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小鸭》最新教学设计
作者/飞雪 日期/2009-02-03 浏览/1989

丑小鸭
【教学目标】
1.认识童话的自传色彩,理解形象的社会意义,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意义。
2.认识命运无轨道,关键在于对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
3.学会梳理故事情节,为分析文章打基础。
【教学重点】
认识到要成为“白天鹅”,要经过自身努力,要有白天鹅般高贵的灵魂。
【教学准备】
课前预习,自学字词,搜集资料,梳理情节,可以画几幅有代表性的画儿,表现丑小鸭的命运轨道。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童年的记忆中有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善良的白雪公主,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寂寞的嫦娥,慷慨的快乐王子。有一只可爱的丑小鸭吗?
二、交流
1.作者信息,重点是生平。
2.内容梳理提纲。
三、检查
1.注音:讪笑 吐绶鸡 铰链 迸出 嫉妒 木屐 飕飕
2.释义:讪笑 来势汹汹 弥漫
四、总体把握
1.你喜欢这篇童话吗?谈谈理由。
2.丑小鸭丑在何处?处境如何?
五、研究性学习
1.理线索:贯穿全文得线索是什么?
(丑小鸭的足迹。)
2.明结构:全文写了丑小鸭哪几个地方的流浪生活?
(沼泽地——老太婆——灌木林里——老农家——花园里。)分页标题
3.知内容:概括在各地发生的事情。大家是怎样对待它的?丑小鸭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生活的?
(沼泽地:同情、歧视 老太婆家:被嘲笑 灌木林里:向往美与幸福 花园里:被赞美 )
4.辨形象:找出若干形象,结合语句分析。例如:仁爱的农夫。
(可悲的、可笑的、可鄙的、美丽的……分角色朗读,认识猫绅士、鸡太太……结合此题认识童话的现实意义,理解童话的自传色彩。)
5.悟主题: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原因是什么?结合语句作分析。
关键句:
①想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才好。
②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在冬天里受苦要好得多。
③只要你是一只天鹅,就算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④他到非常难为情……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也不会骄傲的。
分析:
a.丑小鸭之所以“丑”,是用鸭氏家族的标准评价的;之所以在猫绅士和鸡太太眼中是无能的,也是用猫族、鸡族的能力标准衡量的。所以人们永远也不会承认它的美丽。
b. 丑小鸭如果不离开老太婆家,去追求想要的生活,从而在灌木林中认识白天鹅的话,它永远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启发:
面对打击,不绝望,不沉沦,对美好的境界、理想的生活热烈追求,精力艰苦磨炼,终会迎来光明的生活。
六、拓展延伸
1.联系实际,讲讲生活中“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实例。
2.你由本文联想到那些名言?
如:是金子总要发光的;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可找理想、磨炼、追求等方面的)
分页标题七、布置作业
练习三。
八、友情推荐
http://www.bookhome.net (齐唱《真心英雄》)
【板书设计】
丑小鸭—————————————白天鹅
一颗好的心:善良、宽厚、有理想、勇敢追求美与幸福
【教学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