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全站导航
搜索

文言文解析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题(含答案)

作者/佚名  日期/2018-05-24  浏览/1034


  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成质之后,入水永劫不坏。亿万舟楫,亿万垣墙,窒缝防淫是必由之。百里内外,土中必生可燔石。石以青色为上,黄白次之。石必掩土内二三尺,掘取受燔,土面见风者不用。燔灰火料,煤炭居十九,薪灰居十一。先取煤炭、泥,和做成饼。每煤饼一层,垒石一层,铺薪其底,灼火燔之。最佳者曰矿灰,最恶者曰窑滓灰。火力到后,烧酥石性,置于风中,久自吹化成粉。急用者以水沃之,亦自解散。

  (选自《天工开物·石灰》)

  1.“急用者以水沃之”句中的“沃”字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成质之后,入水永劫不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概括石灰的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梨 酒

  仲宾又云:向其家有梨园,其树之大者每株收梨二车。忽一岁盛生,触处皆然,数倍常年,以此不可售,甚至用以饲猪,其贱可知。有所谓山梨者,味极佳,意颇惜之。漫用大瓮①储数百枚,以缶盖而泥②其口,意欲久藏,旋取食之。久则忘之,及半岁后,因至园中,忽闻酒气熏人。疑守舍者酿熟,因索之,则无有也。因启观所藏梨,则化而为水,清冷可爱;湛然甘美,真佳酝也,饮之辄醉。回回国葡萄酒,止用葡萄酿之,初不杂以他物。始知梨可酿,前所未闻也。

  (选自周密《癸辛杂识》)

  [注]①瓮:陶制的容器。②泥:涂抹。

  1.“因启观所藏梨”中的“启”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2.仲宾赞美梨酒“真佳酝也”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梨酒酿成,实属偶然。假如再酝梨酒,请你简要介绍酿酒的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古 镜

  [宋]沈括

  [甲]古人铸鉴①,鉴大则平,鉴小则凸。凡鉴凹则照人而大,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

  [乙]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②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③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予观之,理诚如是。然予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意古人别自有术 。

  (选自《梦溪笔谈》,有删节)

  [注]①鉴:镜子。②原:推究。③差:略微。

  1.“所以于光中现”中的“现”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制镜,使镜面略凸,能收到什么效果?(用文中原句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推究透光镜能透光的原因,作者原先赞同,后来产生了怀疑。他怀疑的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盗不劫幸秀才酒

  幸思顺①,金陵老儒也。皇祐中,沽酒江州,人无贤愚皆喜之。时劫江贼方炽②,有一官人舣舟③酒垆下,偶与思顺往来相善,思顺以酒十壶饷之。已而被劫于蕲、黄间,群盗饮此酒,惊曰:“此幸秀才酒邪?”官人识其意,即绐曰④:“仆与幸秀才亲旧⑤。”贼相顾叹曰:“吾俦何为劫幸老所亲哉?”敛所劫还之,且戒曰:“见幸慎勿言。”

  [注]①幸思顺:人名。②炽:猖獗。③舣舟:停船靠岸。④绐曰:谎称。⑤亲旧:沾亲带故。

  1.文中“思顺以酒十壶饷之”中的“饷”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2.短文通过官人被劫后群盗的言行,侧面烘托了幸思顺的好人缘,文中对此也作了正面交代,请从文中找出并写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幸思顺的所为及群盗的反应,彰显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他的做法对你的为人处事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太宗诫子

  太宗尝谓皇属曰:“朕即位十三年矣,外绝游观之乐,内却①声色之娱。汝等生于富贵,长自深宫。夫弟子亲王,先须克己。每著一衣,则悯蚕妇;每餐一食,则念耕夫。至于听断之间勿先恣②其喜怒。朕没亲临庶政,岂敢惮于焦劳!汝等勿鄙人短,勿持己长。乃可永久富贵,以保贞吉③。先贤有言: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④。不可不察也。”

  [注]①却:摒除。②恣:任凭。③吉:吉祥。④贼:敌人。

  1.文中“每著一衣”中“著”的意思是________。

  2.短文中,太宗是以自身经历来告诫后代为人处世的道理的,其中太宗列举了自己的哪些做法?请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此文,请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王充①字仲任,会稽上虞②人也,其先自魏郡元城徙焉。充少孤③,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④,师事扶风⑤班彪⑥。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注]①王充:东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著有《论衡》一书。②会稽上虞:古地名,现浙江绍兴一带。③孤:少年丧父。④太学:中国古代最高学府。⑤扶风:古地名。在陕西境内。⑥班彪:东汉著名学者、史学家。

  1.“常游洛阳市肆”中的“肆”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选文内容,请用三个词语概括王充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充能成为著名的思想家,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昔有医人,自媒①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一人信焉,而使治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屣②焉。驼者随直,亦复遂死。其子欲鸣③诸官。 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哪管人死!”

  [注]①媒:介绍,夸耀。②屣:鞋子。这里作动词,踩踏。③鸣:申诉,控告。

  1.“乃索板二片”中的“索”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2.文中的医生使用什么方法给人治疗驼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个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①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若带露花,则房敛②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

  [注]①其:它,指古画。②房敛:花房紧收。

  1.“何以明之”中的“明”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2.丞相吴公能一眼指出画的是“正午牡丹”的依据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家画技惟妙惟肖,丞相能断其精细,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①,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②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③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④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⑤,九合⑥诸侯,一匡⑦天下,管仲之谋也。

  [注]①游:交游,来往。②欺:此意为占便宜。③已而:不久。④进:保举,推荐。⑤霸:称霸。⑥合:会盟。⑦匡:匡正,纠正。

  1.“鲍叔遂进管仲”中的“遂”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2.管仲“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这是为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怎样理解鲍叔牙的为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文言文阅读(二)

  十、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河间①有游僧②,卖药于市。先以一铜佛置案上,而盘贮药丸,佛作引手取物状。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近之。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其难治者,则丸不跃。举国信之。后有人于所寓寺内,见其闭户研③铁屑,乃悟其盘中之丸,必半有铁屑,半无铁屑;其佛手必磁石为之,而装金于外。验之信然,其术乃败。

  [注]①河间:地名。②游僧:云游四方的和尚。③研:研磨。

  1.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先以一铜佛置案上( )

  (2)举国信之(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验之信然,其术乃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用所学知识,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明选文中和尚的骗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①啄其肉,蚌合而箝②其喙③。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攻,以敝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愿王熟计议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选自《战国策》)

  [注]①鹬(yù):一种水鸟。②箝(qián):夹住。③喙(huì):嘴。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赵且伐燕( )

  (2)以敝大众( )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苏代能说服惠王中止出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崔 光

  后魏自太和迁都之后,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①于廊庑②间,不可校数。太后赐百官负绢,任意自量,朝臣莫不称力③而去。唯章武侯王融与陈留侯李崇负绢过任④,蹶倒伤踝。太后即不与之,令其空出,时人笑焉。侍中崔光止取两匹。太后问曰:“侍中何少?”对曰:“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朝贵服其清廉。

  (选自《洛阳伽蓝记》)

  [注]①露积:堆积后不加覆盖。②廊庑:走廊、廊房。③称力:量力。④过任:力不胜任。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库藏盈溢( )

  (2)太后赐百官负绢(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太后即不与之,令其空出,时人笑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太后的赏赐,百官有哪三种不同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陶公① 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其意。后正会② ,值积雪始晴,听事③ 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④ ,积之如山。后桓宣武⑤ 伐蜀,装船,悉以作钉。

  [注]①陶公:陶侃,字士行,晋朝鄱阳人,曾任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②正会:元旦集会。③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④厚头:剩余的比较大的竹块。⑤桓宣武:桓温,曾任大将军、大司马。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咸不解其意( )

  (2)值积雪始晴( )

  2.请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写了哪两件事?表现了陶公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长生猪

  胡御史牧亭言:其里有人畜一猪,见邻叟辄瞋目狂吼,奔突欲噬,见他人则否。邻叟初甚怒之,欲买而啖其肉。既而憬然省曰:“此殆佛经所谓‘夙冤’耶!世无不可解之冤。”乃以善价赎得,送佛寺为长生猪。后再见之,弭①耳昵就,非复曩②态矣。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有删改)

  [注]①弭(mǐ):耷拉。②曩(nǎnɡ):从前。

  1.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其里有人畜一猪( )

  (2)欲买而啖其肉( )

  2.请将下面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此殆佛经所谓“夙冤”耶!世无不可解之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①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②人畏鬼,而越人信禨③。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寝之丘:含有陵墓之意。②荆:楚国的别称。③禨(jī):迷信鬼神和灾祥。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孙叔敖疾( )

  (2)王数封我矣( )

  2.孙叔敖之子“请寝之丘”为封地,“至今不失”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孙叔敖之知”表现在哪两件事情上?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六、[2016·天津]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李侍郎①绂②,性聪慧。少时家贫,无赀③买书,乃借贷于邻人,每一翻绎,无不成诵。偶入城市,街衢④铺店名号皆默识之。后官翰林,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⑤,公皆读之。同僚取架上所有抽以难公,无不立对,人皆惊骇。

  (节选自《啸亭杂录》)

  [注] ①侍郎:古代官名。②绂(fú):李绂,人名。

  ③赀(zī):通“资”,钱财。④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大路。⑤《永乐大典》:明朝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百科全书式文献集。全书有22937卷,11095册。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少时家贫( )

  (2)无不立对(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全文,举例说说李绂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七、[2016·宜昌(改编)]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陶潜之略传

  房玄龄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①。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②素琴一张,弦徽③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陶潜传》)

  [注] ①融然:和悦的样子。②畜:通“蓄”。③徽:系琴弦的绳子。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

  (2)但识琴中趣( )

  2.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概括陶渊明的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八、[2016·苏州(改编)]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刘凝之,字志安,小名长年,南郡枝江人也。父期公,衡阳太守。兄盛公,高尚不仕①。凝之慕老莱、严子陵为人,推家财与弟及兄子,立屋于野外,非其力不食。州里重其德行。州三礼辟②西曹主簿③,不就。妻梁州刺史郭铨女也,遣送丰丽,凝之悉散之亲属。妻亦能不慕荣华,与凝之共安俭苦。

  (选自《宋书》,有删改)

  [注] ①仕:做官。②辟:征召。③主簿:官职名。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凝之慕老莱、严子陵为人( )

  (2)凝之悉散之亲属( )

  2.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立屋于野外,非其力不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州里多次礼聘刘凝之做官的原因是什么?刘凝之为什么不接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九、[2017·江西(改编)]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回答问题。

  清官周忱

  [明]焦竑

  周文襄公①阅一死狱,欲活之无路,形于忧叹。使吏抱成案读之,至数万言,背手立听。至一处,忽点首喜曰:“幸有此可生。”遂出其人。

  己巳之难②,英宗既北狩③,挞虏④将犯京城,声言欲据通州仓⑤。举朝仓皇无措,议者欲遣人举火烧仓,恐敌之因粮于我⑥也。时周文襄公适在京,因建议令各卫军⑦预支半年粮,令其往取。于是肩负者踵接于道,不数日京师顿实,而通州仓为之一空。

  公巡抚时,往来皆乘小轿,驿站遇村庄僻处,询访民瘼⑧。五保有王槐云者,夏月林下乘凉。公至,与并坐,说田里间事甚悉,俄而从者至,始知为巡抚,叩头谢罪。公笑而抚之,且毕其说而去。

  (节选自《玉堂丛语·清官周忱》)

  [注]①周文襄公:指周忱,历任庶吉士、刑部员外郎、工部右侍郎,江南巡抚、工部尚书。②己巳之难: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部大举入侵,宦官王振挟持英宗集兵五十万亲征,大败,英宗被俘,史称“己巳之难”。③狩:婉指帝王逃亡或被俘。④挞虏:对蒙古贵族及其所拥有的军队的蔑称。⑤通州仓:设置在通州的粮仓,下文的“通仓”为其简称。⑥因粮于我:指蒙古瓦剌部的军队要掠夺我通州的粮食来解决供应。⑦卫军:为明朝初期和中期的军制。⑧民瘼(mò):老百姓的疾病痛苦。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使吏抱成案读之( )

  (2)恐敌之因粮于我也( )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公笑而抚之,且毕其说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通过哪三件事来刻画周文襄公的形象?请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十、[2017·德州(改编)]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①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自是外户不闭。

  徙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

  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①常平:官仓名。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甫冠,名闻四方( )

  (2)讽富人自实粟( )

  2.翻译下面句子。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曾巩以“仁”为怀,有君子之风,请概括出表现他“仁”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课外文言文阅读(一)】

  一、

  1.浇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实词的理解能力。这个词是课内文言文中出现的词语。《送东阳马生序》中有“媵人持汤沃灌”,这就是通过课外阅读考查课内的实词的例子。

  2.石灰凝固以后,遇水永远不会被破坏。

  [解析]本题翻译句子考查对句子意思的理解情况,翻译时,做到意思准确,语句通顺。

  3.用石灰填固船缝,砌墙或砌石。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整体理解和归纳概括能力。

  [参考译文]

  但凡石灰都是经火烧炼石灰石制成的。石灰凝固以后,遇水永远不会被破坏。众多的船只和墙壁,填缝防水必须要用石灰。百里内外的土中总会有可烧成石灰之石,这种石以青色的为上料,黄、白色的次之。石灰石一定埋于地下二三尺内,掘取出来烧炼,但表面风化的不能采用。烧石灰的燃料中,煤炭占十分之九,薪炭占十分之一。先用煤炭和泥和成煤饼。每一层煤饼上堆一层石,下面铺上燃料,点火烧石。最好的叫矿灰,最差的叫窑滓灰。火力一到,便将石烧脆,放在风中,时间一久便成为粉。急用时以用水浇湿,也会自成粉末。

  二、

  1.开或打开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启”根据语境推断,与现代汉语的意思相通,应译为“打开”。

  2.要点:围绕“清澈、甜美、酒力大”或用原文“清冷可爱、湛然甘美、饮之辄醉”回答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找到题干中的语句“真佳酝也”,在其前后寻找答案。可见到前面的句子“清冷可爱;湛然甘美,真佳酝也,饮之辄醉”,即可提取其中的语句用之作答。

  3.要点:围绕“将山梨装入大瓮,密封瓮口,久藏”回答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通读全文可知,酿酒的过程是“漫用大瓮储数百枚,以缶盖而泥其口,意欲久藏,旋取食之。久则忘之,及半岁后”,理解语句的大意,把步骤概括出来即可。

  [参考译文]

  仲宾又说:过去他家有梨园,最大的梨树,每年可以收获两车梨。突然有一年梨树结的梨特别多,到处都是,是往年的好几倍。因为这些卖不出去,甚至拿去给猪吃,由此可以想象价格有多低。有种梨叫山梨,味道极佳,(就这样处理)太可惜了。于是用大缸贮藏了几百个梨,用缶盖上口,周围用泥封上,想多放一段时间,想吃的时候随时可以吃。结果时间长了,就把藏梨的事忘了。半年以后到梨园中,突然闻到酒气熏人。就怀疑是守园的人酿的酒熟了,就向他要,一问原来没有这事。于是(想起了之前藏的梨),就打开所藏的梨,结果全部化成了水,清冷可爱。一品尝,味道非常甜美,是实实在在的好酒呀,喝多了还会醉。回回国的葡萄酒,仅用葡萄酿造,最初不添加其他东西。现在知道了梨原来也可以酿酒,真是前所未闻呀。

  三、

  1.显现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现”根据语境推断,应译为“显现”。

  2.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找到文中的语句“小鉴不能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就能找到答案。

  3.别的形制的镜子都不能透光,唯独这面镜子能够透光。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从文中找到相关语句,“然予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意古人别自有术”,一个“然”字写出了作者的质疑。

  [参考译文]

  [甲]古人铸造镜子,镜子大镜面就平,镜子小镜面就凸。凡是镜面凹就显得人脸大,镜面凸就显得人脸小。镜面小的镜子不能全部照出来人的脸,所以让它稍微凸起,以使脸像变小,那么镜面虽小依然能全部照出来人的脸……这些工匠们的精巧和才智,后人造不出来了。

  [乙]世上有透光镜,镜背面有铭文,共二十字,字极其深奥,没人能读懂。用这个镜子承受日光,背面的花纹和二十个字就会透射在房壁上,清清楚楚。有人推究它的原理,认为是由于铸造时薄处先冷,唯独有花纹和字的地方比较厚,冷得慢,以致铜收缩得多。铭文和花纹虽然在背面,但是镜面上隐隐约约有痕迹,所以在光中显现出来。我观察了这面镜子,认为道理确实如此。可是我家有三面镜子,又见到了别人家所收藏的镜子,都是一个式样,图案铭文没有丝毫差异,形制很古老。只有这种镜子可以透光,其他的镜子虽然也有很薄的,却都不能透光。想来古人自有特殊的制作方法。

  四、

  1.赠送

  2.人无贤愚皆喜之。

  3.为人豪爽、大方,喜交朋友;启发围绕幸思顺的性格特点回答即可。

  [参考译文]

  幸思顺,是金陵这个地方的一位年老的读书人。皇祐年间,幸思顺在江州卖酒,人们无论是高尚的还是愚笨的,都喜欢喝他卖的酒。当时抢劫江上过往船只的河盗正很猖獗,有一个当官的人停船靠在金陵岸边酒店的边上,偶然与幸思顺碰到,他们互相之间很友好,幸思顺把十壶酒赠送给那个官人。等到官人的船只行驶在蕲州、黄州地界间的时候,幸思顺送给官人的十壶酒被河盗所劫,河盗们打开这些酒喝,非常惊讶地说:“这些难道不是幸思顺秀才的酒吗?”官人理解了河盗们的意思就立刻谎称:“我和幸秀才沾亲带故。”河盗们互相看了看,感叹着说:“我们怎么能抢幸思顺老先生亲戚的东西呢!”于是河盗们收集好他们所抢的东西还给那个官人,并且告诫那位官人说:“见到幸思顺老人无论如何都不要说(我们抢你酒这件事)。”

  五、

  1.穿

  2.外绝游观之乐,内却声色之娱。

  3.示例一:做人要严于律己,要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示例二:作为学生,我们要学会谦虚,不骄傲自满,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向身边的人学习,才能不断取得进步。

  [参考译文]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对自己的亲属说:“我在位十三年了,出外时从未享受过游览观赏风景名胜的乐趣,在宫中也不敢沉溺于歌舞女色。你们这些人生于富贵之家,长在深宫大院之内,作为皇亲贵戚,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每穿一件衣服,则想到养蚕妇人的辛苦;每吃一顿饭则要想到种田农夫的艰难。至于在听取别人的言语时,(一定要冷静思考,做出正确的判断,)不能凭着自己的喜怒感情用事。我经常亲自处理各种烦杂的政务,怎么敢因过于辛劳而推辞呢!你们不要讥笑别人的短处,也不要因为自己比别人强就妄自尊大。只有这样才能永久享有富贵,确保一生吉祥顺利。先贤曾说过:敢于触犯我的人是我的老师,一味顺从我的人是我的仇敌。(这句话)不可不仔细体会啊!”

  六、

  1.店铺

  2.孝顺、好学、勤奋、聪明。(答出三点即可)

  3.王充博览群书、勤奋好学、求知欲强烈,是他成长的主要原因。

  [参考译文]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他的祖先是从魏郡元城迁徙来的。王充少时丧父,乡里都称赞他的孝顺。后来到京师,在太学学习,拜扶风班彪为师。他喜好博览群书而不拘守章句。家贫没书,常到洛阳市集中走动,阅读那里卖的书,看一遍便能背下来,于是广泛精通众流百家的学说。

  七、

  1.取,拿来

  2.取两块板,一块放在地上,驼背人趴在上面,再压一块在驼背人背上,然后使劲踩。

  3.从病人角度:做事要有全局观念,不能只有局部效益。从医生角度:做事要有责任感,要对事物的本质负责。

  [参考译文]

  从前有个医生,夸耀(自己)能治驼背。他说:“(背驼得)像弓那样的人,像虾那样的人,弯曲像铁环那样的人,请我去医治,可以早晨治疗,晚上就如同箭一般直了。”有个人信以为真,就请他医治驼背。这个医生要来两块门板,把一块放在地上,叫驼背人趴在上面,又用另一块压在上面,然后使劲地踩。这么一来,驼背倒是很快就弄直了,但人也死了。驼背人的儿子要到官府去申诉。这个医生却说:“我的职业是治驼背,只管把驼背弄直,哪管人的死活!”

  八、

  1.判断

  2.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

  3.他们的共同点是善于观察。

  [参考译文]

  欧阳修曾经得到一幅古画,画面上是一丛牡丹,花下有一只猫,不知道这幅画的优劣。丞相吴正肃,与欧阳修是儿女亲家,一见这幅画就说:“这画的是‘正午牡丹’。根据什么来判断它呢?牡丹花朵松散下垂且颜色发干,这是太阳正当午时的花,猫眼中的瞳孔像一条线,这是正午时候的猫眼。如果是带着露珠的花,那么花房一定紧紧收敛而且色彩鲜丽润泽。猫眼在早晨和傍晚,瞳孔都是圆的,渐近中午就变得又窄又长,到正午时就像一条线了。”这也是善于探求古人笔下的意境。

  九、

  1.于是

  2.因为鲍叔理解管仲家庭贫苦,有才能,做那些事都是没办法。

  3.能识别人才,待人宽厚;一切以国事为重。

  [参考译文]

  管仲名叫夷吾,是颍上人。他小时候,常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是有才干的人。管仲家庭贫困,时常占鲍叔牙的便宜,鲍叔牙始终很好地对待他,不因这些事而有什么怨言。不久,鲍叔牙侍奉齐国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等到小白立为齐桓公的时候,公子纠被鲁国杀死,管仲被囚禁。鲍叔牙就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管仲做了桓公的宰相后,在齐国执政,桓公凭借着管仲而称霸,多次会合各国的诸侯,做出了一番匡正天下的事业,这都是管仲的智谋。

  【课外文言文阅读(二)】

  十、

  1.(1)放 (2)相信

  2.(人们)经过检验,确实是这样,这个和尚的骗术就败露了。

  3.示例:磁石即物理学中的磁铁,具有磁性,能够吸引铁屑一类物质,因此,有铁屑的药丸就能跃入佛手,无铁屑的药丸就不能跃入佛手。

  [参考译文]

  河间县有一个云游四方的和尚,在集市上卖药。他先在桌子上放一尊铜佛,旁边盘子里盛着药丸,那铜佛伸手像是要拿东西的样子。来买药的人,先要向铜佛祈祷,然后双手捧着药盘靠近铜佛。如果是可以医治的病,盘中药丸就会跳到佛手里。如果病难以治好,盘中药丸就不动。全城的人都非常相信他。后来有人在和尚住宿的庙里,看见他关上房门偷偷地研磨铁屑,这才明白和尚盘中的药丸,一定有一半混有铁屑,有一半没有混铁屑,那佛手一定是用磁石做的,只不过在外面镀了一层金(以掩人耳目)。经过检验,确实是这样,这个和尚的骗术也就败露了。

  十一、

  1.(1)将要 (2)使……劳苦(贫困)

  2.两个都不肯放掉对方,(一个)打鱼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

  3.(1)从苏代的角度看:①方法巧妙。用寓言故事引入(讽喻或类比的方式),使惠王易于接受。②态度诚恳。为燕赵双方的利益着想,陈述利害,入情入理。(2)从惠王的角度看: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

  [参考译文]

  赵国将要进攻燕国,苏代为燕国去跟赵惠王说:“这次我来,路过易水,一只蚌刚好出来晒太阳,而一只鹬一下就叼住了蚌的肉,蚌立即合住壳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蚌也对鹬说:‘你的嘴今天不拿出去,明天不拿出去,就会有死鹬。’两个都不肯放掉对方,(一个)打鱼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现在赵国马上要起兵进攻燕国,燕、赵两国长期互相攻战,而使民众劳苦贫困,我深恐强大的秦国会马上成为那个打鱼人。希望大王您再仔细考虑考虑。”惠王说:“好。”于是中止了这件事。

  十二、

  1.(1)满,充满 (2)背

  2.太后决定不给他俩布匹了,让他们空着手出去,当时的人都讥笑他们。

  3.朝臣“(莫不)称力而去”,王融、李崇“负绢过任,蹶倒伤踝”,崔光“唯堪两匹”。

  [参考译文]

  北魏自从在太和年间迁移了国都以后,国家丰足,国库里的物品多得快要装不下了,走廊和房屋之间的露天场地,也堆满了钱币和布匹,东西多得无法清点。太后决定将多余的布匹赏给百官,让每个人按照自己的力气往回拿。官员们都按照自己的能力,拿上布匹回去了。只有章武侯王融和陈留侯李崇,因为拿得太多而跌倒扭伤了踝骨。太后决定不给他俩布匹了,让他们两个人空着手出去,当时的人都讥笑他们。侍中崔光只拿了两匹布。太后问他:“侍中为什么拿得这样少?”崔光回答说:“我只有两只手,所以只能拿两匹,这已经够多的了。”朝中的人们都佩服他的清正廉洁。

  十三、

  1.(1)全,都 (2)遇到,碰上……的时候

  2.这时(陶公让人)全用锯木屑覆盖在地面上,(人们出入)一点也不受妨碍。

  3.积存废弃锯木屑,雪后覆地;积存竹头,造船时做竹钉。陶公是一个节俭、勤勉的人。

  [参考译文]

  陶侃性勤俭而严厉,对政事十分勤勉。他任荆州刺史时,命令建造船只的官员把锯木屑全部收集起来,不论多少。大家都不明白他的用意。后来元旦大会僚属,恰好遇到久雪初晴,大堂前的台阶除雪后还很湿。这时陶公让人全用木屑覆盖在地面上,人们出入一点都不受到妨碍。官府用的毛竹,陶侃总是命令把截下的根部收集起来,(以至于)堆积得像山一样。后来桓温伐蜀,把战船组装起来的时候,都用这些竹头作钉。

  十四、

  1.(1)养 (2)吃

  2.这大概就是佛经中所说的前世冤仇吧!人世间没有解不开的冤仇。

  3.要懂得善待别人,冤家宜解不宜结,要宽容待人。

  [参考译文]

  据胡御史牧亭说,他老家有一个人养了一头猪,见了邻居家的老翁便瞪着眼睛发怒,猛奔过去咬他,见到了别人却没有这种情况。最初,邻居老翁很生气,想把这头猪买下杀了吃掉。不久醒悟道:“这大概就是佛经里所说的前世冤仇吧?这世上没有解不开的冤仇啊。”于是用高价买下这头猪,并把它送到佛寺里作为“长生猪”养起来。从此以后,这头猪再见到老翁时,就耷拉着双耳靠近他,不像往日那凶恶的样子了。

  十五、

  1.(1)生病(或生重病) (2)多次(或屡次)

  2.因为“荆人畏鬼,而越人信 ,”选择地名不吉的封地就不会被楚人和越人惦记抢夺。(或: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机 。)

  3.“孙叔敖之知”表现在两个方面:楚王多次封赏他,他却不接受;让儿子不接受肥沃富饶的土地,而“请寝之丘”。让我们明白了做人不可贪心不足的道理。(或:做事要有远见;吃亏是福;别人看不上的东西才能长久保有等)。

  [参考译文]

  孙叔敖病危,临死前,告诫他的儿子说:“楚王多次封赏我,我没有接受。假如我死后,楚王就会封赏你,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的封地。楚国和越国交界的地方有个名叫寝之丘的地方,这地方贫瘠,而且名声很难听。楚国人敬畏鬼神,而越国人信鬼神以求福。可以长时间享有的,大概只有这个地方了。” 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用肥沃的土地封给他的儿子,孙叔敖的儿子推辞了,请求楚王把寝之丘封给自己,所以到现在也没有失掉这块封地。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明白不把世人所认为的利益作为利益。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作为自己所喜欢的,这就是有道的人比普通人高明的原因。

  十六、

  1.(1)年幼 (2)回答

  2.书库中原来的藏书有《永乐大典》,他都读过了。

  3.李绂是一个天性聪慧、勤奋好学的人。“无不成诵”“皆默识之”“无不立对”,体现了他的聪慧;“无赀买书,乃借贷于邻人”“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体现了他的勤奋好学。

  [参考译文]

  侍郎李绂天性聪慧。小时候他家里很贫穷,没有钱买书,就向邻人借书来读。每次推演,没有背不下来的。偶尔进入城市,街道店铺的名号都默默记下来。后来官至翰林,书库中原来收藏有《永乐大典》,他都读过。同僚拿书架上的所有书并从中抽题难为李绂,他没有不立刻答上来的,人们都很吃惊。

  十七、

  1.(1)曾经 (2)只,只要

  2.简陋的居室空空荡荡,不能遮蔽风雨烈日,粗布短衣上打着补丁,饭篮子和瓢里常常是空空如也,但他依然安然自若。

  3.颖脱不羁,任真自得。

  [参考译文]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年少时便志向高远,学识渊博又善于写作。天资聪明而不拘小节,追求真性率直而自得其乐,被乡里邻居所敬重。

  他曾写过一篇《五柳先生传》来介绍自己说:“(我的住所)四壁破败萧然,不能挡风遮阳。穿着粗布短衣,全是补丁,盛饭的竹篮子和水瓢常常是空的,还是安然自若。”他自己这么说,当时的人也说确实是这样。他的热心肠的亲朋有时带着酒菜去找他,他也不推辞。每当喝醉的时候,就十分满足。他从没有高兴或生气的样子,只要遇到酒就喝。有时没酒,就不停地吟诵。他曾经说,夏天月亮高悬的晚上,散淡而闲适,在北窗边的床上躺着,清风轻轻吹着。感觉自己就是羲皇一样的高尚之人了。他天生不懂音乐,却收藏有一张素琴,琴弦和系琴的绳子都不齐备,每当参加朋友们喝酒的活动,他就抚着琴一起唱和,还说:“只要能领会琴中的乐趣,何必在意琴弦上的声音呢!”

  十八、

  1.(1)倾慕 (2)都

  2.在野外建造了房屋,不是自己劳动所得就不享用。

  3.重其德行。不慕荣华;安于俭苦。

  [参考译文]

  刘凝之,字志安,小名长年,是南郡枝江人。父亲期公,任衡阳太守;哥哥盛公,性情高傲,没有做官。凝之倾慕老莱、严子陵的为人,把家里的财产全部赠送给弟弟和侄子,在荒郊野外盖房子,不是自己劳动得来的食物不吃,州里的人都很推重他的品德行为。州里多次推举他任西曹主簿,他都没有就任。妻子是梁州刺史郭铨的女儿,陪嫁很丰厚,凝之把钱财全部分给了亲友。妻子也能不羡慕荣华富贵,与凝之一起安于勤俭、贫苦的生活。

  十九、

  1.(1)案卷 (2)担心、恐怕

  2.周忱笑着安抚他,并且让他说完再离开。

  3.第一件事,周忱救活一死刑犯;第二件事,周忱建议让官兵自己搬运提前发放的粮饷,避免通州粮食落入敌人手中;第三件事,周忱与农民聊农事。

  [参考译文]

  文襄公周忱读一个死囚犯的卷宗,打算使他活下来却没有路子,心里焦急,表现为忧虑叹气。他让官员抱着案卷读给自己听,听到几万个字,背着手站在那儿听。听到一个地方,突然连连点头喜悦地说道:“还好有这个地方,可以让他活下来。”于是放出这个人。

  己巳之难中,宋英宗已经被俘,蒙古军队将侵犯京城,声言要占据通州粮仓。整个朝廷对此惊慌而没有对策,议事的人打算派人放火烧毁粮仓,担心敌军掠夺我通州的粮食来解决供应。当时周忱正好在京城,他因此建议让军队预先支领半年的粮饷,让他们自己前去搬运。于是肩扛粮食的官兵络绎不绝来往于道路上,不几天京城粮食充实,通州粮仓为此空了。

  周忱巡察安抚地方时,来往都乘坐小轿子,驿站在村庄旁这样的偏僻处时,就(顺便去)访问老百姓的疾病痛苦。有个五保户叫王槐云的,夏天有月光的晚上在树下乘凉。周忱来了,和他一起坐着,谈论田里的农事,周忱都很熟悉,不久周忱的随从来了,王槐云才知道周忱是巡抚,磕头谢罪。周忱笑着安抚他,并且听他说完才离开。

  二十、

  1.(1)二十岁,成人 (2)规劝

  2.任齐州长官,他把迅速惩处恶势力、盗窃犯作为主要工作。

  3.劝说富人出售粮食,让百姓度过饥年;整治治安,打击豪强奸盗;改官舍为收容所,扶贫济困;奉养继母,抚恤弟妹。(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参考译文]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他从小就机智敏锐,十二岁时,曾尝试写作《六论》,提笔立成,文辞很有气魄。到了二十岁,名声已传播到四方。欧阳修看到他的文章,十分惊异。

  嘉祐二年考中进士,出任越州通判。这一年发生了饥荒,他估计常平仓储存的粮食不足以用来救济,而乡间的百姓,又不能都到城里来购粮。曾巩就张贴告示晓谕所属的各县,劝说富人如实申报自己储存的粮食,共有十五万石,让他们将这些粮食比照常平仓的价格稍稍提高一点后卖给百姓。百姓得以就近方便地买到粮食,又不出家乡,而且粮食有余。

  任齐州长官,他把迅速惩处恶势力、盗窃犯作为主要工作。曲堤有个姓周的人家的儿子周高横行骄纵,残害良民,他的能力能够影响当地的权贵和豪绅,州县的官吏都没有人敢去追究。曾巩逮捕了他,处以刑罚。章邱有百姓在乡村里聚众结伙,号称“霸王社”,杀人劫财,劫夺囚徒,没有一件不能如愿的。曾巩让百姓组成保伍,让他们侦察盗贼的行踪,有盗贼就击鼓传递消息,相互援助,每次都能将盗贼擒获。从此,齐州的人们连院门都不用关闭就可以安睡了。

  调任洪州。适逢江西当年瘟疫大流行,曾巩命令各县镇都储存药物以备需求。士兵和百姓生活困难不能养活自己的,就招来住在官舍,供应给他们饮食衣被等用品,分派医生给他们治病。

  曾巩品性孝顺父母,与兄弟友爱,父亲去世后,他侍奉继母更加无微不至,在家境衰败、无所依靠的情况下,抚育四个弟弟、九个妹妹,他们的读书、出仕和婚嫁,全都由他出力操办。

展开阅读全文
点赞点赞
  • 上一篇:《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对比阅读及答案
  • 下一篇: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复习题(含答案)
  • 相关推荐
    热门浏览

    《<世说新语>两则》知识归纳与梳理(2022版)《<世说新语>两则》知识归纳与梳理(2022版)

    《出师表》知识归纳与梳理《出师表》知识归纳与梳理


    ©迷你语文网版权所有 | 吉ICP备11000532号-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