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全站导航
搜索

名家博览

中学语文作家档案:陈从周(图)

作者/晴雪  日期/2012-06-23  浏览/712


陈从周

一、 作家名片

中文名: 陈从周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浙江杭州

出生日期: 1918

逝世日期: 2000

称谓:古建筑、园林艺术家、专家

职业: 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党派: 中国共产党

代表作品: 《苏州园林》、《扬州园林》

二、 作家简介

陈从周(1918-2000),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的古建筑、古园林专家。

陈从周先生生前在同济大学建筑系任教近50年的,毕生致力于保护和弘扬中国古建筑尤其是园林建筑文化,成果瞩目,著作等身。

陈从周先生不仅对于古建筑、古园林理论有着深入的研究、独到的见解,还参与了大量实际工程的设计建造,如设计修复了豫园东部、龙华塔、宁波天一阁、如皋水绘园,设计建造了云南楠园等大量园林建筑,并把苏州网师园以“明轩”的形式移建到了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成为将中国园林艺术推向世界之现代第一人。

陈从周先生还是一位知名的散文作家和画家,是张大千先生的入室弟子。1948年,他30岁时,在上海开办个人画展,以“一丝柳,一寸柔情”,蜚声海上画坛。随后出版《陈从周画集》,张大千慨然为之题签。中年以后,所绘兰、竹,评家称为“意多于笔,趣多于法,自出机杼,脱尽前人窠臼”。 1978年冬,他应邀为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设计“明轩”,贝聿铭雅嘱他写就长卷水墨丹青《名园青霄图卷》,复请国内文化耆宿、书法名家题咏,现存纽约贝氏园,成为一件极为珍贵的书画名品。

由美国著名建筑学家贝聿铭先生提议,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设立了陈从周教育奖励基金,每年奖励优秀的教师和学生,以纪念和弘扬陈从周先生的道德风范。

三、 主要作品

著有《说园》、《苏州园林》、《扬州园林》、《中国民居》、《绍兴石桥》、《岱庙建筑》、《园林谈丛》、《装修图集》、《上海近代建筑史稿》等学术专著,其中《说园》最为精辟,“谈景言情、论虚说实、文笔清丽”,影响力之大,其远及日、俄、英、美、法、意、西班牙等地。

作为散文作家,出版过《书带集》、《春苔集》、《帘青集》、《随宜集》、《世缘集》,以及40余万字的《梓室余墨》等散文作品。

《说“屏”》入选人教版语文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

四、 作品选读

瘦   影

——怀梁思成先生

● 陈从周

旧游谁左说相从,初日芙蓉叶叶风;

挥手浮云成永诀,而今馨盲欬梁公。

新会梁思成教授逝世那年,我还在安徽歙县“五七干校”。我在报上见到了噩耗,想打个唁电去,工宣队不同意,我说梁教授是我老师,老师死了,不表示哀思,那么父母死了也可不管了。饶舌了许久,终于同意了。我那时正患胃出血症,抱病翻过了崎岖的山道,到了城内,终于发出了人何以堪的唁电。冬季的山区,凄厉得使人难受,偶然有几只昏鸦,在我顶上掠过,发出数声哀鸣,教人心碎。这夜没有好睡,时时梦见他的瘦影,仿佛又听到他那谈笑风声的遗音,一切都是寂寞空虚。

“无穷山色,无边往事,一例冷清清”,那几天的处境,我便是在这般光景中过去。我回思得很多,最使人难忘的是1963年夏与梁先生一起上扬州,当时要筹建鉴真纪念堂,中国佛教协会请梁先生去主持这项工作,同时亦邀我参加。约好在镇江车站相会,联袂渡江,我北上,他南下,我在车站候他,不料他从边门出站了,我久等不至,径上轮渡,到了船上却欣然相遇了。莽莽南徐,苍苍北固,品题着飘渺中的山水,他赞赏了宋代米南宫小墨画范本,虽然初夏天气,但是湿云犹恋,因此光景奇绝。

我们在扬州同住在西园宾馆。这房间,过去刘敦侦教授以及蔡方荫教授曾住过,我告诉了他这段掌故,他莞尔微笑了,真巧,真巧。第二天同游瘦西湖,蜿蜒的瘦影,妩媚的垂杨,轻舟荡漾于柔波中。梁先生风趣地说:“我爱瘦西湖,不爱胖西湖。”似乎对那开始着西装的西湖有所微辞了。对钟情祖国自然风光、热爱民族形式的学者来说,这种话是由衷的,是可爱的,是令人折服的。梁先生开始畅谈了他对中小名城的保护重要性的看法,不料船到湖心,忽然“嘣”的一声,船舱中跳进了一条一尺多长的大鱼,大家高兴极了,舟子马上捉住,获得了意外的丰收。这天我们吃到瘦西湖的鲜鱼,梁先生说:“宜乎乾隆皇帝要下江南来了。”

我们上平山堂勘查了大明寺建造鉴真纪念馆的基地,那时整个平山堂的测绘我已搞好,梁先生一一校对了。对鉴真纪念堂及碑的方案,他非常谦虚,时时垂询于我,有所讨论。我是借讨论的机会,向他讨教学习到很多东西。他开朗、真诚,我们谊兼师友,一点也没有隔阂之处。鉴真纪念碑的方案是在扬州拟就的,他画好草图,由我去看及量了石料,作了最后决定,交扬州城建局何时建同志画正图,接着很快便施工了,10月份我重到扬州,拍了新碑的照片寄他,他表示满意。

扬州市政治协商委员会邀梁先生作报告,内容是古建筑的维修问题,演讲一开始,他说“我是无耻(齿)之徒”,满堂为之愕然。然后他慢慢地说:“我的牙齿没有了,在美国装上了这副义齿,因为上了年纪,所以不是纯白,略带点黄色,因此看不出是假牙,这就叫做‘整旧如旧’。我们修理古建筑也就是要这样,不能焕然一新。”谈话很生动,比喻很恰当,这种动人的说话技术,用来作科普教育,如果没有高度的修养与概括的手法,是达不到好效果的。他循循善诱,成为建筑家、教育家,能在人们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关键是有才华。1958年批判“中国营造学社”,梁先生在自我检讨会中说:“我流毒是深的,在坐的陈从周他便能背我的文章,我反对拆北京城墙,他反对拆苏州城墙,应该同受到批判。”天啊!我因此以“中国营造学社”外围分子也遭到批判。我回忆在大学时代读过大学丛书——梁先生翻译的《世界史纲》,我自学古建筑是从梁先生的《清式营造则例》启蒙的,我用梁先生古建筑调查报告,慢慢地对《营造法式》加深理解,我的那本石印本《营造法式》上面的眉批都是写着“梁先生曰……”我是从梁先生著作中开始钦佩这位前辈学者的。后来认识了,交谈得很融洽,他知道我了解他,知道他的身世为学等……我至今常常在恨悔、气愤。他给我的一些信,“文革”被抄家散失了。如今仅存下他亲笔签上名送给我的那本《中国佛教建筑》论文了。我很感激罗哲文兄于1961年冬在梁先生门前为他与我合摄一影,如今放在我的书桌上,朝夕相对,我还依依在他身旁。当然流年逝水,梁先生已做了天上神仙,而我垂垂老矣,追忆前游顿同隔世。

我与梁先生从这次扬州相聚后,自此永别了。我们同车到镇江候车,在宾馆中午餐,他买了许多包子肴肉及酱菜等,欣然登上北上的火车,挥手告别。他在窗口的那个瘦影渐渐模糊不见了,谁也不能料到,这是生离,也是死别。我每过镇江车站,便浮起莫名的暗淡情绪。今日大家颂梁先生的德,钦佩他的学术。我呢?仅仅描绘他的侧面,抒写我今日尚未消失的哀思。梁先生,你是永远活在我们建筑工作者的心中。清华园中,前有王静安(国维)先生,后有梁思成先生,王先生的纪念碑是梁先生设计,仿佛早定下这预兆了。中国就是需要这样的学者,我为清华大学歌颂之。

展开阅读全文
点赞点赞
  • 上一篇:中学语文作家档案:黄传惕(图)
  • 下一篇:中学语文作家档案:竺可桢(图)
  • 相关推荐
    热门浏览

    史上才情过人的50位女词人(图)史上才情过人的50位女词人(图)

    中学语文作家档案:刘湛秋中学语文作家档案:刘湛秋


    ©迷你语文网版权所有 | 吉ICP备11000532号-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