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全站导航
搜索

现代文导学

《走丢了树的村庄》阅读训练及答案

作者/佚名  日期/2025-05-08  浏览/5


  《走丢了树的村庄》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题。(15分)

走丢了树的村庄

  ①从前,在豫北平原的乡下,春天是被不同种类的鸟鸣声唤醒的。燕子在屋檐下呢喃,黄鹂在槐树上鸣啭,灰鸽子在房顶上咕咕叫,花喜鹊翘着尾巴在杨树枝头歌唱……

  ②那时候,头顶的太阳和月亮轮班更有灵性,脚步走得也慢,因此乡下的日子也过得慢,岁月显得温暖而悠长。白云在蓝天飘移,云朵下的河滩草坡上有几只山羊悠闲地啃着青草,几只芦花鸡在晒坪一角的麦秸垛下低头觅食。

  ③儿时乡下的村庄,树到处都是。堤坡上、河滩上、大路旁、水渠畔,树木高大葳蕤。在我的印象里,村庄的白杨树和柳树最多。白杨树站在大路两旁,挺拔而威武。柳树则站在堤坡上和池塘的四周,身姿婀娜。柳树比其他树更早嗅到春天的气息,早早便在枝条上泛起了鹅黄,不几天就转成了青绿色,显现了“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的柔美意境。当然,这是我读书后借助想象附加给家乡柳树的诗意和美感。那个时候我还是一个孩童,只喜欢在大柳树遮起的浓荫下,撅着小屁股弹溜溜球。

  ④时令有序轮转。入夏之后,知了的嘶喊和青蛙的鸣叫代替了鸟鸣,无数知了在树上嘶喊。柳树上、槐树上、榆树上、白杨树上,到处都有知了的声音。青蛙也不甘示弱,蹲在芦苇荡的浅水洼儿里鸣叫,躲在水渠边的草叶下鸣叫,坐在小河岸边的石头上鸣叫,藏在池塘四周的柳荫下鸣叫,卧在退水闸砌起的石阶上鸣叫……

  ⑤秋天来了,蛙鼓渐渐消退,知了的叫声也渐渐衰弱,在知了低吟的尾声中,槐树飘落了第一片黄叶。一阵又一阵秋风刮过后,榆树、白杨树都落下了金黄色的叶子,堤坡上、河滩上、大路旁、水渠畔到处都有落叶旋转飘舞。落叶“奔涌”、黄影缤纷,金黄色便笼罩了整个乡村大地。

  ⑥时光也如一阵秋风,风过之后,往事便成了一堆飘零的落叶。有人说,循着一片落叶的痕迹会找到它生长的树。仔细思索一下,会发现这句话并不确切。有些落叶会守在树下,有些落叶会被风聚拢在一起。那些聚拢在一起的落叶长得如此相似,谁又能分清它们究竟来自哪一棵树?

  ⑦大多数人都和我一样,也会走落叶曾走过的路。我研究生毕业后,飘进城市,汇入了人群,自我逐渐被淹没。然而在喧嚣沉寂之后,我依然会想起那个栽满了树的村庄。

  ⑧记忆里,堤坡两侧全是树,榆树、槐树和大柳树,一棵紧挨着一棵;池塘四周也是垂柳依依;通往北地的大路两边是两排高大的白杨树;通往南地的路边是一排排泡桐树,到了四月份,一树树的泡桐花将整个村庄都镀成了浪漫的紫色。村庄的树在过往的岁月中行走,走着走着就走丢了。当然,树不是主动逃离,它们有的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被砍伐了,也有的被移栽进都市的花园成了景观树。一棵棵大树庄轰地倒下了,倒在了村庄的堤坡上、河滩上、大路旁、水果畔。一个个伐木工坐在刚刚倒下的白杨树身上,其中一个工人慢慢从衣兜里摸出一支香烟,深吸两口,眯着眼睛,很享受的样子。

  ⑨一个念头在我脑海里盘旋,挥之不去:一个走丢了树的故乡,还是不是我原来的故乡?在一个暑热蒸腾的夏日,我驱车返回故乡,走到村头堤坡的退水闸旁边,顿时感觉天地空旷了许多。我童年时期的乡下,风就是雨的信使,暴雨来临之前,劲风常常当前哨。下午放学将羊赶到河边的山坡后,我常常坐在一棵大柳树的浓荫下看蚂蚁上树、听鸟雀啁啾。大柳树撑起的绿荫下总有我们撅着屁股弹溜溜球的身影,我们在大柳树的守护下逐渐长高、长大。

  ⑩如今这棵树被砍倒了,似乎我的童年也被人偷走了,让我关于童年的讲述有了一种虚幻感。最近,我常常这样想:那些被移栽到城市的树在树影斑驳的月夜是否会怀念堤坡温润的风?是否会留恋原野的广漠?是否还记得从水渠畔和芦苇荡传来的声声蛙鸣?……

  12.本文开头用“呢喃”“叽叽喳喳"等词描述多种鸟鸣声,有何用意?(3分)

  13.第⑦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概括回答。(4分)

  14.本文标題《走丢了树的村庄》意蕴丰富,请从修辞的角度对这一标題进行赏。(4分)

  巧.本文结尾写“我”对“那些被移栽到城市的树”的猜想时连用三个问句,意在表达怎样

  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

  (二)12.了从前乡下天鲜活的生命气息,从面表现出乡下树多、环境好,也为下文写故乡村庄的树作铺垫。

  13.紧承上段,从写落叶的轨还而写人从乡村到城市的成长轨还.引出下文,“我”对故乡栽满树的村庄的回忆。表达“我"进入城市后,对童年栽满树的故乡村庄的怀念之情,深化主题。

  14.标题以拟人的修手法,突出故乡村庄的褻落,体现了“我”对故乡原貌的怀念和惋惜之情及对故乡村庄现状的忧虑和对世人的警醒。

  15.被砍伐的树和移栽到城市的树,都是故乡村庄“走”的树,表达“我"为故乡村庄“走去了树"感到憾和失落,并借“居"城市的树,表达对童年栽满了树的故乡村庄的思念之情。(意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点赞点赞
  • 上一篇:李国文《猫不拿耗子》阅读训练及答案
  • 相关推荐
    热门浏览

    2022年吉林中考语文阅读题《像雪山一样高峻》原文2022年吉林中考语文阅读题《像雪山一样高峻》原文

    说明文阅读《揭开害羞之谜》阅读答案说明文阅读《揭开害羞之谜》阅读答案


    ©迷你语文网版权所有 | 吉ICP备11000532号-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