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全站导航
搜索

趣味知识

钱文忠《百家讲坛》解说《百家姓》文字稿(7-14)

作者/钱文忠  日期/2015-01-21  浏览/2507


导读:本文系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钱文忠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解读《百家姓》的文字稿。以下为7-14集。

第七集、何 吕 施 张

何吕施张,这四个姓氏都是今天人口较多的大姓,而且姓氏来源复杂,他们的得姓始祖都非常有特点,是众多姓氏中比较有故事的四个大姓,在历史上,这四个姓氏中,也是人才众多。

《百家姓》五百多个姓,按照人口多少排位,能排进前一百位的,就是大姓了。依照这个标准,何吕施张四个姓氏是绝对的大姓,不但人口众多,而且每一个姓氏都有非常精彩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

说到吕姓,人们马上会想到历史上的吕姓的名人。但是没有人会想到,吕姓其实和魏姓有很大的渊源。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故事呢?施姓被很多人说成“方也施”,其实更有故事的拆法,应该是“方人也”,那么为什么这么拆分,据说施姓和方姓的关系密切。《百家讲坛》系列节目《钱文忠解读百家姓》为您解读《何吕施张》四姓。

何,姓是个大姓,而何姓之大,比咱们许多朋友想象的要大的多,自己都觉得任何的姓何的不多,但实际上是个大姓。

第一,出自姬姓,但是他是韩的误读,何姓的始祖都说是韩厥。其实这是误读,姓何的一个主体最早是姓韩的,但不知道为什么读讹了,成何了,所以何、韩是一家。传统当中,何韩不通婚。

第二,外族中的何姓,除了误读以外的韩姓,有大量的非汉族血统,甚至有外国人的血统,很远。在汉唐时候的西域,包括今天的新疆地区,但是比新疆更大。在西域的时候,月支人建立一个政权叫康居,原来西域的一些小国米国、史国、曹国、何国、安国、小安国、那色波、乌那昌、穆等这些小国,都依附在康国之下,这个非常有名叫昭武九姓,今天都在新疆自治区偏西,那里的九姓当中,何就是其中之一,这一支很重要。唐代的少数民族叫吐谷浑,就有何姓。后金有个大将叫何和礼,而他本姓叫栋鄂,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和她的这一支都以何为姓。

第三,他姓的改姓,我们也找到几支改姓的何,最独特的一支,是安徽庐江县黄屯,有一支姓何的是明代方孝孺的后代,这一支的家谱至今还在,家谱规定,说我们这一支何生姓何,死姓方。

第四,来香港发展的荷兰犹太人,这一支非常特殊有意思,今天最有名的姓何的家族,是澳门赌王何鸿燊那一支,是荷兰犹太人在香港繁衍,香港和澳门特区的新闻,经常提到这一支何姓,这是一大望族。

何姓非常能说明,咱们中国姓氏文化的包容性,发源于安徽的姬姓何氏,世居庐江郡,还有一支就是方孝孺的后代,其实这两支何姓根本就不是一回事。这一支姬姓的何氏,在庐江后来就形成了望族,现在的大姓小姓往前推几千年都是几个人。

从东汉末年到南北朝的南朝,大概300年的时间,何姓的一支,就是庐江何姓,见于正史的有十代48个人,当时庐江没多少人的,竟然连续十代,这是不得了的事情,何氏人才只盛,于此可见一斑。我们前面提到一个美男子叫卫玠,和他齐名的美男子是傅粉何郎何晏,那年生的不知道,我们知道他是249年被杀的,他是河南南阳人,那个时候何姓在中原。三国时候,魏国著名的玄学家,汉朝大将军何进之孙,还有一种说法是何进的侄孙,他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他的妈妈后来嫁给曹操,是尹氏夫人,把尹氏纳为妾,把何晏收为养子。

何晏很受曹操的宠爱,少年的时候以才华著称,非常好老庄,而他娶的是一位公主,是曹魏的金乡公主。他的服饰跟曹丕一样,待遇跟曹丕差不多,曹丕称他为假子。当时都知道何晏比较浮华,非常有才华是个才子,但是很浮,所以没有给他任官,都是荣誉称号,没有实职,正始年间,也就是240年到248年,曹爽当政,何晏党附曹爽,一下当了很多官,侍中、吏部尚书、典选举、列侯等,权势非常大,后来被司马懿杀了,而且夷三族。何晏这辈子结局不好,主要是遭人恨,遭人嫉妒,因为长得太漂亮了。

何晏皮肤之白,洁白细腻无与伦比,平时喜欢打扮,特别喜欢穿衣服。魏明帝说我哪见过长得那么白的男人啊,就问,下面人说那有那么白啊,都是摸得粉。魏明帝说也是,我看看他到底涂粉了没有。魏明帝也够损的,有一天天特别热,把何晏叫过来,赏了一碗热汤面,何晏吃完了,大汗淋漓。魏明帝就看,何晏用大袖子擦汗,擦完后更白,天下第一白人应该是何晏,所以叫傅粉何郎。何姓排行18位,人口1300万,占全国人口1.06%。

吕,也是一个大姓,也和咱们想象的不太一样。

第一,出自姜姓,炎帝之后,以国为氏,始祖是齐太公吕尚。

第二,出自姬姓魏氏,因为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外逃,外逃时候追随人员有一个人魏武子魏犨,重耳回国当上了国君,魏犨就被封为大夫,而魏犨的儿子叫魏锜,就被封在吕和厨两个地方,所以魏犨的有一支子孙姓吕。这一支最早是姓魏,后来以国为姓。

第三,少数民族改姓,北魏孝文帝时候,鲜卑族,代北山西北部代北有一支叫叱吕,鲜卑语叫叱吕改成了吕氏。还有叱丘,改成了吕氏,这一支已经分不出来了,因为鲜卑族已经没有了。同时咱们知道满族、黎族、土族、蒙古族、土家族。朝鲜族都有吕姓,这些吕怎么进来的,有的说的清楚,有的说不清楚。

吕姓作为中国的一大姓氏,各行业都有名人辈出,都有吕姓的人锋芒毕露,三国的时候,吕蒙、吕布等就不去说了,说咱们今天用的成语吧,奇货可居,一字千金,跟吕不韦有关,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是说吕蒙,中国任何一个姓,哪怕是很小的姓,起码能讲一个月。吕姓排行43位,人口570万,占全国人口0.46%。

施,姓是一个很古老的姓。

第一,出自姬姓,春秋时候鲁惠公有个儿子叫尾声,他的字就叫施父。

第二,出自夏代的施国,这一国的后人,以国为氏,这一支施氏的地方很怪,在今天湖北恩施一带,快到神农架了。

第三,出自子姓,商代七族,七族是指七个行业,里边有一族叫施氏,做旗子的,施本来的意思就是大旗,这些人就以他的职业为姓。

第四,兄弟民族的汉姓,比如云南白族以海螺为图腾的那个施。

第五,方孝孺的后代,方孝孺受迫害,他的后人跑掉了,前面一支姓何,另外一支姓施,把施分开写,方人也,姓方的人是也。

第六。少数民族有施姓,世代居住沈阳的满族有施姓,京族、彝族、苗族、蒙古族、羌族、傣族,怒族、纳西族、傈僳族都有施姓,这也说不清楚来源了。

先秦时候施姓,主要活动在山东、安徽一带,随后西迁河南北部,接着南下湖北恩施地区,从恩施开始进入湖南、贵州,其实有一支西迁到四川庐州地区,和云南的洱源地区,这就成为西南施姓的主要来源。姓施的西南很多,云贵那边非常多。

有安徽古施国南下的一支,是施姓当中最重要的一支,这一支在唐代的时候,已经在今天浙江的湖州形成了望族,到了唐宋开始,施姓遍布江南各地。施姓随便讲一个一文一武,文的施耐庵,1296年到1371年,江苏兴化人,祖籍泰州海陵县,住在苏州。武的,施琅,晋江人,生于1621年,卒于1696年,也就是康熙年间,最早是郑芝龙的部下,降清以后平台湾,灭郑氏,封靖海侯,他还有个谥号叫襄壮,没有施琅康熙很难收归台湾,最起码收回的历史进程就完全不一样了。施姓排行第97位,人口210万,占全国人口0.17%。

张,是超级大姓。

第一,是皇帝之后挥的后代,这个人的官名叫弓正,等于一个军火装备制造的领导,后来就姓张了,这是一支最重要的,因为一直住在青阳,也就是河北清河县,所以是河北张氏,这一支是张氏的主体。

第二,也是皇帝的后代,晋国有个大夫叫解张,他的字叫张侯,所以他的子孙也叫张氏。这一支张氏历代仕晋,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分成韩赵魏三家以后,他的子孙除部分留在当地以外,就开始随三国都城的迁移而迁移,他们都是当官的,随着都城迁移,这就是山西、河北、河南的张氏。河北的张氏有一支是弓长张的后代,还有一支是这个后代,河南和山西的后代就是解张的后代,这两支有很遥远的血缘关联。

第三,赐姓和改姓,比如云南的南蛮部落,有个首领叫龙佑那,三国的时候诸葛亮赐姓为张,云南的张一部分是后来迁进去的,但是本土还有一支,原来是南蛮。魏国的大将张辽不姓张,姓聂,改姓的张。

第四,兄弟民族的姓氏,像女真、鲜卑、匈奴、契丹等很多改姓张。

三家分了晋国以后,张姓的人口就开始分散到三个诸侯国,根据记载晋代的时候,中原的张氏迁到了福建,唐高宗年间随着陈政、陈元光父子,中原张姓大规模的往东南迁,去开发了漳州、开发了泉州,后来王潮、王审知入闽,又有河南固始一带的张姓,随同前往,福建张氏后来成为张姓的一个大部分。

清初开始,闽粤的张氏陆续有人迁入台湾,后来又有人到海外谋生,从今天的状况来看,张氏以北方人居多,主要是汉族,作为顶级的大姓,可以讲的故事太多了。现在传统文化复兴,很多人喜欢写古体诗,但是现代人和传统文化毕竟间隔的比较远,所以往往写出来的是打油诗。打油诗不是新东西,唐朝就有了,是姓张的叫张打油发明的,这个人没有什么名字,但特别会写诗,跟当时李白、杜甫的都不像,有点像顺口溜,所以人家管它叫打油诗,因为写的人叫张打油。最有名的一首《咏雪》,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这是中国第一打油诗。现在很多茶缸印着《百忍歌》,《百忍歌》就是张氏家训,是张公艺的作品。张姓排行第3位,人口8500万,占全国人口6.79%。

 

第八集、孔 曹

孔姓由于孔子孔圣人的缘故,是一个倍受关注的姓氏。由于孔圣人的传统,孔氏族谱应该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包罗内容最丰富,谱系最完整的一部。不但排序清楚,而且对什么人能入谱等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在百家姓的五百多个姓氏中,要说排序最清楚,延续时间最长,包罗内容最多,谱系最完整的是哪一姓?肯定非孔姓莫属。事实上,孔氏族谱本身也就是一部历史大书,它记录了中国历史的演变过程。

说到孔姓,人们最为惊叹的就是他的排行不乱,辈分不乱。那么孔姓的排行是如何确定的?

孔姓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姓氏,由于孔圣人的传统,他对入谱人员都有严格的规定,《百家讲坛》系列节目《钱文忠解读百家姓》为您解读《孔曹》两姓。

孔,姓由于孔夫子的原因。孔姓当然是备受关注,孔姓的来源不算复杂。

第一,皇帝世代的孔姓,皇帝世代就已经有孔姓,当时他的职务也是史官,他的名字叫孔甲,但是孔甲之后的世袭没有资料。

第二,出自子姓,子姓孔氏有三种,一种)契是商族的始祖,是子姓,到了都十四代传到了成汤,成汤的名字叫大乙或者天乙,成汤把夏朝的夏桀灭掉了,建都于亳,这就是商代了,成汤是一位非常贤明的君主,他的子孙有一支非常有意思,用大乙的乙配上子,成了一个姓就是孔。二种)是殷纣王的哥哥微子启,也是姓子,他建立了宋国,宋国也是子姓,微子启死后,他的弟弟继位,他的若干代以后,有个人叫孔父嘉,他的后代姓孔。这一支就是孔子的一支。三种)春秋时候郑国,有出自姬姓的孔,卫国有出自佶姓的孔,陈国有出自妫姓的孔,孔氏的来源很复杂去,但是最主要的是孔父嘉这一支,因为出了孔子。

第三,兄弟民族,我们知道的土家族、苗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等,都有孔姓,这些有些是改姓的,有的可能是姓孔的汉族人成为那个民族了

孔姓因为孔子的原因很尊贵,所以外姓冒孔姓的不多,古人还是有规矩的,不像今天人什么都敢干。孔氏的最初发源地在今天的河南商丘一带,到了孔父嘉的后代因为避祸,逃奔到鲁国,这是孔姓的一次最重要的东迁,迁到今天山东曲阜一带,那里就成为最重要一支孔氏繁衍的根据地。

从汉代开始,随着孔子的地位越来越高,孔氏发展成一个望族,北宋末年靖康之变,中原孔氏最正宗的一支在曲阜,随宋室南迁,迁到浙江衢州,浙江和江苏交接的地方,孔子的嫡子嫡孙其实是在浙江。就孔父嘉这一支到今天2500多年了,孔氏宗族传了80多代,最有意思的是北宋靖康元年,也就是1126年,金兵举兵南范,掳走徽宗、钦宗二帝,北宋灭亡。而徽宗的第九个儿子,康王赵构仓皇南下,在当时的南京(今天的河南商丘)继承帝位,宋高宗,年号建炎,也就是南宋差不多开始了,建炎二年1128年,金兵继续南下,这个时候,高宗君臣移居扬州,这年的11月举行郊祀,宋高宗就召衍圣公参见,他要正统,不然文化象征没了,在曲阜的衍圣公已经是孔子的第48代了,名字叫孔端友,奉诏赶赴扬州,一年以后金兵打的越厉害了,气势越来越盛,高宗君臣南渡逃至临安,就是今天杭州一带。

孔端友及其部分孔子后裔,跟着过来了,他们是孔子的嫡系,同时带了两样宝贝,一样是子贡手摹孔子像,这个东西到南宋期间还在,还有亓官夫人楷木雕像,这两样宝物被孔端友带走了,到了那里,他们就跟随南宋高宗逃到了临安。不久孔端友就上书给高宗,说自己离乡别井,一直在颠簸非常哭,宋高宗下令赐孔氏族人定居衢州,并且在那里兴建家庙,供奉子贡手摹孔子像,和亓官夫人雕像,一切礼仪和曲阜的时候一样,并且拨田作为祭田,用于祭祀孔子,孔氏南宗就此成立。

孔子在北方是山东鲁国人氏,但是他后代的正宗在浙江衢州,这是中国历史非常吸引人的地方。这个时候拨了大量的钱,拨了大量的地,去造孔庙,在衢州城东北角的菱湖,有孔氏南宗的家庙,建于南宋,完全和曲阜的一样,可惜,南宋末年毁于战火。而当48代衍圣公孔端友,跟随高宗南下的时候,有意思的事情出现了,南宋有一个衍圣公,金也有一个衍圣公,伪齐还有个衍圣公,正宗的跑了。金在曲阜封了个衍圣公,伪齐的政权也封了个衍圣公,有三个衍圣公。

到了元朝统一中国以后,有大臣上书元世祖,说孔氏南宗、北宗只应该有一个衍圣公,按照大宗之法,就是按照长子、长孙,应该由孔子的嫡传后裔,孔端友的后代袭封,当时在元代的时候,还居在衢州,这在元朝的时候没有争议,元世祖一看好的,所以钦定南宗为衍圣公,并且下令从浙江衢州搬回曲阜。至元十九年也就是1282年,南宗的第六代衍圣公,也就是孔子第54代子孙孔洙,奉元世祖之诏入京,对皇帝禀告说我的六代先祖都葬在衢州,而且建有衢州家庙,自己上有老母,实在不忍心放弃衢州的祖坟,他愿意将衍圣公爵位让给北方的族弟孔治,元世祖大加赞赏,说:“宁违荣而不违亲,真圣人后也。”

所以免去他的衍圣公的称号,任命他为国子监祭酒,承务郎,提举浙东学校事,当了管学校的官,像教育部长一样的官。于是,孔氏的正宗移到了北宗,但是曲阜的一支并不是孔子的嫡长子这一宗,也就是说儒家文化的创始人,他的延续没有按照大宗之法。

孔氏最让人关心的是他的行辈不乱,你看他名字当中第二个字,就知道是第几辈,孔子家族的排名确定行辈是在明朝,朱元璋定的,朱元璋赐给孔氏家族八个字,“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后来我们知道因为要避讳,字变了但是音是一样的。到了明朝天启年间,已经不够用了,八代过去了。那么由65代衍圣公孔胤植奏准,后续二十个字,“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其实到今天为止,嫡系衍圣公才到垂字辈,还有好多字没用呢。

但是孔氏家族太大了,民国八年有76代衍圣公孔令贻,又拟了二十个字,咨请当时的北洋政府核准公布。“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这样就准备到了105代,而且都是皇帝、大总统批准的。值得说明的是孔、孟、曾的后人,是一样排名的,只不过各降一辈,因为孟子和曾子是孔子的学生。这三个家族是通的,而且不仅是这几个家族共用,因为是皇帝批准的,还有好多家族也用了这个排名。

孔氏家族的族谱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包罗内容最丰富,谱系最完整的。孔氏家族认为修家谱是大事,通过修谱可以达到详世系、联疏亲、厚伦谊、严冒紊、序照姆、备遗忘,按照过去说十代不为亲,修谱可以有效的防止和清查外孔的渗入,孔氏家谱从宋朝开始编写,目前还有明朝的孔氏家谱存在,民国九年就是1920年,修全族大谱,修了七年,规定非常严格,明朝天启年间就规定,义子不能入谱,到了清朝康熙年间,规定更加详细,凡不孝、不悌、犯义、僧道、邪巫、优卒、贱役等不准入谱,所以这个谱不是所以得后代都入谱的。

修谱都是集资,所以规定每个男丁每人交八分银子,不交不入谱,还有交不起的,不入谱的也有,孔子的后人很多都没入谱,这里面就很有意思了,像乾隆还规定,养异姓为子,赘婿冒姓,子随母嫁,携来同居,亦不得入谱。孔氏家人还有相互监督,检举报告的责任。有些比较远的支派,他自己修谱,修完之后必须盖上衍圣公的大印,不然就是假的不认,现在盖过印的小支派的,留下来的有八部。很有意思,一般说啦,作为圣裔的孔氏宗族,往往自称内孔和真孔,把同姓不同宗的孔氏成为外孔或伪孔。这个内外真伪是有没有孔夫子的血脉为标准的,这个我们能理解,后来有很多不是孔子后代的人冒进去,当官和其他的机会都多,还有就是可以少交税,甚至不交税,可以不服徭役。在曲阜本地也不是各个都是孔子的后代,在曲阜很难冒进去,他的家族体系非常严密。孔姓排行83位。人口270万,占全国人口0.22%。

曹,是大姓,姓源相当复杂。

第一,赐受曹官,以官为氏,大禹治水的时候,有一个人因为治水有功,被封为曹官,曹字的本意是“圜土”围牢,看这个字像插了很多木杠子,是监狱官,是看守奴隶的,这一支的后代,当然就姓曹,因为他的官位而来的。

第二,受封曹国,以国为氏,这个是颛顼帝的后裔,当时有一个曹安的后裔叫曹挟,封在邾国,战国时候邾国被周宣王所灭,所以邾国的人有的姓朱,有的依然姓曹,邾国是个国名,但是邾国的国君姓曹。

第三,出自姬姓,那么就是曹振铎的后代,现在很多姓曹的说自己是曹振铎的后代。

第四,少数民族的曹姓,匈奴族、满族、蒙古族、瑶族、阿昌族、布朗族等都有曹姓。还有昭武九姓。

第五,改姓,曹姓里面最有名的人曹操不姓曹,曹操姓夏侯,是改过来的。还有曹真,原来姓秦,是曹操说你可以姓曹了,就改曹真了。

曹国舅是八仙里边出现最晚的,关于他的材料很少,而且非常凌乱。普遍的说法,他叫曹佾字景休,是宋代一位皇后的弟弟,所以他叫曹国舅,相传,曹国舅的弟弟也是个国舅,这个小国舅因为贪恋一位进京赶考的秀才的妻子,就把秀才绞死,霸占了他的妻子。那么,秀才的冤魂就去申诉,宋朝冤魂申诉,一般都找包公,这个小国舅果然找的包公。

曹国舅就给他弟弟出主意,得把秀才的妻子弄死,不弄死,她就要向包公去诉冤,于是,小国舅就把秀才的妻子扔到井里,他以为死了,就走了。结果这位秀才的妻子从井里爬出来,逃亡的路中,碰到了曹国舅,她以为是包拯。就向曹国舅申诉,曹国舅大惊,命令手下用铁鞭打死了这个妻子,手下以为把这个妻子打死了,就把尸体仍在偏僻小巷里,那知道这个秀才的妻子真命大,仍在井里淹不死,铁鞭打不死,又醒过来了。

就真的找到包公了,包公问明真情以后诈病,曹国舅打听到这个消息,就来探望包拯。那知道,到了包拯家里,包拯就把这个妻子叫出来了。这下就将曹国舅监禁,同时,包拯又以曹国舅的名义,写了封信给小国舅,把他骗到开封府关了起来。曹皇后和宋仁宗亲自来劝包拯,释放这两个国舅,包拯不从,将小国舅处死。后来宋仁宗大赦天下,包公没办法了,就把曹国舅放了。

曹国舅获释以后,就隐居起来,修道学仙,这么个东西居然成了八仙了。所以大家八仙里的曹国舅是很奇怪的,穿着官袍,但是是小丑,鼻子有抹白。虽然你成仙了,但是记得你的历史,老百姓心里有杆秤。

这几年晋商文化非常热,大家千万不要忘了晋商曹家,曹家的始祖曹邦彦,是太原晋祠傍边一个花塔村的人,原来是卖砂锅的,到了明朝洪武年间移居到太谷居住,开始耕作,非常勤劳,到了他的第十四代曹三喜,独闯关东做买卖,发了大财,当时所谓的关外七厅,关外所有的地方都有曹家的商铺,清兵入关,他又把生意做到关内,在太谷设立总公司,向全国辐射。

到了道光和咸丰年间,达到鼎盛,大江南北都有曹家的铺面,一共有640多座,当时总资产高达1200万两白银,雇了37000多人,民间有个说法,只要有麻雀飞过的地方,都有曹家的生意,而且在清朝的时候,这个曹家已经东到日本,北到莫斯科,西到巴黎和伦敦,把国内的布匹、丝绸、茶叶输送出去,把日本的钢铁,高丽的人参,俄罗斯的金属制品输送进来。就是这个曹家,在山西和内蒙古之间,走出了一条茶叶之道。

当然很可惜,到了光绪年间,由于战争,由于残酷的竞争,主要是由于子孙不成器,骄奢淫逸,曹家败掉了,但是晋商曹家是非常厉害的,而且曹家大院还有遗迹在,大家可以去看看,千万不要忘了。曹姓排行第27位,人口730万,占全国人口0.59%。曹姓按《百家姓》排是26位,这没有什么意义,只是巧合。

孔姓来源

孔姓出自殷商三千悠久历史

实际上,孔姓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古老的姓氏,他们的祖先,可以远远地追溯到4400多年以前的帝喾高辛氏。帝喾是黄帝的孙子,曾经继黄帝及其父少昊之后,领导中华民族70年,因此孔姓的人,当然也是黄帝的后裔。

关于孔姓的来源,《广韵》上面有这样的记载:“殷汤之后,本自帝喾次妃兰狄吞乙卵生契,赐姓子氏;至成汤以其祖吞乙卵而生故名履,字太乙,后代以子加乙,始为孔氏。至宋孔父嘉,遭华父督之难,其子奔鲁,故孔子生于鲁。”

由此看来,孔姓是出自殷商的子姓,而殷商的开国之君殷汤,则是帝喾的次妃所生的儿子契的后代,殷汤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先是吞乙卵而生,就取字为乙,传了若干代,到了春秋时代,在宋国的孔父嘉,为华督所杀,他的儿子就跑到鲁国避难,并且在鲁国定居,所以孔子才会是鲁国人。

《史记孔子世家》上面,对于孔姓的渊源,有更为详细的说明:“孔子,宋微子之后,宋襄公生弗父何,弗父何生宋父周,周生世子胜,胜生正考父,考父生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公族,姓孔氏。孔父嘉生木金父,木金父生睾夷,睾夷生防叔,防叔畏华氏之逼,奔鲁。”

从这段记载,可以明显的看出,殷汤的后代以孔为姓,是始自孔父嘉。孔父嘉是春秋时代宋国的人,所以孔氏之得姓,应该也已经有了三千年的悠长历史。

《广韵》和《史记》上面对于孔姓的记载,内容大致相同,唯一的不同,是关于孔父嘉的后代奔鲁的记述:《广韵》上说,避华督之祸跑到鲁国的是孔父嘉的儿子木金父;《史记》上则说,奔鲁的是孔父嘉的孙子睾夷。实际上究竟是谁最先到鲁国开基,迄今仍众说纷纭,找不到确定的答案。

不过,无论哪一位才是鲁国孔氏的真正开山始祖,孔子之为孔父嘉的六世孙,已经是个不争之论。据考证,孔子的父亲是叔梁纥,祖父是伯夏,伯夏则是防叔之子。由此可见,孔父嘉不但是孔姓的创造人,而且的确是2000多年来举世同钦的至圣先师孔子的六世祖。

孔子以下的孔氏家谱,历2000余年如一日,把每一代子孙都记载得源源本本。因此,孔子的历代子孙究竟都做了些什么,各种史书上的记载也未曾间断过,而且交代得清清楚楚。

备注

像这样,能够把孔氏的世系追溯得分毫不爽,岂不是孔姓的人比别姓的人幸运,而又足以自豪自傲的地方!孔,的的确确是一个尊荣无比的汉族姓氏。

曹姓家谱

一、修谱:

私家修谱早在宋时就例定每30年续修一次,清代民间修谱盛行时,曹姓很多支族约定每20年修一次,20年不修谱为不仁,30年不修谱为不孝。浙江余姚道塘曹氏宗族约定10年一小修,20年一大修。清代和民国还编修合谱(联宗统谱),民国益阳曹氏议定“合族通谱六十年一续修”。不过,关于修谱的约定因战乱、灾害或其他原因,往往很难实现。

清代一般由族长、支派房长、祠正、评事等组成,设管理、校正、分修、协修等职。民国修谱班子除了族中权力人物,还增设了有文化的人参加。设有总修(一般由族长担任)、主修(出钱最多者担任)、撰修(文化最高者担任)、编修。还有赞修、督修、监修、同修、补修、校阅、总理(管财务)等职员。

修谱礼仪隆重。修谱开始,要举行隆重庄严的祭开祖仪式。谱局每日早晚要烧香献供祭敬祖先。谱写完工之日要念经拜忏,设宴待客(捐钱者吃饭)场面盛大。最后,按领谱字号将谱接回各房,接回谱牒时也要作祭,鞭炮鼓乐齐鸣,族人兴高采烈,附近的宗族乃至官府也要送礼相庆,像节日一般。

在族谱正式印刊后,所有的老谱一律缴收,除存2册归公外,其余尽皆焚毁。各房发得的1册新谱,由房长妥善收藏,不得给外族人看,不得在谱上私自涂写,并定期验谱。

二、曹姓家乘谱牒:

曹姓的文字谱牒,肇始于先秦史官所撰的《世本》。曹姓世系直至汉代应仍是在《世本》上增补,原书在宋代散佚。唐代存留至今的曹姓谱牒信息较前丰富,如《新唐书•宰相世系五下》有宰相曹确曹汾的世系。宋代由于家谱的修撰已经走向成熟,加上国家对私家修谱的提倡,曹姓宗谱迅速增多。明清和民国时期撰修的曹姓家谱迅速增多,其中的一些还一直保存到今天。

第九集、严华金魏

在严华金魏四个姓氏中,严姓的得姓始祖本来不姓严,华姓的名人华佗真名不叫“佗”,就连金姓的名人金圣叹他也不姓金,结草衔环的结草最早是出于魏姓,那么关于严姓、华姓、金姓魏姓是如何演化的呢,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就连它孕育的姓氏文化也丰富多变,在《百家姓》的严华金魏四个姓氏中,严姓的得姓始祖本来不姓严,华姓的名人华佗真名不叫“佗”,就连金姓的名人金圣叹他也不姓金,成语结草衔环的“结草”最早是出于魏姓,这一系列的变化都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和多彩。

在华姓名人中,人们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华佗了。但是没有人会想到,其实“华佗”不是华佗的真名。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金姓的来源非常复杂,而且他还混有匈奴族的血统。其历史流变丰富多彩,就连金姓的名人金圣叹本不姓金。这是怎么回事呢?系列节目《钱文忠解读百家姓》为您解读《严华金魏》。

严,姓的姓源也是很有趣。

第一,出自庄姓,本来是姓庄的,为了避汉明帝刘庄的讳,改性严。到了汉明帝的时候,有好多姓庄的,突然来了个皇帝叫刘庄,得,不能姓了,所有姓庄的都改姓严的。到了魏晋南北朝的时候,一部分姓严的又改回姓庄的了,一部分就不改了,所有出现了庄严并称于世,而且庄严同宗不得通婚。

第二,出自芈姓,战国时候,楚庄王之后,是王族,有一支姓严的。

第三,战国时候,有个人叫严君疾,他的后代姓严,而且这一支还挺清楚。

第四,古代的时候,有个国家叫严国,不知道在今天的哪里,但是是有这个国家的,有记载的,他的子孙姓严。

第五,丁零人,过去有个少数民族叫丁零,丁零族里有严姓。满族、彝族、土族、锡伯族、朝鲜族都有严姓。

严姓有三大郡望,就是有严姓最旺的三个地方,或者三个支派。分别是天水郡、冯翊郡、华阴郡都在这一带,随着后世战乱,严姓开始南迁,中原严姓逐渐沉默,都迁走了,以前北方是最有名的严姓,慢慢的没了,南方的严姓日渐兴旺,名人此起彼伏,明代山西又一次大移民,山西大槐树,因为当时山西是中国文化,非常重要的一个地区,当时到处都是战乱,山西不战乱,山西是自然灾祸相对很少的地方,所以山西的人口特别多,就把山西人集中起来,开始政府移民,往南移,出发地是大槐树,大槐树是个集合地,所以就称大槐树。

今天这个大槐树还在,上面系着各种各样的布条,这是各种姓氏在祭祖,因为他们除了大槐树以外,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哪来的,只是知道从大槐树往南方走的。到这个时候北方的严姓再次南迁,中原北方的严姓已经不如南方了,但是还在南迁,总的来说今天老看,严姓已经是一个很典型的南方姓氏。

严姓名人文有文采,武有武略,而且严姓的名人还特有意思,主要是以清高和孝行见称于世。洛阳白马寺是第一个寺庙,竺法兰、摄摩腾是两个天竺人,用白马驮经来到这里。中国人汉族第一个出家的是严佛调,严佛调是史料上明确记载的中国汉族最早的出家人,是今天的安徽凤阳人,和江苏盱眙这一带的人,已经在南方了。他生卒年不详,我们大致知道大概是在117年到197年,他非常聪明,少年时代敏而好学,在后汉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与安息国的优婆塞都尉,是个佛教人士安玄,一起翻译除了《法镜经》两卷,《阿含口解十二因缘经》一卷,他是最早花精力和外国人合作翻译佛经的人,他写了一本非常重要的书叫《沙弥十慧章句》,这是早期佛教史上很重要的著作。严姓排行94位,人口220万,占全国人口0.18%。

华,姓的来源。

第一,源于子姓,春秋时期,宋国的宋戴公封子孙在华邑,他的子孙以华为氏,这是比较有资料可考的一支。这一支在春秋时代非常显赫,所以华氏正宗是这一支。

第二,源于姒姓,这一支与子姓祖先同出一源,但是血统稍微有点差别。

第三,源于姬姓,源于郑国的贵族,世子华的后代,这是新郑华氏,河南一带的华氏。

第四,源于嬴姓,出自战国末期秦国的公子华,他的后代就成为了咸阳华姓。

第五,出自少数民族,比如蒙古族、回族等都有华氏,而且有些华氏来源很有意思,在成吉思汗西征的时候,有一个波斯人,就是今天的伊朗人,他的名字叫穆巴拉沙,跟随他的父亲叫塔不台,进入中国定居在今天的台州,这个穆巴拉沙就拜了南宋的移民周仁荣为师,刻苦攻读汉语,居然在1320年乡试当中考了第一名,后来考中进士当了监察御史,在元文宗的时候,穆巴拉沙是色目人,元朝排行第四等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是第四等人。

穆巴拉沙在浙江台州还是进士,按照规定是南人,还是色目人,地位最低,所以就得到重用。元文宗见奎章阁,就把他提拔起来,而且穆巴拉沙的名字先被元朝的皇帝改成蒙古语泰不华,或者叫达不华。他的子孙一直居住在中国,以前的名字都不好记了,分成三个姓了,达、华、泰。今天的江苏六合,浙江等地有回族姓达,姓华,姓泰都是他的后代。

先秦时期华姓主要活动在河南一带,宋朝的时期分布集中在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明朝的时候,集中在江苏。华姓的第一大省在今天的江苏省,其实起源都是在北方。新郑华氏、咸阳华氏,但是后来变成江苏姓华的最多。华姓名人众多,群星闪耀,得姓以来,世代显达,两晋以前有名的华姓都是北方人,南北朝以后有名的华姓几乎都是南方人。

华姓里面都有名的是华佗,是安徽亳州人,大家都知道他是特别有名的医学家,擅长妇科、儿科、针灸等,而且还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用全身麻醉的,又首创五禽戏,后来被曹操杀掉。华佗,姓华名旉,字元化,这是陈寅恪先生考证出来的,华佗的医学有两大特点和中国的传统中医不大一样,一个是麻醉,麻药都来源于印度、阿拉伯一带,华佗是做手术的,很有可能是和印度来华的人学的,华佗的医术太高妙了,当时的人佩服的不得了,把他的本名给忘了,就给他起个外号叫华佗。

华佗的医术太高,而且带有明显的印度色彩,所以大家叫他华佗。因为印度的医学之神就叫伽佗,华,字在古汉语当中读音就伽,所以就用印度医学之神来称呼华旉先生。华佗是梵文字,不是中文字,历史上华姓最有名的人华佗,还是一个印度字,这是中外文化交流非常奇妙的一面。现在华佗是中国的中医药之神,恐怕他是中国最早的中西医结合的大夫。华姓排名第180位,人口67万,占全国人口0.053%。

金,姓的来源相当复杂。

第一,出自少昊金天氏,传说中的少昊的后裔以金为姓,这是汉族一支主要金姓。

第二,匈奴休屠王的太子,金日磾(mì dī)之后,金姓里边很早就有匈奴的血统,这一支很重要,后来匈奴没了,融入到汉族了。金日磾在汉武帝的时候,归顺汉朝,是匈奴一个王的后代,他的归顺的时候,部落有个特点铸金为像,用铜铸了一个人像,很高很高的像用来祭天,他归顺的时候大概是把金人也扛过来了,所以叫金日磾。这一支的后代全部姓金,后来就融到汉族里边了。

第三,吴越王钱镠的时候,名字有个镠(liu),所以卯金刀刘的刘犯讳,不许姓刘,改姓为金。这一下,在五代中一批姓刘的改姓金了,金姓一下就发达多起来了。

第四,兄弟民族当中有金姓。

第五,宋徽宗年间,犹太人从天山南麓进入中国,先在中国经商,后来定居下来,汉化犹太人一共有17个姓,其中就有金姓,金、李、赵、张、艾、俺等。

金姓发源地主要在山东、陕西、浙江。江苏之间的地方,发源地就比较广,金姓的名人特别多,我给大家举两个,这两个人都可以反映这个姓的特点复杂。

第一个名人,是元朝的理学大师金履祥,他在丽泽书院讲学,所以金姓有个堂号叫丽泽堂。金履祥本身不姓金,就是姓刘的改姓金的。

第二个名人,如果是幽默,第一个代表人物是金圣叹,生于1608年,幼年生活优裕,非常有钱,后来父母早逝,家道中落,有一种说法,金圣叹原来姓张,这个人狂放不羁,是个天才能文善诗,有一次他参加考试题目叫《西子来矣》,金圣叹写到:“开东城西子不来,开南城西子不来,开北城西子不来,开西城西子来矣。西子来矣。”后来他一看不行就改名金人瑞,他又去考试不乱写客,名列前茅考第一。

金圣叹住在苏州,苏州府吴县县令任维初对欠税者用重刑,而且对读书人也用重刑,叫大家交钱、交税、交粮,交完以后不交国库,抬高价格卖给老百姓,激起民怨,金圣叹不干了,这个时候正好顺治驾崩了,所以读书人就组织反贪游行,100多名秀才到孔庙去哭庙,这是清朝开国以后非常有名的案件,并且向巡抚朱国治揭发这个县令。他们不知道这个县令和朱国治早就勾结了,朱国治也拿了好处,这个揭发的帖子一上去,反而把18个核心人物抓了起来,罪名是聚众闹事,鸣锣击鼓,聚众倡乱,惊动先帝之灵。顺治皇帝刚死,还在国丧期间不就闹事,处斩立决,这天是顺治十八年七月十三,1661年8月7日,这18个被处决人中,其中一个人就是金圣叹。金圣叹这个人一辈子幽默,幽默大师很多,死到临头幽默的就不多了。

当时,金圣叹已经被绑好了,拖出去的时候,金圣叹就找拖他的狱卒说,你过来有要事相告,狱卒就凑过来了,金圣叹说你把我解开,狱卒赶紧解开,金圣叹,笔墨拿来,我要写点东西,他写了两个,塞到自己的耳朵里,对狱卒说给我点吃的,狱卒拿来了一碟花生米,一碟豆腐干,金圣叹吃了半天对狱卒说,我有个天大的秘密告诉你,狱卒赶紧过来,他说,把花生米和豆腐干一块嚼是火腿的味道,也就是你没钱买火腿,可以买些豆腐干和花生米嚼一嚼,这下差点把狱卒气死,他被斩首后。这个狱卒赶紧去找他耳朵里的纸条,头被割下来,就滚,耳朵里的纸条滚出一个来,狱卒赶紧拿来,一看就一个“好”,再第二个一看“疼”,这个人临死都幽默。但是这个人据说本名姓张,所以两个金姓人,一个姓刘,一个姓张。金姓拍行64位,人口380万,占全国人口0.3%。

魏,姓来源也有多种。

第一,出自姬姓,是周文王的后代毕万之后,而且后来我们知道有魏国,魏国被秦国灭掉以后,很多人就以国名为姓。

第二,出自芈姓,是颛顼帝的后裔。

第三,外姓改魏姓,比如,高姓改姓魏,南宋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学者叫魏了翁,本来姓高。

第四,少数民族改姓,或者固有之姓,少数民族比如,满族、佤族、鄂伦春族、土家族、蒙古族、彝族、回族、朝鲜族都有魏姓。

魏姓最早发源在今天河南省的北部,和山西省南部一带,早期主要在山西、河南、山东境内发展,也有部分比较早的到达湖北、湖南。先秦时期魏姓就出现了著名的四大战国公子之一信陵君魏无忌,这个姓兴盛的很早,秦汉时期,魏姓子孙历居高官,魏氏家族发展非常快,魏姓的名人非常之多,也有很多典故和魏姓相关。

这几年我们特别强调一个概念,叫感恩,过去的感恩叫结草衔环,这个典故就出在《左传•宣公十五年》,当时晋国魏武子就是魏犨,追随公子重耳出亡19年,他有个宠妾叫祖姬,魏武子每次出去打仗的时候,都有交代家人,他非常宠爱这个祖姬,万一我战死,就让这个祖姬改嫁,不要耽误她的青春。魏武子后来得了重病。临死了才有遗言,让她陪葬。大家都傻了,魏武子的儿子很厉害,他认为这是爹临终乱命,糊涂了,就没有让祖姬殉葬,而是让她改嫁了。

魏武子的儿子有一次和秦军交战,碰到一个名将叫杜回,魏武子的儿子打不过杜回,杜回一路追来,魏武子往后退,退到草地里,发现追过来的杜回,进了草地之后踉跄起来,还不停地摔跤,爬不起来,魏武子的儿子扭过头把他抓住,击败了秦军。

魏武子觉得奇怪,就去看这片草地,发现一个老人,须发皆白,瘦小的不得了,躲在草丛里,谁也没注意,他在拼命把草打结,魏武子就问你是谁?在干吗?老人说,我就是祖姬的父亲,你救了我闺女一命,让我闺女改嫁了,我正好在这草窝里,我看见你和别人打仗,我年纪大了帮不了忙,就结草把杜回绊住了。这个就是典故,感恩,知恩图报,结草衔环前半段的典故就和姓魏的有关。魏姓排行44位,人口570万,占全国人口0.45%。

第十集、陶姜戚

在《百家姓》中,有的姓得姓和他的封地有关,有的姓得姓和他的官位有关,也有的姓得姓和他的职业有关,比如陶姓,他就是一个以职业为姓的姓氏。他出自唐尧,尧帝在担任部落领袖之前,是做陶器的,所以他后的子孙就以他的行业来命名,那么陶姓之后的姜姓又得姓于谁呢?

陶姓当中名人辈出,最有名的当陶渊明莫属。但陶姓的祠堂挂的一副对联却和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很有渊源。

姜姓是一个古老的姓,它古老到有一百多个姓其实是起源于姜姓,这些姓包括人们常见的大姓,这是怎么回事呢?《百家讲坛》系列节目《钱文忠解读百家姓》为您解读《陶姜戚》。

陶,姓的来源不算复杂。

第一,出自唐尧,以职业为姓,这个在古籍《元和姓篡》和《姓苑》里边都有记载,尧帝担任部落领袖之前,尧帝是做陶器的,所以他的子孙就以他的行业来命名,这是一支。

第二,出自唐尧,以封地为姓,还有一支,是因为尧帝最早的封地在陶,就是现在的山东定陶县的西南,后来又封到了唐,就是今天河北的唐县,所以叫唐尧。但是他最早是封在陶的,虽然他一些子孙不做陶器,但是就以封地作为姓也姓陶。

第三,出自虞舜,虞舜有一个裔孙叫虞思,当过一个官儿叫陶正,也就是管做陶器的,他的子孙以官为姓。

第四,以职业为姓,商朝有七个部族,其中有一个族是做陶器的,这一支也是以陶为姓。

第五,改姓,这个历代都有。比如,宋朝的时候有个人叫陶谷,他本名叫唐谷,为了当时的避讳改姓的。

第六,其他民族取汉姓,满族的陶佳氏、托和罗氏,达斡尔族的吐钦氏,锡伯族的托库尔氏,取汉姓就取成了陶。现在的白族、傣族、京族、苗族、彝族、黎族、布朗族、蒙古族、回族都有陶姓。

先秦的时候,陶姓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汉晋的时候,陶姓已经发展到长江中下游。唐宋的时候,西北地区和中国西部的陶姓,突然开始兴起。宋朝的时候,陶姓的分布就开始清楚了,在西部是以陕晋,山西、陕西为一个聚居地,中部以湘贵,湖南、广西为一个聚居地,东部以皖、赣、浙、苏为一个聚居地。

从宋朝到今天非常明显,他的人口是起伏趋势,到今天安徽的陶姓最多,陶姓13%到15%的人口在安徽,近600年间,陶姓流动的人口程度和宋、元、明期间有很大不同。现在出现是东部和南部向华中地区倒流,北方的陶姓少了。

陶姓最初是以山东定陶,为主要的发祥地,周以前陶姓在史书上不显。春秋时候,出现了第一位名载史册的陶姓人物,这在各个姓氏里边及其特殊,陶氏第一次见于史书一名女性,叫陶婴,在六七年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特别是女性,陶婴是春秋时候鲁国陶门之女,少年的时候守寡,抚养遗孤纺织为生,这个人非常贤惠,鲁的人都知道有这么一个女孩,很多人向她求婚,陶婴知道后,就做了一首歌《黄鹄之歌》,表明自己的志向,鲁人闻之就没有人再敢动这个念头,后来这个事情被写进了《列女传》,叫《鲁寡陶婴》,所以陶婴成为妇女贞洁的典型。

陶姓当中最有名的是陶渊明,我想讲讲他的曾祖父,大家去看陶姓祠堂里,经常有一副对联,寸阴珍惜日,一刻爱春宵。这个典故就是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陶侃是259年生人,334年去世,是江西鄱阳人,后来到庐江寻阳,今天九江这一带当官,他是东晋时期的名将,大司马。他的特点是非常勤奋,不喜欢饮酒,不喜欢赌博,这在晋朝很少见,那个时候名士风流,喝醉了是很风流的事情。

他后来调到了广州,一旦闲了,就把一百块砖,从房间搬到外面,再从外面搬回来,反正他不让自己有空闲时间。别人见了就奇怪,他说我正在努力要收复中原失地,过分的悠闲和安逸,可能会让我懒下来,将来就不能担当大事,所以我要让自己辛劳。他很聪明,平时非常端谨,非常严肃,做的时候都很端正,军府当中很多事情,他都自己去检查,做事情非常有秩序,所以他的门口没有等待的人。他特别强调人不要游手好闲,要珍惜时间,要有备无患。

有一天他在路上走,看到一个人手上拿一朵稻穗,一路唱歌一路晃,陶侃一看,说,你过来,种地的吗?那人不种地,陶侃说,不种地拿稻穗干吗?那人说,我路过一片稻田,随手掐了一颗。陶侃一听,就是一顿臭揍。

当时在广州造船,在船厂里剩下很多边角料,都是些碎木屑和竹子小短头,大家都想扔了,陶侃说别扔,都是收起来,结果有一年下大雪,北方大家都有准备,南方一般不下雪,下雪都走不了路,陶侃就让人把木屑拿出来,撒在地上,结果度过了一场难关。有一年桓温伐蜀造船,需要好多竹钉子,正好陶侃那有好多竹头,全部做成钉子。陶姓排行102位,人口200万,占全国人口0.16%。

姜,姓是非常古老的姓,起源非常清楚,非常有意思。

第一,神农之后,在《说文解字》里边讲,神农居姜水,因以为氏。住的地方有一条河叫姜水,那么他就以这个为氏了。还有一种传说,因为炎帝生于姜水边上,姜水在今天陕西的岐山。

第二,桓氏改姓,姓桓的改成了姓姜的。人不太多,但是蛮昌盛的。

第三,其他民族改姓,古代民族,羌族改姓姜的最多,羌字和姜字有点像,一批羌族改成姓姜的,所以现在姜姓里边有羌族血统是不奇怪的。满族八旗有个非常著名的姓氏,叫姜佳氏,汉姓就姓姜。今天我们发现满族、侗族、瑶族、彝族、蒙古族、土家族、保安族、白族、朝鲜族、俄罗斯族都有姓姜的。

经过考证姜姓最荣耀的,起码有102个姓是从姜姓出来的,有的姓除了姜姓以外,还有别的起源,但是主要是姜姓起源。吕姓、许姓、谢姓、齐姓、高姓、国姓、雷姓、易姓、纪姓等都是姜姓分出来的。有些很好的姓,现在不多了,充姓、斜姓、檀姓、淳于姓、东郭姓、高堂姓、子雅姓、雍门姓、申屠姓、公牛姓等。如果从炎帝开始算,他分出去的分支姓有247个,所以姜姓是个很古老的姓。

姜姓的发源地在陕西淮河流域的岐水,河南南阳和山东淄博一带,在春秋时期,西戎也有姜姓,后来逐渐发展成羌族了,他的分布基本都在北方和西北这一片。后来在西汉的时候,慢慢的就往山东、河南迁,在西汉以前已经成为关东的大族,关东是指河南灵宝县函谷关以东的地区,古代的名字不一样,山东山西以太行山划分,今天太行以东不仅仅是山东了。

关东的人口很多,到后来为了充实关中的人口,又把一些人搬过去,也就是姜姓原来在西北,后来到了东边,但是后来又搬回去了到了西汉,就形成非常重要的郡望天水,姜姓最重要早期的聚居地在天水,也就是今天的甘肃。天水是个很重要的地区,中国很多姓氏在天水。到了汉代晚期以后,姜姓已经开始出现在江苏和四川,到了唐代,天水依然是姜姓的主要的繁衍和生存地区,慢慢开始搬迁。到了宋代,我们已经在广东琼山发现了姜姓,明清时代,全国各地姜姓都开始多起来了。

根据姜姓的族谱记载,明朝洪武年间,有一个姜世良的人,搬到福建漳州龙溪县红豆村居住,并且在此发迹,就是这一个姓姜的,后来演变成广东陆丰很多人都是他的后代。后来姜世良的第十一世孙,在乾隆年间移居台湾,以前台湾的姜氏子孙基本都是姜世良的后代。

姜姓名人最早最有名的是姜子牙,我就不说了,我给大家介绍两个不熟悉的。梯道有个典故叫姜公大被,姜公蜂了一个很大的被子,他有兄弟三个,从小友爱,到了结婚以后也不跟自己老婆睡,哥仨得睡在一起,梯道到极致,缝了一条巨大的被子,哥仨睡在一起,所以叫姜公大被。这三兄弟有一次碰到了盗贼,盗贼要杀他们,抢东西,结果这哥仨争先得要死,盗贼都晕掉了,拿走东西,盗贼就走了,哪碰到过这种人啊。走了以后,这兄弟三个的衣服都扒光了,别人问他们是谁抢的,他们都不说,其实盗贼他们有点认识,后来强盗特别感激,把抢的东西全部送回去,到他们那磕头谢罪。

孟姜女把长城哭倒了,有些朋友认为他姓孟,其实她姓姜,按照古代待嫁女子,和男子的排行伯、仲、叔、季,有一种说法女子正房生的大闺女叫伯,偏房生的大闺女叫孟姜,孟姜女就姓姜的人家,偏房生的大闺女。姜姓排行第60位,人口460万,占全国人口0.37%。

戚,姓的源流比较简单。

第一,出自姬姓,春秋时期卫武公,有个儿子叫公子惠孙,这一支的后代大概出了点事,在卫国呆不住,失宠了,就跑到了晋国和齐国,一直等到卫殇公的时候才回来,就被封在戚,在今天河南濮阳戚城,今天还有遗址,当年这里是晋国、郑国、吴国、楚国各国的交通要道和咽喉,所以非常之繁华,那一带的子孙就以地名为姓。

第二,出自子姓,宋国姓子,商的后代,那一支有人姓戚。

第三,少数民族姓氏,满族有姓戚的,景颇族的泡戚氏,他的汉姓是戚,那么白族、蒙古族、回族、苗族、土家族都有戚姓。

戚姓发源于今天河南濮阳,卫国灭亡以后,就逐渐迁到江苏、山东之间,这块地方也是中国文化,特别是姓氏文化的重要地区。山东南部的郯城,江苏北部的徐州这一带,徐州到五几年才划归江苏的,原来就是山东的,徐州的风俗到今天就是山东风俗。戚姓后来就发展到这里,又从这里迁到安徽、浙江、江苏南部,隋唐的时候,已经在全国比较多了,唐末再次南迁,出现在湖北、湖南、四川、江西,两宋的时候,戚姓非常集中,在浙江金华和江苏常州。元代以后,又从这里往云南和广西迁。明朝初年大槐树移民,又有一批戚姓南迁,明末戚姓到台湾,清朝的时候,山东戚姓开始迁往东北。

戚姓的宗祠里边有这样一副对联,抗倭声明远,防海功德高。戚姓的骄傲戚继光,在明朝倭寇非常猖獗的时候,出现的抗倭英雄。出生在1528年,1587年去世,是山东牟平人,他一直在山东备倭,倭寇对中国的损失极大,倭寇从沿海地区深入内地很厉害,戚继光当时就有一首诗,非常了不起,一句是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后来到了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浙江那边的倭寇太厉害了,就把戚继光从山东调过来。他看到当时明朝的卫所军,就好比咱们现在的军分区、警备区,根本不能打仗,中国古代职业军人是世袭的,就有点像后来的清朝的绿营兵、八旗兵,已经打不了。所以戚继光从义乌招了农民、矿工三千人,组成戚家军,这个军队抗倭成果,但他真正的影响是对曾国藩。

曾国藩后来从非常老实的农民当中招兵,阵法很多都是学戚继光的,这对中国历史影响很大,不是简单的打败倭寇就了事了。他就开始训练这些人,他注意到倭寇的主要厉害在倭刀,倭刀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名,他就创建了鸳鸯阵,就是大家搞成一团,有点像古罗马的乌龟阵,使用长短兵器结合,最有名的叫廊筅,是中国历史上最经济的武器,把竹子砍下来,把叶子去掉,把枝杈削尖,在尿里泡,完了后在火上烤,坚硬如铁,又硬又尖,等于我们的士兵举着廊筅,一根廊筅几米长,倭寇腿又短,还没靠近就被刺的血淋淋的,这是制敌的一个很重要的武器。

在抗倭战斗当中戚继光屡建奇功,戚家军天下闻名,所以明朝的倭寇肃清,戚继光是有大功劳的。而且戚继光还写下了好多兵书著作,一直影响到后来中国的这些将领。戚姓排行第227位,人口36万,占全国人口0.028%。

陶氏姓源

关于陶姓的姓源,《姓纂》上是这样说的:“陶唐氏之后因氏焉。虞阏为周陶正,亦为陶。”陶唐氏就是帝尧,虞阏则为舜的后代。根据历史学家的考证,尧是帝喾的次子,也就是黄帝的玄孙。他最初封在“陶”,后来又徙到“唐”,所以才称为陶唐氏。至于“尧”,则是他的号,是他生时臣民用来对他称呼的,而不能算是他的姓氏。因此,尧的子孙后来才会有的以陶为姓,有的以唐为姓。尧的最初封地陶丘,据《说文》上的考证,就是现在的山东省定陶县;后来所徙的唐地,则是现在河北省的唐县,所以出自帝尧的这一支陶姓,最初应该就是发源于这两个地方。虞舜的后代之所以也姓陶,则是由于他的一个后代虞阏,在周朝的时候做了“陶正”的官。所谓“陶正”,就是专管治陶之事的官,后来虞阏的子孙就以官为姓,统统改姓了陶。至于舜的后代之以虞为姓,则是因为他把君位禅让给禹之后,他的儿子商均就被禹封在“虞”,子孙也依照当时的习惯以国为姓,就此姓了虞。当时虞地的位置,就是现在河南省虞城县。因此,出自虞舜的陶姓,最初的发源地,也应该可以追溯到河南的虞城县。另外,据《姓氏考略》的记载,陶姓繁衍到后来,是丹阳和浔阳两地的望族。丹阳,是在今江苏省,位置在镇江的南方,是自唐代天宝年间以来就有的县治。浔阳,则是现在的江西省九江县。在历史上,姓陶的名人相当不少,早在春秋时代,就出了一位被列入《烈女传》,以节义传论千古的陶婴。人人知名的陶渊明,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被传诵了千百年而不衰。另一篇《桃花源记》,也被历代列为学子必读之作。他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更被传为千古美谈,为后世志趣高洁的读书人,奉为座右铭。郡望堂号晋置济阳郡,现在山东省定陶县。《姓苑》记载:“陶姓,陶唐氏之后”。望出丹阳、浔阳。

姜氏姓源

源于烈山氏,出自炎帝神农氏出生地姜水,属于以居邑名为姓。据史籍《姓纂》上记载说:“炎帝生于姜水,因氏焉,生太公,封齐,为田和所灭,子孙分散,后为姜姓,因天水上廛县,汉初以豪族徙关中,遂居天水。”根据史籍《水经渭水注》的解释,是“岐水东迳姜姓城,南为姜水”,也就是岐水的一部分称为姜水。至于岐水,则在今陕西省的岐山县西面,作为“三皇”之一的神农氏炎帝出生于陕西岐山西南方的姜水河畔,即以姜为姓,子孙世代相传。又据史籍《元和姓纂》中记载,炎帝神农氏,因生于姜水(今陕西岐山),而以姜为姓。神农氏的后裔姜太公,即吕尚,齐国的创建者,因辅佐周王朝得天下而被封于吕,所以才从封地为姓。战国时期,姜姓齐国被田和所灭,吕尚的后代分散到各地,有姓吕姓者,也有姓姜姓者。

姜姓与姬姓、媙姓等二十个古姓均起源于公元前两千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社会,是中国最古早的姓氏之一。与姜姓同为神农氏后裔的还有齐氏、甫申氏、吕姓、纪姓、许姓、向姓等姓氏。姜姓族人共尊炎帝为得姓始祖。

源于桓氏,出自唐朝大臣桓庭昌改姜姓,属于以帝王赐姓改姓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唐朝上元时期,有桓氏者改为姜姓。如东汉经学大师桓荣的后裔桓庭昌,在唐朝高宗李治上元二年(公元675年)为大司徒,准制改为姜姓,其子孙后代世代称姜姓至今。

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宋书•吐谷浑传》记载,宋朝时期,西南地区有羌族人改汉姓姜姓。

今侗族、瑶族、彝族、蒙古族、土家族、保安族、白族、俄罗斯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姜姓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姜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女真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姜佳氏,满语为Giyang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杏山(今辽宁锦州南部)地区,隶属正黄旗满洲。

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姜佳氏部落随清军入关,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其族第三世祖姜佳•哈什太、爵瑚图、胡什布三人奉命调驻奉天(今辽宁沈阳),后调丹东凤凰城南老虎洞一带驻防。其后代改取原姓氏的首字谐音汉字为姓氏,称姜姓,世代相传至今。

戚氏姓源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大夫孙林父的封地戚邑,属于以居邑名为氏。据史籍《姓谱》、《万姓统谱》、《世本•氏姓篇》、《古今姓氏书辨证》、《通志•氏族略》等文献记载,戚氏源于姬姓孙氏,出自于春秋时期,戚氏的始祖是卫国大夫孙林父。春秋时期,卫武公姬和有个儿子叫公子惠孙(姬惠孙),姬惠孙的子孙称为孙氏。到姬惠孙的第七世孙孙林父,他在卫献公姬衎执政时期出任上卿。后来孙林父在卫国失宠,先后出奔到晋国和齐国,卫殇公姬秋执政时期归国,受封于戚邑(今河南濮阳戚城)。当时,戚邑是晋、郑、吴、楚等各诸侯国的交通要塞,濒临黄河,有险可据,平原沃野,堪称乐土。孙林父的支庶子孙恋居戚城,遂以封邑名称卫姓氏,称戚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官位,出自春秋真纳国时期军制戚卫,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戚,就是斧子,非劈钻砍柴的斧子,而是专指作战用的兵器战斧,后亦称行刑之斧、仪仗之斧。戚卫,就是春秋战国时期专门执掌戚的亲军侍卫,多用于君王仪仗和护卫,以及军营中司职执行军法的刽子手。戚卫是一种非常荣耀的职位,一直沿用到清朝末期。在兵书典籍《军礼司马法》中记载:“殷执白戚。”在典籍《诗•大雅》中也说明:“干戈戚扬。戚,斧也。”在典籍《释名》中也有解说:“戚,戚也。斧以斩断,见者戚惧也。用以戚卫。”

在戚卫的后裔子孙中,又以先祖官职称谓或职业为姓氏者,称戚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时期女真诸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尼沙氏,亦称倪沙氏、尼察氏,源于金国时期女真盍散部,以姓为氏,满语为Nisa Hala,汉义“结实”,世居那木都鲁(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尼沙(今辽宁开原)、乌苏里绥分(今黑龙江今绥分河上游地区)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戚氏、倪氏等。

⑵.满族齐达哷氏,亦称戚代勒氏,满语为Cidare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后多冠汉姓为戚氏、齐氏。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蒙古族、傣族、土家族、侗族、苗族、高山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戚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戚氏,世代相传至今。

孙林父。追溯起来,戚姓应该是一个具有3000年历史的古老姓氏。在中国人口当中,当今姓“戚”的人口不多。但是,这个少数姓氏却在明朝出现了一个鼎鼎大名的抗倭大将戚继光。戚姓是发源在中国北方的一个姓氏,关于戚姓的来源,据《万姓统谱》上有这样的记载:“卫大夫孙林父食采于戚,其支庶以为氏,望出东海。”由这段记载可以看出,戚姓是源自春秋时代的卫国,以封地为姓,后来,成为山东、江苏两省交界处东海的望族。另有一说是卫大夫孙林父当初被封的采邑“戚”地并不在山东境内,而是在河南省。在《春秋》一书上有这样的记载:“公孙敖会晋侯于戚。”书中并附注说:“戚,卫邑。”这个地方是后来中国戚姓的发源地。现在河南省濮阳县还保存着古戚城的遗址。故戚氏后人奉孙林父为戚姓的得姓始祖。

第十一集、谢 邹 喻

谢姓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曾经是最显赫的家族之一,谢氏家族也是名人辈出,给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很多传奇故事。

谢氏的家训是非常有名的,谢良佐他有一个家训,其中很多话非常经典,“脱去凡近,以游高明。”你不要跟那些庸俗的人混,你和那些高明的人要交朋友。“不求同俗而求同理”,你不要他们这么干,我也要这么干,他们乱闯红灯,我也乱闯红灯,要求“同理”。就是说按照道理去干,别因为大家都干,你也干。“不求人知而求天知,不求同俗而求同理。”我认为这两句话,是足以和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媲美的,这就是谢氏家训。

邹姓也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在春秋战国时期,邹姓就给中国历史留下了一个著名的典故,《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用自己和徐公比漂亮这件事情,劝谏齐威王虚心纳谏。那么齐威王当然很聪明,他就知道要纳谏,要听不同意见。这样齐国强盛,变成一个强国。

在《百家姓》中,紧接着邹姓的是喻姓,按照人口比例来说,喻姓不是一个大姓,但它也有曲折的演变过程,那么,喻姓的来源是什么?它是怎样发展演变的?喻姓在历史上又有什么样的名人呢??系列节目《钱文忠解读百家姓》为您解读《谢邹喻》三姓。

谢,姓是一个了不起的姓。

第一,出自任姓,在皇帝时代,中国最早的姓氏12个,任姓就是其中之一,谢姓是从任姓发展来的,因为皇帝有子25人,得姓12人,任是其中第七个姓,任姓谢氏一直到今天,已经有3500多年了。

第二,出自姜姓,春秋初年,周宣王让召公重新建造了谢邑,封给了元舅申伯,谢邑成了申国的都城,所以这一支也有姓谢的。姜姓谢氏现在已经3000多年的历史,而今天姜姓谢氏是谢氏的主流。

第三,外族改姓,谢姓里边有别的民族的血统,主要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高车部是匈奴的一个部落,改姓谢的很多,还有土族里边,有一支叫谢加氏,后来也改姓谢了。土族和土家族不一样,土族在今天的青海一带。

第四,少数民族的本有姓氏,比如,瑶族、壮族。侗族等。

谢姓最早是在河南南部一带活动,非常早,谢姓开始了南迁的历程,汉晋的时候,我们在云南、贵州、江西、浙江已经见到了谢姓的聚居地,那个时候是一个家族性谢的。三国到魏晋南北朝的时候,我们知道谢姓是中国最显赫的家族,和王姓排名并列第一。旧时王谢家,那是不得了的姓,也就是我们都熟悉的王羲之那个时候。唐朝时候,谢姓进入福建广东,成为东南地区名门望族。明朝天启年间,已经有些姓开进了台湾,谢姓在台湾是一个大姓。最早进入台湾的谢姓,是郑成功的一个部下叫谢贤,还有个叫谢岩,他们到达台湾时间是1664年,这两位谢先生后来的子孙,数以万计和几十万计。

由于谢姓的主体,很早就离开了中原,到了南方,所以谢姓受到伤害很小,因为中国历来,长江以北,淮河以北战乱特别多,少数民族政权不停地南下,南方相对来讲比较安宁,所以早跑早好,谢姓跑的早,那么谢姓的主体相对受到的损害比较小。

谢姓在今天是个大姓,他的大比咱们想象的都大,谢姓成为一个名门望族,必定有他的道理,谢姓的家训是非常有名的,谢良佐就是宋朝的程颢、程颐两位理学大师的得意弟子,在南宋名气很大,他有一个家训:“脱去凡近,以游高明,莫为婴儿之态,而在大人之器。莫为一生之谋,而有天下之志。莫为终生之计,而有后世之虑。不求人知而求天知。不求同俗而求同理。”做事情不一定别人了解你,天一定会知道的,你做事情要掂量掂量,这几句话足以和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媲美的。

中国的谢姓到了南北朝,是天下最著名的望族,名人辈出。千金现在都是指女孩子的,但是最早不是这样,南朝的梁国有一个司徒叫谢助,幼年聪慧,很受他的父亲谢庄的喜爱,谢庄也是大官,谢庄经常把谢助带在身边,他也非常争气,10岁就写出了传诵一时的名篇,宰相王景文欣赏这个孩子,就对他的父亲说:“贤子足称神童,复为后来特达。”

谢庄实在宝贝这个儿子,就摸着儿子的背说“此吾家之千金也”,千金最早出在这个地方,是指少爷不是指小姐。不知道为什么,元朝以前千金都是少爷,那个时候,重男轻女,女孩子是要赔钱的,要陪嫁的,现在讲千金小姐,如果有传统文化素养,就会觉得这个称呼有问题,这个不符合中国传统。

再讲一个典故叫内举不避亲,这就是晋朝的太傅谢安,他刚管朝政的时候,没有一支像样的军队,所以他就要组织一支军队,没有得力的将领,当朝当中只有他的侄子谢玄,有这个才华。但是任用亲戚这都是政治家的大忌,谢安就举荐了他的侄子,从流民当中召集这些非常骁勇的人士,组成一支军队,又培养出很多将领,接着发生了淝水之战,说到底就是姓谢的人打的,如果没有谢姓,淝水之战失败了,中国文化会是什么样子,可能中原的文化就被席卷一空了。因为中原的文化跑到江南躲起来了,这个时候,谢安是东晋的总指挥,再一次派他的弟弟谢石,做前线大都督,侄子谢玄为前锋,儿子谢琰为前锋中先锋,战争打响,他的儿子谢琰首立战功,谢玄谢石相继告捷,史书说淝水之战:“而成于玄、琰。然石时实为都督焉。”,就两个姓谢的各带自己的儿子,把淝水之战打赢了。

大家可以看出谢姓在南北朝时候的强盛,后来当然是名人辈出了,中国的古代没有第三的家族,可以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王姓、谢姓相比。谢姓排行第24位,人口900万,占全国人口0.72%,谢姓在台湾排行第13位。

邹,姓有几个来源。

第一,出自曹姓,是颛顼帝的后裔挟之后,以国名为姓,当时有个邹国,他们的后裔为山东邹氏。

第二,出自子姓,那是商纣王微子启之后,以邑名为氏,因为那个时候,建立宋国,都于商丘,后来有三代都采食于邹,他的食邑是邹,所以这一支是子姓邹。

第三,出自姒姓,是越王勾践之后,这个邹最早是写成“驺”的,后来就写混了,都写成“邹”。

第四,出自姚姓,舜帝之后,封在姚地,姚之后还有一个被封在邹地。

第五,蚩尤之后,皇帝打败了蚩尤,蚩尤的后代就跑到一个地方叫邹屠,这是个复姓但是我没有碰到过,这一支也改姓邹。

第五,少数民族姓氏,满族、回族、土家族、苗族都有邹姓。

先秦时代,邹姓主要活动在山东邹平地区,秦汉以后迁到河南、湖北,三国、两晋西入陕西,南下渡江到湖南、浙江、江西、安徽南部,唐朝两次大移民,邹姓的主体大概有500个姓邹的,走了300个,迁到了江南、福建、广东。清朝的早期,邹姓进入台湾,而将近1000年来,邹姓的人口也是在下降,现在江西是邹姓的第一大姓,大概占了全国邹姓的14%。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在齐威王的时候,劝齐威王纳谏,他说,我老婆说我比徐公漂亮,是因为爱我,我的妾说我比徐公漂亮,是因为怕我,我的手下说我比徐公漂亮,是因为有求于我,我哪有徐公漂亮啊。所以大王你要知道,当你面赞扬你大王英明伟大的,你的注意,有的人是真的崇拜大王,有的人是惧怕大王,有的人是有求于大王。齐威王很聪明,一听就明白了,他就知道要纳谏,要听批评意见。开始的时候,齐威王听纳谏,门口有很多人排队,后来就短了,再后来就没了,因为大家把意见都提掉了,这个时候,各国都来朝拜齐威王,齐国就变成了一个强国。

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最根深蒂固的是阴阳、五行、风水,这是诸子百家的阴阳家,他的老祖宗就是邹衍,是齐国人,是著名的思想家、阴阳家,学究天人,非常会跟你辩论,所以他有个外号叫谈天衍,他的好多著作都亡佚了,《史记》上说他的著作有十余万言,一直到了《汉书•艺文志》还说《邹子》四十九篇,《邹子终始》五十六篇,都没有了。但是他的学说留下来了,一个大九州、阴阳、五行等都是他说的,所以邹姓的这个人就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

六月飞雪,一说就是《窦娥冤》,其实最早邹衍的事,和窦娥没什么关系,邹衍在那个时候,燕昭王非常佩服他,就把邹衍请到了燕国的国都,替他在幽州蓟县30公里的地方,盖了一个非常有名的碣石宫,让邹衍住在里面,拜他为师。燕昭王死了以后,燕惠王继位,大家对邹衍是羡慕嫉妒恨,在这里工资高住宅好,就对新继位燕惠王说邹衍的坏话,惠王听信了谗言,就把邹衍逮捕关起来了,邹衍受了诬陷,大家都为他不平,所以那年的夏天,燕国的土地上降下了一层白霜,像雪一样,所以大家说六月飞雪。邹衍受了冤枉了,后来燕惠王赶紧把邹衍放出来,邹衍放出来以后,跑到旷野里面,拿起竹子做的乐器,就吹奏了一段音乐,顿时阳光和煦,雪化掉了,六月飞雪的典故出在这里。

邹姓留下的典故实在太多,比如,明珠暗投,现在很多年轻的朋友,都特别理解这个词,觉得自己去一个单位就是,怀才不遇明珠暗投。这个典故是汉代邹阳的故事,当初的意思不是这个意思,邹阳当初在吴王手下当官,他和皇帝说,如果一个莫名其妙的送礼,比如我送你一个明珠,你会觉得很奇怪,人家不会觉得你这个明珠有多珍贵,反而觉得明珠或者人有问题,如果你的半夜明珠暗投,把明珠仍在黑暗里,古人会很警惕的看着它,这是明珠暗投的本意。邹姓排行70位,人口370万,占全国人口0.29%。

喻,姓非有意思,来源太精彩了。

第一,源自姬姓,皇帝之后。

第二,源自芈姓,是楚国公族的封地,当时有个地方叫俞邑,楚国的贵族之后。而且这一支是复姓俞豊,这是最早的复姓,后来把豊省略了,就叫俞氏(喻氏)。

第三,源于官位,在秦汉时期有一种官叫使喻,就是传令兵,当时通讯不便,传令很重要,也是官,叫传令官,他的后代就叫喻。

第四,源于谕姓,这一支是春秋郑国贵族之后,在东汉的时候,大部分改成了喻,在东汉苍梧,很远在越南一带,有个太守叫谕猛,他的子孙后来很多改成喻,有人说现在都是喻了,其实错了。我就找到姓谕的人,在湖南长沙有几个人姓谕,张家界市,衡阳市,云南的曲靖,迪庆州,台湾的云林县,还有姓谕的。

第五,源于渝姓,同第四。

第六、源于鲜卑族,鲜卑族的渝汾氏改成了喻,

第七,其他少数民族,本性或者汉化的,我们找到了苗族、侗族、彝族、土家族、藏族、傣族里边都有喻姓。

喻姓实在不多,但是范围还很广,现在看来喻姓的主要一支,就是苍梧太守之后,现在已经遍布全国了。喻姓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逐渐形成了河东一支,就是山西省黄河以东一支,他还北上,或者留居原地没有动。有一支在江夏,也就是湖北武汉一带,有一支在南昌,主要三大支。

喻姓确实不能说是大姓,但是也有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宋代著名的诗僧,就叫喻惠洪,也叫喻德洪,当然有一种说法要争的,因为姓彭的人认为他姓彭,但是我的资料他姓喻,这是一个自幼家贫,14岁的时候父母双亡,入寺作为沙弥,就是梯度了,但是没有受戒。19岁到京师在天王寺梯度为僧,当时领度牒很难,所以他就冒用了惠洪的度牒,一生不幸,而且两次入狱,曾经被发配到海南岛,一直到1113年,才获释回到老家,惠洪精于佛学,长于诗文,著述非常多,他写了一本书叫《冷斋夜话》,脱胎换骨,痴人说梦,大笑喷饭,满城风雨全部出自这本书。排名和人口不准,大家自己查吧。

谢姓来源

源于任姓,出自周朝封予黄帝后裔申伯的谢国,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左传》、《古今姓氏书辨证》等的记载,黄帝有子二十五人,得十二姓,其中第七为任姓。黄帝赐子为姓,谢氏出于黄帝子族任姓。由此可见,谢氏的一部份为黄帝后裔,得姓时间为夏王朝以后。当今谢氏人中又有不少人尊黄帝为祖先,自称是黄帝的裔孙。宋朝王应麟在《姓氏急就章》中引《世本》曰:“谢国,任姓,黄帝之后。”古籍《世本》是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史学著作,记载了从黄帝到春秋时诸侯大夫氏姓、世系、都邑等。这是谢氏出于黄帝的最早说法。汉朝王符在《潜夫论》中说:“黄帝之子二十五人,班为十二:姬、酉、祁、己、滕、葳、任、拘、厘、姑、衣氏也……王季之妃大任,及谢、章、昌、采、祝、结、泉、卑、过、狂大氏,皆任姓也。”王符是东汉时期人,根据这段记载,可知汉朝有人认为谢氏是黄帝之后。宋朝学者罗泌在《路史》中说:“谢,伯爵。《荆州记》曰:棘阳东北百里谢城是。有谢水。棘阳城在唐之湖阳西北。”大文豪欧阳修在《谢绛铭》中也说:“黄帝后,昔周灭之以封申伯。其地西甚广,郑公友言谢西之九州者二千五百家者也。”两人皆指出,谢氏得名于谢国,黄帝之后,诸侯国,伯爵。至周朝亡国,其地为申伯封邑,后人以国名为姓氏。

宋朝邓名世在《古今姓氏书辨证》中说:“谢国,源于黄帝之后。任姓之别为十族,谢其一也……三代之际微不见,至《诗》始言周宣王使召公营谢邑,以赐申伯,盖谢已失国,子孙散亡,以国名为氏。”

源于姜姓,出自炎帝后裔申伯后裔的封地谢国,属于以国名为氏。炎帝,世称神农氏,被谢氏族人奉为始祖之一。关于谢氏的先祖来源,许多姓氏谱书都说是源于炎帝,是姜姓部落的后裔。如在史籍《元和姓纂》中说:“谢,姜姓,炎帝之胤。“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说:”周异姓国:……谢氏,姜姓,炎帝之裔。”在史籍《万姓统谱》中也说:“谢,陈留,商者。炎帝之胤。”炎帝是中华民族公认的人文始祖之一,也称神农氏。但司马迁在撰著《史记》时,依据《世本》,未将炎帝正式列入《五帝本纪》之中,而把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作为五帝,仅将炎帝附于黄帝,故而在后世其名不显。炎帝,为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姓姜,由于以火德王,所以称为炎帝。由于其执政时间较早于黄帝,所以史籍《史记》中说:“轩辕之时,神农氏衰。”但是所谓“氏衰”,并非指神农本身,而是指他所在的部落。在史籍《帝王世纪》中说:“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娇氏女,名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初都陈,又徙鲁。又曰魁隗氏,又曰连山氏,又曰列山氏。”据史籍《竹书纪年》的说法, “炎帝……育于姜水,故姜为姓”。可知炎帝最早的活动区域在姜水一带。姜水,在今天陕西的岐山、武功一带,属渭水流域。到了一百四十年后的周庄王姬佗九年(楚文王二年,公元前688年),由于申国位于南阳盆地,是周王朝控制荆楚地区的重镇,因此楚文王熊赀发动了攻申国之战,不久即攻克了申国,回兵时顺带又攻击了母舅亲戚邓国。

楚文王在这次战役中,虽未正式灭掉申、邓两国,但楚国的势力实际上已伸入南阳盆地。申国王族子孙及国民在国破时大多逃迁至新都之邑谢国,后即有以新国名为姓氏者,称谢氏,是为河南谢氏之一,史称谢氏正宗。谢氏族人大多尊奉伯夷为得姓始祖。

源于匈奴族,出自南北朝时期北魏王朝高车族直勒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据《唐书•谢偃传》中的记载,隋末唐初有个人叫谢偃,是卫州人(今河南淇县,唐贞观元年移治汲县,今河南卫辉),他在隋朝时期担任散从正员郎,于唐太宗贞观初年(公元627年)应诏对策高第(考试成绩优秀),被唐太宗李世民任为弘文馆直学士,又调任魏王府功曹,受诏献赋,以能得规讽之意,受到唐太宗的称赞。当时有李百药工诗,而谢偃善赋,人称“李诗谢赋”,谢偃以文学著名于当时。谢偃,祖先为高车民族直利曷部酋长敕力犍,本姓直勒。在史籍《旧唐书》中说,谢偃的祖父叫直勒•孝政,在北齐政权中任散骑常侍,后改汉姓为谢氏。直勒氏,属于以贵族身份称谓为姓氏,原称“敕勒氏”。按照高车族部落酋长世代相袭之惯,则谢偃之父与敕勒庆都是高车直利喝部酋长敕力犍的后裔,或许二人之中还有一人接任了本部落的最高职务。如果这种推断无误的话,那么,改汉姓为谢氏的直勒孝政就出在高车直利曷部落,而当年率众降魏的敕力犍,就是他的血缘先祖。

该支谢氏族人后在河南郡生息繁衍,融入汉族,亦成为河南谢氏中庞大的一支,史称河南谢氏。

源于姬姓,出自周宣王封支子的封地谢水,属于以居邑为氏。西周时期,周宣王姬静曾经封支子于洛邑西南的谢水之滨。到周平王姬宜臼东迁洛邑后,这部分族人也随之东迁至龚邱(古兖州,今山东宁阳)。为了纪念故地,周宣王的庶子将新封的龚邱地方也称作谢丘,后有一部份族人以居邑谢丘为姓氏,称谢丘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谢氏。

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时期女真诸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萨察氏,亦称沙岔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撒铲部,以姓为氏,满语为Saca Hala,汉义“头盔”,世居瓦尔喀浑春(今吉林珲春)、长白山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谢氏、隗氏、白氏、魁氏等。其中,谢氏为乾隆大帝钦赐之姓,专用于具有官身之萨察氏族人。

⑵.满族沙拉氏,亦称萨加拉氏,满语为Sala Hala,世居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海岸则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等地,后多冠汉姓为谢氏、边氏、查氏、沙氏、程氏、山氏、白氏等。

⑶.满族苏拉喇氏,亦称松佳拉氏,满语为Sulara Hala,世居黑龙江流域,后多冠汉姓为谢氏、松氏等。

⑷.满族锡尔馨氏,亦称谢京氏,源出元朝时期女真锡尔沁部,以姓为氏,满语为Sirhin Hala,世居和托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谢氏、金氏等。

邹姓来源

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鲁穆公所设邹国,属于以国名为氏。西周初年,周武王姬发分封上古五帝之一颛顼的后裔曹侠建立了邾国,又称邾娄国,初建都于邾(今山东曲阜陬村),春秋中期又迁都于绎(今山东邹县纪王城)。邾娄国势小力单,一直为大国鲁国的附庸国,并屡受鲁国的欺压和掠夺。到战国时期,邾娄国以邾、娄合音鲁国人读作“邹”,因而鲁国君主鲁穆公姬显在孟子的建议下,强行改邾娄国为邹国。周烈王姬喜七年~周显王姬扁二十九年间(公元前369~前340年间),楚宣王熊良夫亲率楚军灭了邹国,即邾、小邾二国,掳走“二邾”的国君臣民,押解向荆楚西南方向迁移,经过数月长途跋涉到当时楚国的偏远荒芜地区居住,并在其地以邾国遗民之名建立了邾城(今湖北黄冈黄州乡禹王城)。

邹国为楚国所吞并后,故国子民以原国之名为姓氏,称邹氏,世代相传至今,与曹氏、朱氏同宗同源,是为荆州邹氏。

源于子姓,出自商纣王微子启的封地邹邑,属于以居邑名为氏。据《史记•殷本记》及《元和姓纂》所载,西周初年,周公旦平定武庚的叛乱后,把商都附近地区分封给纣王的兄长微子启,建立宋国,都于商丘(今河南商丘),微子启死后,其弟微子仲继位。

微仲的八世孙是正考父,为宋国上卿,得食邑于邹(今山东邹县),其后代第五世孙叔梁仡以邑名“邹”为姓氏,是为山东邹氏。当今的河南族邹氏,多尊微子启为得姓始祖。

源于姜姓,出自蚩尤族人邹屠氏,属于以居邑名为氏。黄帝在打败蚩尤部落联盟以后,蚩尤属下部分族人分迁至邹(今山东济宁微山湖一带)、屠(今陕西西安)之地,该部分族民以地名命氏,居邹地者为邹氏,居屠地者为屠氏。

该支邹氏,为最古早的姜姓邹氏,是为山东邹氏,史称邹氏正宗。  源于姒姓,出自春秋时期越王勾践之后,属于以先族之名字讹为氏。勾践,其姓名原本为姒驺,又名菼执,是春秋末期越国君主,公元前497~前465年在位。越国,系夏王朝后裔古越人所建之国,在越王允常时其国渐强,故当时的楚国乃经常联越以制吴。

周敬王姬丐二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勾践即位后不久,即打败了吴国。两年后,吴王夫差攻破越都,勾践被迫屈膝投降,并随夫差至吴国,臣事吴王,后被赦归返国。勾践自战败以后,时刻不忘会稽之耻,日日卧薪尝胆,反躬自问:“汝忘会稽之耻邪?”他重用范蠡、文种等贤人,经过“十年生聚又十年教训”,使越之国力渐渐恢复起来。可是吴对此却毫不警惕。周敬王三十八年(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为参加黄池之会,尽率精锐而出,仅使太子和老弱守国。越王勾践遂乘虚而入,大败吴师,杀吴太子。夫差仓卒与晋国定盟而返,连战不利,不得已而与越国议和。周元王姬仁三年(公元前473年),越军再次大破吴国,吴王夫差被围困在吴都西面的姑苏山上,求降不得而自杀,吴国就此灭亡。越王勾践平吴后,声威大震,乃步吴国之后尘,以兵渡淮,会齐、宋、晋、鲁等诸侯国于徐州(今山东滕县),周天子使人命勾践为“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诸称霸王”不过此时,春秋世代行将结束,霸政趋于尾声,勾践已是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了。

因春秋、战国时期,“驺”与“邹”二字可以互假通用,因此“驺”字多被写为“邹”。因此,在越王勾践的后裔子孙中,有人以先祖名字之通假字为姓氏,称邹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吴越邹氏。

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末期女真邹佳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八旗通志•列女传》记载:满族邹佳氏,亦称组佳氏,满语为Joogiya Hala,世居铁岭(今辽宁铁岭),属于满族老姓之一。

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邹氏、组氏、铁氏等。

喻姓来源

源于姬姓,出自远古黄帝时代医官俞柎。属于帝王赐姓改姓为氏。据史籍《姓苑》记载,远古黄帝时,有个医官叫俞柎,他就是喻氏的祖先,俞柎的后代相传姓俞。经三千多年到宋建炎年间(公元1127~1130年),俞氏一族后代有个叫俞樗,聪明好学,举为进士,精通世故,无所不知,宋高宗赵构喜欢他“佯佯知喻”,就将“喻”字赐给他为姓氏,从此以后,俞樗的后裔子孙就称喻氏,世代相传至今。

喻氏后人大多尊奉俞柎为得姓始祖。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公族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或复姓省文简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俞豊氏,芈姓,楚公子食采于南阳豊亭,因氏焉。”

在宋朝以后,在俞豊氏族人中有的与喻氏合并为一,省文简改为单姓喻氏,亦有省文简改为单姓俞氏、豊氏者。豊氏,就是现在的豆氏。

源于官位,出自秦、汉朝时期官吏使喻,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使喻,亦称作喻使、喻令,就是传令官。在史籍《史记》中就记载:汉朝初期,在公元前180年农历7月18日太后吕雉逝世后,西汉开国名将灌婴立即屯军十万于荥阳,并“遣使喻至齐王及其他诸侯处”,专待吕氏一族有谋夺汉位之变,即群起而诛之。此后太尉周勃与丞相陈平在宫中作内应,后在齐王刘肥的命令下,“至辛酉(农历8月27日),斩吕禄,笞杀吕嬃,分部悉捕吕氏男女,无少长皆斩之。”在汉王朝“廷灭诸吕”这一历史事件中,大将军灌婴派出的那些“使喻”,就是与其他诸侯和大臣们联络的传令官。使喻、喻使、喻令之官称一直沿用至王莽篡汉之际,到东汉时期改称长史令,下辖若干长史。

在使喻、喻使、喻令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位姓氏者,称喻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谕姓,出自春秋时郑国贵族后裔渝氏,属于以音讹变字为氏。在史籍《路史》中记载:“郑后有渝氏,通作喻。”在史籍《通志略•氏族略》也记载:“今喻氏多作谕氏”。渝氏、谕氏改为喻氏始于东汉,始祖为苍梧太守谕猛,以谕定与喻字形相近,读音也往入混淆难分,喻字又比谕字少四笔(指繁体),遂改为喻氏。

按史书记载:“谕猛,字骄孙,后汉人,为薛令,汉和帝永元己丑(公元89年)升苍梧太守,为清白吏,郡人称之。改姓喻,为喻姓第一大支始祖。”谕猛的后代,在汉朝并未全部改为喻氏,直到东晋,还有裔族豫章人谕归,作过曲阜令,著有《西河记》,他也是谕猛的后代。谕归后来也改为喻归。

另,今有诸多姓氏书籍中跟随着《通志略•氏族略》的记述而定论:“在谕归改为喻归之后,世上再无谕氏”——这个结论是十分错误的!在今湖南省的长沙市、张家界市、衡阳市,云南省曲靖市、迪庆州,台湾省的云林县等地,依然有许多谕氏族人分布,他们都是谕猛的后裔子孙。因此,在姓氏学领域研究的过程中,切忌“人云亦云”,而且绝不能以“抽样调查”的结果作为考察结论。

源于鲜卑族渝汾氏,在史籍《姓脑》中记载:“渝汾,夷姓,鲜卑部族。”鲜卑族渝汾氏,实际上源出喻婆罗门,出自秦汉之际生活在西北地区的古山羌氏族部落,史书中对其记载极缺,曾一度依附于匈奴,在匈奴民族被汉武帝刘彻击溃之后,该氏族部落游牧于代北地区。到了南北朝时期,在拓跋•诘汾为首的拓跋鲜卑部迁徙到原匈奴旧地之后,占领了东西一万二千里,南北七千余里的广袤之地,由于拓跋•诘汾率部迁徙立了大功,在部落间颇有威望,拓跋•诘汾的儿子北魏神元皇帝拓跋•力微(公元174~277年)遂利用西北地区一度强大的鲜卑没鹿回部,逐渐吞并了其他鲜卑部落和当地各个少数民族部落,之后又吞并了没鹿回部,从此拓跋•力微便成为统帅骑兵二十万的大酋长,并建都帐于五原(今内蒙古五原)。这个期间山羌喻婆罗门被兼并入鲜卑白部大人所率领的陇西鲜卑。

(公元258年),拓跋•力微迁都于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和林格尔)。为了表示自己有莫大的权势,于当年夏农历4月在盛乐祭天。诸部大人皆来助祭,只有白部大人观望不至。于是拓跋•力微怒而杀白部大人,诸部畏服,拓跋部从此取得了西北地区鲜卑诸部的统率权,并取得了大酋长的世袭权。从此,山羌喻婆罗门氏族部落逐渐融合入鲜卑民族,分迁于山西汾河流域,以故部落名称为姓氏,称渝汾氏。到了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元宏)执政,他于太和十九~二十年(公元495~496年)将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至洛阳(今河南洛阳),使鲜卑势力入主中原,统一了中国北方,之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在其过程中,渝汾氏族人再次被分化入鲜卑各部,分改为喻氏、于氏、俞氏、渝氏等,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第十二集、柏 水 窦 章

按照传统的说法,柏姓是上古的贵族姓氏,柏姓之人血统高贵,天资聪颖,上古时候,帝皇的很多老师都是姓柏的。那么,柏姓是怎样起源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它有怎样的发展演变?柏姓后面的水姓、窦姓、章姓,它们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在《百家姓》中,柏姓之后是水姓,水姓按照人口比例来说,也不是一个大姓,但在中国历史上,历代不乏忠臣良将,那么这些人是谁?他们做了什么呢?

紧挨着水姓的是窦姓,窦姓起源很古老,在汉朝的时候,窦氏家族就已经名震天下,出了很多皇亲国戚,那么,窦家有什么样的名人,他们又留下了哪些典故呢?

章姓在历史上也是人才济济,章氏家族有一个著名的家训,那么,这个家训说了什么?章氏家族在晚清时期出了一位国学大学章太炎,那么,章太炎先生又有什么样的名人轶事呢?系列节目《钱文忠解读百家姓》为您解读《柏水窦章》四姓。

柏,姓很麻烦,古代念bo,现在念bai。

第一,伯益之后,在舜帝的时候,有个贤人叫伯益,也写成柏翳,是舜的时候的司徒,赐姓嬴,也是嬴姓的始祖,秦始皇的一支,也是这一支的后代。但是他有两个姓,一个是赐姓嬴,一个是自姓柏。伯益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在中国文化史上,他的贡献是驯养牛、羊、猪、狗、鸡、鹅等,他协助舜帝驯养家禽,还协助大禹治水立了大功。这一姓后面还有一个叫伯夷,这也是非常著名的人,所以伯和柏是一个姓。

第二,以封国为姓,周朝有个国家叫柏国,也叫柏子国,这一支的后代姓柏,他的开国君就是皇帝的臣子柏高,我们现在对战国的概念只知道七雄,是不对的,其实还有很多国家,春秋有多少国家,学术界到现在并不确切知道。

第三,以木命名,远古时代有个氏族叫柏皇氏,是东方部落的首领,他的名字叫芝,这个族的图腾是柏木,所以他的名字叫柏芝,他的后代姓柏。

第四,就这么一个姓,在满族和朝鲜族也有,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你很难找到一个姓,是兄弟民族没有的。

柏姓是上古贵族的姓氏,柏姓的人天资聪明,上古时代很多帝王的老师是姓柏的,比如皇帝的地官叫柏常,协助大禹治水的叫柏翳,颛顼帝的老师叫柏夷亮父,帝喾的老师教柏招,这都是在传说里,但现在看来传说不是没有道理,也不是凭空捏造。

柏姓始祖在今天河南这一代,后来打部分南迁,今天的柏姓主要在安徽、湖南、陕西、江苏,除了陕西的北方以外,别的都在南方。柏姓这个家族是非常有意思是的,过去的祠堂里有一幅对联,文授大学士,功封平原王。一般家族的对联,都是把自己家族的,最显赫的人士给列出来,能够激励子孙后代,光宗耀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概念,真的光宗耀祖了,就不会去干坏事了,或者自己也会努力了。上联指的是清朝道光年间的进士柏俊,柏俊是蒙古正黄旗人,柏姓祠堂用了一个不是汉族的人,来作为自己的典范,他原名还不叫柏俊,叫松俊。下联是指唐朝的柏良器,字公亮,魏州人,功封平原王,画像于凌烟阁,这个人最高当到过大将军。

这是一幅很有趣,但有点怪的宗祠联,第一,柏俊不是汉族人,第二,原来不姓柏,第三,这个人的官很大,但是结局很惨,因为科场案被斩首,被肃顺杀的,1859年被斩,巴鲁特氏是他的姓,原名松俊,字静涛,清朝大臣,咸丰八年典顺天乡试拜文渊阁大学士,官是很大的,历来非常清廉持正,自从当了大官以后,和载垣、端华、肃顺关系不好。后来顺天乡试的时候,出现作弊情况,清朝处理科场案比今天还狠。今天如果国家考试作弊是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历代都很严,顺天乡试作弊就派肃顺去查,就把柏俊斩首了。

斩首以后恭亲王来执政,慈禧和东太后垂帘听政,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肃顺这个人很复杂,肃顺本身是满族人,贵族之后黄带子,天潢贵胄,他就说汉族人厉害能干,这支笔就是厉害,所以他是最早支持曾国藩的,没有他就没有曾国藩,也就是他靠了汉族人以及汉族人的武装力量,攻灭了太平天国。那么去查这个案子的时候,柏俊是文渊阁大学士,肃顺不讲情面,他查到柏俊的家人牵涉到科场舞弊案,就报给皇帝了。

说国家科举考试是大事,这是选拔人才的,必须保证公平,绝对不允许作弊,所以拟旨的皇帝,咸丰皇帝也犹豫,杀文渊阁大学士,开什么玩笑啊,这在大臣里排第一,他是受了家人的蛊惑,就和肃顺说能不能就判了一个斩监侯,就是死缓,肃顺说不行,国家法律,尤其考试必须非常严肃,所以实际上是说服了咸丰,判了柏俊斩立决,在北京菜市口被处决的。柏俊开始想,科考上杀大学士没有这个先例,何况是我的家人,柏俊不是年纪很大,上刑场之前,通知家人,把我的铺盖行李卷拿上,他懂得,按照规矩皇帝下恩旨,罪减一等,改为充军新疆,一般都这样,所以他通知家人,带好他的铺盖卷,在菜市口候着,宣布充军,必须马上走,绝不能停留,这是清朝的规定,柏俊在那呆着,也没上绑,还等着皇帝派太监宣布开恩呢。因为他的官太大了,一点事没有还很镇静,认为这条命是留的下的。那知道来的是肃顺,柏俊知道完了,一刀之后,后来的清朝科场上几乎没有作弊的。柏俊命也不好,最后被杀掉了,但是在柏姓的祠堂里,还是把他排在一对对联当中。柏姓的排行也无法确定,人口大概41万。

水,姓来的来源。

第一,出自姒姓,是大禹治水时候水工之后,有很多人跟着大禹治水,这些人有好多姓水了。大禹治水带着好多人,到了会稽山,也就是今天的浙江绍兴,治水以后他留下一个人,这个人是大禹的庶孙,留在了会稽,这一支以水为姓。绍兴有好多姓水的,这一支是大禹的后代。

第二,古人非常有趣,古代只有贵族有姓,一般人没姓。到后来取姓的时候,有一个人就从五行当中取了水,这一支以水为姓。

第三,出自共工氏,共工氏是皇帝时候水利官员,他的子孙姓水。

第四,近水取姓,上古时期有很多人就住在水边或者湖边,就姓水。

第五,有个复姓叫水丘,水丘氏所改。

水性不大,但是历代有忠臣名将,水佳胤,是明朝天启的进士,他曾经在明朝平定了白莲教之乱,白莲教之乱是很难平的,他散在全国,找不着,水佳胤平掉的,而且活捉教主王森。另外又平定了粤寇,广东那个时候也在造反,他一个灭掉60余股贼寇,后来归隐。因为大家都纪念他,后来修了水督庙,在河北蓟县,这个庙现在还有,你去问老百姓他行不到姓水的人,都认为是有人搞水利有功,这个督是军衔,姓水,所以叫水督庙。

还有水苏民,无锡人,是明代有名的清官,水是个很冷僻的姓,在历史上可以查出几十个人来,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正面人物。水姓排名不清楚,大概水姓人数在10万以上。

窦,姓来源。

第一,出自姒姓,是夏朝皇帝少康之后,故事是这样的,一个部落首领的太太怀孕了,仇人在追她,她逃到一个山洞里躲起来了,安全的生下了儿子,这个儿子接了部落的首领,后来成了帝王,为了感谢这个山洞,所以姓窦,窦是山洞的意思。

第二,出自氐族,羯、氐、羌,这一支窦氏,主要早今天山西、甘肃、四川一带。

第三,少数民族改姓或赐姓。

第四,战国时候,有个人叫窦公,他的后代姓窦。

窦姓起源很古老,古代的少数民族当中,也有姓窦的。到了汉朝的时候,河北清河有一个窦氏,出了一个了不起的皇后窦太后,她是汉文帝刘恒的妻子,汉景帝刘启的母亲,她一直执政到汉武帝的时候,这个老太太很厉害,她信黄老之学,不赞成完全讲儒学,当时有几个儒生跟他的儿子讲仁义道德,把老太太的惹火了,下令把这两个当官的儒生,扔到了野猪圈里,让他们徒手斗野猪,后来皇太子偷偷递一把剑进去,才把野猪杀死。

窦姓在两汉一直到隋唐,出了很多皇亲国戚。沾沾自喜的典故就是西汉时期的魏其侯窦婴窦婴就是汉景帝的母亲,文帝的皇后,窦太后的侄子,这个人很厉害,厉害到窦太后还要防着他,这个人发现自己的姑妈有点不信任自己,他会托病不去上朝的,而且这个人不是太贪还很有能力。

公园前154年,吴王发动了七国之乱,平叛的总司令是窦婴,然而去的时候,皇帝赏给他的一千斤黄金,窦婴把黄金放在走廊里随便拿,这不是一个贪财的人。但是这个人好沾沾自喜,他也确实有点本事,后来的汉朝皇帝就不太重用他了,窦太后到后来原谅他了,多次劝景帝任用窦婴为丞相,汉景帝不同意,所以大家看看文景之治不是白给的,他说窦婴这个人有点沾沾自喜,不适合当宰相,这就是典故的来源。

窦德玄实话实说,这是唐高宗的时候,窦姓是很厉害的,窦姓也不能说衰落,说一个姓衰落是不对的,只不过在历史上,就没有像两汉唐朝出了很多皇后什么的。唐高宗有一天到濮阳,窦德玄就跟其他的大臣一起骑马追随在后面,唐高宗就问濮阳又名帝丘是怎么回事呢?窦德玄说不知道。旁边一个大臣叫许敬宗,就赶马从后面赶上来说,从前古帝王颛顼,曾经住在这里,所以叫帝丘。高宗说好,有学问。

回来以后许敬宗退下来以后,就和别人说大臣不可以没学问,你看窦德玄就答不上这个问题,我都替他害臊。这个话传到窦德玄耳朵里,窦德玄就说,每个人都有可能有不能,有知有不知,我不能勉强回答皇帝我不知道的事,这是我能做到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个叫窦德玄实话实说,过去教育孩子,家长经常提起两个姓窦的人,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第二个就是窦德玄,这两个姓窦的,在传统中国是家喻户晓的。今天窦姓排行219位。人口38万,占全国人口0.031%。

章,姓的姓源。

第一,出自姜姓,是神农氏的后裔,以国名为姓,始祖为姜子牙。

第二,出自任姓,

第三。出自改姓,历代都有改姓章的。

章姓人才济济,中国传统学术的最后一位大师,章太炎,鲁迅的老师,很多人都是他门下的弟子,中国普学最后一代传人,就是传统学问到他那里划一到线了,后面的都是带现代性的学问了。章太炎生于1869年1月12日,去世在1936年6月14日,他是章炳麟。字枚叔,后来改名为绛,后来又号太炎。浙江余杭人,大学问家,大革命家,这个人了不起,曾经鲁迅先生讲过,扇子上挂着大勋章,去大骂袁世凯。大总统袁世凯就惹不起他,所以把他软禁在北京,还好吃好喝,每月几百大洋供养着,章太炎脾气特别大,拿宣纸画个乌龟,乌龟上写着袁世凯。

袁世凯派人去伺候他,其实是监视他,他规定,你们每天早晨给我磕头请安。这个人非常有意思,古人或者说传统人。很多人又真性情,他不会装。五四运动的时候,兴起一个白话文运动,有一位北大教授叫刘半农,他倡导一种学说,叫文言文是死的文字,什么人再写文言文就是死人,白话文是活文字,写白话文的人才是活人。章太炎是写文言文的,老先很生气了。有一天,刘半农像学生一样,毕恭毕敬去看他,章太炎先生先是开到他,白话文又不是今天才有的,《诗经》就是白话文,我们还有白话文的小说,《水浒传》《老残游记》,还有《海上花列传》,这都是苏州话写的,这不是白话文吗?是你们发明的?

刘半农说,白话文是以国语为标准,国语就是北京话,章太炎听了哈哈大笑,问刘半农,你说北京话是什么话?刘半农说,就是中国明清以来,京城里人说的话。章太炎就问,明朝北京人是怎么说话啊?刘半农回答不出来。章太炎先生就用明朝的音韵,背诵文天祥的《正气歌》,他知道明朝人怎么说,他是研究古代音韵的,他的发音与北京话完全不同。

我们知道明朝的北京是讲的南京话,朱棣定都北京,那个时候当官的都是南京的方言,今天的北京话是有好多蒙古语、满语的,胡同就不是汉语,儿化音就不是汉语,所以北京当时是南京话,接着又说,现在的国语按照你们的说法是北京话,严格说来很多是满洲人的音韵,不是汉人所有的,刘半农先生就愣住了。

章太炎说,前一段我看见你在报纸上登广告,征集各地骂人的话,那时候为了研究民间文学,刘半农先生就征集各地骂人的话,说第二天早上,会有很多人到你的学校里,到你的课堂上,都来骂你老母,都有人骂,所以后来你就不敢做这个工作了,刘半农先生说是。章太炎先生说,那我来贡献一点,汉代的人是怎么骂人的,出于什么书,唐朝的人是怎么骂人的,出于什么书,明朝人是怎么骂人的,出于什么书……骂了一串以后,等于把人家祖宗三代骂了一遍,刘先生坐不住了,而且章先生从早上一直骂到中午。

刘半农先生实在坐不住了,陪着刘半农先生的是刘家兄弟,都很了不起的,这些人也挂不住了。章先生学问大,这些人就赶紧说,我们麻烦章先生太久了,我们要告辞了,告辞出去,章先生还在骂,但是他这个是开玩笑,他不是低级趣味的人,而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实在太了解了,这种学者现在没有了,非常真。

章姓有个非常重要的就是章仔钧,章姓的家训,《太傅仔钧家训》,是可以列入中国著名家训前十名的,“传家两字,曰耕与读;兴家两字,曰俭与勤;安家两字,曰让与忍;防家两字,曰盗与奸;败家两字,曰嫖与贼;亡家两字,曰暴与凶。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言,休作生愤之事,休专公共之利。吃紧在尽本求实,切要在潜消未形。

子孙不患少,而患不才;产业不患贫,而患非正;筋力不患衰,而患无志;交游不患寡,而患从邪。不肖子孙,眼底无几句诗书,胸无一段道理。神昏如醉,体解如瘫;意纵如狂,行卑如丐。败祖宗之成业,辱父母之家声;乡党为之羞,妻妾为之泣。岂可入吾祠而祀吾茔乎,岂可立于世而名人类乎哉!戒石具在,朝夕诵思,切记切戒。”

章姓家训现在也有念的,章姓排行114位,人口150万,占全国人口0.12%。

柏姓始祖

柏衍庆:原籍江西吉安府太和县鹅颈塘,因李从珂兵乱,避难来楚,徙居衡州铁炉门,宋太祖开宝五年(公元972年)生柏楚望,柏楚望稍长,迁宁远东乡桐木塘,生柏敦化、柏敦瑞。柏敦化分居松柏岗,生柏彩、柏隆,卜居东乡龙板及对河虎形,开柏万成户;柏敦瑞初守桐木塘,裔孙移居西乡漯塘下,即今之里塘尾,传至柏允春、柏允福。柏允福生柏应奎,于元泰定年间迁祁阳,生柏仲林、柏仲彬;柏仲彬一支居祁阳乾冲坪,柏仲林生柏永安,仍迁故里柏家坪。柏允春下传四代至柏法祯,始卜长竹山立宅,后亦迁居柏家坪,开柏万胜户;柏楚望七世孙柏自程,乳名四郎,原名柏希祯,于元初徙居广济乡禾亭墟里母江,今名里美江,开柏万发户。柏自程生柏文通、柏文达、柏文珠,明洪武初,柏文通、柏文达编籍广济乡八甲,珠列七甲。柏万成、柏万胜、柏万发三户裔孙后衍散宁远、祁阳、桂阳及广西阳朔、四川广安、岳池、重庆大足、贵州独山等地。

柏楚望:北宋明道元年自湖南衡州府铁炉门迁永州府延塘。第十二代荣福,元至正四年自延塘转迁永州府祁阳县富阳。清康熙年间,第二十一代又新(号君臣)自祁阳县文明铺迁来岳池县双碑桥,恒新(号君瑞)也自文明铺迁来岳池县西门外科甲桥,即今遇仙桥,基林自祁阳县普乐乡上椿塘迁来岳池县西门外科甲沟。第二十三代维扬(号旭元)自湖北麻城县孝感乡迁来岳池县北门外奶山坡。是为四川岳池柏氏始祖。

柏荣福:居宁远富阳乾冲坪,生仲林、仲彬,仲林于明永乐年间徙居祁阳皇福塘(一称横木塘),生子六,一出继,清康熙丁丑年柏永秀、柏永茂二房相继迁蜀,柏永昌、柏永安、柏永诚三房云礽承业。柏仲彬仍居乾冲坪,其子柏永青徙居泮泥冲,柏永良徙居四方井。五房子孙繁衍,散处祁阳、宁远各处。是为宁远柏氏始祖。

水姓始祖

共工氏。古代神话中人物,自称水德,相传为水姓之祖。古代水官亦称共工。据《索引》郯子曰:“共工氏用水记事,所以设置各部门长官都用水字命名。”其臣有汤水氏、竭水氏、根水氏、桑水氏、游水氏等,他们负责掌管湖泊、江河等。其子孙后代有的简改为水姓,称为水氏。故水氏后人尊共工氏为水姓的得姓始祖。

吴兴郡:周朝始置县,三国时期吴国宝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乌程(今浙江省湖州市),取吴国兴盛之意,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临安至江苏省宜兴一带。东晋朝义熙初年(乙巳,公元405年)移至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当时辖地在今浙江省临安市、湖州市、余姚市、杭州市、德清县一线西北、兼有江苏宜兴一带县地。隋朝仁寿二年(壬戌,公元602年)因地濒太湖而改名湖州。唐朝时期亦曾改湖州为吴兴郡。

临安府:亦称临安郡、临安县。在中国历史历史上临安府有两处:①古县名,隶属秦朝余杭县地境。晋武帝时改为临安,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杭州市一带地区,南宋朝建炎三年(己酉,公元1129年)升浙江杭州为临安府,成为偏安一时的南宋王朝之都城。②元朝时期将原治于通海(今云南通海)的南路,改名为忽必烈谕言所用的“临安”二字作路名,管辖通海以南至边徼的大片政区,路治同样在通海。直到明朝初期才徙治于建水(今云南建水)。

窦姓始祖

少康、窦公、窦羽泥、乌扎喇•多罗岱。根据《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窦姓出自姒姓,相传夏后氏帝相失国后,他的妃子(原为有仍氏人),逃出自窦,投奔娘家有仍氏,生子曰少康,留居有仍遂为窦氏。关于此事,在《风俗通》和《尚友录》上也有记载。窦氏的始祖少康得姓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有仍是窦氏的最早发源地,也是古时的国名,这个地方在今山东省济宁市一带。故窦氏后人奉少康为窦姓的得姓始祖。

窦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四十九位,人口约四十六万七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029%左右。窦(Dòu 窦)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列入前一百大姓。

窦姓起源古老,远祖始于夏朝。是大禹的后代。源于姒氏。夏朝国君相被杀后,到了王妃逃出窦地,逃回娘家有仍,生下了遗腹子少康。后来少康恢复了夏朝,史称“少康中兴”,少康的两个儿子杼、龙,仍然居住在有仍,就姓了窦姓。后来杼即位为下任夏王。发展和演变:古代的少数民族氐族(分布在今天的陕西、甘肃、四川一带)也有以窦为姓的。在汉朝时,清河观津的窦氏出了一个皇后,窦太后,她是文帝刘恒的妻子,景帝刘启的母亲,她一直执政到汉武帝时,清河窦氏也因此大兴,逐渐形成望族。此外,窦姓在发展过程中,还逐渐形成了扶风,河南两大郡望,在当地发展成为望族,因此,窦姓世称扶风望(汉武帝置右扶风,为三辅之一。三国魏时改为扶风郡。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以西),河南望(汉高帝时置郡。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一带),清河望(汉高帝置郡。相当于今河北省清河至山东省临清一带)。

如今,窦氏族人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江苏省为多,约占全国窦氏人口的20%左右。

章姓始祖

姜尚(姜望、吕尚、吕望、姜子牙、太公望、太师尚父、姜太公、齐太公)、姜韅、姬周章、保章氏、王章。齐太公。名尚,字子牙(一说字望),又可称吕尚、吕望、姜太公,号太公望,又号太师尚父,是周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辅佐文王兴周,帮助武王灭纣,是周朝第一开国功臣。成王时封于齐。后来,姜尚将其支庶封于鄣。春秋时鄣国被同姓的齐国吞并,鄣国子孙耻于同室操戈,就以失国为氏,后去掉邑旁,称章姓。他们尊齐太公为其得姓始祖

姜太公逝世后,其子齐丁公姜伋(吕伋)立。

姜伋有子二:子齐乙公姜得(吕得)立,袭齐国公爵之位。自此,袭齐爵位皆为齐乙公姜得之后代。子齐穆公姜虎别封于鄣(今山东寿光)、建(今山东沂水)。传至鄣胡公姜祥,鄣国为齐国所并。胡公祥之子姜韅因鄣并于齐,遂立姓,命族去邑以章为氏。其地在东汉时期时称为章城,属无盐县,现属地在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东。后世有章氏皆源于此,韅公为章氏立姓始祖。

章岩,仕晋朝,为兵部尚书,出守泉州。泉州,系南朝陈丰州地。隋朝平陈改名泉州,治所在今福建闽县,即今福州市。挤永嘉初期(公元307~313年)避石勒(公元274~333年,东晋列国时后赵的创建人)之乱,居南安(今福建南安),遂建桑梓。

章岩之子章道盖,仕北齐广平太守。章道盖之子章法尚,为扬州议曹从事。章法尚之子章昭达,居吴兴(今浙江湖州吴兴区),仕陈授大将军,都督江州诸军,封邵陵郡公(今河南郾城),进位司空,系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之祖。

章昭达有二子:长子章大宝,袭封邵陵郡公;次子章乔,仕兵部司马。

章乔有二子:长子章亮功,有子三:章焯、章熠、章煌。传六世(吴兴武康章昭达→章乔→章亮功→章熠→章忠彦→章季裴→章端蒙)至章端蒙。章端蒙生子章及。

章及,字光被,号鹏芝,唐元和间进士,官康州剌史自南安徙居浦城为浦城,始祖唐太中间卒,墓在浦城仁风里衢溪场东,原籍河南汴梁酸门。元配:梁氏,墓均在登龙里山庄大塘西。配赵氏,生没葬失考,生子三:章友、章容、章修。是为泉州章氏始祖。

章及自章昭达而后,由吴兴迁豫章,又自豫章徙居建州浦城。建州,州名,州治有三:一在福建,一在辽宁,一在山西。此当指福建今建瓯县。建瓯始建于东汉献帝建安初年(公元196年前后)初名建安县。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升为建安郡,唐高祖武德四年,改为建州。宋吴宗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置瓯宁县。宋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升建州为建宁府。元朝时期曾改为建宁路,明朝初期复为建宁府,清沿明制。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合并建安、瓯宁为建瓯县。浦城,县名,属福建省。后汉侯官县地。建安初置汉兴县,三国吴改名吴兴县,唐朝改唐兴县,又改武宁县。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更名为浦城,以城临浦而名,明、清时期属建宁府。民国二十三~二十四年(公元1934~1935年),福建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此,今属福建省南平地区。子孙遂家焉。后世以章及为浦城始祖。

第十三集、云 苏 潘 葛

《百家姓》中,云苏潘葛,是四个紧密相连的姓氏,其中云姓和葛姓人口较少,而苏姓和潘姓人口较多,但这四个姓氏在历史上都有精彩丰富的传奇故事,也有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的名人事迹,在姓氏的演变上,这四个姓氏的来源都比较复杂,那么这四个姓都源自哪里?在历史上又经历了哪些波折呢?

苏姓的来源比较复杂,在历史上也是名人辈出,而且早在战国时期,苏姓就出了著名的纵横家苏秦,今人还在沿用的一些典故,就和苏秦有关,那么这是什么样的典故呢?

貌若潘安,说的就是潘姓家族中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潘安。这个人究竟美貌到什么程度?在他身上有什么样的典故呢?潘姓在历史上又是怎样演变的呢?

在《百家姓》中,潘姓之后是葛姓,那么,葛姓是怎样发展演变的呢?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葛姓之人在文武两途,都有什么样的传奇故事呢?系列节目《钱文忠解读百家姓》为您解读《云苏潘葛四姓》。

云,姓是一个比较小的姓,他的姓氏来源其实是比较复杂的。

第一,出自妘姓,这个是皇帝的子孙,颛顼的后代,有一个子孙叫祝融,祝融是火正,管理火的,这个在古代是非常重要,没有火就没有办法生存,祝融的子孙有被封在一个地方,号叫妘子,这个姓的其中一支把女字旁去掉了,就姓云了,这是一支主要起源。

第二,也是出自妘姓,也是祝融之后,和前一支,由于相隔世代太久,血缘不近,这一支有一个封国,这个国家叫郧,后来被楚国灭掉了,子孙就开始姓郧,后来也读成云了。

第三,出自缙云氏之后,皇帝的时候一个官名,主要管一年四季的事,管四季转换的管叫缙云氏,这一支分成两个姓,一个姓缙,一个姓云。

第四,出自少数民族,古代的代北,也就是今天天山西北部,就有一个叫悉云氏,后来融入汉族姓云,还有一个叫宥连氏,后来变成云姓。

第五,鲜卑族改姓,孝文帝汉化以后,有好多少数民族有改了汉姓,好多姓氏都有鲜卑族的血统,连云姓里都有,鲜卑族有个复姓叫是云,改姓了云,牒云也改姓云。

云姓的人数很少,但是姓氏来源很负杂,云姓的迁徙不清楚,今天看来云姓云南、海南最多,云姓和云南没有关系,这是一个北方姓。宋末元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云海,这个人是陕西省巩昌府人,他在陕西当官,当时官声很好,宋朝灭亡以后,这个云海跑了,率领子孙跑到广东、海南一带,云海就是现在南方汉族云氏的始祖,元朝初年跑过去的,跑过去几个不知道,后来生下很多子孙。南方汉族姓云的几乎都是他的后代。

云姓的名人很多都是海南人,有个人叫云崇对,字策臣,是今天海南省文昌市人,这个人在清末的时候,是极其著名的侨领,旅泰的大企业家,跑到泰国去了,所以泰国的云氏家族比在中国的显赫多了。他还有清朝的官衔,是清朝的候选同知。云崇对青年时代到泰国谋生,娶了一个泰国姑娘叫娘坎,生下了七男三女。云氏家族第二代,第三代连续出了三个部长,在泰国,到了下面的茂字辈,云茂修、云茂伦、云茂保、云茂杰,云氏一门四杰,对泰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影响很大,云氏家族在泰国很厉害。云姓的排行和人数都搞不清楚。

苏,姓是个大姓。

第一,出自颛顼帝之后,跟云姓是一个老祖宗,中华民族是一家不是浪漫的诗歌一样的语言,他是有实际内涵的,而且还都是祝融的后代。

第二,古代少数民族的苏姓,很早就有,比孝文帝改革还早,我们汉姓好多其他民族的血液融进来,很多都是北魏的,但是苏姓不是,东汉的时候乌桓里边有一支,在汉武帝的时候归附汉朝,他们里边就有改姓苏的,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时候,改姓苏的就更多了。现在少数民族当中像满族、锡伯族、裕固族、羌族、彝族都有苏姓。

姓苏的里边有一支回族血统,回族十三姓特别大,苏也是大姓。元末明初的时候,有一个波斯商人,他的名字叫苏拉玛尼,沿着丝绸之路,到中国经商,留下来了,子孙都姓苏。明朝的时候锦衣卫里边有一个指挥佥事,叫速来蛮,也叫苏来蛮,明朝是接着元朝的,很多色目人还没走,他们的子孙因为赐姓,苏来蛮后来改名叫苏荣,他的子孙都姓苏,元代的时候,我们找到福建泉州,有一位从西域来的,叫苏唐舍,苏姓里边有很多血统。泉州的血缘是很复杂的,有几千个墓地,分别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苏姓发源于今天河南温县,后来东周迁都洛阳,所以苏姓开始到洛阳,春秋时有一个姓苏的到楚国去当官,后来定居到两湖一带,楚国的都城在楚国境内的比较多。在汉武帝的时候,有个叫苏建的讨伐匈奴有功,所以被封在今天陕西咸阳一带,后来派生出扶风苏氏,武功苏氏,蓝田苏氏等等,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北方连年战乱,苏氏也不例外,就开始南迁,迁到了江南各地。隋朝的时候,因为有人又派回到河南当官,苏姓又回到河南了。这种迁移也非常有意思,在唐朝两次移民当中,苏姓开始进入福建。

其中有一支苏威的后代,第五世孙苏益,因为立功被封为上将军,就到了同安县,今天福建厦门市同安区,这就是苏姓很重要的一支,叫庐山堂同安苏氏,这一支后来分布在福建,他的长子叫苏光谊,分布在福建的德化、永春一带,这两个地方姓苏的就是苏光谊的子孙,他的第二个儿子苏光谓,就在福建莆田一带,第三个儿子叫苏光诲,留在原地没动,但是苏光诲的后代迁到了湖南的新化、安化一带,那时候有好多蛮族,苏姓是中原士族,迁过去以后,后来没几代变成蛮夷了,叫梅山蛮。

在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有个叫章惇的,他到那里去平定梅山蛮,杀了很多人,幸存的人就跑到了今天的广东、广西、云南一带,后来也有进入台湾的,到海外的。今天的苏姓全国都有,广东最多是苏姓第一大省,占了整个苏姓的20%。

庐山堂同安苏氏,第四代叫苏颂,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天文钟水运气象台,观察天体,演示图像,自动报时,比欧洲人发明钟表早600年。

办事不认真,吊儿郎当,处事随便,好出洋相,咱们管这种人叫二百五,这个词是万能词,但是没人知道二百五的来历,这个和苏姓有关,战国时期有个了不起的纵横家叫苏秦,他是苏姓里边最厉害的人,他说服了齐楚燕赵魏韩六国联合对付秦国,受到了君王的赏识,被封为六国丞相。秦国就派刺客去刺杀他,这个刺客撞见苏秦当胸一剑,苏秦当晚就不治身亡了,但是苏秦憋着最后一口气跟齐王说,你一定要抓住这个刺客,为我报仇。

齐王说那怎么找啊,苏秦说我死以后,你把我头砍下来,扔在路边,完了叫人拿鞭子抽打我的尸体,一面叫人说苏秦这个人太坏了,是个内奸,我们大王被他蒙蔽了很久,他死了也饶不过他,大王要感谢那个杀了他的人,要重赏那个杀他的人。这么一折腾,果然有四个人冲出来,齐王重赏的一千金,这四个人就说我们每人二百五吧,齐王大怒,大喊,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托出去砍了,这就是二百五的由来。苏姓排行第41位,人口580万,占全国人口0.46%。

潘,姓也是大姓。

第一,出自芈姓,是春秋时候出国贵族潘崇之后,这一支很重要。

第二,出自姬姓,是周文王的裔孙伯季之后。

第三,出自姚姓,是舜帝之后。

第四,少数民族改姓或赐姓潘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时候,鲜卑的破多罗氏改为潘,而且后来满族,也有很多用这个汉姓为潘,特别奇怪的高山族姓潘的特别多。因为在康熙末年,今天台湾省台中市,那里有个酋长叫阿穆,归顺清朝赐姓为潘。光绪的时候,台湾的高山族纷纷归顺朝廷,后来也都赐姓为潘,这就是台湾高山族姓潘特别多的原因。现在我们知道满族、水族、京族、土家族、彝族、瑶族、回族、壮族、布依族都有潘姓。

春秋战国的时候,潘姓的主体在今天湖北境内发展,后来这支潘姓往山东、湖南迁徙,东汉的时候,有个当官的就到了江苏的潥阳,到了三国时期,吴国有右将军姓潘,是从山东迁到南京的,孙权的夫人姓潘,她是浙江会稽人,绍兴,也就说明三国时代,潘姓已经开始遍布全国,到了北魏的时候,鲜卑族很多人改成姓潘,而鲜卑族的破多罗氏,后来在洛阳形成一大郡望,异姓改姓能够变成这一姓主流的很少,姓潘的里边有很多鲜卑族的血缘,当然这个很古了。后来潘姓开始进入福建、广东,北方残留的潘姓,开始进入内蒙古、陕甘等。

潘姓是大姓,名人很多,过去形容美男子貌若潘安,潘安的名字叫潘岳,生于247年,死于300年,他的成名主要是杜甫的诗,杜甫有首诗叫《花底》:“恐是潘安县,坎留卫玠车。”卫玠是个美男子,在民间声望很高,由于杜甫称他为潘安,后代就叫他潘安了。潘岳长的非常漂亮,少年的时候才华出众,到了20岁的时候,晋武帝自己种田,潘安就写了一首赋,赞美这件事,洋洋洒洒,辞藻优美,名满天下。

人长的漂亮,才华很好,皇上也赞赏,接下来就是羡慕嫉妒恨,这几个美男子都是死于,羡慕嫉妒恨,潘安这一下十年不得升迁,到了30多岁的时候,当了一个县令,他这个当官也很有意思,下令全县种桃花,他当县令非常有政绩,后来就被一个太傅提拔上去,太傅被杀了,潘岳也跟着倒霉。潘岳这个人政治品德有毛病,这个人非常势力,非常急躁,他曾经与石崇一块对当政的贾谧非常谄媚,这个人名声不好,等赵王伦篡位以后,孙秀专政,潘岳就被夷三族了。

潘岳不仅有才,而且私人品德极好,非常讨女人喜欢,女人一生有三个重要,妈、爱人、女儿,潘岳有没有女儿不知道,他对妈妈和太太实在太好了,潘岳的太太叫杨容姬,很早就去世了,去世后的潘岳居然就不再结婚了,天天想老婆,想了就写诗写赋,所以他就成为女性心中理想的夫君和心上人。第二对妈妈好,妈妈年纪大了,他不当官,辞官,回家伺候妈妈。而且他还挺廉洁,回家还没什么钱。就自己种田种菜,经常给妈妈买喜欢吃的东西,妈妈年纪大了喜欢喝奶,潘岳就亲自养了一群羊,挤奶给妈妈喝。《二十四孝》里边,最早的版本其中有潘岳,现在的《二十四孝》是宋朝人重新校订的,把潘岳去掉了,原因是因为夷三族,你妈还是因为你被杀的,所以不算孝子。

这个人私德好,公德差,用情专,《红楼梦》尤三姐思嫁给柳二郎,说:“但终身大事,一生至一死,非同儿戏,我知今改过守分,只要我拣一个素日,可心如意的人方跟他去,若凭你们拣择,虽是富比石崇,才过子建,貌比潘安的,我心里进不去,也白过了一世。”,可见,在曹雪芹的眼里除了漂亮没啥,其实不是,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潘姓排行第36位,人口620万,占全国人口0.5%。

葛,姓的来源。

第一,出自嬴姓,皇帝的后裔,以封地为名,因为皇帝有一个子孙封在葛。

第二,以部落做姓氏,古代有个部落叫葛天氏,他的后裔也姓葛。

第三,少数民族改姓,北魏孝文帝改革,就有一支鲜卑族改成了葛姓,现在我们鄂伦春族、满族、蒙族、土家族、裕固族等好多民族里边都有葛姓。

葛姓源于河南,后来一直在中原地区发展,到了周成王的时候,我们发现羌族里还有姓葛的,迁到了今天峨眉山一带,说明在西周的时候,葛姓人已经进入四川了,秦朝的时候,我们发现今天的安徽一带,已经有姓葛的,王莽的时候,有一个叫葛庐的渡江而南,安家于句容,在今天江苏镇江常州之间,这一支后来成为吴中大族,魏晋南北朝的时候,中原战火连天,原来居住在河南的葛姓迁往江南,而且句容葛姓非常昌盛,出了葛洪,这是中国道教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葛洪的子孙为了炼丹,带着自己的儿子和侄子,去了今天的广州,广州的葛姓是江苏句容之后,到了隋唐葛姓开始分布到差不多全国了。

如今,葛姓在全国分布非常广泛,江浙葛姓最多,文的葛玄,三国时候的吴国道士,道教称为葛仙翁,又称太极仙翁,在道教里面地位很高,葛洪就是他的曾孙,这一支都是修道的。武的葛云飞,字鹏起,浙江山阴人,清代的也就是绍兴人,道光年间的武进士,为人非常的刚直不阿,曾经自己打了两把刀,一把刀的名字是昭勇,一把刀的名字是成忠。道光二十一年九月,英军侵犯定海,他以定海主将的身份。与从外边调来的郑国鸿、王锡朋两个总兵官,坚守阵地,奋战六昼夜,三个总兵当中最后一个英勇战死。

这一仗是清代中国抵抗外来侵略当中,可歌可泣的一仗,定海守将葛云飞,死的非常壮烈。一文一武都可以。葛姓排行126位,人口140万,占全国人口0.11%

云姓始祖

祝融、额苏哩•云岱、武佳氏。颛顼是中华民族始福黄帝的孙子,曾经君临天下78年之久,他的子孙繁衍甚广,是中国民族最主要的组成份子,其中有一支他的子孙最初是以妘为姓,而云姓则是再从妘姓所分出,可见得云姓根本就是颛顼的后代。云姓既然出自颛顼之后的妘姓,那么又怎么会跟“火”扯上关系的呢?这只要翻看《说文》上面有关妘姓的姓源记载,就不难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一目了然了。据《说文》说:“妘姓,祝融之后。”“祝融”,人人都知道就是“火”的代词。云姓的姓源,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以前,又拥有这样一位功在民族的杰出始祖“祝融”,岂不是姓云的人所最足引以自豪自傲。故云氏后人奉祝融为云姓的得姓始祖。

云氏在中国的大陆与台湾省均未列入前三百大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十一位门阀。云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列如前一百大姓。

云姓起源于妘姓,后来又去“女”为“云”姓。发展与演变:春秋时有诸侯国□国,又称郧国,后来被楚国所灭,后代子孙以国名为姓,共分出四个姓,“云”、“郧”、“芸”和“员”。另一支云姓起源于南北朝民族大融合时期,当时,有鲜卑族代北牒云氏族,随北魏孝文帝南迁,定居洛阳,后代改姓“云”姓。有关云姓的来源,跟人类所赖以结束野蛮生活的火,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据《路史》载:“颛顼后妘姓之分有云氏。”至于《姓氏考略》上所指的那位云姓始祖缙云氏,据考证则是比祝融更早的黄帝时之人,也是以官为氏。缙云,是黄帝时的一种官名,黄帝以云名官,分别管理一年四季之事,其中夏官的官名就叫做缙云氏。当时掌管夏令事宜的缙云氏,究竟是什么人尚未知其详,但是他的后代却纷纷以缙云两个字为自己家族的姓氏,传到后来,再省略为一个云字,使得中国在5000年来,一直都有这个姓氏。云姓后来迁往琅琊郡,并逐步发展成为当地望族。据《姓氏考略》记载:“缙云氏之后,望出琅琊(秦始皇置郡。相当于今天山东省东南部谙城、临沂、胶南一带),河南(汉高帝时置郡。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一带)。”

苏姓始祖

苏忿生、苏韰王、苏马諟、苏侯延、慕容•苏拔庞、突骑失•苏禄、苏伐垒、苏唐磨、苏失利之、苏吠、阿合抹(苏唐)、苏继芩。

一、为出自己(妃)姓,为颛顼高阳氏的后裔。周武王时,有司寇忿生,受封于苏国,称为苏忿生,后迁于温邑(今河南省温县西南)。春秋时,苏国被狄(中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人攻灭。苏国的后裔就以国名“苏”为姓,其得姓始祖为苏忿生。

炎黄二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苏姓则是黄帝的直系后裔。传说中的黄帝既是一个部落的名称,也是一个部落首领的名字。据《国语•晋语》载,黄帝和炎帝是由古老的少典氏族中分裂出的两个胞族。黄帝及其部族,最早生活在陕西黄土高原的姬水一带,因而便形成了最古老的“姬姓”。《史记•五帝本纪》在介绍黄帝时说:“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这段文字描述了黄帝作为人文始祖的聪明大智。《帝王世纪》也说黄帝“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黄帝,又称为“轩辕黄帝”,实际上是因为黄帝曾居住在“轩辕”这个地方,因以为名。轩辕黄帝是崇尚黄色的,这是因为这个部族生活在黄土高原,其赖以生存的大河便是黄河,而这一人群的皮肤又是黄颜色,这种“黄河、黄土、黄种人”的三位一体,使他们对“黄色”有了更多的偏好。黄、皇古字通用,由黄帝而衍变成至高无上的“皇帝”,成为最为尊贵的帝王的专称,在历史时期黄色更成为皇帝独有的专色,中国古代的宫廷建筑,无论是宫室、都邑、太庙,也都由黄土筑成,成为有别于其他文明的“黄色文明”。至于黄帝的专号“轩辕”,《说文》段注为,曲(车舟)藩车为之轩,大车谓之辕,“轩辕”实际上指为“有篷顶的大车”。据史料记载及学界研究,早期的黄帝部族是以游牧生活为重要的内容,“轩辕”大车的发明,为这种生活提供了更为便捷的运输工具,在当时的部族生活中占据有重要的地位。并因此而成为黄帝及其部族的名号。另一方面,黄帝部族以龙作为图腾标志。考古发现中,龙的形象的不断变化,龙形象的不断丰富与完善,实际上是黄帝部族发展壮大,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真实写照。

黄帝及其部族最早的居住地在姬水,亦即陕西省岐山县一带,后采向东发展,到达中原,并在河南新郑形成政治中心。《史记》的有关注解均有“黄帝号有熊”,“有熊,河南新郑是也。”《元和郡县图志》:“郑州新郑县,本有熊之墟。”另外,陈留(今属开封)有“黄城”、杞县有“夕卜黄”、荥阳有“黄水”、封邱有“黄池”,这些都与黄帝部族的活动有关。密县的大瑰山、临汝的崆峒山、灵宝的荆山,卢氏的熊耳山等都有黄帝活动的遗迹,反映中原地区是黄帝及其部族的重要活动地区。黄帝以中原为中心,“习用干戈”、“修德振兵”、“天下有不顺者,……从而征之”,尤其是黄帝部族与蚩尤部族在涿鹿(今属河北)大战,取得了胜利。黄帝及其部族的军事行动,加速了传说中各部族间的融合,从而形成了以中原为核心的南达于江、东至于海、北达燕赵的内涵相近的先进文化。

黄帝在典章政制与经济文化上也有重要的贡献。《史记》等史书记载,黄帝“置左右太监,监于万国”。这种管理形式,应该是后世政权的雏形。黄帝的史官“仓颉作书”,“伶伦作律”、“容成造历”,“黄帝考定星历”等,黄帝时的文化成就巨大。黄帝采铜铸鼎,以玉为兵,刳木为舟,作宫室以避寒暑等。黄帝的夫人嫘祖发明了养蚕、织锦等,反映了黄帝时代的前所未有的发明创造,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化高峰。

传说黄帝在功成名就于荆山铸鼎后,骑龙升天。《史记•封禅书》有详细的记载,在河南灵宝,有与这则传说相关的地名与遗迹,如荆山、鼎湖、龙沟,以及黄帝庙。在陕西省黄陵县,有“桥山”,而“桥山”附近有黄帝陵,这里也就成了历代君民祭奠中华民族人文始祖黄帝的圣地了。

依照史书记载,颛顼为黄帝的孙子辈。《史记》、《帝王世纪》以及某些苏谱均有详细说明,在黄帝的25个儿子中,最早取得“姓”的名号者仅有14人,这些姓也就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古老的姓,现代姓氏则是在此基础上衍生而来的“氏”。黄帝正妃是采自西陵氏族的嫘祖,她为黄帝生下的两个儿子分别是青阳与昌意。昌意曾在“若水”一带的西南地区长期生活,并娶当地土著蜀山氏族的昌仆为妻,他们的儿子颛顼从小便在西南地区生活,后随氏族东迁到中原。

颛顼既是古史传说中的英雄般的人物,也是当时统合天下的部族名号。学术界对颛顼的本意有着多种的理解。《论衡》中谈到的“颛顼戴干”,有的学者以民族志与考古发现相结合,解释其为原始部族时人们在头部佩饰器具从而形成的一种头部装饰,这种装饰使得其成为“扁形变头”。根据史书中将“颛顼”与“高阳”并称的现象,其含义为旭旭升起的太阳。而这种对自然的崇拜现象,在当时应是较为普遍的。

颛顼及其部族东迁的过程,也是以颛顼为首的部落联盟形成的过程,也是史前部族融合发展的过程。颛顼在河南、山东、河北等黄河中下游地区活动留下有大量的遗迹。其最重要的传说是保留在《淮南子》等书中的“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的传说,两大部族的长期征战,在史书中形成了具有传奇色彩的传说,颛顼也因此而获胜,部落联盟获得了空前的扩大,并以此赢得了五帝之一的赞誉。

颛顼的统治中心也在中原。史书记载,颛顼在河南许昌、杞县、淮阳等地居住。《左传》:“卫,颛顼之墟也,故为帝丘。”帝丘在东周时为卫国的都城,其位置在今河南濮阳附近。颛顼尽管在军事上有所作为,但他的功绩主要在宗教礼仪上。《大戴礼记》对他的功绩有十分精要的概括,称赞他是很有谋略,通晓道理的人,他的行为举止符合天意与鬼神的意志,所以说他是人与神的沟通者,他所开启的由宗教对人的控制的办法,以及对社会组织结构的改造,在当时是个进步。颛顼死后,埋葬在顿丘城外,即今河南省内黄县,据说他活了98岁,颛顼之后,其部族又分裂为若干个部落。《世本》的“帝系篇”等文献,甚至在一些“苏谱”中,也有“颛顼八子”的记载。颛顼娶邹屠氏之女生苍舒、陨鼓、祷戴、大林、龙降、廷坚、仲容、叔达等8子。颛顼又娶胜奔氏之女生子称,称生卷章,卷章又名老童。

老童及其部族,也如他的先祖那样在中原生活,但也在关中、江淮等地区生活,其遗族后来还远迁到岭南活动。老童(卷章)的部族后又发展为重黎和吴回。

重黎这个传说时代的人物,实际是由重与黎二个部落合并而成,重黎实际上是这个部落联盟的首领。他们的后裔逐渐裂变为“九黎”,并成为“黎民百姓”中的主体。重黎曾担任过帝喾时的“火正”。“火正”是传说时代掌管火源的职官,因为火的发明传说为祝融氏所为,因此“火正”又称为“祝融”,重黎因任“火正”,重黎也与祝融有了联系。火的发明,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是件了不起的大事,火可以驱除野兽,使人类在与其他动物的争斗中处于优势;火可以熟食,食物成分的改变为人类智力的进步创造了条件;火可以用作耕种,“刀耕火种”的初期农业的兴起,是人类文化进步的标志。以看守火种,到对火神的祭祀,以至火化升天等均由祝融(火正)负责,因此在当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重黎受命与流落在南方的共工氏进行战斗,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帝喾以平叛不力而杀了重黎,并让重黎的弟弟吴回袭任火正祝融之职,吴回也便有了祝融氏之称。

吴回在南方与共工氏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他与他的部族也因此重返中原。《路史》、《左传》均记载,在河南郑州有“祝融之墟”,其具体地点在新郑与新密附近,即西周时期郐国所在地。吴回及其部族虽然在陕西、山西、甚至东南地区生活,但最终以中原为中心,吴回死后也埋葬在“天下之中”的中原地区。

陆终传说是吴回的儿子。根据对其名号研究,陆终是以捕食善跳动物而著称的部落,并以此作为图腾以及首领的名字。陆终及其部族也在中原一带活动,山西的平陆、河南豫北地区的“大陆”(吴泽)等便是这种活动遗迹的反映。在豫北地区的获嘉、修武、辉县交汇处的吴泽,实际上也是当年吴回曾活动过的地区,这里与颛顼故都也相去不远,并有亲族在其附近居住,因而具有较好的生活基础。

陆终生6子,分别是樊、惠连、(竹钱)(竹坚)、会人、辔牲、季连。其中,樊封昆吾为己姓。

先祖昆吾公

昆吾公是苏姓的先祖,这是诸多苏谱所公认的。樊封于昆吾,又称昆吾氏。也就是说,由陆终及部族发展衍变而来的昆吾部族,其首领亦称“昆吾氏”即苏谱上的“昆吾公”。“昆吾”的字义,《夏小正》解释为:“昆,小虫。”又称,“昆者,众也。”“小虫动也。”《说文通训定声》认为,昆吾为众虫之意,吾即音的尾语。昆吾源自陆终,二者都有“众虫”之意,一方面反映二者的图腾相近;另一方面说明其部族人口众多,兴旺发达。《国语》、《史记》都记载,昆吾为“夏伯”。

《吕氏春秋》记载有“昆吾作陶”。《说文》及其相关著作也有“昆吾者,壶之别名。”“昆吾,圜器也。”昆吾氏也在中原地区活动。他们的踪迹与夏人相近,如在山西传说有夏都安邑的地方,有“昆吾亭”。河南濮阳为“颛顼之墟”,这里不仅有“昆吾台”,也有“昆吾之墟”,《竹书纪年》写道:“帝芬三十三年,封昆吾氏子于有苏。”“帝芬”,有的书中记载为“帝槐”,是夏代第8个王,属于夏代中期。

《世本》:“苏氏,颛顼、祝融之后,陆终生昆吾,封苏,邺西苏城是也。”《元和姓篡》:“苏,颛顼、祝融之后,陆终生昆吾,邺西苏城是也。”《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苏氏出自己姓。颛顼裔孙吴回为重黎,生陆终。生樊,封于昆吾。昆吾之子封于苏,其地邺西苏城是也。”

潘姓始祖

姬季孙、潘崇。

潘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十二位,属于超级大姓系列,人口约七百六十三余,占全国人口总数0.47%左右。

春秋战国时,潘姓主要在今湖北省境内发展,此后,有向山东、湖南迁徙的少数潘姓人。汉时,有潘姓北迁至荥阳中牟(今属河南省)的,至三国时发展兴旺而为荥阳郡一大望族,以东汉献帝时尚书左丞潘勖为始祖。东汉灵帝有潘乾因仕宦而迁江苏溧阳,此地以潘乾为始祖。吴国有右将军潘璋由发干(治在今山东省冠县)而迁建康,而吴国还有浏阳侯潘,为汉寿(今湖南省常德)人,而孙权妻潘夫人为浙江会稽人,这说明在三国以前,潘姓已播迁于上述地方,其中以中牟潘姓最为兴旺,晋时,潘勖之裔孙潘才因任广宗太守,而落籍广 迁徙宗(今河北省威县),后又发展成为潘姓历史上第二大郡望,此期亦有潘姓人播迁广东。北魏时,破多罗氏改汉姓潘,并逐渐在洛阳形成潘姓的第三大郡望,其开基始祖为潘威。此期潘才的八世孙潘绍业因任随州(今湖北省随县)刺史落籍当地。唐初,陈元光父子开漳,有河南固始人潘节随其入闽。此期潘绍业的曾孙潘求仁因任杭州刺史而定居当地,其间并有移居陕西的潘勖的后人兴旺发达起来,而江夏(今湖北省武昌)的唐秘书监潘肃仁自称是汉寿潘?的后裔,由此可见,自东汉末至唐朝,潘姓从中牟望族中又衍分出许多支脉,而潘威的后裔则从洛阳望出,又兴盛播迁于怀朔(今内蒙古自治区固阳)、陕甘等地。豫章潘姓兴盛于唐代,至五代南唐时成为当地名门望族。宋时有潘节后人迁广东、云南。韩国潘氏的祖先都是从福建莆田迁过去的。 由宋朝大理学家朱熹作序的《莆阳潘氏族谱》记载,潘源于唐仪凤二年入闽平乱,定居福建莆田;福建五世祖潘承叙自莆田迁北燕,承叙子潘处常迁江陵;处常子潘佑为南唐端明殿学士,因谏被南唐李后主处死,其四子文焕、文振、绶(文壮)、文亮入宋后,文焕官金紫光禄大夫、文振官银青光禄大夫,二人子孙迁居福州义序及闽侯瓜山等地;绶与文亮后9世有潘阜,迁高丽巨济,任高丽元宗和忠烈王时的左司议大夫、谏议大夫等职,受封岐城府院君,谥号文节,为韩国和朝鲜的潘姓开祖,现在传有后代10万余人。潘基文的堂兄、世界潘氏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潘基秀不久前来中国参加世界潘氏宗亲联谊活动时表示,根据韩国巨济潘氏族谱记载,潘氏的祖先是宋朝前往高丽为官的潘文节、潘文壮兄弟,兄弟俩的父亲名字叫潘佑高丽末朝鲜初,潘氏族人从巨济分迁韩国光州、南平、岐城等地。潘阜六世孙潘忠、字平重,任工曹典书,是朝鲜开国功臣,封为海阳君,光州伯。潘阜谥号文宪。潘基文是文节公的26代孙,文宪公的20代孙。元明清时,潘姓已分布于全国各地。

如今,潘氏族人分布广泛,尤以广东、江苏、安徽、内蒙古、河南、四川、湖北、浙江等省区为多,这八省潘氏族人约占全国潘氏人口的65%以上。

葛姓始祖

葛伯。夏朝时,黄帝支庶封于葛(故城在今河南宁陵县北十五里),为伯爵,故称葛伯。夏朝末年,商汤欲取夏而代之,首先以都城亳附近的葛国为目标。汤先以助祭为名送牲畜给葛伯,又派人为葛伯耕田,因葛伯杀了为助耕之人送饭的童子,汤以此为借口,一举攻灭葛国。葛国亡后,后世子孙以国为氏,称葛姓,他们尊葛伯为葛姓的得姓始祖。

葛氏是一个古老、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120位,人口约一百七十二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2%左右。

尽管关于葛姓源自上古葛天氏之说不尽可靠,但葛姓源于河南却为大家所认同。葛姓在得姓以后的很长时间里,始终在中原地区发展繁衍。周成王时有羌族人葛由,入蜀至峨嵋山西南的绥山,这说明西周初期已有葛姓人迁入四川。《史记•陈涉世家》中有:“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皆下之”句,说明在秦朝时已有葛姓徙居安徽。《元和姓纂》称,西汉有颍川太守葛兴,东汉有历任荡阴令、临汾令的葛龚,为葛兴的后裔。葛龚,字元甫,梁国宁陵(今属河南)人。由此可知,史载葛姓有颍川、梁国之郡望,当形成并昌盛于此际,并且还说明,两汉时期葛姓仍有留居故国旧地者。东汉时期见诸史册之葛姓还有:《韩传》中提到的太守葛兴,《天文志》提到的为贼所拘的交趾刺史葛祗。新莽时期,葛庐渡江向南,安家于句容,其后繁衍昌盛,发展成为吴中大族。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板荡,战火连天,使得原居于河南之葛姓有迁江南者,而居句容之葛姓却一直长盛不衰,并有东晋葛洪为炼丹,携子侄至广州。此际至隋唐,由于战乱、自然灾害、官职调迁等原因,今山东、山西、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东等省均有葛姓人。五代十国时,名将葛从周因仕宦之故由山东鄄城徙居偃师县亳邑乡。两宋时,葛姓以江浙之地繁衍为甚,葛立方由丹阳徙居湖州吴兴,葛天民由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徙居台州黄岩。明初,葛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陕西、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等地。自清代开始,闽粤沿海地区的葛姓有渡海赴台,进而播迁海外者。

如今,葛氏族人在全国分布甚广,尤以浙江、江苏等省为多,这两省葛氏约占全国葛氏人口的35%左右。

第十四集 奚 范 彭 郎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奚姓之人不仅发明了车,而且还是茶道的高手和制墨的高手,但是这样一个姓氏,它的迁徙情况,历史记载并不多,而历史上奚姓名人却不少,他们在很多地方,都丰富了中华文化的长廊。而奚姓后面的范姓、彭姓、郎姓,它们又是怎样演变的?在历史上,这几个姓氏,又有哪些曲折的故事呢?

奚姓之后的范姓,在历史上也是名人辈出,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春秋时期的范蠡和宋代的范仲淹,那么在他们身上有什么样的故事?范姓又是怎样起源的呢?《百家讲坛》正在播出。

彭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在传统文化中,彭钱不通婚,这里面究竟有什么样的禁忌?彭姓在历史上,又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彭姓之后的郎姓,又是怎样起源的呢?《百家讲坛》正在播出。紧接着彭姓的是郎姓,郎姓是怎样起源的?在历史长河中,这一个姓氏,又有怎样的故事呢?系列节目《钱文忠解读百家姓》为您解读《奚范彭郎》四姓。

奚,姓的来源根据《古今姓氏辩证》记载。

第一,出自任姓,也是皇帝25子之一,而奚姓现在认为的始祖是奚仲,奚仲是夏代初期造车的,古代的马车就是奚仲造的,当年当官叫车正,也就是车辆制造总监,我们一般认为奚仲发明了车。奚仲的后代。就以奚作为自己的姓氏。还有一支以仲作为自己的姓氏。

第二,少数民族改姓,鲜卑族拓跋氏有姓奚的,就这么一个单纯的姓,还有兄弟民族的血统。

奚姓的迁徙情况不大清楚,但是我们知道,奚姓在全国都有分布,而且奚姓对中国文化有非常独特的贡献。中国人很自豪的茶道,陆羽有《茶经》,但是茶道是什么样子?最早有记载的茶道,就是奚陟留下的记载,他曾经摆过一个茶会,奚陟是唐朝人,唐代宗大历末年的进士,唐德宗时候已经是中书舍人了,他跟陆羽差不多同时代,饮茶的风气刚刚开始兴起,奚陟这个人本性奢侈,他有一整套茶具,当时公卿之家都很少有。

这套茶具包括风炉、越、瓯、瓷、盏、碗托、角匕等,有一天天气很热,他邀请了一些同事,到家里的大厅举行茶会,茶话会最早的记载在这里。客人20多人,分成两排,奚陟作为主人坐在东侧的首位,只有两个碗,要递着喝,有秩序的,从西侧最后一个客人开始喝,具体怎么和不知道,也不可想象,反正有这么一个规矩,而且茶的量还很小,客人喝茶的时候,还不停嬉笑闲谈,茶碗递的越来越慢,天又热,奚陟就很烦躁,这个时候他旁边有个部下,不会看眼色,端着一叠账本和文件来找奚陟签字。

奚陟一生气,就把这个官员推了个大马趴,这个官员捧着账本文件和砚台,结果墨汁都洒在他的脸上,就留下这么个记载。这个记载告诉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信息,第一,茶道的雏形是什么,要有一套家伙什。第二,有座次。第三,行茶有一定顺序。但是这次茶话会反应出中国茶道的特色,茶花,闹,中国人主要吃喝就闹,中国的茶话会汲取了中国茶道的精华。

现在讲墨,中国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国的书法艺术、绘画艺术,都离不开墨,墨可是太重要了,张大千先生,都是用的明朝的墨写的,墨在中国太博大精深了,老墨里面有冰片、麝香。制墨高手中国最有名的是奚庭圭,五代的时候,制墨到了顶级水平,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奚超、奚庭圭父子。古人做墨要十万杵,所以古代的放很多年,不大会裂,也不大会坏,奚庭圭父子把松烟的工艺发展了,他们做出来的墨:“坚如玉,纹如犀,丰肌腻理,光泽如漆。”,这个墨在水里泡三年,水不会黑,墨不会软,手不会粘。

这个墨特别好,得到了当时文人的高度评价,当时叫庭圭墨,得到了南唐李煜的高度称赞。所以任命奚超为墨官,并且赐姓国姓李,奚姓里有两大贡献的一支,就变成李家的了。奚姓1987年排行第223位,到了2006年排行第281位,人口19万多。

范,姓是一个大姓。

第一,出自祁姓,是帝尧陶唐氏的后裔,刘累之后,以封邑为名,有一支封国在范,所以这一支就姓范。

第二,出自楚国,楚国有一个地方叫范,有一座山叫范山,那边的居民就以范为姓。

第三,少数民族姓,姓范的有非常大一支,出自西南夷。

先秦时期,范姓活动的区域在山西、河南、湖北,秦汉的时候,范姓已经在河北、山东、江苏等长江以北的地区,江南地区都出现了。宋朝的时候,范姓主要分布在四川、河北、河南、江苏等,全国差不多都有了。明朝的时候,北方战乱,北方的人口大幅度减少,那个时候,一个县一两万人,一仗打过去十室九空,不知道多少姓被杀绝了,北方的范姓受到非常大的冲击,全国范姓的中心就开始向东南漂移,范姓目前主要集中在河南、安徽、山东大概占了范姓的33%,到今天为止河南是范姓的第一大省。

最有名的范姓大概是两个,范蠡和范仲淹,范蠡有个故事太有名了,一个叫狡兔死走狗烹,其实最能启迪我们的是三聚三散。春秋时候,范蠡辅佐越王勾践,越国复兴以后,越王封范蠡为上将军,但是范蠡这个人很聪明,他看出越王勾践这个人,可以共患难,不能共富贵,所以他辞书一封,放弃高官厚禄,带着少量的珠宝乘舟远行,民间说法是带着西施跑了,那么这个是一聚一散。

临走的时候,写一封信给文仲,信上就写明了,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说勾践这个人脖子长的特别长,而嘴像鹰嘴,按照过去面相学上说,这种长相不能交朋友,还有一种叫狼顾之相,也是不能交朋友。范蠡发现勾践不行,所以他就劝文仲快点离开。文仲不以为然,不相信,说勾践是我们把他扶持起来的,帮着他报仇越国复兴,我也没有野心也不要当更大的官了,他还能把我怎么样,不走,结果有一天越王勾践,送了一把剑给文仲,送的时候,告诉文仲这把剑是好剑,吴国的宰相伍子胥用它自杀的。文仲一听就知道要自己自杀,文仲就问,大王你这是为什么?勾践说,你曾经对我讲过,你有七套战略,可以灭亡别人的国家,我只用了你其中的三个战略,就把吴国灭掉了,请问,您老人家剩下的四个战略,准备对付谁呢?文仲就只有自杀了。

范蠡辞去上将军到了齐国,改换姓名在海边,种地煮盐,没有几年变成巨富了,齐国人一看这个人太有才了,再一问是范先生,就请他做宰相,范蠡说:“居家则至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授尊名不详。”,意思是到了头就要往下降,这个不吉祥,所以归还相印,把家产分给乡邻,所以叫二聚二散。

范蠡又到了陶,这是一个交通要道,他已经不想赚钱了,但是憋不住手痒,进行贩运,又赚了大钱,累积万万。这个时候,范蠡的第二个儿子因为杀人,被楚国给关起来了,范蠡说杀人偿命天理如此,但是我的儿子,不应该死在大庭广众之下。就派自己的小儿子,携带着巨额资金,到楚国去疏通,范蠡的大儿子不干了,说为什么让弟弟去,而不让我这个做哥哥的去呢?别人一定说我做哥哥没做好,范蠡就是不让他去,他就以自杀相威胁。

范蠡只好让他去了,去了以后,范蠡在家说完了,我第二个儿子一定暴尸荒野,旁边人问为什么?他说因为小儿子懂得散的道理,大儿子只懂得聚的道理,果然二儿子的命就丢了。这一次以后,范蠡又一次把钱财散尽,这就是三聚三散。其实是提醒咱们今天的人,要懂得聚散的道理,懂得舍得的关系,这是很有道理的。

范氏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人物,当然就是范仲淹,过去形容一个贫寒出身的人,刻苦读书学业有成,光祖耀宗的人,经常有四个字叫断齑画粥,这个典故就是说范仲淹,范仲淹小时候生活清贫,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改嫁了,范仲淹就到庙里去学习,每天用两升小米熬粥,熬好后就凉在一边,硬了以后拿筷子划成四块。齑就是咸菜,范仲淹带一小块咸菜,切成四块,每顿吃一块小米粥,就一块小咸菜,这样苦读,后来成为了不起的人物。范姓排行第51位,人口460万,占全国人口0.73%。

彭,姓的起源。

第一,和钱姓一家,钱彭不通婚,是因为他们是颛顼帝玄孙陆终,第三子篯铿之后。他最早受封在彭,就是今天的徐州,建立大彭国,彭祖,中国历史上长寿冠军,他的子孙以国为姓。

第二,出自妘姓。

第三,出自商,商代的时候有一个人叫老彭,是商的巫师,是经常占卜的,甲骨文里经常可以看到这个老彭,所以商代有姓彭的。是不是子姓,不知道。

第四,少数民族改姓,现在我们知道西羌、满族、蒙族、回族、苗族、白族、瑶族、土家族、哭聪族、彝族、拉祜族都有姓彭的。

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只有彭姓厉害,只有彭姓有记载145人移出,这145个人分别迁到河南、甘肃、山东、河北、湖北、湖南,每一个省才摊不到10个人,星星之火后来燎原了,彭姓是大姓,人物太多了。

彭玉麟,他的勋业德行和今天得到的重视和评价,远远不相符的。他出生在1817年,到1890年去世,字雪琴,他是衡阳县人,就是今天的湖南人,他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书画家,清朝晚期的水师统帅,湘军首领,人称雪帅,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中兴四大名臣,是湘军水师创建人,中国近代海军的奠基人。

这个人在当时的影响,丝毫不比曾、左低,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一生金戈铁马,驰骋沙场,叱诧风云这个不要紧,但是他居然有千转柔情,非常有名的“梅姑之恋”就是彭玉麟,他是出名的铁血将军,但是他平时郁郁寡欢,史料记载:“每谈家事为之叹息,无家事之欢。”,因为他从小在外婆家长大,外婆家有一个养女叫梅姑,两个人青梅竹马,但是因为礼教的约束,梅姑不能嫁给彭玉麟,嫁给了别人,四年以后死于难产。

彭玉麟身心俱裂,他特别爱梅姑,所以写了一句诗:“一生知己是梅花”,他发誓这一辈子,要画十万幅梅花,来几年梅姑,在这个画上经常有两个章,一个叫“一生知己是梅花”,一个是“伤心人别有怀抱”。那么,他后来40年里,画了很多兵梅,由墨竹配成绝对,郑板桥的墨竹和彭玉麟的兵梅,当年大家并称双绝,40年里,他真画了十万梅花,所以他的梅花留存的应该是蛮多的。

在此期间他一直寡居,没有娶妻,也没有娶妾,天天画梅花,后来彭玉麟被封为一等轻车都尉,官升漕运总督,彭玉麟说:“生平最薄封侯愿,愿与梅花过一生。”,不当官了,天天画梅花,清朝政府以为嫌官小,就连续六次给他加官进爵,一直封他两江总督,南阳通商大使,兵部尚书,他把这些官位分别给了,左宗棠和李鸿章。当年民间谚语说,彭玉麟拼命辞官,李鸿章拼命做官。

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朝中已无大将,这个时候年近七十的彭玉麟,还在画梅花的彭玉麟把笔一扔,雄姿英发,扛着棺材开赴广州,主持中法战争。我们今天都记着冯子材,镇南关大捷,谅山大捷,是中国近代和西方列强的打的唯一胜的一仗。都记着这冯子材,其实是彭玉麟指挥的,冯子材是彭玉麟的部下,冯子材学彭玉麟,非常清廉,官居一品的冯子材,清朝启用他的时候,带他的老家去征召冯子材,看见冯子材赤着脚,穿着布褂,牵着一头水牛,牵着自己的孙子,亲自在种地,这就是跟彭玉麟学的,所以这一仗才打得赢,这一仗清朝赢了,居然还赔了钱,很滑稽,让彭玉麟忧愤交加一病去世了,死的时候没有一分钱,除了他所部官兵以外,就是几万幅梅花。他谥号刚直,叫彭刚直,是一个顶天立地,有情有义的大丈夫。彭姓排行第35位,人口640万,占全国人口0.51%。

郎,姓的姓源。

第一,来自姬姓,是春秋初年鲁懿公的孙子费伯(这里念fei,也念bi,但不是一家人),他占据了郎城,有些子孙以郎为姓,郎费(fei)是一家人不通婚,郎费(bi)不是一家人,两个字是一样的。

第二,出自少数民族,最早的一支是南匈奴,有姓郎的。今天布依族、满族、阿昌族、纳西族、回族、蒙古族都有郎姓。

郎姓发源在今天山东西南部,鲁国亡于楚,郎姓开始大量外迁,秦汉之际,在今天河北的定州、临漳,山东的昌乐三个地方,是郎姓的主要聚居区。魏晋南北朝,郎姓已经出现在黄河中下游安徽、江苏、浙江。唐末开始进入四川、湖北、湖南。宋末更往南迁。明朝中期以后,有郎姓进入辽宁,明朝末年进入北京。

在中国瓷器界,有个著名的窑口叫郎窑,这个是康熙年间后期,景德镇的官窑,康熙四十四年到五十一年,也就是1705年到1712年,江西巡抚郎庭极,在景德镇督造瓷器,因为做的瓷器太棒了,就以巡抚的姓命名叫郎窑。这是中国瓷器艺术的瑰宝,也是郎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大贡献。郎姓排行第231位,人口34万,占全国人口0.024%。

奚姓得姓始祖

奚仲。奚姓起源于夏朝。据《古今姓氏书辩证》指出:“出自任姓,夏四正奚仲之后,以王父字为氏。”黄帝的后代奚仲出任夏朝的车正(掌管车辆的官职),奚仲本身据说也是车辆的发明者,车正这个官职十分重要,古代只有贵族才能够坐车,因此,这个官职,只有王族可以掌握。奚仲因功被封于“奚”,因此,奚仲的子孙后代就以封邑的名中的“奚”为姓,称为奚氏。故奚氏后人奉奚仲为奚姓的得姓始祖。

奚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的中国大陆与台湾省均未列入前二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十五位门阀,在当今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八十一位,人口约二十三万三千八百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014%左右。奚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列入前一百大姓。

奚姓是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个姓。早在帝、舜、尧时期皇帝还没有姓,但是大禹治水的时候,有个叫奚仲的人发明了车子,有力地协助了大禹治理水患。故有:“大禹治水,奚仲造车”。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姓氏记载。

据《古今姓氏书辩证》指出:“出自任姓,夏四正奚仲之后,以王父字为氏。” “车”,自古以来就是人类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而我国古代早有载入史册的“奚仲造车”的典故。我国姓奚的人不太多,但一份十分光荣的家世,奚姓的始祖是为人类造福谋利的伟大发明家奚仲。奚仲是4000多年以前夏朝时人,担任“车正”的官,《说文》上说:“车舆之论之总名也,夏后时奚仲所造也。”根据以上的记载,我国奚姓的始祖奚仲,本来是黄帝的任姓后裔,传到夏代的时候,由于奚仲造四对国家有贡献,其子孙就以他的字作为姓氏,而世代沿用下来。奚姓并不都是黄帝后人,在历史上鲜卑族拓跋氏的后代有改姓奚的,在代北地区有少数民族达奚氏、薄奚氏也改姓“奚”,都是随同北魏孝文帝南迁到中原后改汉姓,慢慢融合进中华民族的。奚姓后来在谯国郡发展成望族,世称谯国望。

上联典指夏禹时的大臣奚仲,传说黄帝曾造车,少昊为车子配上牛拉,奚仲则为车子配上马,因此被任命为车正。下联典指清代篆刻家、画家奚冈,字纯章,号铁生,别号鹤渚生、蒙泉外史、散木居士、冬花庵主,浙江省钱墉人。性格孤僻耿直,年轻时就以画而出名。乾隆皇帝南巡时,他正在应童子试,杭州知府派人把他抓起来,让他为行宫画壁画,他说:“哪有请作画而被抓来的!头可断,画坚决不作!”抓他的人说:“你不是童生,简直是铁生。”于是便以铁生为号,从此终生不应科举考试。篆刻学丁敬,又有发展,风格清隽,为“西泠八家”之一;擅画山水,也能作花卉竹兰;兼工行书及隶书。著有《冬花庵烬馀稿》。

范姓得姓始祖

范士会(约前660年-前583年)即范武子(随武子),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士蒍之孙。祁姓,士氏,名会,字季,因封于随,称随会;封于范,又称范会;以大宗本家氏号,又为士会。

因迎公子雍之事流亡秦国,河曲之战中为秦国献计,成功抵御晋军。后被赵盾用计迎回晋国。邲之战中看到晋军内部不和,主张班师。荀林父死,升任执政,专务教化,使晋国之盗皆逃于秦。郤克使齐受辱,请求伐齐不得,士会担心晋国发生内乱,告老让郤克为执政。二十年后,晋悼公犹修“范武子之法”,百年之后,赵武、叔向等犹追思士会,欲从之游。范姓尊士会为范姓的得姓始祖。

南阳郡:春秋战国时期称南阳的地区颇多。鲁国的南阳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晋国的南阳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区。战国时期魏国的南阳,一部分属韩国,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地亦称南阳,分属韩、楚两国。秦朝时期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己丑,前272年),为秦国夺取楚国之地而设置南阳郡,治所在宛城(今河南南阳),后秦国大将白起在秦昭襄王四十四年(戊戌,前263年)进攻韩国克取了南阳,使韩国本土与上党郡被分隔。两汉之际,南阳郡辖二十六个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之间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后逐渐缩小。隋朝开皇三年(癸卯,583年)被废黜,隋大业三年(丁卯,607年)复置。唐朝初期又被废黜,唐天宝初年(壬午,742年)曾改邓州南阳郡为良穰县(今河南邓县)治所。元、明、清诸朝,南阳府治皆在南阳,即汉朝的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

高平郡:原为高平县(今宁夏固原),西晋朝泰始元年(乙酉,265年),将汉朝原有的山阳郡改为高平郡,治所昌邑(今山东巨野),辖七县,统辖范围包括今山东巨野、金乡、嘉祥、兖州、鱼台、邹县等地。两汉、十六国、北魏均有此县。北周改为平高郡(今宁夏固原)。汉朝时期有“高平第一城”之称,言其险固。北魏时期在这一带置军镇,置郡,皆称高平。南朝宋移治高平(今山东微山),北齐移治任城(今山东济宁),隋朝开皇初年废止。

钱塘郡:秦朝时期始置钱溏县,治所在灵隐山麓,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及以西一带。南北朝时期的陈朝祯明元年(丁未,587年)改置钱溏郡。隋朝开皇九年(己酉,589年)废钱溏郡置为杭州,移治到钱唐(今浙江杭州灵隐山麓,浙江省杭州市)。唐朝时期将“溏”改加“土”偏傍为钱塘。民国时期,钱塘与仁和县合并为杭县。

敦煌郡:西汉朝元鼎六年(庚午,前111年),汉武帝刘彻将敦煌郡从酒泉郡分出来置郡,治所在今甘肃省敦煌,其时下辖敦煌县、龙勒县、效谷县、广至县、渊泉县、冥安县等六个县,是为敦煌设治之始。敦煌郡据有阳关、玉门关,与酒泉郡、武威郡、张掖郡并称河西四郡。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连结东西方的“丝绸之路”,敦煌成为商旅必经的丝路重镇和通往西方的三条线路的交汇点,并以此奠定了敦煌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

汝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四年戊戌(戊戌,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东汉时期(25-220年)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

河内郡:古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以南、以西为河外。春秋末期楚、汉之际,约在前三世纪末置郡,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涉),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北、京汉铁路以西一带地区,包括汲县。魏文帝黄初年中,河内郡析置朝歌郡(今河南淇县)改属冀州(今河北冀县),四县随之改属、后又回归河内郡。属司州河南尹的有卷(今河南原阳)、原武、阳武三县。属兖州(州治廪丘,今山东鄄县)陈留国的有封丘、酸枣、平丘、长垣四县,属兖州东郡的有燕。西晋时期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阳)。隋朝时期于野王为河内县,隋、唐两朝的河内郡即怀州。元朝时期设为怀庆路。明、清两朝为怀庆府,河内县之名不变,常为治所。民国政府时,改河内县为沁阳县。

山阳郡:古代山阳郡有二:①汉景帝中元六年(丁酉,前144年)将梁国分置为山阴国,不久以后的汉武帝建元年间(前140-135年),又将其改为山阳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独山湖周围金乡县一带地区。②东晋朝义熙年间(405-418年),晋安帝将广陵郡分置山阳郡,治理山阳附近的地区,其时辖地在今在今江苏省清江、淮安一带。至隋朝初年(辛丑,581年),隋文帝又移其治所到今江苏省淮安市一带地区。

外黄县:汉朝置外黄县,唐朝以后废,故城在今河南省杞县东,治所在今河南省民权。

堂号

南阳堂、高平堂、钱塘堂、敦煌堂、汝南堂、河内堂、山阳堂、外黄堂,都是以望立堂。此外还有后乐堂、芝本堂、鸡黍堂、永思堂、崇本堂、敦本堂、积善堂、忠恕堂、经义堂、逵道堂。

顺阳范氏,是指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个兴起于顺阳郡(今河南省淅川县李官桥镇一带)的范氏家族。范氏是当时顺阳地区重要的士族之一。这支范氏人,兴起于秦汉之际,在东晋南北朝时期声名显赫,自隋唐时期开始衰落,历经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其间累世相继,有多达二十九人名载史籍,贵显于世,是当时中国范姓最为显赫的一支。顺阳范氏凭藉累世经学,坚守术业,迈十百载,浸成文化世族。范氏第一代范晷少年游学他乡,被辟为官,子孙藉其荫资,好学文化,为官朝政,效忠儒学皇权,终保范氏一族仕途坦捷,顺阳范氏家族政治地位在两晋南朝也得以维持。

因战国的越相范蠡的籍贯[3]和顺阳范氏在地望上一致,故有人认为顺阳范氏的先祖为范蠡。只是,范蠡之子范中男被处极刑后,其余二子也不知所终,致使顺阳范氏之后的世系开始不明,无从考证。还有资料称智伯灭范后,有范姓人自范县徙居顺阳。

范氏自战国范蠡后由于世系不明,子孙又不闻达,致使其后范氏很少有人见显于历史,范氏在魏晋以前的家族世系自是模糊不清。延至魏晋,范晷的出现才使顺阳范氏家族的发展峰回路转。依照田余庆先生所论定义,顺阳范氏于两晋始应属新出门户。作为两晋南朝顺阳范氏第一代的范晷,他的出现对顺阳范氏的振兴和发展起到了关键的铺垫作用。范晷以士起家,进取登仕,正是因为他的入仕,使得其家族子孙在门阀阶层形成的两晋时期开始凭其余荫,入仕为官,几代之后,门第兴盛,终使顺阳范氏成为两晋南朝的世族之家。

东晋一朝,顺阳范氏成员家族兴儒学,助儒学皇权,但终究难抗玄学门阀政治,屡受排挤,成为皇权与门阀政治争权夺利的牺牲品。及至南朝,范泰本创新局面,甚得刘宋皇权青睐。但其子范晔又惹祸端,使得顺阳范氏受诛牵连者甚众。其后虽有梁初范云以振顺阳范氏,然其后代又不通显。至陈,顺阳范氏同所有的士族一样,又复归西晋以前难显于史的状态。在经历了两晋南朝的辉煌之后,顺阳范氏最后又蔑尔无闻。

彭姓得姓始祖

彭祖。彭姓出自颛顼帝的后裔,上古时代,颛顼帝有一曾孙名吴回,吴回在帝喾时为火正祝融(用火的官)。吴回的儿子陆终娶鬼方氏的女儿为妻,陆终之妻怀孕三年后都未能产下一子,万般无奈的陆终只好用利刃剖开妻子左肋下方,产下三子,剖开右肋下方,又产下三子。六个儿子中的第三子名铿,后来被封在大彭,为商朝时的诸侯国之一,彭铿是个有名的长寿者,据说他一生活了八百多岁,经历了夏、商两代,所以又称他为彭祖。他的子孙就按照当时习惯,以国命姓,称为彭姓,他们尊彭祖为彭姓的得姓始祖。

彭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39位,属于超级大姓系列,人口约七百八十七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49%左右。

商末时,大彭氏失国,此时已有彭姓人迁居河南南阳一带,其中有位名叫彭仲爽的人由南阳去楚为大夫,是为彭姓徙居湖南、湖北的开始。秦末时楚汉争霸,位于楚国都城的徐州处于战乱状态,有一支彭姓为避战乱而离彭城远迁陇西。汉时有长平(今河南西华)侯彭宣,举家迁居河南淮阳,后于淮阳发展成为望族。魏晋时,由于战乱及官职周迁等原因,彭姓人大举南迁,此际有史料表明,今山东、陕西、甘肃、江西、四川、福建等省均有彭姓人在活动。南北朝北齐时,彭宣八世孙彭景直徙居瀛州(今河北河间),九世孙中有一支迁居安定(今甘肃泾川县北)。

唐玄宗时,为避安史之乱,彭景直之子彭构云迁居袁州宜春,彭姓开始称盛于江西省境,彭构云五世孙彭轩因仕宦而落籍庐陵(今江西吉安)吉水之山口村,并有江西其他彭姓辗转迁徙于福建。其中彭士然的后裔迁湖南西部,唐末时,彭轩六世孙彭嗣元迁居分宜县。宋神宗时,嗣元的九世孙彭延年因被任命为潮州刺史,遂定居于广东揭阳之浦口村,是为彭姓广东始祖。后又于此派分出福建漳州、泉州等支派,在闽粤发展成为望族。其中彭延年的第三子彭锐的裔孙彭君达,于明洪武十六年(一三八三年)迁入广东梅州,是为梅州彭姓始祖。另据载,彭姓亦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有一百四十五人分迁于河南、甘肃、山东、河北、湖北、湖南等地。自清代开始,闽粤彭姓有部分移居台湾,并有移居东南亚及欧美的彭姓人。至此,彭姓已广布全国各地。如今,彭姓分布广泛,尤以湖南、四川、湖北等省分布最多,上述三省的彭姓约占全国汉族彭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九。彭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三十九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四九。

郎姓得姓始祖

费伯。关于郎姓的姓源,据《姓纂》上面记载:“鲁懿公孙费伯城郎,因居之,子孙氏焉。”第一个以郎为姓的人,是大约3000年以前的鲁懿公的孙子费伯,他原来姓费,迁到郎城(今山东省鱼台县东北)居住之后,子孙才以邑为氏,纷纷改姓了郎。从这段记载,更可以看出“费、郎一家”的一段渊源,因为,郎姓的始祖是费伯,后来他的子孙有的以郎为氏,有的却仍然沿用原来的费姓,3000年前他们本是一家人。故郎氏后人奉费伯为郎姓的得姓始祖。

郎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48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233位。郎是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郎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

郎不但是一个道道地地的中国姓氏,而且其始祖是出自具有光辉历史的春秋鲁国,是曾经“制礼作乐”,对中华传统文化有贡献的周公后裔,当然,更毫无疑问是组成中华民族的黄帝子孙之一。关于郎姓的姓源,据《姓纂》上面记载:“鲁懿公孙费伯城郎,因居之,子孙氏焉。”郎姓起源于姬姓。

周朝时,鲁国国君鲁懿公的孙子费伯,曾率部驻扎在郎(今山东省鱼台东北),后来驻扎时间久了,费伯的族人就有许多留在了郎地,并且以“郎”为姓。因此郎姓是鲁国国君的后裔。由于鲁国国君是周朝王室后裔,因此,郎姓起源于姬姓。历史上少数民族南匈奴也有人改姓为“郎”。这一个传自3000年前周公旦的姓氏,跟其他姬姓后裔比较起来,后来繁衍不算很广,所以历来的郎姓人士也并不十分多见。我国江西的磁器,为古今中外所闻名,其中以康熙年间的郎窑,最为珍贵。而郎窑是由当时的江西巡抚郎廷佐所造。郎姓望出中山郡(汉高祖置郡。相当于今天河北省北部正定县一带)、魏郡(汉高祖时置郡。相当于现在河北省魏县、河南省浚县、山东省冠县之间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点赞点赞
  • 上一篇:钱文忠《百家讲坛》解说《百家姓》文字稿(1-6)
  • 下一篇:钱文忠《百家讲坛》解说《百家姓》文字稿(15-20)
  • 相关推荐
    热门浏览

    同义词趣味知识训练(图文)同义词趣味知识训练(图文)

    诗情画意猜古诗(图文)诗情画意猜古诗(图文)


    ©迷你语文网版权所有 | 吉ICP备11000532号-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