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全站导航
搜索

教案选粹

《名著导读》及《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复习导学案

作者/彭爱明  日期/2015-05-03  浏览/776


一、高考题解读:

1、请从曹雪芹、贝多芬以及文学形象大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续写下面的话。(6分)(2013年四川)

要求:①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境遇;②运用排比和反问修辞手法;③语意连贯,内容充实;④60—100字。

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苦难带给人生的意义。

【解析】此题结合教材“名著导读”考查“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和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这是一个续写式扩展语句题。题目要求从曹雪芹、贝多芬及大卫·科波菲尔中挑选一人,需注意所写内容与前面内容(主题)的切合,即围绕苦难与人生的关系举例。

涉及教材:必修一的“名著导读”《大卫﹒科波菲尔》,必修三的名著导读曹雪芹《红楼梦》、课文《林黛玉进贾府》。

示例一:曹雪芹家道巨变,却磨练出傲岸的风骨;倍受冷遇,却迸发出创作的激情;绳床瓦灶,却熔铸成生命的华章。“十年辛苦不寻常”终换来彪炳千秋的文学巨著,这难道不是苦难带给他的人生意义吗?

示例二:贝多芬童年不幸,却不曾破灭人生的梦想;恋人远离,却不曾消逝心中的激情;耳疾侵扰,却不曾消泯对音乐的执著。及时在最恶务的境遇中,他也把痛苦转换为精神的欢乐。这不就是苦难带给他的人生意义吗?

示例三: 大卫·科菲波尔受尽继父的毒打与折磨,饱尝童工的劳苦与屈辱,历经世俗的狡诈与险恶,但这些不都没有改变他“永不卑贱、用不虚伪、用不残忍”的人生信念吗?

2、请紧扣下面划横线句的观点,结合《论语》和《三国演义》的有关内容,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继续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不少于60字。(6分)(2014年四川)

“和”是中华文化精髓之一,不少名著都蕴含有尚和精神。

【答案】示例一:《论语》中既有“礼之用,和为贵”的行事准则,也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谆谆告诫,也有“和无寡,安无顿”的社会理想,这部儒家经典蕴含了仁爱和谐的尚和精神。

示例二:诸侯割据,群雄争鹿,三国鼎立。生灵涂炭渴望休养生息,社会动荡渴望和平安宁,战乱频仍祈求国家大治,宏伟的三国长卷蕴含了人们对天下归一的追求。

【解析】试题涉及必修一《论语》必修五《三国演义》。从画线句中不难抓住“和”这一中心,要求结合《论语》或《三国演义》的有关内容,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续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即考查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名著阅读和修辞手法的运用),又考查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还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继承了2013年首次新课改高考四川卷语文试题的基本思路,体现了课改与考改方向,也体现了语文的追求:宽度、厚度与力度。《论语》《三国演义》对学生来说应该不陌生,也是要求阅读的篇目,下面以《论语》为例,说说《论语》,《论语》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共二十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这部儒家经典蕴含了仁爱和谐的尚和精神,其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诉我们怎么做人;还有“礼之用,和为贵”的行事准则;也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无所争”的谆谆告诫;也有“和无寡,安无倾”的社会理想;还有有“以德报怨。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处世准则……《三国演义》中着重体现的事战争与和平的矛盾。

二、高中语文所涉及的名著导读、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及2015年预测:

1、高中必修教材涉及的名著导读:

(1)第一册:《论语》《大卫·科波菲尔》 (2)第二册:《家》(巴金)《巴黎圣母院》

(3)第三册:《红楼梦》《高老头》 (4)第四册:《莎士比亚戏剧》《谈美》

(5)第五册:《三国演义》《堂吉诃德》

2、《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涉及的传记人物:

杜甫、鲁迅、毛泽东、贝多芬、达尔文、马克思、(沈从文、杨振宁、蒙哥马利、比尔·盖茨)

3、2015年预测:

(1)根据新课标要求、2015年四川高考考试说明要求以及四川命题稳中求变的惯性,加上习总书记要求更加重视传统文化,2015年四川高考语文依然有一题波及及名著导读或传记人物,分值约5至6分。

(2)试题的难度不大,但对相关的名著作者缺少了解,就难以作答,如果有一定了解,在考试时稍加细心,得满分不是难事。

(3)根据四川语言运用板块不出现重复的题(即近几年命题出现的不再涉及)的习惯,2013年、2014年高考出现过的曹雪芹、贝多芬,大卫·科波菲,《论语》和《三国演义》在2015年高考中应该不再涉及。应从《家》(巴金)《巴黎圣母院》《高老头》《莎士比亚戏剧》《谈美》《堂吉诃德》,杜甫、鲁迅、毛泽东、达尔文、马克思、(沈从文、杨振宁、蒙哥马利、比尔·盖茨)中选材命题。重点为杜甫、沈从文、毛泽东(三人课文涉及),《莎士比亚戏剧》。

(4)试题类型:

①结合仿写、续写以仿句形式出现。 ②结合电视以颁奖词、节目串词出现。

③结合网络“恶搞”、流行语以广告宣传语出现(正面宣传,批判错误行为)。

④结合励志和重视传统、经典以解说词出现。

⑤以对联出现。 ⑥其它题型。

三、复习掌握内容:

1、名著的主要内容、主题思想、主要人物形象的经历及品质,作者的成就、经历、思想。

2、传记人物的主要成就、重大贡献、积极思想,坚强品质。

3、后人或他人的重要评价。

四、复习方法和要求:

1、读课本、读原著(时间关系已不允许)。2、读记概括的内容,别人评价的内容,练习过的试题内容。3、记清楚,记准确。不似是而非,不张冠李戴。4、强化记忆既可为语言表达积累,更可为作文积累实用素材。5、快速阅读《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第篇前的“阅读提示”,掌握主要内容。

五、记忆掌握内容(结合课文自读,熟悉人物、情节、基本内容、主题、一些重要评价。)

(一)巴金《家》

1、《家》的故事梗概:见教材必修2第77页。

2、《家》的内容关键点:《家》以深刻的现实主义笔触,刻画了高公馆封建家长们的群丑图。他们表面上道貌岸然,实则专横、残忍、荒淫无耻。高老爷即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他是这个封建家族最高的统治者,以不许置疑的绝对权力,维护封建礼教和家庭制度,扼杀年轻一代的青春、爱情与生命。然而,他所卫护的制度,与他衰朽的躯体一样,已经日薄西山,其崩溃的命运是无法挽回的。高老太爷是旧制度的维护者,也是旧制度的产物。小说在刻画这一形象时,其批判锋芒,并没有简单地指向这个人物的恶德恶行,而是深入鞭挞这个人物所代表的家庭制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小说描写高老太爷临死前破例对觉慧表示的宽厚,就是相当深刻的一笔;表明作者即使是对反面人物,也没有简单化,而是努力展示其性格的多面复杂性。

《家》家是巴金创作的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作品取材于中国的一个封建的大家庭,通过这个大家庭的没落与分化来描写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和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的激荡,这部作品奠定了巴金在中国文坛中的巨匠地位。

《家》的思想成就有三方面:揭露和控诉的封建大家庭罪恶。这集中表现在三个年轻女性的悲剧中。《家》表现和赞颂了年轻一代民主主义的觉醒及其反封建斗争。对封建大家庭的腐朽及其在时代潮流冲击下趋向没落、崩溃的描写。

3、《家》主要人物形象:

压迫者的形象:冯乐山,高老太爷,克明,克安,克定。

叛逆者的形象; 觉慧,觉明,琴 牺牲者的形象:梅芬,瑞珏,鸣凤

压迫者的形象:

冯乐山是孔教会的会长,他是封建思想的顽固维护者,同时又是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高老太爷是作品中“封建宗法制度”的具象化。因此,这一人物开篇便处于不容争辩的被否定的地位——他是一个先验的被批判的客体。在作品中作者极力将之塑造成一个可憎的、专制独裁的家庭暴君,一个代表整个封建阶级的罪恶典型。为了突出这一形象的“恶”,达到批判封建宗法专制的目的,作者有意无意地回避对这一人物性格复杂性的揭示,使之成为一个近乎于“类”的存在。

牺牲者的形象:

梅芬:觉新的表妹。容貌秀美,她的神态很容易被人看作是略带病容,但其实是因为心事太重,又十分内向的结果。她和觉新是青梅竹马的恋人,但终于没能和觉新结合。她被迫嫁出省去,最终落得守寡回归娘家。在高家兄弟的眼里,梅表姐的举止永远是高贵的,她冰清玉洁、优雅而秀美。梅是觉新的灵魂与梦想所在。梅异常聪慧,也善解人意,同样的善良使得她能和瑞珏成为知交好友。她的性情是刚烈的,绝对不能容忍任何闲话和轻视,她不能象母亲一样计算着每一天的利益得失,庸俗、日渐衰微地活着,她宁可选择高傲孤独地死去。

瑞珏:觉新的妻子。她具备传统女性的一切美德。她对于觉民、觉慧所追求的东西和感受到的苦闷完全理解。初进高家,她遭到了兄弟姐妹们的一致拒绝,因为大家心里认同的嫂子是梅而不是她。瑞珏努力争取大家的好感,并不是想讨好众人,而是出于天生的善良和忍耐。她明白做为长房儿媳的地位,她甘愿为此承受很多委屈,她要协助觉新成为这个家中的顶梁柱。瑞珏是一个伟大的女性。瑞珏对觉新的爱,是绵长深厚的,只要他在自己身边,瑞珏便可以坚强默默地承受一切,她是因爱存在,为爱坚强。瑞珏对弟妹们的照顾无微不至,高家的姊妹们也逐渐由拒绝变为依赖。但这个最善良的人却被封建陋习折磨而死。

鸣凤:鸣凤,高家的一个小丫鬟是阶级压迫的受难者,美丽聪明,柔中有刚。性情刚烈,但心灵纯洁,在对觉慧的爱意下她并没有因主仆差异而感到不可能,最后,她为了这段感情,以死向封建专制发出了强烈的抗议。

叛逆者的形象:

觉慧: 觉新的三弟。热情、纯洁、直率,可说是高公馆中的一个“异数”。他对于世界充满好奇,对自己所认定的道理,决不妥协,哪怕是他至亲的人。年轻的觉慧既敏感又爱冲动、行事莽撞,他还不了解人生有多复杂,也不能完全理解大哥。觉慧的感情是外露的,火热的。他是《家》中最清新的因素,他对于未来充满着希望,深信青春终归属于自己。在心灵经受过痛苦的历练后,他的青春觉醒开来,激励他离开家,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琴琴:高家的表亲,觉民的表妹。在高家长辈眼里,她是个乖巧贤淑的女孩。她健康、活泼、有活力。她跟别的公馆中的小姐大有不同,她是自由自在的,因为寡居的母亲比较开明,她上了女子学堂,这使她有了见识,接触到了许多新思想,她几乎是个新女性。她热烈赞成新生事物,喜爱着一切积极、健康的新思想,喜欢和进步的学生们交朋友。她同觉民的相恋,与其说是爱情,还不如说是两个年龄相仿、境遇也相同的年轻人因同病相怜而产生的一种情愫。她觉得自己需要同觉民在一起,需要那热切的讨论来帮她树立信心。她是一个颇有意思的矛盾体,既热情又阴郁,既高傲又自卑,既大胆又怯懦……几种截然不同的情感总是左右拉拽着她,使她犹豫不定。

觉民:觉新的二弟,觉民是个个性主义者。他和琴的自由恋爱,反对封建包办婚姻,决然离家抗婚。觉民的性格是沉着的,也是比较定型的;作者给他安排了一个比较顺利的遭遇,使他胜利地得到爱情,跨过了逃婚的斗争。他也有改变和发展,但都是顺着一条路向前的,他自信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

觉新:封建大家庭的维持者长房长孙高觉新。他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人他一表人材,"能文能武"。曾对未来充满幻想,但"家"的重压却过早地笼罩了他。他尊敬长辈,真切地爱着弟妹们,维护着这个家的名声,甚至不惜把种种过失揽到自己身上。梅是他青梅竹马的爱人,但他还是无奈接受了长辈们为他挑选的妻子--瑞珏。觉新对生活有无限的眷恋,他爱妻子、爱孩子、爱家中的每个人。长子的责任、懦弱的性格、尴尬的处境,使他费尽心力,要努力讨好每一个人,结果却无法让任何人满意。他有哈姆莱特式的犹豫,内心的矛盾和搏斗是"家"的人物中最丰富和最激烈的。

①成家前的觉新是一个积极接受新思想的进步青年。他贪婪地汲取知识,并期待着朦胧的爱情。可是,父亲的一句话彻底击碎了他的梦想:“你爷爷希望有个重孙。”之后,父辈用拈阄的办法为他定了门亲事,匆匆完婚,他都无奈而顺从地接受了。②高老太爷死后,瑞珏的产期到了。陈姨太借口“血光之灾”,要瑞珏去城外生养。觉新流着泪答应了长辈的要求,送瑞珏到城外一间久已没人住过的阴暗潮湿的小屋去。四天后,觉新来看瑞珏,听到她在屋里凄惨的叫声,陈姨太却吩咐不许觉新进产房,没有人敢来为他开门。瑞珏叫着觉新的名字痛苦地死去了,两人未能见上最后一面。

4、对《家》的评价和理解:

(1)作者在《家》的“跋”里说:“我不是为了要做作家才写小说:是过去的生活逼着我拿起笔来。”从文中找出最能够诠释这句话的语句,并结合“《家》已经尽了它的历史的任务了”这句话,说说作者创作《家》的意图。

【解读】最能诠释这句话的句子:我要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我控诉”。

《家》的创作意图:揭露、控诉旧制度旧社会。作者写“跋”正是新中国成立第5个年头,所以“《家》已经尽了它的历史的任务了”。

(2)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这一直是我的鼓舞的泉源。” 为什么作者始终记住这句话呢?

【解读】青春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充满着激情与活力,而在生活的激流中勇于搏击的激情,一往无前的精神正是作者创作的源泉。

(3)作者认为:“生活并不是悲剧。它是一场‘搏斗’。”其理由是什么?

【解读】尽管“我的周围是无边的黑暗”,却仍然看见征服生活的激流在动荡,在创造自己的道路;“我跟所有其余的人一样,生活在这世界上,是为着来征服生活。我也曾参加在这个‘搏斗’里面”。

(4)“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这一直是我的鼓舞的泉源。”

【提示】理解这句话关键要根据文章内容来分析为什么说“青春是美丽的东西”。

【品析】青春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充满着激情与活力,而在生活的激流中勇于搏击的激情、一往无前的精神正是作者创作的源泉。

(5)“我知道我是在挖开我的回忆的坟墓。”

【提示】解答此题关键要从比喻修辞入手分析。

【品析】把过去的生活内容比做坟墓,比喻生动、奇特,一方面写出了这些东西已埋葬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另一方面也写出了这多是一些惨痛的记忆。

(6)“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感动中国2003颁奖词《后人评论巴金为中国的良心》

曹禺先生说:“你是光,你是热,你是二十世纪的良心”,数十年前,曹禺先生书下此言,赞美巴金,1927年,巴金以第一部小说《灭亡》,被人们认识以后,正是以自己全部的光和热,逐渐成为中国文坛的领军人,并且长达数十年之久,无人可以替代,没人可以撼动。

冰心:巴金是“一位最可爱可佩的作家”他的可佩之处,就是他为人的‘真诚’……”

萧乾:“巴金的伟大,在于敢否定自己。”

鲁迅:“巴金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舒乙:“他说,人活着,说的和做的要一致,这是达不到的,达不到也要这样做,这个社会才能变得光明。”

金庸:“巴金是中国伟大的作家。”

王蒙:“他是我们的一面旗帜,也是榜样。”

文洁若:“我觉得,假若巴金不认识萧乾,巴金还是巴金,但假若萧乾不认识巴金,就不一样了。”

贾平凹:“巴老是我国当代文学巨匠,他的道德和文章,都是当代作家的一面旗帜。我有幸在杭州见过巴老一面,他的形象将永远保留在我心中。当时,我推着巴老的轮椅在西湖边的草地上转了一圈。巴老的作品就在那儿,那些文章,那些话,没有大勇气者、没有高贵人格的人,是写不出来,说不出来的。”

巴老的散文我基本上都读过,长篇看过大多数。巴老一生都正气堂堂,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毕淑敏:“闻听巴老逝世的消息,我非常伤感。他的一生,特别是他的老年,都深深感染着我,巴老确实是越老越精神。他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的正直、光辉,包括他提议建文革纪念馆,让整个民族反思、自省,都让我们敬佩。我要向巴老学习,做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学习他是一种精神的星火传承。”

草婴:“巴老最热烈的感情,就是对劳动人民最真挚的爱,特别是对下层人民深深的同情。

5、《家》的问题探究

(1)阅读《家》的过程中,那些场面或者人物描写最令你感动?为什么?

①鸣凤投湖:鸣凤身份卑微却善良纯洁,虽然她与三少爷觉慧的爱情注定不会有结果,她仍因为能天天看到他而幸福不已。知道那个万恶的冯乐山要娶她为妾,她为了保全清白,投湖自尽,嘴里轻轻喊着“三少爷,觉慧……”脸上还含着笑。展现了旧社会对人性的摧残和鸣凤美好的品性。

②瑞珏难产而死:高家因为迷信,在高老太爷死后把即将生产的大少奶奶瑞珏送到条件严酷的乡下待产,引发了这场悲剧。瑞珏生产时,旧礼教把觉新隔在门外不得相见,瑞珏痛苦地喊着丈夫的名字直至死去,觉新悲痛不已却又无可奈何。

③梅表姐的悲惨遭遇:本来觉新与梅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却因为长辈之间的无端恩怨断送了幸福,封建大家长的专制有时会毁了子女的一生。梅芬嫁了一个病夫,丈夫不久就死了,每分回到娘家处处受辱,她也意志消沉,渐渐积劳成疾,悲惨的死去。从一个青春少女到全身素缟色的寡妇,梅芬的悲惨命运与她妥协的性格有关,更显示了那个时代的黑暗。

(2)怎样理解觉慧那种叛逆、反抗与追求理想的性格?你觉得这种精神在当今还有没有意义?

主人公觉慧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叛逆者的典型。他在五四思潮冲击下觉醒,体察到封建家庭的虚伪、黑暗和腐朽,感觉到那是“埋葬青年理想和幸福的坟墓”,下决心不再做老太爷们所期望的“绅士”,他要做“自己的主人”,“自己把幸福拿过来”。小说写他许多大胆而又幼稚的“新潮”行为,包括参加学生运动,向“门户不当”的婢女鸣凤表示爱情,帮助觉民逃婚,以及最终从家里出走,到外面寻找“新生活”,等等。以今天的眼光看来,觉慧有理想有追求,但他的许多行为未免单纯幼稚,然而这正是受五四新思潮冲击的激进青年的特征,他的反抗以至最终出走,表现了当时新一代青年精神上的成长。

觉慧的大哥觉新是另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从艺术上讲,这个角色的塑造是非常饱满的。理智上,觉新也是“新青年”,他也不满旧家庭的专制,但处在长房长孙这样特殊的位置,加上受封建礼教较多约束,觉新养成了委曲求全懦弱顺从的性格。家对他来说是精神炼狱,但毕竟又还是一种神圣的血缘联系,以及难于割舍的留恋。他不可能像觉慧那样大胆反抗,义无返顾,他的思想与行动总是矛盾,既信服个性解放的新理论,又“顺着旧的环境生活下去”,结果就是奉行“作揖主义”,每一次向封建罪恶势力的让步都以牺牲别人(包括他所爱的人)为代价,而他自己也只能清醒地在罪恶的泥沼中挣扎。这个人物有人格分裂的悲剧性,他代表了与觉慧不同的另一种人生追求,作者在对觉新这个善良懦弱人物的批判中也含有深深的同情。

《家》里边还刻画了其他一些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如敢于以死抗争的纯洁的丫环鸣凤,温顺善良地吞咽着旧礼教恶果的梅芬,善良厚道的瑞珏,专制家长高老太爷,败家子克定,荒淫的假道学冯乐山,等等,他们一起在高公馆这个黑暗王国里上演着腐朽或新生的戏剧。

《家》的艺术结构类似《红楼梦》,以觉慧等几个年轻人的爱情和生活追求为情节链条,全面展示一个大家族的衰亡过程。全书人物众多,事件繁复,但故事的展开波澜起伏,跌宕有致。人物思想性格的刻画各有特点,有些内心世界的描写非常细腻深入。如鸣凤投湖自尽前无比痛苦怨愤的心理独白,梅芬与瑞珏两位善良的“情敌”谈心时彼此灵魂的剖露,觉新婚后遇见梅芬时的无限追悔与怜爱,等等,都是抓住人物斯时斯地复杂的心理变化来写的,给人印象很深。为了抒发苦闷激愤的情怀,巴金不时通过他的人物或者直接由自己出来做滂沱倾泻的抒情,那种热情澎湃的诗性笔调也常常把人带进激越的氛围中。

(3)《家》曾经是过去几代青年非常喜欢的畅销书,你能理解他们喜欢的原因吗?和当今流行小说比较,巴金的作品有哪些不同?

《家》取材于中国的一个封建的大家庭,通过这个大家庭的没落与分化来描写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和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的激荡。在那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时代,引动着无数青年激血的青春,而在那以后的几十年甚至百年,都牵动着青年们带血的激情,在当代这个和平时代,无处施展的青春与勇气似乎已成为对以前激情岁月的崇拜。

也许唯一的不同就是巴金把那个时代以一本书的名义在我们面前重现了一次。他向我们呈现的不仅仅是一个没落家庭的故事,而是一种精神,一种存在在千千万万青年内心最低处的精神,他们有热血,可以反抗,可以追求,就像我们每一个青年,我们能够用自己的力量追逐这个时代不断前进的步伐,或是以我们的力量推动这个时代的前进。

巴金的《家》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青年的生活,青年的感情,现在已经过去几十年了,时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审美心理也和当年大不一样。我们读这部小说,难免会有点隔膜。应当尽可能了解小说所表现的那种时代背景,在小说阅读时有一些历史感。同时,我们会发现像巴金小说所体现的那种对理想的追求,那种使命感,那种青春的热情和奋斗精神,正是现今生活中所缺少的。所以巴金的小说对当代青年还有意义,我们可以了解和感受另一种有激情有价值的青春。其实无论什么年代,青年就是青年,有理想有抱负有激情才是正常的。巴金所写的青春现在完全也可以打动我们,感染我们。作为一位使命感很强的作家,巴金对当代文坛有启示意义。

《家》属于青春型的写作,巴金忘情地投入他所构设的青年文学世界,那种由真诚热烈的心里唱出的青春之歌,是特别能唤起年轻人共鸣的。巴金的作品的确不算精美圆熟,特别是包括《家》在内的早期小说,不属于那种可以反复去推敲细读的作品。但其单纯、朴素、流畅,激情充溢,以情动人,善于用充满感情色彩的词汇、动势强烈的句式以及富于抑扬力度的语调造成一种浓烈的审美氛围,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很能抓住读者的心。这也自成一格,可能粗一些,但有冲击力,更能与青年沟通。巴金主要是为青年写作,他是永远属于青年的。巴金后期的作品风格比较圆熟,转向深沉,如《寒夜》也是杰作。巴金的散文亦有大成就。晚年的《随想录》中有许多理解“文革”,理解人性,同时也理解巴金为人的好文章,值得一读。

如今,在一切都如此繁华喧嚣,精神和思想却需大力构建的当下,将视线投向一位伟大的作家,在对过往踪迹的叩问中,感慨集真善美于一身的艺术形象的伟大,感慨作家波澜多姿的人生历程为杰作所做的非凡铺垫;期望内心深处与不凡灵魂的相遇,期望宏大深邃的思想提升单薄贫弱的精神。

如今,人们对于文学写作的各种可能性的探索日益丰富,也愈加清晰地意识到,对文学的欣赏,绝不仅指向辞藻的华美丰沛与否。或者说,读者的期待绝不仅于此。文学向现实、向历史、向人们的所知所感与所思所想开放,与之紧密联系的程度,应该远超我们固有的想象。从早年的大文化散文到近年来“非虚构”写作的热度,正表达了人们对文学的这种期待——期待文学能以它特有的方式,去体会时间与空间、人文与自然的奥秘,去捕捉人类心灵在沧海桑田的变化中闪耀出的值得珍惜的灵光。

(二)《巴黎圣母院》(见教材必修2第80页)

1、创作背景:《巴黎圣母院》写于法国风云变幻、阶级斗争激烈的年代。

1794年雅各宾政权被推翻后,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随之建立;人民群众的处境日益恶化,巴贝夫的秘密组织——平等社的活动遭到失败,保皇党的叛乱不断发生。拿破仑以平息国内判乱和击退国外封建联军而震动全欧洲,但随后就是波旁王朝的复辟。1824年,路易十八逝世,查理十世执政,是波旁王朝统治最黑暗的时期,极端保皇分子入内阁,天主教会势力更为猖獗,这样就促成了人民群众反对波旁王朝斗争的高涨。1830年七月革命后,掠夺革命果实的银行家统治着法国,金融资产阶级进入全面胜利和巩固时期,但同时,无产阶级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这一时期法国社会正处于急剧转折之中,各种斗争十分激烈、尖锐。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中期以前,由于雨果少年时期一直在崇信君主政体和天主教的家庭教师和母亲影响下,他的政治立场和文艺观都是保守的。

1926年,随着国内反查理第十的斗争和国际上争取独立解放的革命浪潮对神圣同盟的冲击,雨果的政治和文艺思想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用理论文章和创作实践向古典主义进行斗争。他的作品充满了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的精神。

1831年《巴黎圣母院》的出版,是雨果对自己曾是保王主义作了一次清算,表达了对波旁王朝和天主教会的憎恶,因而,小说鲜明地体现了反封建、反教会的意识和对人民群众的赞颂。

2、故事梗概:丑聋人卡利摩多被巴黎圣母院的神父罗德收养,做撞钟人,外貌正经的克罗德神父自从遇见美丽的吉普赛少女爱斯梅拉达后,被其美色所诱而神魂颠倒,指使卡利摩多强行掳走爱斯梅拉达,途中被非必斯骑兵上尉队长所救,爱斯梅拉达因而爱上了非必斯。但非必斯生性风流,被怀恨在心的克罗德刺杀。并嫁祸于爱斯梅拉达,令她被判死刑,行刑时,卡利摩多将爱斯梅拉达救走并藏身于圣母院中,乞丐群众为救爱斯梅拉达而冲入教堂,误与卡利摩多大战,爱斯梅拉达被由克罗德带领的军队冲入圣母院所杀,最后卡利摩多愤然将克罗德从教堂顶楼摔落地下,最后卡利摩多抚着爱斯梅拉达的尸体殉情。

3、主要人物形象:

(1)爱斯梅拉达:爱斯梅拉达是巴黎流浪人的宠儿,靠街头卖艺为生。她天真纯洁,富于同情心,乐于救助人。她从内心的善良愿望出发对待任何人。她挽救了误入乞丐王国的诗人甘果瓦的生命;她还不计前嫌送水给受刑时的卡西莫多;她对爱情抱着至死不渝的信念,丝毫不怀疑心上人的背叛,不允许别人说一句他的坏话;面对克洛德的淫威,她宁死不屈。最后被教会、法庭诬蔑为“女巫”、“杀人犯”,并被判处绞刑。她的毁灭,是对封建专制残酷统治和教会邪恶势力的有力控诉,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突出了当时教会、法庭的不负责任,以诬赖的方式,平息人民的愤怒。而作者则把爱斯美拉达这个人物塑造成美与善的化身,让她心灵的美与外在的美完全统一,以引起读者对她的无限同情,从而产生对封建教会及王权的强烈愤恨。

(2)卡西莫多:卡西莫多是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雨果理想中“善”的化身,是雨果根据美丑对照原则创造的人物形象。他外表丑陋——有着丑到极点的相貌:几何形的脸,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参差不齐的牙齿,独眼,耳聋,驼背……似乎上帝将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在了他的身上,受尽嘲弄,但内心崇高,是一个富有正义感、富于感情的人。他对爱丝梅拉达的爱慕是一种混合着感激、同情和尊重的柔情,一种无私的、永恒的、高贵纯朴的爱,完全不同于克洛德那种邪恶的占有欲,也不同于花花公子弗比斯的逢场作戏。雨果通过这一形象,树立起一个人类灵魂美的典型。这一形象还体现了善战胜恶,真诚战胜虚伪的理论。

(3)克洛德·弗罗洛:克洛德是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一个双重性格的人物。道貌岸然,衣冠楚楚,但灵魂肮脏,毒如蛇蝎的伪君子。一方面,他是宗教恶势力的代表,道貌岸然,内心阴险毒辣,为满足自己的欲念不择手段:他出于淫欲指使卡西莫多劫持爱斯梅拉达;他出于嫉妒刺伤弗比斯却嫁祸于爱斯梅拉达;他因得不到爱丝梅拉达的爱情而将她置于死地。另一方面,他又是宗教禁欲主义的牺牲品,长久的禁欲扭曲了他的灵魂。他越是意识到自己失去了人间的欢乐,便越是仇恨世人,仇视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这是小说中最有深度的人物。

(4)弗比斯:弗比斯是一位年轻的军官。有着与太阳神相同的名字,与希腊神话中描述美男子一样的容貌与体魄,还有同样喜欢美与浪漫的风流男人。他喜欢美丽的女人,却从不忠贞,在花丛中流连。他是一个小说中常见到的形象。有人说他骗取了爱斯美拉达的爱情,其实是他对于美的又一个收藏,虽然这很自私。

(5)甘果瓦:甘果瓦是爱斯梅拉达救下的流浪诗人。因为流浪使他更清楚的认识着这个时代与社会,使得在“玫瑰”和“面包”之间的选择更偏向于实际的“面包”。[4]

4、艺术特征:这是一部愤怒而悲壮的作品,最集中最典型的反映了浪漫主义色彩,出色描绘了巴黎城市的壮丽图景和中世纪阴暗生活风貌。其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表现在:

(1)离奇的情节:这部小说曲折离奇,富有戏剧性,充满了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的巧合,夸张和怪诞。如:“奇迹王朝”对诗人奇特的审判:加西莫多的劫法场,抵御千军万马的进攻“母女重逢;加西莫多的尸骨一被分开就化为灰尘等。这些曲折多变,但在本质上又是真是的情节,大大加强了小说的戏剧性,从而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

(2)非凡的人物:小说的人物是浪漫主义的典型人物:爱斯梅拉达的美貌和人格力量是非凡的:加西莫多的非凡则表现在他可怕的外貌,奇特的举动,巨人般的体力,以及对爱斯梅拉达高尚而充满自我牺牲的爱情及表达方式;克罗德的禁欲矛盾等。这些人物的特点,表现了雨果独具的浪漫主义特征,即追求夸张,想象而追求细节的真实,不求酷似现实。

(3)强烈的对比:对比原则是雨果浪漫主义最重要的特征,贯穿着小说的始终。

首先是巴黎城市和圣母院和谐美丽的自然环境与人民阴暗不幸的生活构成鲜明的对比,这样更突出暴露了封建暴政的黑暗。

其次是草菅人命,任意诬陷的封建王朝与尊重人权,公正廉明的“奇迹王朝”的对比。

最重要的是人物形象的对比:正面与反面人物的对比——爱斯梅拉达和加西莫多是真诚和美好人性的代表,克罗德、法比则是自私、冷酷和丑恶的人性代表、善于恶十分鲜明地分别体现在这两组任人物身上,产生强烈的对照。还有正面与正面,反面与反面人物之间的对比以及人物自身的对比,如加西莫多与心灵的对比等。对比原则的运用使得小说的情节和人物显得更加奇特,主题更鲜明突出。此外,作者以浓烈的色彩描绘了中世纪特征鲜明而绚丽的城市图景,给读者展现了一个充满绚烂和奇特声响的世界。

这些描写都有极强的浪漫主义色彩,《巴黎圣母院》始终围绕三个人展开:善良美丽的少女爱斯梅拉达,残忍虚伪的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弗罗洛和外表丑陋、内心崇高的敲钟人伽西莫多。波西米亚少女爱斯梅拉达是巴黎流浪人的宠儿,靠街头卖艺为生。她天真纯洁,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因为不忍心看见无辜者被处死,她接受诗人甘果瓦做自己的名义丈夫,以保全他的性命;看见伽西莫多在烈日下受鞭刑,只有她同情怜悯,把水送到因口渴而呼喊的敲钟人的唇边。作者把这个人物塑造成美与善的化身,让她心灵的美与外在的美完全统一,以引起我们的无限同情,从而产生对封建教会和王权的强烈愤恨。至于副主教克罗德和敲钟人伽西莫多,这两个完全相反的形象。克罗德表面道貌岸然,过着清苦禁欲的修行生活,而内心却渴求淫乐,对世俗的享受充满妒羡。自私、阴险、不择手段。而伽西莫多,这个驼背、独眼、又聋又跛的畸形人,从小受到世人的歧视与欺凌。在爱斯梅拉达那里,他第一次体验到人心的温暖,这个外表粗俗野蛮的怪人,从此便将自己全部的生命和热情寄托在爱斯梅拉达的身上,可以为她赴汤蹈火,可以为了她的幸福牺牲自己的一切。这种推向极端的美丑对照,绝对的崇高与邪恶的对立,使得小说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能卷走我们全部的思想感情。这也许正是浪漫派小说的魅力所在。

(三)《高老头》(见教材必修3第104页)

1、思想感情

《高老头》着重揭露批判的是资本主义世界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小说以1819年底到1820年初的巴黎为背景,主要写两个平行而又交叉的故事:退休面条商高里奥老头被两个女儿冷落,悲惨地死在伏盖公寓的阁楼上;青年拉斯蒂涅在巴黎社会的腐蚀下走上堕落之路。同时还穿插了鲍赛昂夫人和伏脱冷的故事。通过寒酸的公寓和豪华的贵族沙龙这两个不断交替的主要舞台,作家描绘了一幅幅巴黎社会人欲横流、极端丑恶的图画,暴露了在金钱势力支配下资产阶级的道德沦丧和人与人之间的冷酷无情,揭示了在资产阶级的进攻下贵族阶级的必然灭亡,真实地反映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特征。

2、写作背景

19世纪上半叶是法国资本主义建立的初期,拿破仑在1815年的滑铁卢战役中彻底败北,由此波旁王朝复辟,统治一直延续到1830年。由于查理十世的反动政策激怒了人民,七月革命仅仅三天便推倒了复辟王朝,开始了长达18年的七月王朝的统治,由金融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欧也妮·葛朗台》发表于1833年,也即七月王朝初期。刚过去的复辟王朝在人们的头脑中还记忆犹新。复辟时期,贵族虽然从国外返回了法国,耀武扬威,不可一世,可是他们的实际地位与法国大革命以前不可同日而语,因为资产阶级已经强大起来。刚上台的路易十八不得不颁布新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向资产阶级做出让步,以维护摇摇欲坠的政权。资产阶级虽然失去了政治权力,却凭借经济上的实力与贵族相抗衡。到了复辟王朝后期,资产阶级不仅在城市,而且在贵族保持广泛影响的农村,都把贵族打得落花流水。复辟王朝实际上大势已去。巴尔扎克比同时代作家更敏锐,独具慧眼地观察到这个重大社会现象。

3、相关评论

“《高老头》还成功地塑造了青年野心家拉斯蒂涅和没落贵夫人鲍赛昂的形象。前者原为一个外省贵族青年,想来巴黎进大学重振家业,但目睹上流社会的挥金如土、灯红酒绿,他往上爬的欲望倍增,他在鲍赛昂子爵夫人和逃犯伏特冷的唆使下,日益丧失正直的良心,开始为金钱而出卖正直,特别见证了高老头的两个女儿对待父亲象榨干的柠檬一般以后,更坚定了向资产阶级的道路走去的决心。《高老头》中主要描写了他野心家性格形成的过程,在以后的一系列作品中他更一发不可收拾,靠出卖道德和良心竟当上了副国务秘书和贵族院议员,而一切的取得都依赖于极端利己主义原则。鲍赛昂子爵夫人是巴尔扎克为贵族阶级唱的一曲无尽的挽歌,她出身名门贵族,是巴黎社交界的皇后,只因缺乏金钱而被情人抛弃,被迫退出巴黎上流社会,高贵的门第再也敌不过金钱的势力,她在后来的小说中因为同样的原因又一次被金钱出卖。她的遭遇告诉人们,贵族阶级除了失败之外不可能有更好的命运,金钱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

《高老头》在艺术上很严谨,作者设置了典型环境,让典型人物活动于其中,使人与人的金钱关系与环境相契合,书中安排了四条情节线索,以拉斯蒂涅的堕落为主线,其它几条起辅助作用,纵横交错又脉络分明;典型人物的刻划是巴尔扎克的最大特色,不论是外貌描写还是心理刻划,甚至一个细节,如高老头每吃一块面包都要放在鼻下嗅一嗅,都使人物更鲜明生动;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也是作者一大功力,贵族沙龙中的语言与逃犯的语言绝不一样。”

4、艺术成就

(1)精细而富有特征的典型环境

巴尔扎克非常重视详细而逼真的环境描绘,一方面是为了再现生活,更重要的是为了刻画人物性格。作品围绕拉斯蒂涅的活动,描写了巴黎不同等级、不同阶层的人们的生活环境;拉丁区的伏盖公寓,形似牢狱的黄色屋子,到处散发着“闭塞的、霉烂的、酸腐的气味”,塞满了肮脏油腻、残破丑陋的器皿和家具,这是下层人物的寄居之地。唐打区内高老头的两个女儿家里,虽有金碧辉煌的房子、贵重的器物,但“毫无气派的回廊”,挂满意大利油画的客厅却“装饰得像咖啡馆”,这显示了作为新贵的资产阶级暴发户们俗不可耐的排场。圣日尔曼区古老的鲍赛昂府则显示出完全不同的气派,院中套着精壮马匹的华丽马车,穿着金镶边大红制服的门丁,两边供满鲜花的大楼梯以及只有灰和粉红色的小巧玲珑的客室,这些精雅绝伦的陈设、别出心裁的布置都衬托出上流社会贵族“领袖”的风雅超群。这些精细而富有特征的环境描写,有利于展示其对人间性格形成的影响。当拉斯蒂涅从雷斯多夫人和鲍赛昂夫人两处访问后回到栖身的伏盖公寓时,作品写道:“走入气味难闻的饭厅,十八个食客好似马槽前的牲口一般正在吃饭。他觉得这副穷酸相跟饭厅的景象丑恶已极。环境转变太突兀了,对比太强烈了,格外刺激他的野心……”已经享受过上流社会生活的拉斯蒂涅再也不肯自甘贫贱,最后,他决心弄脏双手,抹黑良心,不顾一切地向上扑。拉斯蒂涅的堕落是这种特定的典型环境所决定的。

(2)人物性格的典型化

巴尔扎克不仅塑造了高里奥、拉斯蒂涅、鲍赛昂夫人、伏脱冷等典型形象,而且在其他人物形象的塑造中也做到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雷斯多伯爵夫妇和纽沁根男爵夫妇虽然有贵族的头衔,实际上都是资产者。他们既有追求个人私利的共同特性,又都是独具个性的典型。银行家纽沁根心目中只有金钱,他对待妻子寻求外遇的态度很明朗:“我允许你胡搅,你也得让我犯罪,教那些可怜虫倾家荡产。”雷斯多伯爵对妻子的美着了迷,虽听凭她和玛克勾搭,却有一定限度,这和他的贵族门第观念有关。他知道妻子偷卖祖传钻石后,想方设法赎回,让她戴着参加舞会,以维护门第的尊严。

阿娜斯塔齐和但斐那都是高老头的女儿,但两姊妹各有自己的个性。前者身材高大、结实、黑发,眼睛炯炯有神,进宫谒见过皇上,不把妹妹放在眼里。后者娇小、金发,极有风韵,自知社会地位不高,陪嫁被丈夫侵占,又遭情夫遗弃,性格忧郁善感,经常怀念童年时代的幸福生活。但她们俩都是虚荣心极强的利己主义者,为了满足欲望,不惜榨干父亲的积蓄。阿娜斯塔齐向父亲要钱,往往用勒索的方法,但斐那则用撒娇哄骗的办法。

(3)精致的结构

小说以高老头和拉斯蒂涅的故事为两条主要线索,又穿插了伏脱冷、鲍赛昂夫人的故事。几条线索错综交织,头绪看似纷繁而实际主次分明、脉络清楚、有条不紊。作品以叙述高老头被女儿榨干钱财遭抛弃为中心情节,以拉斯蒂涅为中心人物,通过他的活动穿针引线,将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联系起来,将贵族沙龙与资产者客厅连结起来。随着高老头之谜在拉斯蒂涅眼前展现、解开,情节步步推向高潮。伏脱冷被捕、鲍赛昂夫人被弃、高老头惨死,拉斯蒂涅都是目睹者、见证人。社会的丑恶证实了他接受的反面教育,高老头埋葬之日,也是拉斯蒂涅的青年时代结束之时。几条线索紧密交织、环环相扣、步步深入,起着互相深化、互为补充的作用,从而深刻地表现了作品的主题。

(4)对比手法的广泛运用

艺术上的对比手法在《高老头》中运用得十分广泛。伏盖公寓与鲍赛昂府的强烈对比,不仅促使拉斯蒂涅个人野心的猛烈膨胀,而且表明不管是赫赫声威的豪门大户还是穷酸暗淡的陋室客栈,一样充斥着拜金主义,一样存在着卑劣无耻。高贵庄重的鲍赛昂夫人与粗俗强悍的伏脱冷形成鲜明对比,一个文质彬彬,一个直言不讳,但不同的语言却又揭示了同样的道理,而他们两人看透社会的理论又与自己生活中的惨败成为反衬,更加深了悲剧的意味。此外,还有高老头女儿的穷奢极欲与高老头的贫苦窘困的对比,鲍赛昂夫人退隐时热闹的场面与凄凉心情的对比等等。这种鲜明对比的手法,使作品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

5、四个典型人物

(1)拉斯蒂涅:巴尔扎克的这部小说以“高老头”命名,但它并非是以这个人物为中心。在写作过程中,拉斯蒂涅是贯穿小说始终的主要人物。拉斯蒂涅在《人间喜剧》中经常出现,是青年野心家的形象。他的第一次出现是在《高老头》中。《高老头》中的拉斯蒂涅是一个发展着的人物形象,巴尔扎克在《高老头》中描写了他野心家形成的全过程,这便是此书最大价值之所在。拉斯蒂涅本来是法国某省的破落子弟,家庭节省一切开支,供他到巴黎上大学,希望将来重振家业。这种做法在法国复辟时期是很普遍的。小说开始的时候,他21岁,是个热情且具才气的青年,聪明帅气,抱着发家致富、步步高升的想法在巴黎学法律。他本来想在毕业以后凭自己的本领按部就班地向上爬。但在巴黎不到一年,家境的贫寒和巴黎社会的繁华就使他向上爬的欲望增强了十倍。他发现在巴黎,女人对社会生活很有影响,于是就想去征服几个可以做他后台的妇女。他从自己姑祖母处知道有一远房表姐鲍赛昂夫人。就去向她求教向上爬的经验。当时鲍赛昂夫人正是情场失意,满腹怨恨,她对拉斯蒂涅说:“这社会不过是傻子和骗子的集团,要以牙还牙来对付这个社会。你越没心肝就越升得快。你毫不留情地打击人家,人家就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当作驿马。把他们骑得筋疲力尽,到了站上丢下来。这样,你就能到达欲望的最高峰。”她让拉斯蒂涅隐藏起自己真实的想法,要善于作假,并在巴黎找个出人头地的太太作幌子。当时,她认为主宰地位的是金钱,就叫拉斯蒂涅去勾引有钱的纽沁根太太,作为他上爬的跳板。她说:“你能爱她就爱她,不能爱她利用她也好。”鲍赛昂夫人还把他带到社交界。这样,鲍赛昂夫人就给拉斯蒂涅上了极端利己主义的第一课,成为他向上爬的第一个领路人。拉斯蒂涅从鲍赛昂夫人豪华的府上回到他的公寓,环境强烈的对比更刺激了他的欲望。他要在上流社会鬼混,就需要钱。于是,就昧着良心写信回家,要母亲和妹妹凑1200法郎给他。但这时的拉斯蒂涅还没有完全放弃靠学问争取前途的想法,没有完全丧失良知。在写信回家以后,他心里也难受得要命。当他知道高老头为女儿牺牲自己的一切以后,认为高老头真伟大。他同情高老头,挺身出来做他的保护人,直到最后料理高老头的丧事。

他的第二个领路人是伏脱冷。伏脱冷是个潜逃的囚犯。他有丰富的社会经验,熟悉统治阶级的内幕。目光锐利,一眼就看出拉斯蒂涅不顾一切向上爬的心思。他想把拉斯蒂涅拉为同伙。他对他说:“这个社会有财便是德,凡是浑身污泥而坐在车上的都是正人君子,浑身污泥而搬着两腿走路的,都是小人流氓,扒窃一件随便什么东西,你就得到法院广场上展览。大家拿你当把戏看。偷上一百万,交际场中就说你是大贤大德。”他告诉拉斯蒂涅:“要向上爬,势必你吞我、我吞你,像一个瓶中的许多蜘蛛。”他说:“你知道巴黎人是怎样打天下的?不是靠钱财的光芒,就是靠腐蚀的本领。在这个人堆里,雄才大略是少有的,遍地风行的是腐化堕落。”他还对拉斯蒂涅说:“要弄大钱就得大刀阔斧地干,人生就是这么回事,跟厨房一样的腥臭。要捞油水就不要怕弄脏手。只消事后洗干净。今日所谓的道德,不过是这一点。”他指引拉斯蒂涅去色引泰伊番小姐。泰伊番小姐的父亲是个大银行家。在大革命时代谋财害命。巴尔扎克在短篇小说《红色旅馆》里写了他的发家史。他为了保存财产,把全部财产传给儿子,就把女儿赶出了家。伏脱冷建议他们两个合作,由拉斯蒂涅去追求泰伊番小姐,他设法去弄死她的哥哥。这样,泰伊番小姐就有一百万家财陪嫁了。伏脱冷要求事后能得到20万法郎。拉斯蒂涅虽不敢接受这个建议,但伏脱冷的话已深深印在了他的心里。以后他看见泰伊番小姐,就有个声音在耳边回响:“80万,80万……”

这两个引路人都对拉斯蒂涅分析了社会寡廉鲜耻的本象。金钱的力量招引他走以牙还牙,以不道德对不道德,不择手段的极端利己主义的道路。他们的话形式上虽不同,但实质一样。拉斯蒂涅曾说:“鲍赛昂夫人文文雅雅对我说的,伏脱冷赤裸裸地说了出来。”拉斯蒂涅既要不顾一切地向上爬,必然要按他们的话去做。他先去追求纽沁根太太,发现她没有财权(她的陪嫁被丈夫控制着)。他发现计划落了空,眼看着自己没有钱,没有前途,便又想起了伏脱冷的计划,转而追求泰伊番小姐。但就在这时,伏脱冷被捕了。拉斯蒂涅只好去追求纽沁根太太,因为他不想冒触犯法律的危险。他的野心家性格是在伏脱冷被捕,鲍赛昂夫人被抛弃和高老头之死三幕惨剧之后才完成的。本文之所以以“高老头”命名,是由高老头悲剧在文中的深刻意义所决定的。高老头的悲剧是拉斯蒂涅社会教育的最重要的一课,远比表姐鲍赛昂夫人和在逃苦役犯伏脱冷给他上的那两课深刻得多,是拉斯蒂涅野心家性格形成途中所受的最有力的一鞭。

(2)鲍赛昂夫人:复辟时期贵族妇女的典型。她出身高贵,是普高涅王室的最后一个女儿,巴黎社交界的皇后。她的客厅是贵族社会中最有意义的地方,谁能在她的客厅露面,“就等于有了一封贵族世家的证书”,在上流社会通行无阻。巴黎的资产阶级妇女,做梦都想挤进去。但实际上她表面虽然显赫一时,内心却有衰落的感觉。她意识到金钱才是社会的真正主宰,唯利是图即道德原则。但是她自己却因袭着贵族的传统和傲慢,诋誉资产阶级妇女。可以说,她这个人是识时务的,但又不肯顺应潮流。她和西班牙侯爵阿瞿达相爱了三年,她的爱情是真挚的。但是她的情夫为了要娶一个有四百万陪嫁的资产阶级贵族小姐而抛弃了她。因此,她要告别巴黎社交界。临别时她举行了一个隆重的舞会,巴尔扎克用无限同情和婉惜来描写了这个告别舞会的场面。小说写到:“鲍赛昂府四周被五百多辆车上的灯照得通明透亮,无数上流社会的人都来送她,犹如古时的罗马青年对着一个含笑而死的斗兽喝彩。在金碧辉煌的大厅里,乐队奏着音乐,她内心却一片荒凉。在别人眼里,她身着白衣,安闲静穆,背地里她流着眼泪焚烧情书,作着出走的准备。”巴尔扎克用衬托对比的手法,极力渲染了她退出历史舞台时的悲壮气氛,唱出了一曲无尽的挽歌。以后鲍赛昂夫人在《弃妇》中再次被弃。她的悲剧,形象地说明了复辟时期贵族阶级的衰落和资产阶级的得势。高贵敌不过金钱,爱情敌不过金钱。

(3)伏脱冷:他的真名叫约格•高楞,外号“鬼上当”,他是《人间戏剧》中重要的资产阶级野心家形象。在《高老头》里,他是潜逃的苦役犯,高等窃财集团办事班的心腹和参谋,经营着大宗赃物,是一个尚未得势的凶狠的掠夺者形象。伏脱冷很能干,手下有一班爪牙。他的阅历广,对上层社会很熟悉,看透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的真相。他对拉斯蒂涅一针见血地指出:“强盗和统治者的差别只在于见血与不见血而已。”大资产阶级不过是受法律保护的大盗,这个社会有财便是德。他只要有四百万法郎就是“四百万”先生,合众国的公民,谁也不会来盘问他过去的历史了。他要发展,要以恶对恶,要以不道德对不道德,既像炮弹般轰进去,又像瘟疫般钻进去,谋财害命,引诱青年,不择手段地去攫取财富。他熟悉法典,会钻法律的空子,从不在落网的时候被判死刑。他很注重江湖义气,从来没有出卖过人。他对拉说:“说他是恶棍、坏蛋、无赖、强盗都行,只是别叫我骗子,也别叫我奸细。”连抓他的暗探也说他是条好汉。他的目的就是再搞20万法郎,然后到美洲去买200个黑奴,办大种植场。这个形象有很大的冒险性。伏脱冷反抗社会,是因为他受社会很大的排挤,野心不能得逞。他研究社会,揭露社会,是为了顺应这一套向上爬,只要他向上爬的野心一旦得逞,他便会变成维护现行制度的鹰犬。这个形象在许多作品中出现。《高老头》写他1819年被捕,以后他再次逃走,到西班牙过后又化妆回到法国。在《幻灭》里,他以西班牙神父的面目出现,在《交际花盛衰记》里,他当上了巴黎秘密警察厅厅长,在《贝姨》里他当上公安处处长,爬上统治阶层。据说,巴尔扎克写这个形象是以巴黎一个秘密警察头子的经历作为原形的。伏脱冷这一形象很复杂,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揭发者,也是罪恶的制造者。巴尔扎克对他的态度也是矛盾的,既把他写成社会罪恶的代表,加以批判,又欣赏他的洒脱、意气、能力,通过他的冷嘲热讽,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的批判。小说中伏脱冷被捕的场面很有英雄气概,当时在场的画家说:“把他画下来倒是挺美的呢!”伏尔盖公寓的人都同情他,对出卖他的米雪诺小姐都很气愤,大家对她喊:“滚出去,奸细!”都反对和她住在一个公寓里。像这样精明强悍的强盗,也败在金钱手下!

(4)高老头:巴尔扎克在1834年10月18日给韩斯伽夫人的信上提到他写《高老头》。他说:“我要在这部书中描写一种无比巨大力量的感情,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位父亲。”高老头是父爱的典型。他早先是个面条商人,在大革命时期搞粮食投机,成为暴发户、商业界的巨头。他拥有200万家财,在帝国时期又当上巴黎区长。他做生意很精明,很懂得利用时机,小说写他在做生意方面“有国务大臣的才气”。但是在家庭关系上他却不能适应潮流。妻子死了以后,不少人要把女儿嫁给他,他都拒绝了。他把自己的爱都倾泻在自己的两个女儿身上,疼爱两个女儿的感情发展到荒谬的程度。他满足她们最奢侈的愿望。她们的生活豪华得像公爵的情人,15岁就有了自己的马车。长大以后,高老头给每人80万法郎的陪嫁,好让她们能攀上好亲事。大女儿阿拉斯达奇热衷于门弟,嫁给了贵族,成为雷斯多伯爵夫人;二女儿喜欢金钱,嫁给了银行家,成为纽沁根太太。高老头把财产分给两个女儿,这是他干的第一件蠢事。开始,因为他还有钱,女儿女婿还经常请她去做客,餐桌上总有他的一份刀叉,大家恭恭敬敬地看着他,就像恭恭敬敬地瞧着金钱一样。没多久,政治形势发生变化,波旁王朝复辟,贵族重新得势,门弟观念又抬头了。连纽沁根这样的银行家也挤进了保王党,高老头这样的面条商人当然就被上流社会认为是不光彩,是客厅里一块油纸的污渍,成为了不受欢迎的人,女儿就要求父亲停业。高老头满足了女儿的要求,把铺子盘了出去。这样,他就干了第二件蠢事,把自己的财源断了。1813年,他住进伏盖公寓。当时他虽然每年还有8000到10000法郎的收入,但是他要看女儿也只能从后门进去,或站在马路旁等她们的马车经过。两个女儿继续过着挥霍腐化的生活,只是在要钱的时候,才会去看看她们的父亲。高老头为了满足女儿们欲望,从二楼最好的房间搬到了三楼、四楼、五楼,食宿费也由每年1200法郎减到每月45法郎。他把能够卖的东西全卖了,他的人格也由高里昂先生变成了“高老头”、“老混蛋”、“老熊猫”,成了大家开心的对象。然而他的两个女儿仍然逼着他要钱,逼得他患脑溢血。在病危期间,他盼望看到两个女儿,而她们却忙于参加鲍赛昂夫人的晚会,“即使是踩着父亲的身体过去也在所不惜”。高老头终于明白他是被女儿抛弃了,无比悲伤地说:“我把一辈子都给了她们,今天她们连一小时也不给我。”他也认识到女儿们过的那种生活,“是我一手造成的,是我惯坏了她们”。他在死前悲愤地喊道:“钱能买到一切,买到女儿。”他凄惨地死去了,他的女儿女婿也没来料理丧事,只在出殡的那天,派了两辆漆着爵位徽章的空马车来

(四)《莎士比亚戏剧》(见教材必修4第96页,教材必修25《哈姆莱特》)

1、绍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于公元1564年4月23日生于英国中部瓦维克郡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其父约翰·莎士比亚是经营羊毛、皮革制造及谷物生意的杂货商,1565年任镇民政官,3年后被选为镇长。

莎士比亚幼年在当地文法学校读书。历史学家乔治·斯蒂文森说,后人从这些文字资料中大概勾勒出莎士比亚的生活轨迹:13岁时家道中落,此后辍学经商,20岁后到伦敦,先在剧院当马夫、杂役,后入剧团,做过演员、导演、编剧,并成为剧院股东;1597年重返家乡购置房产,度过人生最后时光。他虽受过良好的基本教育,但是未上过大学。莎士比亚生前没出版过自己的剧作。

1596年,他以他父亲的名义申请到“绅士”称号和拥有纹章的权利,又先后3次购置了可观的房地产。1603年,詹姆士一世继位,他的剧团改称“国王供奉剧团”,他和团中演员被任命为御前侍从。

莎士比亚在伦敦住了二十多年,而在此期间他的妻子仍一直呆在斯特拉福。他在接近天命之年时隐退回归故里斯特拉福(1612年左右)。1616年5月3日(儒略历4月23日)病逝,莎士比亚在其五十二岁生日前后不幸去世,葬于圣三一教堂。死前留有遗嘱。每年4月23日是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199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八次大会通过决议,宣布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这天为“世界读书日”。

不要只因一次挫败,就放弃你原来决心想达到的目的。—莎士比亚

2、作品:莎士比亚代表作有悲剧、喜剧、历史剧等,还写过154首十四行诗,三或四首长诗。他是“英国戏剧之父”,本·琼斯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被赋予了“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虽然莎士比亚只用英文写作,但他却是世界著名作家。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其剧作也在许多国家上演。

悲剧: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裘力斯·凯撒》、《安东尼与克莉奥佩屈拉(埃及艳后)》,《科利奥兰纳斯》、《特洛埃围城记》、《雅典的泰门》等。

喜剧:四大喜剧《第十二夜》、《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错中错》、《终成眷属》、《一报还一报》、《暴风雨》、《驯悍记》、《温莎的风流娘们》、《爱的徒劳》、《维洛那二绅士》、《泰尔亲王佩力克尔斯》、《辛白林》、《冬天的故事等》。

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亨利八世》、《约翰王》、《里查二世》、《里查三世》。

十四行诗:《爱人的怨诉》、《鲁克丽丝失贞记》、《维纳斯和阿多尼斯》、《热情的朝圣者》、《凤凰和斑鸠》等。

3、《哈姆莱特》

(1)剧情概述: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就读时突然接到父亲的死讯,回国奔丧时接连遇到了叔父克劳迪斯即位和叔父与母亲乔特鲁德在父亲葬礼后一个月匆忙结婚的一连串事变,这使哈姆雷特充满了疑惑和不满。紧接着,在霍拉旭和勃那多站岗时出现了父亲老哈姆雷特的鬼魂,说明自己是被克劳迪斯毒死并要求哈姆雷特为自己复仇。随后,哈姆雷特利用装疯掩护自己并通过"戏中戏"证实了自己的叔父的确是杀父仇人。由于错误地杀死了心爱的奥菲莉亚的父亲波罗涅斯,克劳迪斯试图借英王手除掉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趁机逃回丹麦,却得知奥菲莉亚自杀并不得不接受了与其兄雷欧提斯的决斗。决斗中哈姆雷特的母亲乔特鲁德因误喝克劳迪斯为哈姆雷特准备的毒酒而中毒死去,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也双双中了毒剑,得知中毒原委的哈姆雷特在临死前杀死了克劳迪斯并嘱托朋友霍拉旭将自己的故事告诉后来人。

(2)人物形象: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极力塑造的一个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冲突始终围绕王子为父报仇这个中心展开。哈姆雷特出身王室,却在当时新文化中心的德国威登堡大学接受人文主义教育,他接受了许多与传统和教会截然不同的人文主义新思想和新观念。

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思想首先体现在他对人类的态度上,还体现在他对人和事物的平等观念上,更体现在性格特征上。

哈姆雷特曾经高歌:“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而世界则是“一栋壮丽的帐幕”,一个“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的庄严屋宇”,表现出当时人文主义所特有的民主意识与人性光辉。

哈姆雷特是个典型的学者型王子,他文武全才,光明磊落,而且作为艺术典型,人文主义的长处和局限在其言行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一方面,哈姆雷特观察敏锐,长于思考和分析,具有思想家的全部素质。他由个人的不幸想到普遍的苦难,由宫廷阴谋看到时代动乱,从而把个人复仇提到重整乾坤的高度。他曾多次问自己:“除了我———倒霉的我以外,谁还能改变这‘混乱颠倒的世界’?这就是哈姆雷特改造社会的人文主义的世界观。另一方面,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他过分相信自己,太重理想。虽然勇于探索,但往往脱离实际,虽然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爱,却不相信他们,始终使自己处于孤立的地步。“性善论”是人文主义的思想基础,决定了一个人文主义者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哈姆雷特在复仇中一再拖延,错过许多良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精神,却更能反映他遇事的不果断和缺乏勇气。一个王者通常是不讲游戏规则的,哈姆雷特为他所具的人文主义气质所害,导致最后悲剧的发生。[

作为一个典型的人文主义者的代表,哈姆雷特以他悲壮的死讴歌了个性的尊严,赢得了对封建的旧制度旧思想和黑暗势力精神上的胜利,鼓舞了后世人文主义思想者的斗争和不屈的斗志。他那崇高的品格、忧国忧民的使命感和热情高昂的思想力量,作为一种永恒的精神财富,也必将为爱好正义的人所珍视。

克劳狄斯:丹麦现任国王。他是哈姆雷特的叔父,在哥哥死后继任了王位。老国王的鬼魂告诉哈姆雷特,他正是谋杀自己的凶手。他罪有应得,最后死在侄子复仇的毒剑下。

克劳狄斯是莎士比亚刻画的一个丑恶的人物形象。为了权力,他害死了自己的亲哥哥,娶了嫂子为妻,夺得了君主的位置;同时为了隐瞒自己的罪行,他设计杀害哈姆雷特,同时还要让舆论有利于自己。他是一个极度自私的人,也是一个阴谋家。在他认为哈姆雷特不知道真相之前,他不是没有打算将哈姆雷特杀害,他只是想通过哈姆雷特父亲死亡和母亲改嫁的打击使哈姆雷特变得消沉,使他离人们越来越远,失去他的影响,从而巩固自己的地位。然后在他知道了哈姆雷特得到自己父亲死亡的真相后,他便开始使用各种手段来杀害哈姆雷特,一计不成便再来一计,恶人有恶报,他最后还是被哈姆雷特刺死。克劳狄斯的阴谋是一环接着一环的,他行事十分小心,生怕出现差错。他是一个十分阴险的人,但是却从不外露,是一个隐性的暴徒。他杀害了自己的王兄,还继承了王兄的王位。他想杀害哈姆雷特却还在众人面前褒奖哈姆雷特。克劳狄斯的性格是资产阶级形象,而不是封建君主,在他眼里,自己的利益是高于一切的,为了利益可以不择手段。

乔特鲁德:丹麦王后,王子的亲生母亲。老哈姆雷特死后她改嫁克劳迪斯,在莎士比亚的时代这种关系被视为乱伦,所以引起了哈姆雷特的仇恨。她误喝下了克劳迪斯预设给哈姆雷特的毒酒,当场身亡。

乔特鲁德对哈姆雷特影响甚大。哈姆雷特刚开始的痛苦更多的不是因为父亲的过世(当时他不知道父亲是被谋杀),更多的是因为他敬爱的母亲在他父亲刚去世就改嫁给了他的叔父。乔特鲁德是一个并不知道什么是爱情的女人,她需要的只是一个能给她安定生活的男人和她王后的地位。她不爱先王,缺乏女子对爱情的忠贞,经不起诱惑,她只能从外表上装出贤淑的样子来掩盖她对先王的背叛。而她也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她没有独立生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没有什么个人理由,她有的只是她的虚荣,她为了自己的地位和宫廷的生活,为了自己的欲望伤害了自己的孩子,直到死前她才醒悟。

雷欧提斯:波洛涅斯的儿子。听信克劳迪斯的诡计,与哈姆雷特比剑,雷欧提斯的剑是把毒剑,在激烈比赛中,他们夺去了对方的剑,哈姆雷特又在雷欧提斯身上留下了血痕,雷欧提斯因此倒地。

雷欧提斯是一个心胸狭窄但自尊心很强的人。他虽本性善良,但却经不起教唆和激将。他的本性善良还是可以得到肯定的,从他和哈姆雷特前几回合的交锋中,他一直心中有愧就可以看得出来,但是正如他经不起教唆,克劳迪斯稍微一挑唆,他就失去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刺中了哈姆雷特。但是在临死前他才醒悟,说出了事情的真相,也算是他的悔改,不过为时已晚,他已经没有了重新来过的机会。

奥菲莉娅:波洛涅斯的女儿。她与哈姆雷特双双陷入爱河,但种种阻力警告王子,政治地位使他们无望结合。作为哈姆雷特疯狂复仇计划的一部分,她被他无情抛弃,加上父亲的死让她陷入精神错乱,最终失足落水溺毙。

奥菲莉娅是莎士比亚笔下优美绝伦的女性代表之一。她天生丽质,有着十分美丽的外表,同时她感情纯真、心地善良。哈姆雷特因为父亲的死和母亲的改嫁“发疯”时,对奥菲莉娅进行咒骂,而单纯的她真的以为哈姆雷特骂她仅仅是因为他发疯了,因而痛心惋惜。而哈姆雷特完全没想到他的发泄会造成这个少女的悲痛甚至是绝望。奥菲莉娅得知父亲被哈姆雷特杀害后,她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最终自杀了。奥菲莉娅是封建贵族少女的典型代表,她深受封建社会的影响,坚守封建主义道德,保守软弱,以家庭为中心。她虽然爱慕哈姆雷特,但是在父亲和兄长的教唆下,她不敢和哈姆雷特接近,又在父兄的影响下去接触哈姆雷特刺探消息。封建社会的道德和她受得封建教育思想使她对父兄绝对服从。奥菲莉娅在话剧中出现的次数不多,但是却为推动剧情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五)《谈美》(见教材必修4第101页)

1、《谈美》(必修四)是朱光潜先生为青年写的一本美学入门书。本书采用书信体的形式,从“要求人生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的理念出发,顺着美感态度的特性、艺术与人生的距离、美感经验与移情的关系、美感与快感、自然美与艺术美等问题次第展开,文字明白晓畅,充满了真知灼见,指引读者一条认识美学的“简捷不绕弯的道路”,自问世以来深受好评,被视为学术性与普及性兼备的经典之作。“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情”,这是作者朱光潜为人的准则也是全书的一个基本观点。

2、精彩句子摘录(1)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泛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2)毫厘之差,微妙所在。在这种生生不息的情趣中,我们可以见出生命的造化。把这种生命流于语言文字就是好文章,把它流于言行风采,就是美满的生命史。

(3)“风行水上,自然成纹”,文章的妙处在此,生活的妙处也在此。在什么地位,是怎样的人,感到怎样的情趣,便出现怎样言行风采,叫人一见就觉其谐和完整,这才是艺术的生活。

(4)他不但能认真,而且能摆脱。在认真时见出他的严肃,在摆脱时见出他的豁达。

(5)伟大的人生和伟大的艺术都要同时并有严肃与豁达之胜。晋代清流大半只知道豁达而不知道严肃;宋朝理学又大半只知严肃而不知豁达。

(6)老实说,我对许多哲学家的话都很怀疑,但是我觉得他们有趣。我以为,穷到究竟,一切哲学系统都只能当作艺术品去看。哲学与科学穷到极境都是要满足求知的欲望。每个科学家和哲学家对于他所见到的一点真理都觉得有趣味,都用一股热忱去欣赏它。

真理在离开实用而成为情趣中心时就已经是一美感对象了。

(7)科学家去寻求这一类事实,穷到究竟,也正是因为它可以摄魂震魄,所以,科学的活动也还是一种艺术的活动,不但善与美是一体,真与美也并未隔阂。

(8)智慧的代价是矛盾。这是人生对人生观开的玩笑。

(9)微笑是一种不动的笑,是一种看不尽的笑;缘分是一种不可求的联系,是一种不能断的关系;觉悟是一种不清醒的感知,是一种不可说的透彻。

(10)真正的科学家,他们是这样一群人:具有纯真的爱和天赋的善!

3、精彩内容赏读

(1)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作者在此段中谈及人对事物的不同态度,或者说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其观察事物的立足点就不同,同样的事物在不同心态的人的心理或视觉上都会有其独特的反应。一棵古松,木材商是商业的心态去看,科学家是研究的心态去看,而画家用欣赏的心态去看,古松在不同人眼里映衬了三种效果,只有画家不是从“用”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讲的:“无为而为”的欣赏眼光去看,欣赏的同时也赋予了其画家内心世界对古松的完美概念。美的东西需要人们用审美的眼光和欣赏的心态去看去想,如只讲实用,那么美是最不实用的经验。但如果说人类历史生生不息,而真正能触动你我心灵深处的唯有那些给予美好情感的艺术作品,无处不在深邃的夜空中如同指路的星星闪着光,指引人们的灵魂、净化人们的思想。

再次引用朱先生的话:“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

(2)“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俗语讲:“距离产生美”。其实朱先生在此明确的指出了艺术和生活的距离。真实世界笼罩了雾、雪或雨就容易给人们另外一种联想,其状态使真实世界同你我之间产生了距离,因而有了古往今来的诗情画意等及赋美感的意境。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应该也是其中道理。艺术是主观的情趣、感觉,而又有些客观的控制和设计在其中,太过接近真实容易使人产生功利心,太过主观也不容易让人理解,毕竟艺术是给人们欣赏的。

不同艺术各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同京剧有唱、念、坐、打。相声有说、学、逗、唱。等其有规矩的表演方式,是经过人们多年在舞台上磨砺总结出的表演形式,而这些形式是经过人们运用艺术规律如夸张、变形等方式,拉开同实际生活的距离,而其内容又不脱离生活。

人们对于熟悉的事物总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为太过熟识没有了距离感和神秘感,容易从实际生活中的利害关系出发看眼前的事物,而新鲜的、不了解的事物有距离感就容易产生美感,这也如同《围城》般的效果,我看你的好,你看我的好,无非是因为有距离,有神秘感而迸发出美感,使人向往。如此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3)“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宇宙的人情化

这个段落里朱先生引用《庄子。秋水》里的一个小故事说明了人的美感经验的道理,即:美感经验即是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的往复回流。人的认知有时是伴随人的主观情趣来判断事物的。那么这种主观的情趣对事物进行判断就是“移情作用”,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绪映射到身边的事物中去。这种移情作用是同美感经验息息相关的。如同朱先生讲到在欣赏古松时,除却古松的外形引起的造型美感还有个人对古松的内心欣赏情趣也会使古松的美感里含有欣赏者的个人认知经验在里面,这也是人们看到某某事物时会说:我认为如何如何,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语。其实人们在对事物赋予个人的某种情趣的定义同时人们也在不经意中模仿着事物本身的一些属性。也就是说人的美感经验不是单独的由事物本身或人的主观情趣独立产生,因为事物的物理属性,因为人的移情作用,两种属性的结合造就了人的美感经验。这就是宇宙的人情化所在吧。

(4)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 —— 美感与快感

其实美感和快感无时无刻都冲斥于我们的生活当中,但究其出发点就又产生了前面朱先生讲的不同态度的问题。美感不是实用主义,是不带有功利心态的心理活动,而快感是处于实际应用的目的。如同口渴了喝了水就会产生快感,要解手排泄了也会产生快感,但这些都不会有美感。雕像和英国姑娘一个是雕塑艺术品一个是活生生的人,如果单从实用角度出发那还是英国姑娘比雕塑似乎更有用。在这里朱先生告诉我们明确美感和快感的不同,对于美的欣赏要不带功利和实用的心态去看去理解。

(5)“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美感与联想

我姑且如此解释朱先生的这段文章。联想是偶然的、杂乱的、无序的,而美感的东西是一定的有序的,有结构的、抽离出来的,有形式相伴的和谐状态的东西。美感经验可以使人产生对事物的联想,而单纯的联想不能算做美感经验。朱先生提到:美感是一种直觉。一瞬间的感受。而联想会带着思考,这种思考会把事物引到其他不相干的事物中去,无法直接单纯的欣赏一件事物本身,而会产生浮想联翩的心理活动,所以美感经验同联想是有不同含义的两种概念,不能混淆。

(6)“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 —— 考证、批评与欣赏

这段文章可以看出对一部文艺作品所持的不同态度,考证更接近科学家的方式,批评更接近哲学家或政治家的态度,而欣赏更多的是有艺术情趣的艺术家或一部分人的行为。考证、批评不等同于欣赏,但欣赏需要了解艺术作品的一些相关知识,才能更好的欣赏。证多是伴随对作品的年代、背景、作者、版本、野史等等做历史判断,过于理性,少了对艺术作品欣赏时的直觉感性反映,所以它不能算是欣赏。而批评就更加抽象的把一些主观的规矩或一成不变的框子来规范艺术作品。我个人认为批评家如果不客观的评论艺术作品那他的文章将一无是处。这也是朱先所推崇的:欣赏的批评。不能把原有的美丑标准在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下同一而论,要把自己放到作品当中去,反复品味其中然后有感而发。

朱先生最后讲到考证和批评都不是欣赏,而欣赏需要有考证和批评在其中,欣赏需要有考证基础和批评的态度,这也是辨证法的观点对待事物。就是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7)“情人眼底出西施” —— 美与自然

美是什么?言论不一。朱先生在此提出美是物的物理属性和人的人情心理活动对事物产生的一种态度。单独有自然物理属性而没有人的感性心理直觉――美也无从产生。自然在经过人的心理感觉加工后产生了美感,不同的经验会产生不同的感觉,美的欣赏是对自然的一种再加工、再创造。个人情趣不同衍生出的结果就不同。俗话讲的“情人眼底出西施”的道理,如同朱先生所讲是人们经过人情化、理想化的一种心理活动结果。这种结果就是不同人的主观的审美经验加上理想化即人情化产生的结果。美和自然也是对立统一的一种关系,美感没有自然的物理属性就无从产生,而物的物理属性没有人的理想化即人情化加工也无法衍生出美来。对于美我们应从两方面来看,美不是凭空产生的。

(8)“依样画葫芦”――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

“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书”。-德拉克洛瓦

这里又可以提到“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句话。朱先生在此提到的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虽略有分别但究其观点都是“模仿自然”。我们常说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艺术的美是以自然为内容,以人的情趣及一种形式而表达出来的,单纯的自然是无法定义其美还是丑,因为有了人的感受或说移情作用,才有了自然美这个概念。理想主义虽说自然中有美有丑,但它要的是经过理想化后的一种固有的共性模式化的东西。也是在用另一种方式模仿自然。艺术的美是要高于自然的,自然不过是借境抒情、借物俞人的元素,人是主体,自然融入了人的感受、人的情趣才变得美,这种美也是人的一种再创造,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推崇的模仿自然的美和我们讲的艺术美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形象丑陋的元素经过艺术家的重新排列组织它就会变得和谐,变得有美感,简单的说人以自然为元素,不同的情趣会创造出不同的形态,就形成了不同方式的艺术美,而只模仿自然是无法感受到真正的艺术美的。

(9)“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艺术与游戏

艺术家创作作品时多是有感而发,这里的感也可以释为感受欣赏,然后有了感觉便把他表现一番,或诗或画或唱或书等等。创造不是凭空出来的,好的作品一定是有感而作。朱先生在本章中提到“艺术的雏形就是游戏”。其实可以这样理解,游戏的过程包含着纯粹的自由状态,既是游戏便可天马行空般的来去自由,包含着大量的人的想象、情绪、感觉,就是再创造一种状态,它以自然生活为载体,是玩家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方式,这游戏的行为是没有社会性的、不具备传达创作人的情感的,它同艺术还是有区别的,艺术要有社会性因为作品的评定有一半儿还要社会中的大众来参与才算完整。那么如果一个艺术家既有奔放自在的艺术表达方式,又不失其一颗童心(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那么他的作品一定是打动人的。

(10)空中楼阁――创造的想象

既是创造就会有生活中的元素和作者想象的因素融合再一起。作者在创作时有些时平时观察的印象再现,但这种单纯的自然还是杂乱无章的,需要从中进行提炼,不足的或是原素材不足以表达其情感时,想象就是作者的另一次创造,敢于创造的想象,能够用平时所看所得经过重新组合,把不存在的东西表达出来,这就是创造的想象,当然这些需要积累和对生活的沉淀。

(11)“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创造与情感

朱先生讲:艺术的任物是在创造意象,但是这种意象必定是受情感饱和的。这里谈到的情感就是有感而发的状态,创造需有饱满的情绪才能做到有感而发,一挥而促。艺术是具有社会性的,作者在表现的同时也在传达其特有的情绪,引发观者的共鸣,作者的喜怒哀乐都会通过其作品隐隐或直接表露出来,或让人痛心或让人高兴等等。情感可以说是创造的原动力,因为有情感才有了表达的欲望,创作也由此而生。

(12)“从心所欲,不逾矩”――――创造与格律

我理解朱先生说的格律就是不同艺术表现的某种特有的形式。艺术要创造、又要有格律岂不是有些矛盾?其实这句“从心所欲,不逾矩”真真切切表达了一种境界,这种境界既能随心所欲的表现有不会跳出一种表达的方式。即――格律。这种境界是经历无数困惑及磨砺,历练而成的,它可以在有限的规范内表达无限的内容。因为艺术是有一定规范的具有社会性的一种情感表达,规范在真正的艺术家哪里不是束缚而是一种事物共性的展示,而其中的才气或是天才或是迂腐将表露无疑。格律不能成就庸人,也不会牵绊才子,合理的利用它为我们服务才是根本。

(13)“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创造与模仿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是齐白石老人教育学生时的话。同朱先生其说不谋而和。其实创造与模仿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创造中有模仿,而模仿中也带有创造的成分,艺术创作应该有作者自己真实的情感流露,有感而发必能有所成就,这里的“感”是别人无法模仿得来的。创造与模仿只要把我好一个“度”才好。大多艺术家都从模仿开始逐渐磨砺技巧,进而进行随心所欲的创造境界。模仿应该是创作过程中的一种阶段,创造才是艺术家的目的。

(1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天才与灵感

天才也是靠勤奋得来的,没有不需要勤奋就获得能力的。下功夫才会思如泉涌,才有灵感。朱先生引用杜工部的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告诫我们要踏踏实实用足功夫,笔下才有神韵。心中才有灵感,灵感可以映射出一个天才,但天才的背后却是下苦功服磨练心境、意志、技巧。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15)“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

文章结束,对于朱先生说的人生的艺术化在本节中已经分析的及其透彻了。不需多言,读完此书,更见朱先生对美、对艺术理解的功力。我们的生活其实就是一个大舞台,生活是可以艺术化的,谁知道如何把握一种“度”,谁懂得“和谐”的规律谁就能艺术的生活,有情趣的生活,那是一种驾驭生活的本领,要辛苦要勤奋,有所得有所失,得失来去全赖一种心境,心多宽路就多宽,豁达乐观的心境就是艺术,因为那是一种精神境界,是积极生活的态度,多留意生活,留意不经意的一个灵感,细细体味心境、宇宙、斗转星移,日月流转的变化,有情趣的生活、带一颗感激的心珍惜生活。“慢慢走,欣赏啊!”努力向前也不要忘了驻足停下来,看看眼前的风景,品味一下生活。

(五)《堂吉诃德》——末路骑士的癫狂之旅(见教材必修5第106页)

堂吉诃德:有人说他是疯子,也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懦夫,也有人说他是勇士;有人说他是武士,也有人说他是诗人。

1、名人评名著:

“我感到塞万提斯的小说,真是一个令人愉快又使人深受教益的宝库。”——歌德

“塞万提斯的创作是如此地巧妙,可谓天衣无缝;主角与桑丘,骑着各自的牲口,浑然一体,可笑又可悲,感人至极……”——雨果

“塞万提斯、莎士比亚、歌德成了三头统治,在叙事、戏剧、抒情这三类创作里分别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海涅

“人生在世,如果有什么必读的作品,那就是《堂吉诃德》。”——奥克斯

2、再次熟悉作者:

米盖尔·德·塞万提斯·萨万德拉(1547年-1616年)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小说家、剧作家、诗人。他被誉为是西班牙文学世界里最伟大的作家。在他创作的作品中,以《堂吉诃德》最为著名,影响也最大,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和欧洲最杰出的作品。

被称为“最伟大的倒霉蛋”。

3、创作背景:16世纪上半叶正是西班牙历史上的鼎盛时期。西班牙依仗它庞大的军队和无敌舰队称霸于欧美两大洲,成为一个军事大国。它的资本主义工商业也得到发展,经济上呈现出繁荣的景象,是欧洲最富庶的地区之一。与此同时,它的文化教育事业也得到迅速的发展。1492年西班牙的第一部语法书出版后,以卡斯提亚语为国语的语言日趋完善,出现了蒙特玛约尔的田园小说、流浪汉小说、骑士小说和鲁埃达的戏剧。文艺复兴思想的传入使西班牙的文学艺术进入了长达近两个世纪的黄金时期。

塞万提斯正是在这块文化沃土上成长起来的,他受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感染与熏陶,对古代光辉的文化艺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样,他便能在《堂吉诃德》中借主人公之口,对文化教育、贵贱等级、清廉公正、自由平等问题发表精辟的论述,闪耀出人文主义思想的光辉。

4、内容简括:

著名长篇小说《堂吉诃德》(1602~1615)是塞万提斯的代表作。小说全名为《奇情异想的绅士堂吉诃德·台·拉·曼》,共2卷。

主要描写一个瘦弱的没落贵族堂吉诃德因迷恋古代骑士小说,竟像古代骑士那样用破甲驽马装扮起来,以丑陋的牧猪女做美赛天仙的崇拜贵妇,再以矮胖的农民桑丘·潘沙做侍从,3次出发周游全国,去创建扶弱锄强的骑士业绩。以致闹出不少笑话,到处碰壁受辱,被打成重伤或被当做疯子遣送回家。临终时,他说:“我从前是疯子,现在头脑灵清了……现在知道那些书上都是胡说八道,只恨悔悟太迟。”

小说中出现的人物近700个,描绘的场景从宫廷到荒野遍布全国。揭露了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正在走向衰落的西班牙王国的各种矛盾,谴责了贵族阶级的荒淫腐朽,展现了人民的痛苦和斗争,触及了政治、经济、道德、文化和风俗等诸方面的问题。

5、主要故事简介:

(1)出游前的准备工作:他把祖传下来的一套破盔甲找出来,擦了又擦,面甲坏了,他便用硬纸补上一个。他家有一匹瘦得皮包骨的马,他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驽骏难得”,意思是“原来是一匹驽马,现在是马中第一”。按照骑士的习惯,除了名马,还要选个意中人。他选中了邻村一位农家姑娘阿尔东沙·罗任索。他给她起为杜尔西内娅,意思是“甜蜜温柔”。他又做把长枪,臂上挎着盾牌,俨然像个骑士了。

记忆要点:盔甲、马、意中人

(2)第一次出游经历:受封仪式、解救牧童、与商人作战

受封仪式:堂吉诃德第一次出门是单枪匹马,为时两天。头一天,他在大路上看到一家客店,把它当作堡垒。店中站着两个妓女,他把她们当名门闺秀;他又把店主当成了堡垒长官。他想起自己是个未受封的骑土,便要求“堡垒官”给他封赠。这位店主看出堂吉诃德有点疯傻,入店后又打了骡夫,怕再出乱子,便赶快满足了堂吉诃德的要求。店主叫一男孩子点了蜡烛,又叫两个妓女跟着。他自己则拿了一本帐簿,要堂吉诃德跪在他的面前。然后,他对着帐簿念念有词,在堂吉诃德颈窝上狠狠打了一掌,又用剑在他肩膀上使劲地拍了一下,便由一个妓女给他挂上剑,另—个妓女给他套上马刺。封赠仪式便算完成了。堂吉诃德爬起来,谢了“长官”,满心喜悦。

解救牧童:第二天,他听从“长官”的劝告,决计回家一趟,因为他必须置办行装,还要找个仆从。在一座林子里,他看到一个十五岁左右的牧童被绑在树上,主人一面骂他丢了羊,一面用皮鞭狠命地抽打他。堂吉诃德路见不平,便拔刀相助,上前搭救了牧童,并警告和恐吓了那富农一番。然后,他扬长而去。等堂吉河德走后,那位富农重新把孩子绑上,更加拼命地抽打起来。

与商人作战:堂吉诃德遇见一伙商人。他要求商人们承认杜尔西内娅是绝世美人。商人们听到这些荒唐话不买账。堂吉诃德端起长矛,猛冲过去。结果,他被—个骡夫打下马来,躺在地上动弹不得。一个磨麦子的同村邻居发现了他,才把他搭救回家。

(2)第二次出游经历:说服桑丘、大战风车、援救贵妇、大战羊群、争夺头盔、解救犯人

说服桑丘:堂吉诃德第二次出外当游侠是在十五天之后。他劝说了一个又矮又胖、满脸胡子的农民桑丘·潘沙做仆从。堂吉诃德允诺将来封他做海岛总督。桑丘家里很穷,正想出去碰碰运气,加上当仆从是赚工钱的,他便答应了。于是桑丘骑了一匹自家的骡子,跟在堂吉诃德瘦马后面,一同出发了。

与风车作战:他们看到郊野里有三四十架风车。这是西班牙农民借用风力推转石磨,磨麦子和饲料用的。堂吉诃德却把它当做三四十个巨人,把风车的翅翼看成是巨人的胳膊,要向前厮杀。尽管桑丘大喊这是风车,要阻挡他,但堂吉诃德脑子里装满了妖魔鬼怪一类的东西,连理也不理。他向第一架风车扑去,用长枪刺进了风车的翅翼。刚好这时起了一阵风,那风车把他的长枪折做了几段,堂吉诃德连人带马都被摔了出去。亏得桑丘上来搀扶,他才好不容易从地上爬了起来。当天,他们在林子里度过了倒霉的一夜。

援救贵妇:第二天,堂吉诃德遇见了一帮行人,后面还有一辆马车,车上是一位要到塞维利亚去的贵妇人。堂吉诃德把走在前面的两个戴面罩、撑阳伞的修士当成劫持公主的强盗。他提起枪冲了上去。一个修土从骡背上吓得跌了下来,另一个落荒而逃。接着,他和贵妇人的仆从打了起来。侍从的坐骑是匹不听使唤的劣骡,把掀了下来。车上的贵妇人便连忙恳求堂吉诃德宽宏大量,手下留情,饶了她仆从的生命。堂吉诃德乐意地答应了。这样,他便赢得了出游以来的第一次胜利。桑丘佩服得五体投地,以为跟随这样一位英勇的主人,不久他总督的封赠就可以到手了。

大战羊群:大路上赶来了两群羊。堂吉诃德把公羊、母羊的叫唤,当成是“萧萧马嘶、悠悠角声、咚咚鼓响”,把羊群看成是出现在他面前的左右两支军队。他便紧握长枪,像一道电光似地冲了上去,举枪乱刺。这样一来,被他杀伤的羊可真不少。最后,他也被牧羊人用乱石打倒,还磕掉了三四颗牙齿。等到牧羊人走后,桑丘把堂吉诃德扶了起来,并抱怨主人不该自招烦恼。堂吉诃德对他解释说,他被魔法师捉弄了。魔法师由于妒忌他胜利,便把敌对的两军变成两群羊。

争夺头盔:这时,天下起雨来。一位路过的理发师把铜面盆顶在头上遮雨。堂吉诃德一见,硬说那是骑士的光灿灿的头盔,举枪冲了上去。理发师以为是强盗,赶快跳下骡背逃走了。堂吉诃德夺得了铜盆,把它当作骑士的头盔戴在自己的头上。

解救犯人:堂吉诃德遇见一队被押送到海船上服苦役的犯人。他同情他们的遭遇,杀散了押送人,把犯人全放了。他把犯人们都叫拢来,要他们别忘记他帮助他们恢复自由的恩德,命令他们向他的意中人杜尔西内娅报告他的功绩。结果犯人们不但不听从,反而使堂吉诃德挨了一顿揍,并夺去他们的衣物后逃之夭夭。

(3)第三次出游经历:战胜镜子骑士、改称狮子骑士、桑丘挨鞭打、桑丘任总督、大战白月骑士

战胜镜子骑士:堂吉诃德第三次出游是在相隔一个月之后。经过外甥女和女管家的悉心照顾,他的身体调养好了。和桑丘暗暗商量了一阵子,又瞒着家人出游了。村里的大学生参孙·加尔拉斯,化妆成“镜子骑士”,在半路拦截他。加尔拉斯原想把堂吉诃德斗败后,使他回家。可是,加尔拉斯果的马绊了一跤,反而被堂吉诃德冲倒马下。这一胜利使堂吉诃德得意非凡。

改称狮子骑士:把“扶弱锄强,救危济困”当成自己应尽的职责。堂吉诃德在路上遇见一辆运载狮子的车辆。他想在狮子面前不甘示弱,决定和这兽中之王较量一番。他用长枪威逼管狮子的人把笼门打开。那狮子雄健威武,它伸了伸腰,又张了张嘴巴;但它似乎对胡闹无理的冒犯满不在乎。它没有冲出笼门,漫不经意地向四周看了一下,掉转身子,懒洋洋,慢吞吞地又在笼子里躺下了。堂吉诃德便吩咐管狮子的人打它几棍,让狮子发脾气跑出来。但管狮子的人不干。他假意地夸奖了堂吉诃德一番,随即把笼门关上了。这之后,堂吉诃德便给自己加了一个光荣称号“狮子骑土”。

桑丘挨鞭打:有一天,堂吉诃德在林子里遇到一对正在游猎的公爵夫妇。他们对堂吉诃德荒唐的事迹早有所闻。当他们知道眼前出现的就是堂吉诃德和他的仆从时,便想捉弄他们一番。他们以隆重的迎接骑士的典礼,把堂吉诃德迎回自己的城堡。公爵夫人尤其喜欢桑丘有趣的谈吐,便专门寻他开心。他们在夜间举办了一个大型的游猎会。公爵夫妇暗中令仆从装扮成魔法师和堂吉诃德的意中人杜尔西内娅。由魔法师把杜尔西内娅带到堂吉诃德面前,对堂吉诃德说,杜尔西内娅已着魔了,唯一解救办法是桑丘要承受3 300下鞭打,以惩罚桑丘曾欺骗主人,把一个过路的乡下女人说成是杜尔西内娅的过错。桑丘害怕鞭打,但他在主人恳求下,只好答应了。不过,他提出一个条件:鞭打不能一下子兑现,要在今后陆续偿清。

桑丘任总督:堂吉诃德主仆遇上公爵夫妇,他们拿这对主仆寻开心,任命桑丘到海岛上做总督。桑丘在担任总督的短短几天里,断事公平合理,为官清廉正直,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法令,受到人们的颂扬。后来公爵派人伪装敌人进攻海岛,把桑丘打得遍体疼痛。桑丘觉得当总督的日子并不好过,于是辞官不做,回去寻找主人。

大战白月骑士:堂吉诃德主仆辞别公爵动身离开。路上他们遇见了 “白月骑士”,他指名要和堂吉诃德决斗,而且他们双方商定:谁输了,便让对方发落。结果“白月骑士”把堂吉诃德撞下马来,把他斗败了。“白月骑士”罚他回家去,一年之内不准外出。原来这个“白月骑士”不是别人,正是同乡参孙·加尔拉斯果学士化装的。堂吉诃德不知就里,只好遵从约定,灰心丧气地往家走。

6、人物形象及意义:堂吉诃德是一位穷乡绅,读骑士文学入了迷,他不仅心中向往骑士生活,而且把这一愿望付诸行动,几度离家,要锄强扶弱,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以名垂史册。可是时代变了,骑士制度早已成为历史,他自然当不成骑士了,于是他只得以幻觉来实现当骑士的向往,干出许多愚蠢、荒唐甚至疯狂的事:他把风车当作恶魔的脑袋,毫不顾及自己的安危冲上去与之大战一场。

作品主人公堂吉诃德是一个不朽的典型人物。这个人物的性格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他是神智不清的,疯狂而可笑的,但又正是他代表着高度的道德原则、无畏的精神、英雄的行为、对正义的坚信以及对爱情的忠贞等。

堂吉诃德是可笑的,但又始终是一个理想主义的化身。他对于被压迫者和弱小者寄予无限的同情。从许多章节中,我们都可以找到他以热情的语言歌颂自由,反对人压迫人、人奴役人。

堂吉诃德的侍从桑丘·潘沙也是一个典型形象。

桑丘·潘沙是一个农民,有小私有者的缺点,然而到真正把他放在治理海岛(实际上是一个村)的位置上时,他又能够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贪污受贿。后来由于受不了贵族们的捉弄离了职。他说:“我赤条条来,又赤条条去,既没有吃亏,也没有占便宜,这是我同其他总督不同的地方。”

在作品中,堂吉诃德与桑丘主仆二人无论在外形上,还是在形象的内涵上,都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高瘦,一个矮胖;一个骑高马,一个骑矮驴;一个沉溺主观,耽于幻想,一个头脑清醒,讲求实际;一个行动鲁莽,奋不顾身,一个谨慎小心,胆小怕事。两两对比,相得益彰。

主仆两人还互相影响,互相感染,逐渐融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桑丘是一个朴实善良、机灵乐观、目光短浅的普通农民,在陪伴堂吉诃德仗义行侠的日子里,他受主人美好理想的感染,心胸也逐渐开阔起来。

朱光潜先生在评价堂吉诃德与桑丘·潘沙这两个人物时说:“一个是满脑子虚幻理想、持长矛来和风车搏斗,以显出骑士威风的堂吉诃德本人,另一个是要从美酒佳肴和高官厚禄中享受人生滋味的桑丘·潘沙。他们一个是可笑的理想主义者,一个是可笑的实用主义者。但是堂吉诃德属于过去,桑丘·潘沙却属于未来。随着资产阶级势力的日渐上升,理想的人就不是堂吉诃德,而是桑丘·潘沙了。”

7、作品主题:描写的生活画面十分广阔,真实而全面的反映了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西班牙的封建社会现实,揭露了正在走向衰落的西班牙王国的各种矛盾,谴责了贵族阶级的荒淫无耻,对人民的疾苦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堂吉诃德》嘲讽了流行一时的骑士小说;深刻地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隐含着对西班牙现实深刻的理解;表现了对文学创作的思考。

《堂吉诃德》我们的现实意义:本书一方面针砭时弊,揭露批判社会的丑恶现象,一方面赞扬除暴安良、惩恶扬善、扶贫济弱等优良品德,所有这些,都是人类共同的情感,它可以穿越时空,对每个时代、每个民族都具有永恒的价值,在相隔四个世纪之后,仍感动着每一个读者。

六、名著导读及名外名人传记试题解答注意:

1、认真读题,读懂题干要求。名著导读试题类型命题角度较多,常结合各类语言表达题型进行测试,如对联、仿写、感悟、台词、主持词、广告、短信等。读懂要求,根据要求答题是前提。

2、根据要求答题,注意运用名著材料。一般要用所要求的名著中的人物、情节、情感等作为例证。引导时要准确,如果记不清楚,语言要模糊化。

七、练习及积累:

1、根据划线句,结合《巴黎圣母院》或《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运用排比的手法,续写一段话。(6分)

“美丑对照”是文学创作重要的原则,不少文学名著中都有所体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巴黎圣母院》中,艾丝梅拉达的美丽与卡西莫多的丑陋,艾丝梅拉达的善良与弗洛罗的狠毒,艾丝梅拉达的钟情与弗比斯的轻薄,对比鲜明,彰显了作者“美丑对照“的创作主张。

示例二:王熙凤貌美如花却性格狠毒,薛宝钗性格大度却精于世故,林黛玉志趣高雅却心胸狭隘,一部《红楼梦》表现出美与丑的突出对照。

(人物形象及分析贴切,2分;能正确运用排比,2分;语言通畅,2分)

2、某出版社拟出版一套“中学生阅读文库”丛书,其中包括以下作品。请选择其中一部作品,代出版社拟写一则封面广告语。要求:①紧扣作品内容;②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③表达准确精炼;④30字以内(含标点)。(4分)

备选作品:《杜甫传》(冯至著) 《达尔文传》(欧文·斯通 著)

《家》(巴金著) 《唐·吉诃德》(塞万提斯 著)

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告语:(3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杜甫传》 万方多难的社会缩影,人生尤艰的困顿诗圣。

示例二:《达尔文传》 《物种起源》的起源,兴趣恒心的动力。

示例三:《家》 一部青年的成长史,一部豪门的家族史,一部民国的社会史。

示例四:《唐·吉诃德》 读骑士,做奇事,岂非奇世?

(紧扣作品内容2分,修辞手法1分,表达准确精炼1分,超出字数扣1分。)

3、从莎士比亚、鲁迅、海明威中任选一人,写一则推介语。(6分)

要求:①结合所选作家经历及作品,表达“思想的力量”;②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③语言简明、得体,内容充实;④100字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符合所选作家经历及作品,表达“思想的力量”,2分;修辞,2分;语言简明、得体,内容充实,2分。

(1)向你致敬,海明威,你的《老人与海》感染了我。从此,什么挫折都不能打败我,唯有坚强的引领能把我带入成功的殿堂;什么磨难也不能打倒我,唯有勇敢的坚持能伴我驶向成功的彼岸。

4、雨果说过,丑就在美的身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请结合《巴黎圣母院》中的主要人物或故事情节简要赏析这句话的含义。

示例:《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外表丑陋无比,却有颗善良的心,在爱斯梅拉达被处以绞刑时,勇敢地解救了她。这正体现了丑就在美的身边,畸形靠近着优美。而弗罗洛道貌岸然,内心阴险毒辣,他指使卡西莫多夜劫爱斯梅拉达,在卡西莫多因此受刑时却假装事不关己。也正是他嫁祸爱斯梅拉达,使她受了绞刑。这也体现了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

5、请从爱斯梅拉达、窦娥、鸣凤这几个文学形象中任选一个,仿照下面的例句写一句话。要求:突出人物个性及命运,句式相似。(6分)

例句:祥林嫂勤劳、质朴,却最终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所吞噬,她孤独无助,如一粒草芥,消失在祝福之夜。

参考示例:窦娥善良、孝顺,却最终被险恶小人和昏庸官员所迫害,她负冤抗争,如一阵飓风,横扫在天地之间。(评分标准:突出人物个性及命运,3分,句式相似,3分。)

6、“英雄”的标准各有不同,请仿照示例的画线句,将下面作品中两个人物的话补写完整,表达该人物对“英雄”含义的理解。要求:①所写内容符合作品的情节和人物的思想性格。②句式相似。(6分)

示例:翻开《史记》,苏武说:“英雄需要忠诚。虽然我被困北海,但当我拒绝劝降的诱惑,最终回到汉朝时,我就是英雄。

翻开《水浒传》,林冲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开《莎士比亚全集》,哈姆莱特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林冲说:“英雄要有血性。虽然我曾苟全忍让,但当我将匕首插进贼人的心窝,冒着风雪迈向梁山时,我就是英雄。”

哈姆莱特说:英雄需要有仇必报。虽然我曾犹豫徘徊,但当我将毒剑刺进仇人的胸膛,灵魂飞向天堂时,我就是英雄。

评分标准:每句3分,其中,内容符合作品的情节和人物的思想性格,2分,句式相似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点赞点赞
  • 上一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附课后训练)
  • 下一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
  • 相关推荐
    热门浏览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复习教学设计(最全)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复习教学设计(最全)

    2017年春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邓稼先》教案2017年春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邓稼先》教案


    ©迷你语文网版权所有 | 吉ICP备11000532号-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