效果。时间就是效益。因此,长文教学要精心设计教法、优化教学内容,切不可长文长教,否则难免少慢差费。

二、旧文新教

《愚公移山》这则古代寓言故事一直以来都是初中语文教材的保留篇目,且入选了多种版本的教材,可以说是一篇传统的旧课文了。教学这篇旧课文时,我并未按文言文的传统教法去教,而是紧紧结合文本特点,大胆尝试,采用了“开好两会(家庭会、辩论会)”的独特方法去教。

如教学第二段时,重点是开好一次“家庭全会”,即以探究会议的形式来教学这个段落。课堂上,我预设了以下两个思考题,让学生探究、讨论、交流。

1.家庭会的全程探究。

我预设了以下几个思考题来引导学生探究会议全程:①会议的名称(即给会议拟一个恰当的名称);②会议的主持人;③开会的地点;④开会的原因;⑤与会人员;⑥会议的议题;⑦会议的疑难问题;⑧解决这个难题的方案;⑨会议取得的成果;⑩这次会议的影响或意义。

2.愚公的形象分析。

即引导学生探究:从愚公成功主持召开了这次家庭大会,可以看出愚公有哪些鲜明突出的个性特点?(①有很强的号召力和领导才能;②遇到重大事情,先开一个“听证会”,有民主意识,不搞家长专权制;③为方便家人和村民的出行而召开移山大会,说明愚公一心为家人着想、为村民谋利;④说明愚公是一个德高望重、思想开明、深受群众爱戴的好“领导”等。)

在《愚公移山》的教学中,我从新的视角审视文本、设计教法,预设的思考探究题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可操作性,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开好两会”的教学新尝试,学生对文本内容获得了一种全新体验,对愚公精神的内涵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不仅仅停留在“勇于克服困难”的肤浅层面上,从而更全面地多角度地解读了愚公这一感人至深的文学艺术形象。

阅读教学原本是“横看成岭侧成峰”,何不换个角度,也许你会看到你从未见过的迷人景观。宁愿在探索尝试的新路上摔伤,也不要在因循守旧的老路上徘徊,这是我的教学追求。

三、难文易教

这里所说的“难文”是指对初中生而言在语言文字、思想内容、写作技巧等方面都比较难理解的课文;“易教”是指在教学这类课文时,教师要想方设法,化难为易,以利于学生更好地读懂课文。

例如,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原来是高中的课文,这几年才下放到初三来学习。要真正读懂这篇典范的驳论文,对初中生而言,无论是语言文字、思想内容还是论述技巧都有一定的难度,可以说是一篇难文。教学这类课文,如何吃透教材、巧施教法、化难为易,从而利于学生学习,是教师阅读教学功力的体现。副标题

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尝试着用难文易教的策略来教。由易到难、梯度推进,我设计了下面几个环节来指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

(一)找出作者的观点及支撑其观点的依据

这一环节最浅,学生不难完成。作者的观点是“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作者的依据是两个不争的事实,即“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和“这一类的人们……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作者据此得出一个论断“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那简直是污蔑”。也就是说,在作者看来绝大多数中国人民并未失掉自信力,失掉自信力的只是极少数人而已。这一步是阅读一篇议论文的出发点和最基本的要求,是阅读时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

(二)找出论敌的观点及支撑其观点的依据

这一环节也不难,学生很容易找到。论敌的观点是“于是有人感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也就是说论敌认为全体中国人都失掉了自信力。论敌的依据是三个事实,即“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来……却也是事实”。这一步是让学生找出批驳对象。这是学习驳论文的最基本要求。在阅读驳论文时必须先弄清楚批驳对象,否则遑论如何反驳。

(三)发现论敌的破绽

这一环节有些难度,学生可从上面作者得出的论断“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那简直是污蔑”去寻找论敌的破绽,就不难发现论敌的破绽是偷换概念、以偏概全。课堂上,教师还可联系学生实际,举几个犯以偏概全推理错误的实例,以利于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识穿论敌的破绽很重要,这是作者反驳的突破口。找出论敌的破绽是驳倒论敌的前提条件,所以在这一步要擦亮火眼金睛,善于发现论敌的破绽所在,为后文驳斥论敌作准备。

(四)梳理作者的反驳思路

这一环节难度最大,涉及驳论文和论述推理的知识较多。怎么办?我的做法是分步理解、化解难点。作者反驳论敌时的论述思路大致是下面几个步骤。

1.三段论推理论证。“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都没有相信过‘自己’”:作者用论敌的事实依据推出论敌早已失掉了自信力。

2.假设推理论证。“假使这也算一种‘信’……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作者用论敌的事实依据推出论敌曾有过他信力,后来连他信力也失掉了。

3.归谬推理论证。“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中国人现在是发展着‘自欺力’”:作者仍用论敌的事实依据推出论敌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以上三个步骤属“破”的部分,作者从反驳论敌的论证过程入手,证明论敌的论据不充分推不出其论点,只能得出荒谬的观点。这三步重在讲道理,是通过驳论证的方法来间接驳斥论点。

4.正面立论,反驳论点。“‘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那简直是污蔑”:作者与论敌针锋相对,提出一个正面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并用两个不争的事实“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和“这一类的人们……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从而证明论敌的观点是虚假的不正确的,给予论敌最致命的一击。

这个步骤属“立”的部分,这一步重在摆事实,是通过以立代驳的方法来间接驳倒论敌的观点。以上四个步骤,先破后立,逐层深入,推理严密,且既讲道理又摆事实,令人信服,把敌论批驳得体无完肤,叫人拍手称赞。于此可见鲁迅“匕首”“投枪”的威力。

(五)指出评价中国人是否有自信力的正确途径

这一环节(即文章的末段)也有一点难度,主要是比喻句含义较难理解。这个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拨开修辞迷雾。破解了喻义所指,学生对评价中国人是否有自信力的正确途径的理解就迎刃而解了。

在上述五个环节中,对初中生而言第四个环节的难度最大,因为这个环节涉及反驳的方式方法、多种推理论证方法以及驳论文结构等不少繁难的知识和概念。因此不一定要求所有学生都完全理解透彻,课堂上作适度的点拨即可。对有兴趣的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在课余进行个别深入指导。但有一点是必须要让所有学生都明白的,那就是要想驳倒论敌,先要识穿其破绽,再从恰当的角度用充分的理由驳倒之。这对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论辩思维很有启发意义,也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驳论文打下基础。

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先生的文章语言文字犀利深奥、思想内容深刻丰富、写作艺术娴熟高超。难怪乎,时下有些教师在埋怨,鲁迅的文章难懂难教,甚至轻言鲁迅作品应“从语文课本中大撤退”。我想,能不能静下心来多想想办法、改变一下教法、化难为易,不要一味埋怨大师,这不是出路。

以上所说的长文、旧文、难文,暂且简称为“三文”。在教学“三文”的过程中,我遇到不少困惑,常常思考如何才能教好“三文”。“三文”问题,相信也是不少一线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常常碰到的棘手问题。如果仍走老路,长文长教、旧文旧教、难文深教,那就只能有一种结果——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烦,课堂效率低。要想走出“三文”教学的困境,教师就要更新理念、转变思维、大胆尝试、创新教法。唯有如此,才能开启“三文”教学的崭新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点赞点赞
  • 上一篇:如何做一名称职的初三生家长
  • 下一篇:政教处工作反思
  • 相关推荐
    热门浏览

    新观点:语文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图)新观点:语文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图)

    家长必读:一年级到九年级孩子的培养重点(图)家长必读:一年级到九年级孩子的培养重点(图)


    ©迷你语文网版权所有 | 吉ICP备11000532号-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