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全站导航
搜索

教案选粹

《童趣》导学案(教师用)

作者/佚名  日期/2014-07-05  浏览/786


《童趣》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目标】

1.朗读并背诵课文,疏通文意。

2.学习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3.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联想想像,才能有物外之趣的道理。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领会课文大意。

【教学难点】

1.初步了解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异同词,掌握学习文言文的规律。

2.理解怎样借助观察、想像,获得生活乐趣。

【课时】

两课时

【预习导引】

1.字词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掌握加点字

藐(miǎo) 项为之强(jiāng) 鹤唳(lì) 怡(yí)然 凹凸(āotū)

壑(hè) 癞虾(há)蟆 土砾(lì) 庞(páng)然 童稚(zhì)

(2)解释下列成语

明察秋毫:连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表明视力极佳。

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庞然大物:形容极大极大的动物。现多指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2.查阅资料与工具书,了解作者的主要生平经历,写在下面。

3.熟读课文,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把你不会翻译的句子写出来。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儿童时期有意思的事情。

儿童的想像是奇特的,在大人们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在孩子们看来却是非常有趣的。今天我们学习《童趣》,这是一篇记叙童年怎样借助观察、联想和想像,获得生活乐趣的文章。

二、简介作者:

沈复(1763一?)清代散文家。字三白,号梅逸。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一生长期作幕僚,奔走南北,游历过许多地方。嘉庆十三年(1808)五月间,随翰林院编修齐鲲出使琉球,参加册封琉球国王的盛典,十月间归国。在此期间,写作了《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是自传体的散文。原有六记:《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今存前四记。

三、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领读;学生自由读;指名朗读,评价;学生齐读。

四、疏通文意

要求学生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将不懂之处圈画出来。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

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教师适当引导,提示。

明确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项为之(脖子、颈项)

如鹤唳云端(果真)

以丛草为(树林)

正浓(兴趣)

出神(正)

数十(鞭打)

之别院(赶、驱逐)

明察秋毫:连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表现视力极佳。

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五、理解内容:

学生再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1.文章围绕什么中心来回忆了三件趣事?

2.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三件趣事。

3.三件趣事之“趣”是怎样得到的?

讨论明确:

1.文章围绕“物外之趣”回忆了三件趣事。

2.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具体来说,第一件是把夏蚊看做群鹤,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怡然称快。第二件是把土墙凸凹、花和花台边小草丛杂处看做大自然;第三件,把癞蛤蟆看做庞然大物“拔山倒树”,又写了如何惩罚癞蛤蟆,表现了儿时的天真之情。

3.乐趣只有通过仔细地观察,丰富的想像,才会得到。

“物外之趣”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物外之趣”在于善于观察,善于想像,才能因物而生成意趣。

六、课外作业:

熟读课文并能试背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作者回忆了童年的三件趣事。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探讨怎样才能获得物外之趣。

二、归纳整理:

1.讨论:怎样才能获得“物外之趣“呢?

齐读第1自然段

“明察”、“细察’’是两个关键词语,意思是观察敏锐、仔细。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物外之趣”。

“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观察的本领。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观察的习惯。

时有物外之趣——观察的收获。

齐读第2、3、4段,思考:只是“明察”“细察”了,是否就有“物外之趣”了?

明确——除“明察、细察”之外,还要有丰富的想像,才能真正获得“物外之趣”。

2.讨论:三件趣事,你最喜欢哪一个?作者是怎样想像的?

明确:

第一件趣事:先把夏蚊“私拟作群鹤舞空”,自得其乐;再把蚊子留在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怡然称快。

第二件趣事:以“丛草为林”“虫蚁为兽”“凸者为丘”“凹者为壑”,从而怡然自得。

第三件趣事:把癞蛤蟆看做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尽吞二虫,以及如何惩罚癞蛤蟆。

3.讨论:三件趣事可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明确:

不可以。因为三件趣事的写作的顺序是由室内到室外。三件趣事在程度上是逐步加深的:由把夏蚊拟作群鹤,到把草木、虫蚊、土墙凸凹处拟作“林、兽、丘、壑”,再由癞蛤蟆与小虫在其中的生死之斗。

三、拓展提高:

1.讨论:

(1)癞蛤蟆已捉在手,又打了几十鞭子,想像一下,是什么样的鞭子?癞蛤蟆竟没有死,是为什么?

(2)读了此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明确:

(1)鞭子可能是一根草,也可能是一小枝条。童年的作者不是真要打死癞蛤蟆,说明他心中是热爱小动物的(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2)热爱动物,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要学会观察,善于观察,观察要敏锐;要有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

2.背诵课文,背诵时想像三幅画面,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四、当堂训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兴正浓:(2)方出神:(3)鞭数十:

2.翻译下列句子。

(1)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3.文中有两个成语,分别是和。

答案:1.(1)兴趣(2)正(3)鞭打

2.(1)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赏,愉快而又满足。(2)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3.怡然自得庞然大物

五、课外作业: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①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注:①炳烛:点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恐已暮矣:(2)盲臣安敢戏君乎:

2.翻译下列句子。

(1)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2)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3.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

答案:1.(1)迟(2)怎么

2.(1)年龄小学习,(就)如同初升的太阳(2)点着蜡烛照明(行走),与在黑暗中(行走)哪一个(更好)呢?

3.年纪大

板书:

童趣沈复

物外之趣:

观蚊为鹤热爱自然

神游山林善于观察

鞭打蛤蟆联想想像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点赞点赞
  • 上一篇:河南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荷塘月色》教案设计及反思
  • 下一篇:名师教案:《<傅雷家书>两则》
  • 相关推荐
    热门浏览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复习教学设计(最全)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复习教学设计(最全)

    2017年春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邓稼先》教案2017年春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邓稼先》教案


    ©迷你语文网版权所有 | 吉ICP备11000532号-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