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全站导航
搜索

趣味知识

钱文忠《百家讲坛》解说《百家姓》文字稿(15-20)

作者/钱文忠  日期/2015-01-22  浏览/3064


导读:本文系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钱文忠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解读《百家姓》的文字稿。以下为15-20集。

第十五集、鲁 韦 昌 马

相对于鲁韦马这三个常见姓氏,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较少会遇见姓昌的朋友。那么昌姓究竟来源于哪里?在历史中都有哪些名人典故?在鲁韦马三个姓氏中,鲁姓的“三异堂”到底是哪三异?为什么说韦姓是典型的北方姓氏?在流传至今的《马氏家训》中又有哪些治家教子的良策呢?

现在在鲁姓的祠堂里面,经常可以看到一副非常有意思的对联,上联是,指囷济急。下联是,论钱惩贪。

囷是什么呢?囷就是仓库,粮仓,古代叫囷。指囷济急。就是说有人指着这个仓库,然后肯定就有人答应,把仓库里的粮食拿出来,来震灾,这个故事讲的就三国时候吴国的名将鲁肃。下联叫论钱惩贪,也就是讨论钱的问题,来告诫大家不要贪心。这个典故讲的是西晋的时候,有一个人叫鲁褒。

根据《新唐书》的记载,有一个人叫韦思谦,他是唐高宗的监察御史,为人刚正不阿,不为权势。

大家读《后出师表》里边就有,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你看,曹操厉害吧?打一个昌霸,姓昌的人,打了五次打不下来,昌霸就是昌貕,三国时候的徐州太守。

画虎不成反类犬,这个典故是东汉马援的故事。而另一个典故叫车水马龙。这个典故讲的是东汉马皇后的故事。系列节目《钱文忠解读百家姓》今天为您解读《鲁韦昌马》四姓。

鲁,姓的姓氏来源也很清楚,虽然多但不乱。

第一,出自姬姓,也就是周武王的弟弟姬旦之后,以国名为氏,这一支因为封在鲁国,鲁国到了战国的时候,也就是公元前256年,鲁国被楚国灭掉,鲁国的一些公族的子孙,或者鲁国的另外一些人,他就以鲁作为自己的姓氏,这是一支很重要的来源。

第二,源于鲜卑族,来源非常有意思。是东晋时期的北方有个少数民族叫乌桓,这支民族现在已经没了,乌桓里边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后来改汉姓的时侯用的鲁姓,而这一支还是鲁姓当中很大的一支,人数很多。

第三,其他民族改姓,金朝的时候有女真人叫孛术鲁氏,改成了鲁姓。在清朝的时候,甘肃平番县有个土司,他的名字叫巩卜失加,这样跟鲁没有任何关系的姓,这一支是蒙古人的后裔,明朝的时候赐姓鲁,这一支后来人也不少。其他的满族、佤族、彝族、白族、苗族、土家族、布依族、朝鲜族都有鲁姓。

但是在这当中有两支最重要,一支就是姬姓之后,也就是鲁国的子孙。第二支就是乌桓族改姓鲁的这一支。而古代的鲁国,它的范围是今天山东的一部分,江苏的沛县,安徽的泗水一带,大致的地方在这里。被楚国灭掉以后,鲁国的子孙就迁到下邑,也就是今天安徽砀山县一带,所以鲁氏的子孙就移过来了,而这个地方,后来又被齐国占领,都在齐国的大范围内,所以鲁姓在今天山东境内,繁衍特别多。

秦汉之际鲁姓就向当时的政治中心关中迁徙,今天的西安一带,王莽篡权的时候,鲁姓在朝廷当中有一两个家族,世代出现高官,祖、父、子都在当高官,这一支迁到了关中,就被称作扶风鲁姓,这一支后来成为望族,是鲁姓第一大望族,扶风郡。东汉中期以后,鲁姓开始向,今天河南新蔡一带迁徙,迁过去的这一群鲁姓,后来又发展出非常重要的郡望,叫新蔡鲁姓,并且以新蔡为中心,向今天的安徽、江苏北部逐渐迁移。东汉末年,临淮,今天安徽定远,出了鲁肃,他为了避战乱,逐渐迁到了健康,他的儿子鲁淑,他的孙子鲁睦,都是东吴非常重要的将领,这一支当然非常兴旺。

三国归晋以后,这一支鲁姓开始散居江南各处,永嘉之乱,北方的世族大量南迁,鲁姓当然也有一批南迁的。到了隋唐的时候,鲁姓已经广泛分布在江南一带,唐朝前期鲁姓人口大规模增加,很多人口的数量,唐朝前期开始增加,贞观之治稳定。

到了宋元之际,鲁姓就开始进入闽粤吴广,就是进入今天福建、广东、湖北、湖南这一带。明朝洪武年间,鲁姓作为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诸个姓氏当中的一种,被分迁到今天山东、河南、北京、天津、江苏、湖南等地,又一次南迁。清中叶以前,山东鲁姓发展迅速,并且闯关东,大量的鲁姓进入了东北。住在沿海一带的鲁姓,在清朝开始有迁到台湾,迁到海外的。

现在鲁姓在全国分布很广泛,山东和安徽省最多,就这两个省的鲁姓就占了全国鲁姓的40%,这和它的历史迁徙的情况是吻合的。历史上鲁姓的人济济多才,有文雅之士,有武将,鲁姓的堂号非常有意思,比如三异堂,主要是东汉丞相鲁恭,治理国家非常好,非常讲究德化,在他的治理下,当时出现了三种奇怪的情况,虫不入境,蝗虫不到他治理的境内,他在一个地方当官,蝗虫居然不来,都在隔壁的县里。野鸟化为家禽,飞鸟飞到这里不飞了,居住在人家生儿育女。童子有心,小孩子都有仁爱之心,何况大人呢。

还有一幅现在在鲁姓祠堂里,经常可以看到的对联,上联是:指囷济急,下联是:论钱惩贪。囷,就是仓库粮仓,指囷济急,这个故事讲得是鲁肃,三国时候吴国的名将,历史上的鲁肃很厉害,他发挥的作用的重要性,是超过《三国演义》里的鲁肃的,鲁肃是临淮人,家里非常富裕,好施舍,周瑜当时在一个地方当官的时候,在他家周围,没有粮食,求他资助粮食,鲁肃家正好有两囷米,每一囷里三千斛,就拿一囷米送给你,周瑜就凭着这些粮食救活了很多人,养了军队。

论钱惩贪,来讨论钱的问题,告诉大家不要贪心,讲的是西晋的鲁褒,在西晋的时候是南阳人,字元道,好学博文,自甘贫穷,在元康年后朝政腐败,贪污横行,他有感于这种时事,隐姓埋名写了一篇文章,叫《钱神论》说:“元康之后,纲纪大坏,褒伤时之贪鄙,乃隐姓名,而著《钱神论》以刺之。”。“孔方”一词源出于《钱神论》,“有钱可使鬼(推磨)”,也出自这篇文章。鲁姓排行第115位,人口150万,占全国人口0.12%。

韦,姓源出。

第一,出自彭姓,是颛顼之后,在夏朝的时候封在豕韦的地方,就是今天江苏铜山县附近,这一支后来成为韦氏,这一支是韦氏正宗。

第二,出自韩姓,是韩信的后代,韩信遭了难以后,萧何看到吕后杀了韩信,他比较厚道,就暗中把韩信的一个儿子救下来,送到了南粤一带,这一带当年是蛮荒之地,就是今天的广东、广西一带,韩信的儿子为了避仇,就把韩字去了一半,姓韦了,这一支后来人还很多。

第三,出自疏勒国,在今天新疆自治区喀什一带,古代叫疏勒国,里边有人姓韦的,后来进入中原,慢慢混合在汉族了。

第四,出自赐姓。

第五,出自其他源流,少数民族当中有很多韦姓。

第六,出自子姓,商王有一个后裔叫子韦,这个名字甲骨文里有,这一支的后代姓韦。

到了汉代的时候,韦姓已经分布到了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河北。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时候,韦姓除了躲避战乱,有一些南迁的以外,大部分在原籍繁衍生息,所以出了一支叫京兆韦,唐朝著名的诗人,韦应物、韦庄等都是京兆韦。当时韦姓非常显赫,在陕西长安县底下,有一个镇叫韦曲镇,里边住的都是姓韦的人。从五代十国到宋元明,这样漫长的历史阶段,韦姓又开始南迁,但是依然是居住在北方的韦多,所以韦姓基本上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姓氏。今天姓韦的人河南和广西省最多,这两个省占全国韦姓人口的67%。

根据《新唐书》的记载,有一个人叫韦思谦,在《新唐书》里有《韦思谦传》,他是唐高宗的监察御史,为人刚正不阿,不畏权势,在一次出巡当中,他发现中书令褚遂良,著名的书法家,有违法乱纪的行为,他就上书揭发,褚遂良就被免职了。后来褚遂良重新被启用,就对韦思谦打击报复,无所不用其极,就把韦思谦降为甘肃清水县县令,很多人对他抱不平。韦思谦依然不依不饶地,和坏人做斗争,他慷慨激昂的讲,大丈夫应该敢于讲真话,要公开大胆地干一番事业,来报答皇上,怎么能做一个庸庸碌碌的无能之辈?以保全自己和妻子的生命呢?我就是要明目张胆。典故在这里,后来他又被启用做了御史大夫。现在我认为韦姓的排行在第68位,人口370万,占全国人口0.3%。

昌,姓三个来源

第一,出自有熊氏,是皇帝的嫡系后裔。始祖昌意,当时他带着全家曾经在中原建了一个昌意城,昌意的儿子颛顼后来是部落的领袖,建都帝丘,也就是今天河南濮阳一带,是高阳氏,在中国古代史上非常重要,这一支是昌姓。

第二,出自任姓,皇帝二十五个儿子,十二个胞族,二十五个儿子十二个姓,其中就有昌氏。

第三,皇帝有个臣子叫昌寓,他的后代姓昌。

第四,出自景颇族、土家族等。

今天姓昌的分布的地方,可以非常明确的说出居住地,比如湖北的仙桃、潜江、武汉、黄石、孝昌,河南的信阳、登封、银川、洛阳,安徽的六安、巢湖、金寨,山东的平度,重庆市,成都市,江西的吉安、新余、萍乡、南昌,湖南的益阳、桃江,江苏的南通等地区有姓昌的。当然我们知道宁夏、内蒙、台湾、海南等都有姓昌的。

昌姓氏罕见的姓氏,但是历代也有名人,大家读《后出师表》,里面就有“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曹操打一个叫昌霸的人,打了五次没有打下来,这个昌霸就是昌狶,三国时候的徐州太守,昌姓主要在山东、安徽、河南那一片,他是当时的豪强。昌姓罕见,从我手头的资料看前500位没有,他现在有多少人口不知道。

马,姓来源。

第一,出自嬴姓,是从马服氏改过来的,原来是个复姓叫马服,马服是个地名,在战国的时候,是赵国的一块土地,靠近今天河北邯郸一带,有个地方叫马服,战国的时候,赵国的大将赵奢,在公元前270年,率军大败秦兵,所以当时的赵惠文王,就把马服这个地方封给了赵奢,并且封他为马服君,他当时的地位是和廉颇、蔺相如一样,他的子孙后来就姓马。马姓里边主要的一支来自于赵姓,或者是这个地方没有姓的人,后来姓马。这一批的后代后来又迁到了扶风茂陵,也就是今天陕西兴平一带,所以后来人讲马姓的发源地是扶风,其实发源地是邯郸。

第二,源于西域,迁入中原改姓马。

第三,出自改姓,西汉有一个人叫马宫,他本来姓马矢,也是复姓,但是后来改姓马了,而这一支生殖能力很强。

第四,出自回族中的马姓,回族中的马姓太重要了,十个回族九姓马,另外还有沙、喇、哈。

第五,出自满族中的马佳氏。

第六,出自子姓,商超皇室当中经常可以看到,有一个人的名字叫子马,甲骨文里就有,所以这一支就是马姓。

马姓最初发祥在河北邯郸一带,战国末期已经有一些迁到关中,就是马服氏之后,然后马姓不断地发展,有很多人成为当朝的高官,家族逐渐兴旺,最后使扶风成为马氏的重要繁衍中心,到西汉的时候,有增加了一支从马矢改来的马姓,也是个复姓,马宫的后代,这一支也逐渐壮大。两汉到魏晋南北朝期间,马姓开始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甘肃、江苏、浙江。同时在汉朝,马姓大规模迁到西北地区,唐朝末年马姓进入今天福建,后来福建的马姓也是大族。

而在唐末、五代十国期间有鄢陵,也就是河南省的一个人叫马英,从军作战,在五代十国时候曾经被封为王,建立了楚国。楚国的境界大致包括湖南和广西的大部分地区,和广东、贵州,所以在这几个省马姓逐渐增多。到了明清以后,马姓开始移居台湾,或者到海外。

今天马姓作为中国的大姓,主要分布在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马姓在历史上太重要了,一个典故叫车水马龙,这马皇后的故事,他觉得自己的兄弟生活太奢靡了,要小心,不要太张扬,说你们家门口车子像流水一样,马像龙一样,车水马龙原来也是带贬义的,是指特别的奢侈,特别的张扬、不安分,但是今天不是这个意思了。叫车水马龙,但是今天不是了。

画虎类犬,这个典故是出在东汉马援的故事,马援不仅治兵严谨,打仗有方,还非常重视自己家族当中子弟的教育,以免他们走上邪道,有一天他听说他的两个侄子,马严和马教结交了很多侠客,他认为这样下去就可能耽误学业,就写信劝告他们说,你们如果听到别人说坏话,你们应该像听到自己父亲名字一样,尽管别人在说,你不能说。他说龙伯高这个人,非常的厚重谨慎,谦虚廉洁,为人正派,是我最敬重的,这个人很敦厚,我希望你们像龙伯高学习。而另外一个人叫杜季良,豪侠行义,为人解忧,也是我敬重的,但是我不希望你们像他学习。

因为龙伯高非常的谨慎敦厚,像他学习能学的到,我看你们的天资学的会的,如果学不会,只能是“刻鹄不成尚鹜。”,但是你像侠客杜季良学,你是学不会的,学不像的,“画虎不成反类狗。”。这篇文章《古文观止》里收录了,这篇文章叫《诫兄子严教书》,里面讲:“莫议人过,莫议朝政,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忧人之忧,乐人之乐。学错榜样,画虎类犬,谆谆教诲,牢记莫忘。”后来的马氏家谱,几乎开篇就是这一段话。

南宋名相马庭鸾留给子孙的,不是金银财宝,而是一段家训。“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他的儿子就是马端临,中国著名的史学家。现在比较流行的《马氏家训》,是清朝末年,头品顶戴两广巡抚,马丕瑶的儿子。后来北洋政府总统府秘书马吉樟写的,这个家训的核心是:“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马姓排名第14位,人口1500万,占全国人口1.18%。

鲁姓得姓始祖

姬旦。又名周公、周公旦,周武王之弟,周初三公之一。是周武王克商灭纣时的主将,居功至伟。周初,周武王大封诸侯,周公旦被封鲁国(都城在今山东省曲阜),为天下最富饶之地之一。周公旦被封后,因要留在京城辅政,乃遣其子伯禽就封鲁国。下传三十四代到公元前二五六年,鲁王顷公时,鲁国被楚国所灭,其子孙遂以国为氏,称鲁姓。他们尊姬旦为鲁姓的得姓始祖。

鲁道茂:元季自江宁府东城迁居句容县南门鲁墓村。江苏句容鲁氏始祖。

鲁至道:西域答失蛮人,元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中进士,元至元三年(公元1337年)到广西任肃政廉访副使。元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由礼部侍郎迁秘书太监。其后担任过一些其他的职务,如赣州路达鲁花赤、建州路达鲁花赤等。元至元五年(公元1339年)任职广西,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任漳州路总管,享年约六十余岁。是为广西、云南回族鲁氏始祖。

鲁失加:明永乐初年(公元1403年),明成祖朱棣赐其汉姓为鲁氏,累署庄浪卫指挥同知,其后裔鲁鉴、鲁麟、鲁经三世,皆为明朝名将,是为甘肃蒙古族鲁氏始祖。

古时的鲁国,拥有较大的封地,包括现在的山东滋县及江苏沛县、安徽泗县一带。公元前二五六年,鲁为楚所灭,子孙被迫迁居下邑(今安徽省砀山县东),后此地被齐国所占,鲁姓开始在山东大地缓慢繁衍。如战国末期的著名学者鲁仲连即为齐国人,后义不仕秦。秦汉之际,鲁姓开始向当时政治文化的中心——关中迁徙。王莽篡权时,有扶风平陵人鲁匡在朝中任职,号为“智囊”,其子在建武初为武陵太守,其孙鲁恭为东汉名相,恭之弟鲁丕任侍中高职,由于此支扶风鲁姓历代显贵,族大人众,于是形成了鲁姓历史上的第一大郡望——扶风郡。东汉中期以后,鲁姓开始向河南新蔡一带迁衍,后昌盛壮大为鲁姓新蔡郡望。并以新蔡为中心,向安徽、江苏的北部缓慢迁衍。东汉末年,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省定远)人鲁肃为避战乱,举家先迁曲阿,后渡江定居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其子鲁淑,孙鲁睦均为将于东吴,三家归晋后,子孙散居江南各处。西晋时,著名学者鲁胜为代郡(今山西省阳高)人,鲁褒为南阳人。因永嘉之乱,中原士族大举南迁,至隋唐以前,鲁姓已广布江东一带。唐代前期,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鲁姓得以平稳发展,除继续繁衍播迁于江南一带外,在北方的山东、山西、河北、河南、陕西都得以发展。宋元之际,居江苏、江西、安徽、浙江一带的鲁姓为避兵火南迁入闽粤,西迁入湖广。元末起义军四起,后为争皇权互相攻伐,致使两江、两湖、两河、皖鲁之地成为杀人战场,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形成“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之凄凉景象。于是明初洪武年间,鲁姓作为明朝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南、北京、天津、江苏、湖南等地。清中叶以前,山东鲁姓发展迅速,并随闯关东之风潮到东北谋生,亦有临海之鲁姓赴台,进而播迁海外

韦姓得姓始祖

元哲,为彭祖四世孙(第4代,曾孙),彭祖为颛顼五世孙(第5代,玄孙),颛顼为黄帝孙(第3代,孙)。这样,元哲为黄帝十世孙,故韦氏属黄帝子孙。与钱姓、彭姓同出一宗,形成于商代初年,发源于今河南省滑县。少康为夏帝时,封大彭氏国支孙元哲(彭祖四世孙)于豕韦(今河南省滑县),并建立诸侯国,成为夏的同盟部落,是夏王朝的重要支持力量之一。豕韦国又称韦国,夏末时被商汤所灭,韦国王族四散出逃,其子孙后代便以原国名韦为姓,遂成韦氏。

韦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韦孟四世孙韦贤被封为扶阳节侯,又徙京兆杜陵,这样一来,汉代韦姓已是分布于河南、山东、陕西、山西、河北等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韦姓人除避战乱者有南迁情况外,大部于原籍繁衍生息,“京兆郡”即在此时产生了,成为以后韦姓分支的主要源头。隋唐时期,韦姓的繁衍仍以“京兆郡”即陕西一带为盛,盛唐时韦姓名人如韦应物、韦庄皆出于“京兆”,另外,因韦姓显赫之家多居于陕西长安县,而设韦曲镇,可见唐朝韦姓的主要居住地为陕西,同时,江苏、四川、安徽等地有韦姓南迁于此。从五代十国到宋元明清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韦姓人又有南迁者,但数量较之北方留居者仍为少数,基本上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姓氏。今日韦姓以广西、河南等省区居者最多,约占全国汉族韦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韦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二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一。

京兆郡: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

昌姓得姓始祖

昌意。据《风俗通》上说,昌姓,是黄帝子昌意的后代。又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昌意是黄帝的正妃嫘祖所生的儿子,后来娶蜀山氏之女为妻,就生了颛顼帝高阳氏,成为继承黄帝领导中华民族的古帝王之一。颛顼的母亲,也就是昌意所娶的那位蜀山氏之女,据《史记•五帝本纪》的记载,也是以昌为姓,叫做昌仆,又名为女妪。关于她孕育那位了不起的上古民族领袖颛顼。据《河图》上有一段颛顼出生时,产生天瑞记载。从此处可以看出,昌意和昌仆的确有其人,也为中国昌姓的出处,提供了最有力的历史证明。另外《姓氏考略》上提供了昌氏的另一个出处。书中认为妊姓的后代中也有昌氏,其望出汝南、东海。分自妊姓的昌氏人家,后来主要繁衍于河南的汝南和山东与江苏交界的东海一带。不过,根据《万姓统谱》的记载,中国的昌姓要数岭南最多,岭南就是现在的两广地带。望族居汝南郡(今河南省汝南县东南)。故昌氏后人奉昌意为昌姓的得姓始祖。

昌氏是一个古老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体,但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与台湾省均未进入前三百大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五十一位门阀。

昌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昌姓是女娲汤娥的后裔,汤娥又称嫦娥,嫦与昌古时为同音通用字,嫦娥与常仪为同族人,生有十二月部族,简称“月族”,即“女族”。日族称王为“炎帝”;月族称王为“黄帝”。汤娥是以女子称王,因而称“姬皇”,其后裔男子称王者为“黄帝”,因月族奉月为母,后来有月族男子为王,于是改为奉月为父,所以在其后裔中,称母亲为“阿爸”;称父亲为“阿玛”。也就是称月亮为父亲;称太阳为母亲.但月族的太阳,是第二个太阳,所以,次日称“昌”,居地为“晋”,即“亚日”,以区别真正的太阳炎帝,因此昌姓出自黄帝族。《史记•五帝本纪》曰:“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昌姓被蜀山氏继承,世与黄帝族联姻,因此昌姓是上古门阀,其居地称“晋阳”,“晋陵”,“晋城”。

当今湖北省仙桃市、潜江市、武汉市、黄石市、孝昌县;河南省信阳、登封市、伊川县、洛阳市;安徽六安市、巢湖市、金寨县;山东省平度市;重庆市、成都市;江西省吉安市、新余市、萍乡市、南昌市;湖南益阳、桃江县;江苏省南通市、辽宁省、浙江省、陕西省城古县、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台湾省、海南省等地都有昌姓人家居住。

昌姓后来多居于河南,并且在汝南郡,东海郡发展,逐渐形成望族,世称汝南望(汉高帝置郡,在今天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东海望(秦时置郡,治所在郯,今山东郯城北)。

昌姓比较少见,却有着十分光彩的家世背景,其源流共有三支,其中两支是黄帝后裔。

(1)是黄帝的嫡子昌意的后裔。昌意就是颛顼帝的父亲,是组成中华民族的主要血脉。《风俗通》记载:昌姓是“黄帝之子昌意之后。”显然是黄帝后裔。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昌意是黄帝的正妃缧祖所生的儿子,后来娶蜀山氏之女为妻,就生了颛顼高阳氏。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颛顼的母亲也是以昌为姓,叫做昌仆,又名女妪(音于)。关于她怀育那位了不起的上古民族领袖颛顼,《河图》上有记载:“瑶光如蜕,贯月正白,感女妪于幽房之宫,生颛顼。”这种说法,虽然不免有附会神明之嫌,然而,却可以看出昌义和昌仆的确有其人,也为中国昌姓的出处,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明。(2)是从任姓分出来的。《姓氏考略》明载:“路史,任姓后亦有昌氏,望出汝南、东海。”但是,任姓也是当初黄帝所赐封的十二个基本姓氏之一,所以,这一支出自任姓的昌姓,依然是黄帝之血裔。(3)陇西昌氏,出自秦时羌人。(见《晋书》)。昌姓望出汝南、东海。根据《万姓统谱》记载,昌姓人要数岭南最多。岭南,就是现在的两广。昌姓出过好几位著名人物:东周初年有位“情报专家”昌他;后汉有东海相昌豨;南北朝时的梁朝,有一位大名鼎鼎的护军将军昌义之,在魏军侵犯徐州时,建有辉煌的战功;宋朝有嘉定进士昌正大、义州刺史昌义之。明朝有嘉靖进士昌应时;清朝有康熙乙未进士昌天锦,又有昌新运,任守备。

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迁民之昌姓后裔分布于苏、皖、豫、鄂等地。

马姓得姓始祖

姬公钽、赵奢、马宫、马庆祥、马依泽、马德路丁、定亦德、马佳•赫东额、马佳•穆敦。

马团:福公之子,马团字继宗,号湘水,行悠四,天福二年丁酉乡举后汉乾祐二年为杭州右厢二干辨周显德二年转都干辨累官至学士,娶赵氏,诰赠夫人,合葬本处龟山,生子一:马珂。是为浙江嵊县扶风堂马氏始祖。

马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十四位,属于超级大姓系列,人口约一千八百四十六万一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15%左右。

汉族马姓最初发祥于春秋战国时代的河北省邯郸市一带。在战国末期,马姓子孙就已有一些迁居陕西省关中,在此后的时期内,马姓不断得以发展,并且有许多成为当朝高官。家族逐渐得以兴旺,并且最终使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茂陵)成为马氏的发展繁衍中心。在西汉时,马姓中又增添了由马矢姓改姓马而来的一支,也逐渐得到壮大。两汉至南北朝时期,马姓除在扶风茂陵成为望族外,还分布于今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甘肃、江苏、浙江等省的一些地方,同时汉代时期,马姓宗族大举西迁到西北地区,后来再度东迁到黄淮地区。唐朝末年,王潮、王审知入闽,有河南马姓人随同前住,在福建省安家落户,后发展成为大族。许州鄢陵(今属河南省)人马殷从军作战,在唐末,五代十国时期被封为王,建立楚国,包括现今湖南全省,广西大部及广东、贵州部分地区,从而使马姓在广大的地区内得到巨大发展,分布于各地。宋代以后,闽、粤地区马姓逐渐增多,到了明代,马姓族人得以进一步发展,遍布于福建。至清代,马姓开始有些移居于台湾省,进而又远徙东南亚及欧美。当今,马姓为中国第十四位大姓,并且主要生活在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马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十四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是全国回族十三大姓之一。

第十六集、苗 风 花 方

一提到苗凤花,一般人很容易以为这三个姓氏是南方姓氏,但是为什么今天苗姓人口在山东省最多,而花姓人口在辽宁省最多?苗凤花这三个姓氏在迁徙演变过程中都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呢?此外,相对常见的方姓,他的姓氏源流又是什么?为什么有人说桐城方氏是曲阜孔氏之后,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家族呢?

苗姓历史上名人不绝于书,唐宋以后,苗姓的名人更多。比如苗训,河中人,也就是今天的山西永济人,宋初的大臣,这个人很厉害,他非常擅长天文占候之术,就是他预言了赵匡胤陈桥兵变的。

从明洪武十六年起,罗婺部落凤氏家族先后八次进京晋见明朝皇帝,屡次受到朝廷的赏赐,受到明朝的恩宠。

花姓的名人还特别有意思,姓花的名人几乎都是武将,南北朝时期女英雄花木兰,《水浒传》中的小李广花容,唐朝大将花敬定,都是那种能打仗的人。

相对人口较多的方姓,历代名人典故众多,其中著名的方氏三圣就包括:墨圣方于鲁、联圣方地山和骨圣方先之。那么关于这三个人又都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呢?系列节目《钱文忠解读百家姓》今天为您解读《苗凤花方》四姓。

苗,姓主要有三个来源。

第一,出自芈姓,春秋的时候楚若敖之孙,楚大夫伯棼以罪诛,他的儿子叫贲皇就跑到了晋,他的采邑在苗,在今天河南济源西边,他的子孙以采邑为氏,这只最主要的。

第二,上古名医,上古有个名医叫苗父,他的后代姓苗。

第三,出自少数民族,其他民族也有很多姓苗的,比如满族有苗姓,拉祜族苦聪人有个姓叫阿沙普,不知道为什么改姓苗。满族、彝族、畲族、蒙古族、维吾尔族、东乡族、回族都有苗姓,苗的采邑,在河南济源,现在还有一个地名叫苗亭,据说就是两千六百多年前苗邑的遗址。

三家分晋是战国的开端,春秋战国以此划分,以后,苗姓就开始到了山西、河北等地,战国后期秦国开始攻占六国,苗姓的祖居地,今天河南济源,战火连天,大批的苗姓或者往北到了,今天山西长治,或者往东到了,今天山东的定陶,后来发展出苗姓两大支,山西长治的上党苗姓,和山东定陶的济阴苗姓。

两汉时期见于史籍的苗姓不少,比如东汉时期东阿侯苗光,他的子孙就落籍在,今天山东东阿,东阿的苗姓就是苗光的后代。魏晋南北朝时期,苗姓开始往江南移动,其中有一支苗姓,到了今天浙江金华,形成了苗姓一个非常昌盛的族望,叫东阳郡,东阳苗氏是从北方迁过来的。到隋唐时期,苗姓主要还是在上党,也就是山西长治,济阴,也就是山东定陶,这两个地方非常繁荣昌盛。

两宋时期,尤其是南宋以后,苗姓开始往南迁,就分布到了南方,明初大槐树移民,移了一百多个姓,里面就有苗姓。有开始往南迁了一部分,后来明中叶以后,苗姓在全国大部分地方都有了,沿海的开始进入台湾,清朝中叶以后,随着闯关东的热潮,冀鲁豫三地的苗姓,进入东三省。现在苗姓山东最多,甘肃、河南次之,这三个省的苗姓人口,占了全国苗姓人口52%

苗姓是典型的北方姓氏,源于北也盛于北,苗姓历史上名人不绝于书,唐宋以后苗姓的名人更多,苗训河中人,也就是今天的山西永济人,宋初的大臣,非常善于天文占侯之术,这个人是预言了赵匡胤陈桥兵变的,这个人在宋朝初年,一直当到了检校工部尚书。还有苗再成,南宋人,一直当官当到真州知府,文天祥败走的时候,很悲惨,很多城不让他进城,到了真州的时候,就被苗再成恭恭敬敬请到城里,共商抗元大计,后来苗再成死守孤城,最后战死,也很惨烈。苗姓排行第146位,人口89万,占全国人口0.071%。

凤,姓来源有四

第一,出自高辛氏,是帝喾的后代,也就是皇帝的后裔,以官名为氏,因为凤鸟氏为历正,凤鸟氏是一个官,管历法。历法在中国古代是很重要的,如果预测不准,就是皇帝失德,他的子孙就以官名凤为姓。

第二,出自姬姓,是唐代南诏国王族阁罗凤氏之后,他们一直说自己是姬姓之后,但是他们是南诏国的,他这一支后来也姓凤。

第三,出自回族,凤姓是今天贵州一带回族的大姓。

第四,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后裔,安徽的凤姓和谁都不一样,是刘知远的后裔,后汉灭亡以后,刘知远的后裔逃到了江南,北宋初年他们逃到了安徽泾县,南乡茂林地区的阳山,听到了凤鸟的叫声,觉得非常吉祥,就把刘姓改成了凤姓。就定居在这里,其实他们姓刘,但是躲在这里,北宋初年北发现了,一看,连刘都不敢姓了,都改姓凤了,而且都是安分守己的良民,就没有追究,但是留下了一个御批,凤姓不得入朝,要防着他们,因为他们是前皇室的后裔。我们知道安徽的凤姓,确实在传统中国没有当官的。

凤姓的迁徙不详,在历史特别值得介绍的,倒不是汉族的凤姓,而是彝族的凤姓,今天金沙江两岸彝族文化,非常精彩,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武定罗婺彝族凤氏家族,罗婺凤氏土司及其后裔,一共在金沙江两岸传了64带,两千多年,凤氏家族一直在那里,明朝时罗婺部落凤氏土司,最兴旺的时期。

《明史•土司传》,和《武定府志》记载,洪武十四年,也就是朱元璋的时候,傅有得、沐英攻云南,这个时候,这一支的土司就备粮千担,到昆明金马山迎接沐英,按照彝族最高的等级,数里搭棚,拦门敬酒,这是有名的彝族风俗,杀猪宰羊,大摆筵席,三天三夜灯火通明,歌舞不绝,欢迎沐英的部队。

在洪武十六年起,这一支凤氏家族先后八次进京,觐见明朝皇帝,屡次受到朝廷的赏赐,受到明朝的恩宠,这个势力就非常大,影响到整个云南。武定云南凤氏族土司,在西南地区辉煌显赫了一千多年,对楚雄州彝族文化,有非常重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凤姓没有排进前500位。

花,姓的起源扑朔迷离。

第一,源自姬姓,是周文王的后代,华姓的后代,后来讹变为花。根据清朝著名学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华字下面有条注,北朝以前没有“花”字的,所以现在叫《妙法莲花经》,所以我们知道这一支大概是北朝以后改姓花的,

第二,源自外族,唐朝的时候有两个国家的人,大概各有几个人改姓了花,唐朝的几个人,如果生机勃勃的话,今天就是几十万了,一个国家来自叫婆利婆利国,一个国家叫诃陵国,婆利婆利国就是今天的文莱达鲁萨兰国,这个国家有的人在隋炀帝大业十二年,616年,婆利婆利国遣使入贡,有些人不回去了,就停在这里姓花了。诃陵国是今天的印度尼西亚一带,也是到这儿来做生意,就留在东南亚了,今天福建漳州,还有人说自己是文莱一带印度尼西亚那一带的后裔,两个姓,一个是诃姓,一个是花姓,而在漳州这一带,这两个字的读音一样,都念(he)。

第三,源于何姓,一些何姓变成了花姓。

第四,源于女真族,女真族有花氏。

第五,源于满族,满族非常古来的氏族,富珠哩族后来姓是花氏。

第六,源于回族,花姓是回族的大姓,主要分布在江浙一带,这里的回族有很多姓花的,西北不多。

第七,源于傣族,傣族分水傣、旱傣,是指生活在水边的傣族和生活在山地的傣族,还有一支叫花傣,这一支的汉姓就叫花。

历史上花姓名人,除了花木兰以外,最早真正见于正史上的花姓名人,是在唐朝,像骁勇过人,当时讨平四川段子璋谋反,的名将花敬定,大诗人杜甫专门为他写过诗,唐末五代北方动荡,民不聊生,北方民众南迁,华姓概莫能外。宋元时期花姓在江南分布越来越大,今天的福建、广东、湖南、湖北均有发现。明初的大槐树移民,还姓也是其中之一。到了乾隆年间,山东等地的花姓,闯关东进入东北。清朝嘉庆年间,贵州贵阳的花姓不得了,科甲连篇,中进士,中举人像开了花一样。

如今花姓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了,但是大家一定都想不到,辽宁的花姓最多,占了全国花姓的人口的69%。说明山东东平的这支花姓,闯关东进入东北,在东北繁衍的非常昌盛。在老家,甚至南方的,可能慢慢倒反而衰微了,花姓的名人在民间特别有意思,花非常优雅,但是姓花的名人机会都是武将,花木兰、花荣都是能打仗的人。

前面讲到的唐朝名将花敬定,杜甫曾经有过一首诗,叫《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而杜甫写的这首诗,在中国诗歌评论史上是,非常有名的课题。花敬定这个人武功高强,但是生活奢侈,而且非常狂妄,经常用一些不符合他身份和地位的礼仪,要享受一下和他的官位不相符合的娱乐,杜甫这首诗其实是在讽刺他。花姓排行第285位,人口18万,占全国人口0.014%。

方,姓的来源。

第一,炎帝之后,炎帝之后被封在方山,他的名字叫雷,方山就是今天河南禹州附近,称为方雷氏,他的子孙一半姓方,一半姓雷,所以方雷是一家。

第二。出自姬姓,是周宣王的大臣姬方叔,平定南方的荆蛮,有功于周室中兴,封于洛,其子孙姓方。

第三,出自姬姓,但是是从翁姓里面分出来的,这一支分出来很晚,但是生命力和生殖力及其旺盛,宋朝初年才分出来,宋朝初年泉州有一个人,叫翁乾度,生了六个儿子,全部是进士,罕见,这个老爷子居然下令六个人,每人取一个姓吧,有姓洪的,姓江的,姓翁的,有姓方的,有姓龚的,有姓花的。居然起了六个姓,结果姓方的一支繁荣发达了。

第四,出自少数民族,今天的满族、蒙古族、傣族、回族、土家族、朝鲜族、高山族等都有汉姓方姓。

方姓也是比较复杂,先秦的时候,方姓主要活动在河南,但一直不活跃。现在韩国的方氏,是比较大的姓,据说就是先秦的时候,从河南迁过去的。到西汉末年,方姓东迁今天安徽北部,开始发达起来,形成大族,唐朝的时候,方姓已经分布到中原、华东、江南各地,方姓一直以中原为中心,多次南下移民。

唐宋时期,我们看见在海南、广东、福建已经有记载看到姓方的人了,宋朝时期,方姓主要集中在福建、安徽、浙江,一直到明朝,福建莆田方氏科举盛况空前,科甲人物居然有三百六十多人。其中两宋的时候,二十八对父子进士,二十六对兄弟进士,进士多大一百三十二人,别的是举人。就是福建莆田一个地方的方姓。

明清两朝,以安徽桐城方氏为代表的诗礼世家,使方氏的声望达到顶峰,安徽桐城方氏不但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桐城方氏易学学派,而且开创了桐城派文风,桐城派文风代表了正宗,主宰了清朝二百多年的中国文坛,梁实秋先生曾经讲过,“桐城方氏,甚门望之隆,也许是仅次于曲阜孔氏。”朱彝尊,清朝著名大学者讲,“方氏门才之盛,甲于皖口,东南学者推为帜志焉。”当代也有学者讲,桐城方氏是曲阜孔氏之后,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家族,是中国文化世家的绝唱。所以方氏被誉为中国第二大文化名门。安徽现在是当代方姓的第一大省,居住方姓总人口的15%。

方氏三圣,墨圣方于鲁,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第二就是墨,方于鲁是明朝万历年间,著名的墨工,今天安徽歙县人,他的家族都做墨。他原来在程君房家学做墨,尽得程氏真传,三十岁以前创造了“九玄三级墨”,这个墨是国家级的东西了,他的制墨有独创,是明朝制墨业,“歙派”代表人物,他有《方氏墨谱》六卷,做了三百八十五种墨,分为国宝、国华、博古、法宝、洪宝、博物六大类,现在谁要有一块方氏墨,就不得了了,比黄金贵N倍。

联圣方地山,中国最后一个联圣方地山,1873年生,1936年去世,原名方尔谦,字地山,扬州人,出生于书香世家,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学者、书法家、楹联家,当时有联圣之称。小时候母亲很早就过世了,他和他的弟弟是由他的姐姐抚养成人的,他的父亲方沛森,看到这对兄弟聪明的不得了,所以尽管困难,不废教读,年纪很小的时候就有才名,当时在文坛上就叫两方,到了光绪十二年,也就是1886年,十三岁的方地山考中秀才,后来在北洋武备学堂教书,经常在《大公报》上发表文章,很有名气,而且特别擅长写联语,联语当中特别擅长写嵌名联,你把名字报给他,想都不想,嵌在上下联里,写的精绝无比,他在《大公报》上的文章,被袁世凯看中了,重金请去做家庭教师,教的袁世凯的几个孩子诗词、作文,文学修养都是非常好的,他和袁世凯的第二个儿子,袁克文成为莫逆之交,并且结为儿女亲家,晚年收藏钱币成为大家。后来有非常著名的弟子向他问学。

骨圣方先之,中医骨科圣人级别的医生,方姓这种级别的人才特别多,在一个行业里可以做到顶尖。方姓排行第63位,人口410万,占全国人口0.33%。

第十七集、俞 任 袁 柳

俞、任、袁三姓的来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柳姓的来源也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所以可以说俞、任、袁、柳四姓都是比较古老的姓氏。那么在史书中都记载了哪些关于上古名医俞跗的神奇故事呢?任姓究竟是源自黄帝还是更古老的伏羲氏?姓和轩辕黄帝又有什么特别的关系?除了柳下惠坐怀不乱的典故之外,还有哪些和柳姓相关的有趣故事呢?

武义县俞源村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古村落,引发了国内外专家极大的兴趣和关注。俞源村距武义县城20公里,现有农户700多户,2000多人口,是目前全国较大的俞姓氏聚居地。据《俞氏宗谱》记载,明清两代,该村出过尚书、大夫、进士、抚台、知县、举人等260人,村人读书成风,历代书香不绝。今天俞源人津津乐道地传诵着有关刘伯温的传奇故事。传奇之一是“七星神塘”。

任姓氏是古老的大姓,历代与任姓有关的名人故事很多。比如任姓得姓始祖任不齐,比如司马迁《报任安书》的任安,等等。

历史上袁姓名人也不少,比如袁天罡,唐初益州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在唐太宗贞观初年,袁天罡以相术预测已是名扬天下,唐太宗李世民曾召见袁天罡对其术数之精奇深奥大为称赞。相传武则天尚在襁褓中时,袁天罡曾为她相面。

我们现在经常祝福别人“安康”,据说这其实和柳姓有关。系列节目《钱文忠解读百家姓》今天为您解读《俞任 袁 柳》四姓。

俞,姓也有多种来源。

第一,出自皇帝臣子俞跗之后,是医术高超,而且特别善于诊脉,也是被中国认为是杏林之祖。俞跗就是见于《扁鹊传》的,但是时间更早。是皇帝时期的一个名医,他的子孙就以俞为氏。称为俞氏,属于以职业为姓,俞,在古代同治愈的,愈。

第二,出自春秋的时候郑国和楚国公族,当中都有姓俞的。

第三,出自少数民族汉姓或改姓,这个也是非常多,我们现在知道,满族、彝族、土家族、回族、朝鲜族都有俞姓。

第四,出自商超的俞族,他的子孙姓俞。

俞姓的得姓很早,皇帝的臣子就有姓俞,他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但是一直到隋唐以前,见于史籍记载的俞姓寥寥无几,数的出来,就这么几个俞伯牙,东汉时候在于阗,也就是今天新疆和田南疆的重镇,那时候有一个独立的国家,叫于阗国,他有个王居然叫俞林,这应该不是汉姓,而是当地和田文,或者叫于阗语的译音,东晋的时候,宣城,就是今天的安徽,发现有个人叫俞纵,南朝的宋,俞佥见于史册,除此之外大概很难找到了,但是这几条材料足以说明,隋唐以前俞姓已经开始南迁了,不然不会出现在安徽,建康。

唐代俞姓开始往广东,往更南的地方迁,俞姓和别的姓比,在这一点上非常有意思,姓的迁移很少能说出到底是谁,为谁迁过去的,但是俞姓说的清楚,在武则天的时候,荆州江陵,是今天湖北了,那地方有一个人叫俞文俊,这个人胆子非常大,他发现新丰这个地方,突然冒出一座山来,俞文俊就说主要是女主居阳位。他就把这件事上奏武则天,武则天把俞文俊发配到了岭南,所以广东、广西一带的俞姓,是这位俞大胆的后代,这些资料表明唐朝以前,俞姓长期生活在,今天的山西、河南、河北人丁兴旺,但是名人不多。

进入宋代以后,俞姓突然光芒四射,见于史籍的人众多,明朝初期,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又开始打规模南迁。到今天俞姓主要分布在安徽、浙江、江苏已经以南方为主了,这三个省的俞姓人口占了全国俞姓的70%。在历史他的得姓始祖是俞跗,是传说中的杏林之祖,据说神农尝百草,当时跟着神农吃草的就有俞跗,俞跗是从实践当中出来的,他不仅懂得用草药,说他的医术有八个字,“割皮解肌,洗涤五脏”。

最主要关于他的传说,说是皇帝的小儿子禺阳病入膏肓,皇帝去请他,俞跗赶到的时候,这个小儿子已经气若游丝,命悬一线。俞跗当着皇帝的面拿出一把刀来,一下拉开禺阳的肚子,结果俞跗留下了一句至理名言,做医生的首要条件是忘掉自己荣辱,忘掉自己医疗事故的责任,才能全心全意把心放在病人和皇者身上,见于《史记》的《扁鹊传》。

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个非常神秘的地方,浙江省武义县有一个古村,叫俞源村,离开武义县二十多里,现在有农户七百户,人口两千多,是中国非常大的俞姓聚居地,这么一个村在明清两代,出过尚书、大夫、巡抚、知县、进士、举人一共260人,全部姓俞,这个村早就有规划设计,是刘伯温设计的,设计了七口水塘,今天还在,这七个水塘1997年被人发现了,就是北斗七星,严格布局,这七口水塘到现在都清澈见底,活水源源不断,这也是中国最大的俞姓聚居地之一。俞姓排行第119位,人口140万,占全国人口0.12%。

任,姓很古老。

第一,源自伏羲和皇帝的后裔,相传皇帝二十五子,得姓的十四人,一共得了十二个姓,这是中国最早的姓,这十二个姓里边有任姓。

第二,源自孔子的弟子任不齐,现在的任姓都把自己的得姓始祖,认作是孔子的弟子任不齐,任不齐是孔子的七十二个弟子之一。

第三,远古妊姓衍传,古代任姓是写成妊娠的妊,这个姓大概是母系氏族残留的。

第四,源自风姓,太昊之后,风姓之国,今天山东济宁一带,他的子孙姓任。

第五,其他改姓而来。

第六,少数民族采用汉姓,根据魏书的记载,巴族有一个统帅,巴就是今天四川重庆一带,这个族的统帅汉姓姓任。西夏族里边也有姓任的,今天的哈尼族、瑶族、回族、满族、蒙族。土家族、羌族都有任姓。

分布很广,先秦的时候,任姓主要活动在,今天的山东、河南、湖北。秦汉的时候,任姓已经扩散到陕西、四川、广东、浙江、江苏、甘肃一带。宋代的时候,任姓出现在。今天福建的移民。明朝的时候,任姓已经遍布全国。我们从今天来看,任姓第一大省是河南,占了全部任姓人口的11%。

任姓是非常古老的姓,和历代任姓相关的典故特别多。过去经常讲一个官特别清廉,清如任棠水,任棠是一个人名,是东汉时期甘肃天水人,学问很大,很有名,但是不当官,在家教书为主,是当时著名的隐士,按照中国的传统非常好,一个新的官员到了一个地方,首先要拜访这个地方有名望的人。所以有一个叫庞參的人到这里,当太守,他就去拜访任棠,庞參是个了不起的官,能干也礼贤下士。庞參到了任家,发现任棠不在门口等,他就觉得很奇怪,看到任棠抱着孙子一言不发,在门口放了一张桌子,桌子上放了一碗水,旁边放了一棵刚从地里拔出来的薤,水和薤两种东西放在这里,什么话也不说。跟着太守来的随员,就大骂任棠,任棠理都不理,但是庞參就拦着身边的随从,说咱们走吧,我知道任老先生的意思了。庞參后来说,任棠老先生这是在教导我,和我们这些当官的,放一盆清水,是让我们做水一样的清官,拔一株薤,是希望我们能够产出欺压百姓的豪强,薤在地里是一种很霸道的草,他抱着孙子长跪在堂前,是希望我们这些当官的爱惜民力,抚恤老弱幼小,这个故事就传下来了,甘肃西北地方的任姓,就经常称自己为水薤堂,典故就在这里,这个见于正史,《后汉书•庞參传》,不是民间传说。任姓排行第59位,人口420万,占全国人口0.34%。

袁,姓非常特别。

第一,出自姚姓。

第二,出自轩辕黄帝,是袁姓的主流。

第三,出自古代少数民族,在古代少数民族当中,有很多姓袁的,可是如今都没有了。

第四,出自改姓,袁姓的改姓在历史上特别厉害,山西洪洞大槐树的姓袁的人,可能真不知道原来姓什么,明朝崇祯年间,战乱不停,有一个山东人叫袁葵,到山西洪洞当县令,这个人是个清官,俸禄也没有多少,又是灾荒战乱,他收养了几百个孤儿、弃儿、和家里养不起孩子,养起来以后,这几百个孩子全姓袁,灾荒过后,就让大家把孩子领回去,他当完官就要回老家,这些人为了报答他的恩情,就姓袁了,还有一些孤儿领养回去的都姓袁。这一下多住几百个姓袁的,崇祯到现在几百年了,有很多代了,所以山西洪洞的姓袁的很多,很特殊,是为了纪念袁葵。

第五,少数民族中有袁姓,满族、蒙族、回族、土家族、彝族、瑶族、白族、朝鲜族都有袁姓。

袁姓主要的,最早的发祥地是今天河南,慢慢的开始往外拔迁,由于战乱等原因,袁姓就散布到各地,到宋朝的时候,江西、浙江、江苏袁姓特别多。在宋代以前开始进入福建,宋代开始大规模地进入广东,所以明清之际,袁姓就已经遍布全国了。

袁天罡,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这一定是一个周易的高手。他是唐朝初年成都人,这个人善风鉴,屡试不爽,就是特别会相面,他最有名的一次是,武则天的爸爸请他去,给家人算命,武则天那个时候刚生下来,还抱着呢,而且还打扮成男孩的样子,还没说给武则天算呢,袁天罡就说不得了,说这位公子神色奥妙,前途不可限量。武则天一睁眼,袁天罡就说这事贵人中之最贵者也,但是他说这是一位小姐吧。

袁天罡是唐朝,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虽然关于他看相的神奇故事,在新旧《唐书》中有不少记载,特别是他给武则天看相的故事,更被描述的神乎其神。但现在看来,这是都是当时统治者为了巩固地位,神化自己,是强调君权神授的附会而已。

历史上我们知道装疯卖傻,装疯卖傻的冠军也是姓袁的,这个人叫袁凯,在明朝初年是一个官,有一次明太祖朱元璋要圈决,要处决的囚犯,袁凯是这方面的官,朱元璋就让他拿给太子看一看。黄太子就拿笔删掉了很多,朱元璋一看这是什么意思呢?我做坏人你做好人啊,朱元璋不高兴了,就问袁凯,说贞于太子哪个更仁慈一点?袁凯当时就觉得问题严重,这里面有杀机,说皇上对,皇上总有死的一天,太子当皇上,日子就不好过了,如果说太子对,立马就报销了,没话跟你说了。他想了半天说,陛下对于这些人处以极刑,在法律上讲是对的,但是太子原谅这些人,说明太子心地仁厚,朱元璋认为他是耍滑头,两面讨好,就把他关了起来,后来又把他放出来了。但是给朱元璋留一个影响这是一个袁滑头,只要一开会,就问袁滑头来了吗?

袁凯一想这事更不对了,不能当官了,所以他就进一步装疯卖傻,就装给朱元璋看的,有一天上朝的时候,摔了一跤中风了,傍边的人乱作一团,朱元璋命人拿来贴钻,就往腿上钻,这个人装疯的意志非常了得,咬紧牙关,被钻的腿上全是血洞,依然做坚决中风状态,朱元璋一看像是真的,就说你别当官了,赶紧走吧,一般人回家就不装了。但是这个袁凯装疯卖傻的技术难以想象,高度警惕,时刻装疯,他就知道朱元璋会派人来看他,他在老家还是装疯,叫家人打了一根铁链,挂在自己的脖子上,出门叫人牵着。

但是朱元璋也是一个高手,就下诏重新委任他一个非常高贵的官,儒学教授,这个时候就见底了,你拼命不当,这是一种选择,但是这袁凯是真了得,去当了,依然拖着链子去当,但是他厉害在哪儿?因为是儒学教授,天天在位置上坐着,带着链子长小曲,这一下朱元璋彻底晕了,这是中国装疯卖傻的第一人,躲过了朱元璋杀戮功臣的狂潮。袁姓排行第36位,人口700万,占全国人口的0.54%。

柳,姓来源。

第一,出自姬姓,这里面最有名的人,或者说柳姓的始祖柳下惠。

第二,出自芈姓,是楚怀王的孙子叫心的后代。

第三,出自改姓。

第四,少数民族中的柳姓。

柳姓发源于河南北部,六国灭了以后,柳姓进入山西境内,并且逐渐迁到现在河东,山西永济一带,河东柳氏是望族。唐以前,柳姓已经到了今天的四川、广西、福建等地,唐以后,柳姓在南方兴盛,广为分布。明朝大槐树移民,柳姓也是众姓之一,清朝开始,柳姓比较多的去了台湾,或者海外。

和柳姓关的典故,柳下惠最有名,我们不说。现在过年过节都要祝贺人家幸福安康,原来祝的幸福安乐,现在是安康,快乐和健康,其实不是这么回事,典故和这枚关系。宋朝有一个秀才叫柳冕,这个秀才有个特点,学问大但是忌讳也大,他去参见考试,周围人和自己说话,他严格规定,不许说乐、落这样的音,仆人当然很注意,但是有不小心说错的时候,就挨打,打个半死,于是,仆人就把安乐的乐说成康,关安乐叫安康,发榜以后,柳冕不敢看,就问仆人中没中,仆人看完跑回来说,秀才康了,就是落榜了。安康这个典故是这么来的,现在如果咱们有机会到山西晋城,可以去看看那里的柳氏故居,是柳宗元后代的聚居地,一直到今天保存极好,全是古建筑整个村落,外面有围墙隔开,这是全国保存最好,最古老的原生态的柳氏聚居地。柳姓排行第133位,人口114万,占全国人口0.09%。

第十八集、酆 鲍 史 唐

酆姓虽然是一个非常罕见的姓氏,但是他们的血脉纯正。就人口数量而论,鲍姓不是大姓,但是历史上人才辈出。史姓和唐姓是相对人口较多的大姓,历朝历代名人典故众多。那么酆鲍史 唐这四姓的姓氏来源究竟是出自哪里?关于这四个姓氏的历史名人和典故传奇又都有哪些呢?

酆是一个非常罕见的姓氏了,历史上比较著名的酆姓人物----酆去奢是出现在道教传说和地方传说中的有名人物。

就人口数量而论,鲍姓不是大姓,但是历史上人才辈出,比如管鲍之交和二鲍纠慝,都是和鲍姓有关的著名典故。

江苏溧阳史氏祠堂有副对联:“祖孙父子、兄弟叔侄,四世翰苑蝉联,犹有舅甥翁婿;子午卯酉、辰戌丑未,八榜科名鼎盛,又逢己亥寅申”。指的就是清朝时期的史鹤龄从康熙年间入翰林后,其子、其孙、侄孙、曾孙、女婿、外甥相继为翰林,堪称海内无第二家。

三国曹植的《求自试表》里说:“绝缨、盗马之臣赦,而楚、赵以济其难。”

其中“绝缨”这个典故源于汉代刘向的《说苑•复恩》,讲的是春秋时期楚国将领唐狡的故事。

另外唐姓总祠堂乃是山西太原著名的晋祠,晋祠位于太原市区西南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晋水的发源处,是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游览胜地。系列节目《钱文忠解读百家姓》今天为您解读《酆鲍史唐》四姓。

酆姓来源

应该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姬昌第十七个儿子姬子于之后,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姓篡》、《通志•氏族略》等记载:丰氏、酆氏始祖为周文王姬昌之子子于,起源于西周初年。丰,本为商王朝末期崇国君主崇侯虎的属地。周文王灭崇国后,改其地名为丰邑。到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王朝之后,敕封自己的弟弟、即周文王的第十七子姬子于在丰邑,拱卫京畿,爵为侯爵,史称“丰侯”。这在史籍《史记》中记载为:“丰国,侯爵,始封文王子。今陕西西安户县东五里有丰城。”杜预注“丰国在始平户县东。”到了周成王姬诵执政后期,就改变了周武王的旨意,不再让丰侯当丰国的首领了。按史籍《竹书纪年》的记载:“成王十九年,王巡狩侯甸方岳,召康公从,归于宗周,遂正百官,黜丰侯。”也就是在公元前1084年(待考),周成王废黜了爱酗酒误事的丰侯,这个姬姓丰国成为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国”。在丰侯被废黜后,丰国亦消,其后裔子孙遂散居各地,约以原封邑名为姓氏,称丰氏。到了汉武帝刘彻执政时期,诏令规范汉字,在许多地名的原字上皆增加了“邑”偏旁,以表示其专指地名。而“丰”字添加了“邑”偏旁,就成为后世的“酆”字,诸多史书因之改丰为酆。此后,丰氏一族逐渐形成了丰氏、酆氏两大支系,皆世代相传至今,史称丰氏、酆氏正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行的文字简化过程中,由于“丰”字被简化为“丰”字,该系酆氏族人多有自行误简为丰氏者。

得姓始祖子于。酆姓出自姬姓,是3000多年前周文王的后代。根据《元和姓纂》上的记载,上古时,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将他的弟弟(即周文王的第十七子)子于封于酆邑,享用那里的物产,酆姓就由此产生的。酆邑就在现今的陕西省户县一带,古时那里农作和桑叶都盛产,是个好地方。武王的这个弟弟受封后就称为酆侯,他的后代以酆为姓,散居各地。因为酆侯太喜欢醉酒,周朝朝廷觉得由他治理酆邑不合适,在周成王执政时,就改变了周武王的命令,不让他当那里的首领了。酆侯的儿孙们就约好,以后不管到那里,都姓酆。故酆氏后人奉子于为酆姓的得姓始祖。

酆 隆:西晋时期封新城侯,始居洛阳。由晋及唐,酆隆第十四世孙酆徽任江西吉州别驾,遂家于吉州。递传至酆逊,由丰城县黄埠迁临江府清江县车溪。再传至酆承亶,向服贾鄂汉,清乾隆间土匪起,迂道回梓,路出平江献钟,见其山水秀丽,遂购市廛居之。生酆启囗、酆启陯、酆启隈三子。子孙日繁,散布于平邑献钟、长寿、百峰洞及长沙县。

迁徙分布

酆氏或是典型的汉族姓氏,而今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与台湾省均未进入前三百大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一百零一位门阀。

酆氏远祖始于西周王朝,据通志氏族略上记载,周文王的第十七子,受封于酆地(今陕西户县),封为侯爵,称酆侯。其子孙后代就世代以国号“酆”为姓氏。因此,酆氏出自周朝王室,起源于姬姓。

古时酆邑的农作物和桑叶都盛产,是个好地方。酆氏子孙世代繁衍于京兆北部一带。

唐朝时期,京城建于长安,是当时酆氏族人聚集最多的地方。据典籍《辞海》的注释,酆侯之地古名为“鄠”,位于长安西南,涝水东岸,夏时扈国,秦为鄠邑,汉置鄠县,即今陕西省户县。这便是全国酆氏人家最早的发源地。

追溯中国的历史,在周朝以前没有这个“酆”字,至周文王分封第十七子酆侯之后,“酆”字开始出现,只有两种意思:一是姓氏,二是地名。

“酆”字三千年以来在笔画和结构上没有发生过任何变化,是相当古老的姓氏。虽然酆氏人口比较少,在中国历史上也比较低调,但是作为酆氏的人应引以为自豪是:酆氏代表了姬姓血脉的“纯正”。

历史名人

宋代衢州龙丘人,家住于九峰山下。少入道,游学道术,精思忘疲。年三十余,便居处州松阳县安和观,其观即叶静能故乡学道之所。而观北五里有卯山,高五十余丈,相传云汉张天师及叶静能,皆居此山修道。去奢慕前事,登其山结庵以居。后观中道士,相率山下居人为构屋,及造堂殿。设老君、张天师像,及叶静能真影,朝夕焚修朝礼。山东南有一方石,阔二丈余,平若砥,盖天然也。去奢常坐其上,拱默静想,一旦感神人,谓之曰:张天师有斩邪剑二口,并瓶贮丹在此石下,可以取之。去奢谢神人曰:此石天设,非人力可加。自惟荒谬,守真而已。托兹山栖获安,久蒙圣佑,丹之与剑,讵可辄取?神人曰:但勤修无怠,剑丹自可立致。后三年,神人乃以剑丹送于去奢。剑乃张天师七星剑。丹以石匣藏之,一瓶贮之,倾药有斗余,如麻子,红色光明。去奢自服及施人,有疾皆愈。时丽水县人华造,因中和年荒乱之后,拥土人据岩险。

浙东连帅具以上闻,朝廷议欲息兵,乃授造以刺史。而造凶险,闻去奢神与剑丹,乃以兵围其山,取去奢并剑丹,到州夺其剑丹,而囚锁去奢于空室中。时方炎暑,一月日不与之水,造为去奢已毙矣。及开室,见神色俨然,颜状红白,愈于来时。造惊异,乃却送去奢归山,剑丹留之。一夜风雷,飞鸣失所,去奢闻剑却归石下尔。后居后居山十五年余,每言常见龙虎异鸟,行于庭际。安和观道士多寓山顶烧奏,见龙虎鸟迹,咸惊异之。

去奢不食多年,或人秽触其山,春冬则猛兽来惊,秋夏则毒蛇所螫。去奢又言,每雷雨只在山半,常见云龙、雷公、电姥、神鬼甚众,或到此相见,咸有礼焉。又寄宿道士,夜闻去奢所居静室,若与人谈话,窃窥之,惟闻异香满室,及环佩声。或见有戴远游冠、绛服、螺髻垂发、碧绡衣男女四人对坐,侍从皆玉童玉女,光明照身,复有神人远立于侧,而道士皆不敢惊,但虔敬而已。一日,去奢告道士曰:恐当离此山去,不长相见也。后数日,有彩云鸾鹄,声乐满空,徘徊山顶。后有綍舆幡幢,灵官驾龙鹿,皆五色,亦骑鸾凤迎,去奢升天而去,山下道俗观望者甚众。

鲍姓来源

源于姒姓,出自春秋时夏禹裔孙敬叔之后,以邑(国)名为氏。据史籍《姓苑》记载:“系出姒姓,夏禹后。春秋时杞公子有仕齐者,食采于鲍,因以命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记载,春秋时期,夏禹的裔孙姒敬叔(杞公子)仕于齐国,被赐封食采于鲍邑(今山东济南历城),其儿子姒叔牙以邑名为自己的姓氏,称鲍叔牙,尊称鲍子,他以知人善交著称千古。鲍叔牙,公元前?~前644年。自青年时期起,鲍叔牙即与管仲相交为友,深知管仲之贤。起先鲍叔牙于事公子小白,管仲则事于公子纠。后在周庄王姬佗十二年(公元前685年)为争夺齐国君位,管仲箭射公子小白中钩,及至公子小白于抢先回国即位,是为齐桓公。鲍叔牙后来被齐桓公任为国相,拟任鲍叔牙为上卿。他力劝齐桓公将囚拘的管仲开释,使之代己位,而以身下之。流传千古的成语“鲍子遗风”、“管鲍之交”,便是源于他们二人之间的友谊故事。二人相佐齐桓公九合诸侯,成就了齐桓公的春秋霸业。故而,后世言人之相知,必称管鲍,世传美谈。在齐桓公执政时期,齐国空前强大,而鲍叔牙深知管仲有非凡的治世才能,始终如一地礼让、尊重、信任。管仲曾感叹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在鲍叔牙的后裔子孙中,多以其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世代相传为鲍氏,史称鲍氏正宗。

源于风姓,出自远古第一帝伏羲氏,属于以先祖称号为氏。唐朝学者司马贞在《三皇本纪》中记载:“太皞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养牺牲以庖厨,故曰庖牺。”北魏时期的著名学者郦道元在《水经注•渭水》中也记载:“故渎东迳成纪县,故帝太皡庖牺所生之处也”。清朝学者王念孙在《读书杂志•淮南内篇•季子》中也记载:“伏牺字,《汉书》皆作宓。庖字古读若浮……、宓声相近,故宓牺或作庖牺。”庖牺氏,就是远古第一帝伏羲氏,是为其别称之一,他教会人类烹食而餐,使人类摆脱了茹毛饮血的蛮荒状态,因此被称为庖牺氏。

“庖”字,在春秋战国时期与“鞄”、“鲍”有通假之义,因此在庖牺氏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其谐音字“鲍”为姓氏者,称鲍氏,是为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申鲍胥,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申鲍胥,是历史上著名的楚国爱国英雄,为伍子胥的好朋友。周景王姬贵二十三年(楚平王熊弃疾七年,公元前522年),楚平王听信了大夫费无忌的谗言,将太子太傅伍奢及其长子伍尚杀害,其幼子伍员(伍子胥)被迫逃奔吴国。临行前,伍员忿忿地对申鲍胥说:“我必覆楚国!”而申鲍胥则回答道:“勉之,子能覆之,我必能兴之!”到了周敬王姬丐十五年(楚昭王熊壬十年,公元前506年)年末,吴王阖闾率领吴国大军及孙武、伍员、伯嚭等人,并联合了唐、蔡两国共伐楚国,楚军大败,郢都沦陷,楚昭王弃国出奔。伍员掘开楚平王的坟墓,“鞭尸三百”以泄其灭家之忿。正在楚国处于几乎被吴国灭亡的危机关头时,申鲍胥却独自一人跑到秦国请救兵去了。申鲍胥到了秦国后,向秦哀公说明来意并请求秦国赶紧出兵援救楚多,秦哀公不愿意惹事,因而再三推辞,不肯出兵。申鲍胥看到这种情况后,内心焦急万分,于是他连续七天“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秦哀公被其爱国精神所感动,终于作出了出兵救楚的决定,并派子蒲、子虎二将率领五百乘战车前去救楚国。周敬王姬丐十六年(楚昭王十一年,公元前505年)年初,秦国救兵及时杀到楚国并向吴军发起猛攻,吴师败绩。当时,越国乘吴国以倾国之师大举伐楚时,趁吴国国内空虚的机会举兵伐吴国。迫于这种不利形势,吴王阖闾只得撤军。吴军败走后,楚昭王才得以返国。事后,当楚昭王对申鲍胥进行嘉奖时,申鲍胥却反而逃走了。后来在周元王姬仁二年(楚惠王熊章十五年,公元前474年),楚惠王派遣申鲍胥出使越国,越王勾践还曾向其请教如何灭吴国的策略。

在申鲍胥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鲍氏,后有简笔为包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少数民族。

得姓始祖

鲍叔牙•夏禹裔孙敬叔之子,春秋时齐国大夫。其父敬叔被封于鲍,叔牙开始以封邑为氏,称鲍叔牙。叔牙少时与管仲友善,管仲家贫母老,他常给以资助,遂成莫逆之交。襄公乱政时,管仲随公子纠奔鲁,他随公子小白出奔莒。及襄公被杀,小白得内援回国,被立为齐君,拟任他为上卿。他力劝桓公将囚拘的管仲开释,使之代己位,而以身下之。管鲍之交,世传美谈。鲍姓子孙也就尊这位德行高尚的鲍姓先人为其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鲍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七十九位,人口约有八十二万四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06%左右。

先秦时期,鲍姓很少为人所知,其主要活动在山东地区。宋朝时期,鲍姓大约有8万1千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1%,排在第一百三十二位。当时鲍姓第一大省是安徽省,约占全国鲍姓总人口的30%。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浙江、江西、山东、江苏等。明朝时期,鲍姓大约有8万4干人,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0.09%,排在第一百五十位以后。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安徽,这二省约占全国鲍姓总人口的66%。明时浙江为鲍姓第一大省,占鲍姓总人口的43%。其次分布于陕西、江苏、山东、江西等。全国形成以浙皖苏、陕西为中心的两块鲍姓分布区。

当代鲍姓的人口大约有67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54%,为全国第一百七十九位姓氏。自宋朝至今l000年中,鲍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下降的态势。鲍姓目前主要分布于浙江、山东、青海、江苏,这四省大约占全国鲍姓总人口的46%,其次分布于湖北、安徽、河北、河南,这四省的鲍姓又集中了23%。浙江为鲍姓第一大省,占鲍姓总人口的15%。全国形成了以东部浙苏、西部青海为中心的两块鲍姓分布区。鲍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见图179)表明:在青海东部、甘肃西部、内蒙古西部和东北部、黑龙江西北和东部,鲍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达到0.26%以上,中心地区可达鲍4.2%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2.2%,居住了大约在浙沪苏、山东南端、安徽大部、赣闽北部、吉林中部和东段、黑龙江中部、南、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鲍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13%一o.26%之间全国总面积的12.6%,居住了大约30%的鲍姓人群。

史姓来源

源于姬姓,出自周朝太史官尹佚,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尹佚是见于史籍最早的史氏人物,古代文献多把他推为史氏始祖。西周初年,尹佚出任太史一职,为人严正,后人把他作为史官的楷模,并将史佚、姜太公、周公、召公并称为“西周四圣”。据史籍《新唐书》、《元和姓纂》等书的记载,史氏源于于西周太史尹佚。相传尹佚为人正直,忠于职守,与姜太公、周公、召公并称为当时“四圣”。他曾经受命观察天文、制订历法并且记录周王的言行和天下大事,极受周王的赏识。

尹佚终身为周朝太史,历史上又称他为史佚,后人赞扬尹佚是史官的楷模,据说他的子孙世袭史官一职。在姓氏制度发生变化,逐渐成为单纯个人或家庭代称的时代,史佚的子孙后便以先祖的官职称谓为姓氏,称史氏。

源于外夷,出自隋、唐时期“昭武九姓”之史国,属于以国名汉化为氏。唐朝时期,有一西域康国支系(今祁连昭武城)史国(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为“昭武九姓”诸小国之一。

史国在唐朝时期遭受大食国人(古阿拉伯帝国)的逼迫,有不少族人迁居中原以寻求唐王朝的保护,唐王朝当时将其安置于水草肥美的蒲昌海之地(今新疆罗布泊),其族人中有按汉俗以故国名汉化为姓氏者,称史氏,时代相传至今。

源于官位,出自辽国时期官吏史馆学士,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在辽国时期,设置有史馆学士这一官职,于辽景宗耶律•贤在保宁八年(公元976年)所设,归属于南面朝官国史院,地位在兼修国史之下,主要职责是编纂契丹民族的国史,即内史,多为耶律氏族人中有学识之人担当。

在史馆学士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汉化为姓氏者,称史氏。

源于少数民族。

得姓始祖

仓颉、史佚(尹佚)。黄帝玄孙帝喾高阳氏之子弃。尹佚:周成王史官,史家称为史官典范,后人以其职为姓史。

迁徙分布

史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八十五位,人口约三百零七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9%左右。

史氏以官为姓,先秦列国都有史官,因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史氏就相当广泛地分布于全国各地。

西汉时有鲁国人史恭,其孙史丹自鲁(今山东曲阜)徙居杜陵(今陕西长安县西北)。史丹曾孙史崇,东汉初举家迁至溧阳(今江苏高淳县固城镇)。史丹裔孙东汉史苞的后代,于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时迁至河西健康(今甘肃高台县)。史丹后代又有一支迁至高密(今属山东),还有一支留居京兆(今陕西西安)。此外,西汉末有沛国人(今江苏沛县)史岑,又有史立因罪迁合浦(今广西合浦县东北);东汉时,史通平迁居青神县(今属四川)。

今河南开封、洛阳、民权皆有史氏;唐五代时,今湖南、浙江、山西等省有史氏;宋代,今江西、河北有史氏;至明代,史氏还分布于今湖北、安徽、福建、广东、贵州、云南等省的一些地方,已遍布江南。清代以后,史氏有迁往海外者,侨居于新加坡等国家。

史氏起源复杂,自以官为姓称史氏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至魏晋南北朝时,在中国北方就已形成了五个郡望,郡望中的史氏主要源于汉朝史丹之后。

另据学者考证,源于安徽宣城的史氏族人皆为仓颉之后,从湖北武昌分支出来的史氏族人则为尹佚(史佚)的后裔。

史氏以官为姓,先秦列国都有史官,因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史氏族人就相当广泛地分布于全国各地,因政治,战争等多方面的原因,后面离开中原迁徙的史氏族人部分移民,又改为姓石。

西汉朝有鲁国人史恭,其孙史丹自鲁(今山东曲阜)徙居杜陵(今陕西长安)。史恭曾孙史崇,东汉初举家迁至溧阳(今江苏溧阳埭头镇)。此外,西汉末有沛国人(今江苏沛县)史岑,又有史立因罪迁合浦(今广西合浦县);东汉时期,史通平迁居青神县(今四川青神)。今河南开封、洛阳、民权皆有史氏族人分布。

史丹裔孙、后汉归义侯史苞的后人,在西晋时期因避永嘉之乱迁河西建康(今甘肃高台),遂形成当地望族;史丹孙史均,其儿子崇东汉初年累官至青、冀二州刺史,封溧阳县侯(今江苏溧阳埭头镇),后遂率子孙定居溧阳,形成溧阳史氏望族;史丹裔孙史节为唐礼部侍郎,迁高密(今山东高密),后形成高密望族;史丹有一孙史圹留居长安(今陕西西安),其中遂为京兆望族。这期间,突厥阿史那氏改姓为史氏后,在河南一带繁衍,成为当地一大姓氏。西汉末,史氏族人已入迁广东、广西。东汉时,迁入四川。

史氏族人大举南迁始于魏、晋、南北朝之时,至唐、宋之际已分布江南许多地方,宋、明以后,史氏族人遍布全国。

唐末五代时期,今湖南,浙江,山西等省有史氏。

宋朝时期,今江西、河北有史氏。

至明朝时期,史氏族人还分布于今湖北、安徽、福建、广东、贵州、云南等省的一些地方,已遍布江南。

清朝以后,史氏族人有迁往海外者,侨居于新加坡等国家。

今日史氏族人尤以湖南、山东为多,两省史氏约占全国史氏人口的37%以上。

唐姓来源

出自祁姓和姬姓,为黄帝轩辕氏之后。相传帝尧是黄帝轩辕氏的玄孙,姓伊祁,名放郧,尧是他的谥号。他最初被封于陶,后来迁于唐,所以被称为陶唐氏。成为天子后,开始以“唐”为国号,所以又称唐尧。尧做了100年天子后禅位给舜,尧死后,舜封他的儿子丹朱为唐(今山西省翼城县)侯。到周武王时,唐侯作乱被成王所灭,唐国之地就被改封给成王之弟唐叔虞,原来帝尧的后裔则被迁往杜国,称唐杜氏。唐杜氏的后裔有以国为氏的,称唐氏。另外唐叔虞的子孙也以国为氏,后来就姓了唐。同时周昭王时,曾封丹朱之后在鲁县为唐侯,被楚灭后,其子孙也姓唐。春秋时,又有一支姬姓唐诸侯国,被楚昭王灭后,其后人也称为唐氏。还有复姓唐山姓、北唐姓改为唐姓。以上这5支唐氏,均源自轩辕氏。

源于西南夷,出自东汉时期白狼王部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后汉书•南蛮传》所载,汉代时南蛮白狼王为唐姓。古称白狼族、白狼夷,就是今天少数民族普米族的先民。普米族,自称培米、拍米、批米,普米语中“米”意为人,培、拍、批是一音之转,都是“白”的意思,即普米语的汉义为“白人”。普米族的他称较多,汉文史籍依其自称而写作“般木”或“白狼般木”,即白狼族人,称白狼夷。至晋朝时期,以他称而写作“西蕃”,清朝以后称之为“西番”。在其周围的少数民族中,藏族、摩梭人称之为“巴”,彝族则称其为“俄祝”,纳西族称之为“博”。清朝时期撰著的《云南通志》、《维西见闻录》等史籍中,亦将普米称为“巴直”。普米族最初只有以上八大汉姓,其它普米族汉姓大多是后来才发展起来的,例如格母部落的汉姓已发展为郭、杨、马、董、烟、肖、龙、宋、项等等。

这四个普米族部落现今主要分布在木里盐源后所、右所、中所、宁蒗蒗蒗、永宁、宁蒗温泉、拉伯、西川、木底箐、翠玉、红桥、新营盘、战河、跑马坪、永胜、丽江、维西、宁蒗金绵、西川、新营盘、宁利等地。从整体看,大分散小聚居是普米族分布的一个特点。普米族大部分与其他民族杂居,使之形成了开朗。豁达、豪放的民族性格。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为氏。今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唐氏族人分布,多为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在中南、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运动中,被地方汉族最高行政长官赐予的汉姓,亦有汉族兵员驻守边疆时与各民族联姻后带入的汉姓。

得姓始祖

唐尧(伊祁放郧、姬放郧、帝尧)、唐叔虞(姬叔虞)、唐仁祖(唐古直•仁祖)。

唐伯徵:驾前指挥,字远稽,号遂良,葬宁邑七都八区石都□□,而左□山午山子向,隶丁癸石墓碑记山禁员,后裔步亨及衡英竹筠三契据。元配:高氏,封安人,葬枫树山子山午向。子三:宝珍;珠;瑞。续配:谢氏,封安人,葬枫树山高安人莹同向石墓。子一:宝璌。是为善邑唐氏始祖。

唐 佑:字承裕,仕唐,任两广节度使,赐紫金鱼袋,诰授银青光禄大夫致仕,居道州鹅颈觜,继居衡州踏水桥,后迁于潭生没阙,谕葬于本邑淦田旧一百三都,今十六都十甲,地名金烟衡戌山,辰向有碑有志有图有传有墓田十二亩。元配:黄氏,诰授一品夫人,生没葬阙。生子三:唐潼,唐灒,唐汴。是为金田唐氏在城堂始祖。

唐宁雄:仁公长子,名刚行四,唐朝中和间任丰城令避乱归归隐路过唐溪见山水秀丽遂由米岭而迁归焉,公谋谟神断慷慨激烈正直自如既明且哲避地避地卒,创家业卒葬本都陇云山,按米岭古属筠州今隶奉新。元配:谌氏,五里人,卒葬与夫合墓。子二:进瞻;进稳。是为湖南浏阳唐氏始祖。

唐寿兴:丕谟之子,字松龄,号礼翁行敬四,公襟怀淡宕啸傲山水因念,祖训万邑可家遂契妻子而迁焉,其才猷经济道德文章真足垂裕后世绵远无穷迄今五百馀年。蕃衍湘赣历傅不朽者皆,公厚德之所致也,寿九十有八没葬江西万载城外涂陂真武形。元配:熊氏,没葬万载一都柞柱窝口虎形。继配:赵氏,没葬涂陂真武形与夫合墓。子二:虎,世居万邑;彪,迁居浏邑。是为湖南浏阳唐氏始祖。

迁徙分布

唐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当今姓氏人口排行榜上名列第16位,属于超级大姓系列,人口约一千六百万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16%左右。唐姓发源地当有四处:陕西、山西、豫鲁(今河南、山东间地)、湖北。上述陕西、山西、豫鲁三地在发展中成为唐姓繁衍的中心地带,也是唐姓主要望族所在地。秦汉时,唐姓分布于江苏、江西、四川、广东、安徽、浙江、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湖北等地。据载,战国时魏国人唐雎之孙唐厉迁于沛国(今属江苏),唐厉四世孙唐都任临邛(今属四川)令,唐都之孙唐林被封为建德侯,唐林之子唐蔚因封地被除,徙居颖川(今属河南),唐蔚之三世孙唐帽任会稽(今属浙江)太守,唐帽之子唐翔任丹阳(今安徽当涂县东北)太守。魏晋南北朝时,社会动荡不安,北方战火连天,唐姓人随着南迁队伍,更广泛地分布于南方各地。此时,唐雎一支唐翔之子唐固,在那时任孙吴政权中的尚书仆射一职,唐固三世裔孙唐彬任晋镇西校尉、上庸襄侯,唐彬之子唐熙因娶凉州(今属甘肃)刺史张轨之女,遂把家安到凉州,唐熙之子唐郓任前凉凌江将军,从凉州迁居晋昌(山西定襄县西北),后发展成为唐姓历史上最大郡望。唐郓之曾孙唐瑶任西凉晋昌太守、永兴侯,唐瑶之孙唐褒任后魏华州刺史、唐纯任后魏太原太守,唐褒之子唐茂任秦州刺史,唐茂之子唐翼任后魏凉州太守。隋唐时期,随着河南固始人陈元光开漳入闽,唐姓人有加入者。唐雎一支有唐瑶的七世孙唐休王景任职宰相。宋元时又有唐姓人迁居南方,由北方发展而来的唐姓已是大量的居于南方了。明清时,又有唐姓人移居台湾,远徙海外的。

第十九集、费 廉

在《百家姓》中,费、廉两姓都不是很大的姓,但是人们对它的误读不少,其中费(fèi)姓,有一支应该读成费(bì),但是现在都读成了费(fèi)。因廉颇而让人们熟知的廉姓,其实不是很大的姓,但在人们的印象中,廉姓应该是一个大姓。那么这两个姓氏到底是一个什么状态呢?

同时费姓虽然不是一个大姓,但是历史上名人不少,费姓历史上曾出现过两个费长(zhang)房,他们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但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廉姓被人们熟知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廉颇,在人们的印象中,廉姓应该是一个大姓,但事实上却不是如此。廉姓是人数不多的小姓。《百家讲坛》系列节目《钱文忠解读百家姓》为您解读《费廉》。

费姓渊源

源于嬴姓,出自远古帝王颛顼裔孙大费次子若木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相传,颛顼是黄帝孙,有裔孙伯益,伯益曾协助大禹治水有功,受封于费(今山东费县),他有个裔孙叫大费。

大费有子二人,其中次子名若木,因不得继承爵位而沦为平民,遂以父名为姓氏,称费氏,以标明自己的血统所出,其后代相传姓费至今,正确读音作fèi。

源于姒姓,出自夏禹后裔费昌、费仲之后,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姓纂》、《轩辕黄帝传》记载:“夏禹,亦黄帝之玄孙也,姒姓。”夏禹的裔孙费昌,在夏王朝末期为卿大夫,他曾多次劝谏夏桀,但夏桀不听,依然残暴故我,费昌大失所望,毅然“去桀奔商”。商汤非常欢迎费昌的到来,给他的封国叫作费国(今河南偃师氏缑镇),其后裔子孙就以国名为姓氏,称费氏。在费昌的后裔子孙中,有个人叫费仲,是商末纣王身旁著名的的佞臣。在殷商王朝覆灭之时,费仲被周武王姬发所杀,并传首号令,以为祸国殃民者戒。其后裔子孙则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费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费氏的正确读音作fèi。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大夫费序父之后,属于以国名为氏。春秋时期,鲁国有大夫费序父,其后裔子孙因他以费(今山东鱼台)为食邑,后世子孙遂以封地名为姓,称为费氏,正确读音作fèi。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楚国大夫费无极之后,属于以封邑名为氏。姓氏音读作fèi。据史籍《姓纂》记载,春秋时期,鲁懿公姬申的孙子姬无极的封邑在山东费县西北,时人称费无极。在费无极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费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费氏正宗。费氏族人大多尊奉费无极为得姓始祖,其正确读音作fèi。

出自姬姓,为春秋时鲁桓公之子季友之后,属于以封邑名为氏。据史料《梁相费泛碑》记载:“鲁桓公子季友为大夫,有功封费,因氏焉。”春秋时鲁桓公的第四子季友受封于费邑,子孙以费为氏。这一支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是由春秋时鲁桓公之子季友而来,以封邑名称为姓。鲁桓公姬允是周公旦的后代,在周公长子姬伯禽被封于鲁国后,传至第十五代君主就是姬允,担任鲁国国君。后来,鲁桓公生子二人,其长子即鲁庄公姬同,在鲁桓公去世后得以继承爵位;次子即姬季友,在鲁庄公时期以君主胞弟身份成为鲁国上卿,执掌朝政。尤其是在鲁庄公去世后,季友的权力更为集中,他拥立鲁庄公之子姬班为君主,自己独揽大权。后来,季友的专权引起其他贵族的不满,一位名叫庆父的人乘机作乱,杀死国君姬班,季友也被迫逃亡陈国。此后,季友在陈国的帮助下回到鲁国,继续任执政,并立姬班的儿子姬申为国君,姬申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鲁釐公(鲁僖公)。

鲁釐公执政时期,为表彰季友安定社稷之功,把国中的费邑(今山东鱼台)分封给他作为食邑,他及子孙后来也在那一带发展繁衍,再后来就以封邑的名称为姓氏,称费氏,正确读音作bì。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北魏王朝鲜卑拓拔部费连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南北朝时期,北魏王朝鲜卑族费连氏,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执政时期,将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至洛阳(今河南洛阳)之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将鲜卑族的多音复姓多改位单字汉姓,其时,费连氏改汉姓为费氏,读音作fèi。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郭尔罗斯氏,亦称郭洛罗斯氏,源出元朝时期豁罗剌思氏后裔,内扎萨克氏族中也有此姓,以部为氏,世居沾河(今吉林双阳河流域)、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科尔沁(今内蒙古东部通辽地区、吉林西部一带)。后有满族、鄂温克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Gorlos Hala。

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鄂温克族郭尔罗斯氏多冠改汉姓为费氏、郭氏、高氏等,其读音皆作fèi。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费佳氏,满语为Fei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源出费序父一系,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海西女真,世居讷殷江(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后多冠汉姓为费氏。

⑵满族费莫氏,满语为Feimo Hala,为满族老姓,是八大姓之一,后多冠汉姓为费氏、莫氏、马氏、麻氏等。

⑶满族费雅氏,亦称蜚雅氏、富义氏,满语为Feiya Hala,世居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后多冠汉姓为费氏、富氏。满族费氏读音皆作fèi。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彝族、布依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费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费氏,世代相传至今。

费姓始祖

Fèi音费氏得姓始祖:费无极

春秋时期的鲁国大夫费无极,因受封于费邑,他的子孙以封地名为姓。费无极的后裔“以地为氏”,当时的费邑,就在现在的山东省鱼台县的西南方的“费亭”,相传就是以前鲁国费邑的旧址,是这一支费氏的最早发源地。望族居于江夏郡(今湖北省云梦县东南部)。此支Fèi音费氏为江南费氏的得姓始祖支系。

Bì音费氏得姓始祖:姬季友

春秋时期的鲁国鲁桓公的儿子、宰相季友,因受封于费邑,其后世子孙以受封邑作为姓氏。根据《姓氏考略》上说,鲁桓公子季友为大夫,后代因以为氏。这个费邑(今山东费县的西南一带),但与山东鱼台县那支费氏来源有所区别。望族居于琅琊郡(今山东省东南部诸城、临沂、胶南一带)。此支Bì音费氏为山东费氏的得姓始祖。

费宣:北宋末以子任宦游长安,寻避兵东南来桐城,遂家焉。为桐城费氏始祖。

费伯祥:明洪武时自无锡迁居常州西荡下,是为西荡下费氏始迁祖。

费锦章:明季避兵由桐城迁居合肥东乡三十里铺南首。为合肥费氏始祖。

费俊齐:明宣德间由吴兴迁居江阴。为江阴费氏始祖。

费孟绰:字茂叔,先世由江西吉安府泰和县高竹乡早禾徙茶陵孟家巷,屡积军功特,封费判官加授光禄大夫。元配:杨氏,孺人以公贵赠夫人。宋宗端平年间,与兄费孟思、费孟当迁安公复徙古塘,基兄弟先继逝同葬安仁安平司沙坊合江洲,清嘉庆乙亥年公兄弟三人子,姓袁、吕、费,同筑祖坟,顷遭安仁豪棍李普诗等,籍伊祖坟排形占兴,讼,安邑令贾宁谳断合江洲祖坟,任袁、吕、费三姓挂扫山,属山两造,毋许进葬,诗悍奔衡州道翻案,道批安邑令,侯踏看,亦不离原案谳断,俱有案存,妣没葬桥头顺风岭。生子二:费念周,费念纹。为安平江洲费氏始祖。

费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九十九位,人口约五十七万八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036%左右。

据《史记》记载,若木子孙在上古至夏朝时,已“或在中国,或在夷狄”,其后裔费昌在夏桀时去夏归商。此外,商代还有佞臣费仲。

春秋时,随着鲁大夫费父、季友、楚大夫费无极分别封于费地,其子孙以邑为氏,费姓队伍迅速扩大,所居区域也扩展至今山东、湖北境内。两汉时期,费姓名人有东莱(今山东掖县)人费直,汝南(今河南平舆)人费长房,犍为南安(今四川东南部)人费贻,吴郡吴兴(今浙江吴兴)人费凤。说明费姓在此际除继续繁衍于今河南、山东、湖北之地外,已有费姓徙居犍为郡、吴兴郡,犍为郡地跨今云贵川三省,吴郡地跨江浙,可见当时费姓分布之广。

三国时,江夏(今河南罗山西)人费祎因求学入益州(今四川成都),并落籍该地,后贵为蜀国宰相,并与刘禅结为儿女亲家,使江夏郡的费姓在蜀地显赫。

两晋南北朝时,在江夏郡繁衍的费姓依旧兴旺,而且名人不断。随着北魏费连氏、费莫氏改为费姓,使河南、山西、河北等地都有了新的费姓族人。

唐末五代时期,中原板荡,民不聊生,有费姓人随逃难的队伍入迁今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并有一支进入福建。

宋末,随着江浙之地变为杀人战场,有费姓继续南迁于今两广之地。

明初,山西费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江苏、天津、河北、河南等地。明清两代,繁衍于今浙江绍兴一带的费姓由于从事师爷或幕僚的行当,有落籍于今北京的。

清中叶以后,费姓人有赴台谋生者,而且此期之费姓已分布于今全国大多数地方。

当今,费姓在中国大陆姓氏排行中位于156位,约占中国人口总数的0.07%。

廉姓源流

源于姬姓,出自黄帝玄孙大廉,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根据史籍《元和姓纂》和《姓纂》的记载:“颛顼孙大廉之后,以王父字为氏,赵有廉颇。”黄帝之子名昌意,昌意之子为颛顼,颛顼之孙名大廉。其子孙有以其名字命姓者,乃成廉氏。廉氏的出处在河东,就是现在山西省境内黄河流域以东的一片地方。大廉的后代形成了廉氏。廉氏是一个非常古早的姓氏,也是正统的黄帝后裔之一。在史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就是大家所熟悉的一篇,典型的历史代表人物就是廉颇,他是战国时期赵国的神武大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晋阳,拜上卿”。

廉颇的一生多采多姿,在司马迁的笔下尤其栩栩如生。廉颇的精彩表现不但使他的名垂千古朽,还有一个更积极的意义,就是使他所姓的“廉”氏,成为了一个所有中国人都熟悉的姓氏。廉氏族人大多尊奉大廉为得姓始祖。

源于维吾尔族,属于汉化改姓之以官职名称为氏。元朝时期,有一个维吾尔族人(畏吾儿)布鲁海牙,他与大元朝政府友善,当元朝廷封他为肃政廉访使的时候,正好他的儿子降生,人们都恭贺他官拜肃政廉访使(简称廉使),布鲁海牙遂以官职称谓为姓氏,给自己取了个汉名叫廉允中,而且还干脆也给儿子卜鲁凯雅取了个汉名叫廉希元。今回族廉姓多出自此支。

源于子姓,出自殷商末期纣王大臣飞廉,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在商纣王时期,有个鸟俗氏部落,也是大廉之后,却称为子姓。大概是商王所赐予的姓氏,有待进一步考证。鸟俗氏部落族人中有一个人叫飞廉。飞廉是个飞毛腿,他的儿子就是著名的恶来,是个大力士、猛将,父子俩都是商纣王的亲信佞臣。周武王姬发灭商纣后,飞廉和恶来都被周武王杀死。飞廉的小儿子叫作季胜,是恶来的弟弟,后来成为赵氏的祖先。这在著名的东汉学者王符所撰著的《潜夫论》中,有比较详实的记载。

在飞廉、恶来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飞廉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廉氏,亦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贵族斗廉,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楚国日强,在楚国军队中,有一名贵族叫斗廉,一直为楚军副帅。他骁勇善战,坚毅果敢,非常受楚国上下臣民的尊敬。周桓王姬林十九年(楚武王熊通四十年,公元前701年),楚武王为了分化瓦解汉江以东的各诸侯国,特派遣莫敖屈瑕领兵东行,以期与贰、轸两个附庸国会盟。贰、轸两国的邻国郧国君主闻讯后,认为楚国与贰、轸二国结盟将不利郧国,于是郧侯自恃是“汉阳诸姬”之首,为姬姓君主国,便策动了随国、绞国、州国、蓼国等诸国联合组军,以期截击楚国。

后斗廉生的儿子中有位著名的季融,因在楚国不得志而仕于陈国,却干出了一番事业。在斗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斗廉氏,后省文简化分衍为单姓斗氏、廉氏、季氏等。

源于回族,出自元朝时期福建泉州清真寺主持夏不鲁•罕丁,属于以官职称谓汉化为氏。回族廉氏,出自元朝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皇庆年间(公元1312~1313年)从西域到福建泉州定居,后应聘主持艾苏哈卜清真寺(清净寺)的教务。夏不鲁•罕丁的教称,就是被伊斯兰教民们虔诚推崇的“摄思廉夏”,汉义就是“长老”。

在夏不鲁•罕丁的后裔子孙以及教民们当中,有以其教称官职为姓氏者,汉化称廉氏、夏氏等,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满族,出自满族罕扎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罕扎氏,满语为Hanja Hala,汉义“廉洁、清洁”,世居巴颜和罗地方(今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廉氏、清氏、韩氏等。

今土家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廉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廉氏,世代相传至今。鄂西、湘西的土家族姓廉者颇多。

廉姓始祖

大廉、飞廉、斗廉、廉允中(布鲁海牙)、夏不鲁•罕丁。廉姓的确是一个十分老资格的中国姓氏,其来源至少可以追溯到4000年以前。根据《姓纂》一书的考证。廉姓的姓源是这样的:“颛顼孙大廉之后,以王父字为氏,赵有廉颇。”换言之,这个古老的姓氏,也是最正统的黄帝后裔。在《史记》的七十列传中,《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大家所熟悉的一篇。廉颇,是战国时代赵国的神武大将,他的一生,多彩多姿,在司马迁的笔下尤其栩栩如生。廉颇的精彩表现,不但使他的大名永垂不朽,还有一个更积极的意义,就是使他所姓的“廉”氏,成为了一个中国人所熟悉的姓氏,同时,更证明了廉姓的古老。廉氏后人奉大廉为廉姓的得姓始祖。

廉允中:维族姓名布鲁海牙;中山人。仕元官廉访使,其子遂因父官改姓廉氏,八世孙允中始占籍苏州,十二世孙序为迁无锡始祖。

廉氏是一个非常古老、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九十位,人口约十九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12%左右。廉氏望居河东郡(今山西夏县)。

今天津市的宁河县、河西区,山东省的费县、滕州市、平邑县、临沂市费县、文登县、青岛市即墨县、济南市平阴县、菏泽市单县、济宁市邹城市、利津县,河北省的承德市围场区、安平县、涞水县、武安县、唐山市迁安市、保定市、石家庄市,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通河区、尚志市延寿县、哈尔滨市、绥化市,河南省的郑州市、卢氏县、沁阳县、商丘市睢阳区、南阳市新野县、洛宁县、鹤壁市,辽宁省的丹东市、沈阳市、海城市、大连市、朝阳市、葫芦岛市、本溪市桓仁县,海南省,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海拉尔市、兴安盟,山西省的长子县、永济市、和顺县、镶汾县、朔州市,江苏省的盐城市,陕西省的西安市,云南省的宣威市,湖北省的恩施市,吉林省的长春市、吉林市,江西省的上饶市波阳县、余干县,安徽省的明光市,浙江省的长兴县,广东省的珠海市,湖南省的沅陵县,福建省的莆田市,韩国等地,均有廉氏族人分布。

廉希宪

元朝畏兀儿人。父名布鲁海牙,曾经做过“廉访史”的官,便以官职中的“廉”字为姓。他自幼学习汉文化,笃好经史。元朝建国初期,典章制度都不够完备。廉希宪以中书省重臣的身份,积极推行汉法。当时,元世祖忽必烈重用搜刮钱财的大臣阿合马,遭到了廉希宪的反对。廉希宪多次直言进谏,惹怒了忽必烈,被罢除了宰相。但是,元世祖深知廉希宪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几年后又重新起用他担任刚刚设立的荆南行省?穴湖北地区?雪的长官。他到任以后,严明法纪,重惩劫掠、侵扰百姓的士兵,战后混乱的社会秩序得到了治理。廉希宪自己也廉洁自律,清贫自守。一天夜里,几个下属送来了大批珍玩,遭到他的严厉斥责:“这些财物如果是你们自己的,我收下就等于拿了不义之财;如果是你们从百姓那里搜刮来的,我收下就等于是犯罪了。”几年后,世祖将他调回京师。临走的时候,当地百姓哭着拦阻道路,久久不让他启程。廉希宪最崇拜唐代的魏征,认为秉忠直言是做臣子的本分。他每次上朝议事,都是直言利弊得失,世祖经常被他顶撞得十分恼火。一次,世祖私下对他说:“以前我是宗王,你指出我的过失,我可以包容。现在我是天子,你是臣下,你怎么还能那样直言无忌呢?芽”他回答说:“王府的事是小事,天下的事是大事,我如果不管是非曲直,都一味顺从陛下,那么天下将要受大害了。”1280 年,一代名臣病逝于北京,终年50岁。

第二十集、岑 薛 雷

岑姓、薛姓、雷姓由于人口不一,其大小也不一样,其中,岑姓较小,薛姓和雷姓在全国姓氏排名中,都排进了前100位,算是大姓了,完全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不但如此,岑、薛、雷,这三个姓氏的演变也非常精彩,更是不乏名人,岑毓英、薛素素、雷发达等都是这三个姓氏中的骄傲,他们是历史上很有影响的人物。在人们的印象中,薛应该是一个小姓,但事实却不是这样,薛姓不但人口多,而且名人不少,薛涛笺就是薛姓人的发明

雷姓不是一个常见的姓氏,但是和人们的想象相反,雷姓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姓氏。故宫、颐和园的设计都是雷姓人的功劳。系列节目《钱文忠解读百家姓》为您解读《岑薛 雷》。

岑姓源流

出自姬姓,为西周初期周武王堂弟姬渠之后,属于以国名为氏。上古周朝时,周武王姬发将父王(周文王)异母弟姬耀封为岑子,将其堂弟姬渠封于岑地(今陕西韩城),建立了岑国,其后代以国名为姓,已经有了三千余年的悠久历史。关于岑氏源流,见诸于秦国宰相吕不韦所著的《吕氏春秋》,书中记载:“周文王封其异母弟耀之子渠为岑子,其地也,今梁国岑亭是也。”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也记载:“周武王封文王异母弟耀之子渠为岑子……”这两段考据文字,内容上可以说是完全一致的,唯一的不同,是前者认为岑子是周文王所封,而后者认为是周武王所封。到了汉朝时期,岑氏族人相对集中于南阳盆地地区。南阳在春秋时期属于楚国,秦朝时属穰县,西汉初期置县。该地既是岑氏宗亲的祖居地,又是汉室中兴的策源地和三国蜀汉政权的发祥地,影响久远。王莽篡汉之后,刘秀在兵于新野,在岑彭为代表的一批文武英贤辅佐下,建立了那时的东汉政权。岑彭持军有方,英勇善战,后来被册封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汉朝以后的华夏岑氏族人,大多尊奉“舞阴侯征南大将军”岑彭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出出自百越族,出自秦、汉之际古百越民族娌人,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岑,望出南阳,又,两越娌人多岑氏”。娌人,即古书中多予记载的俚族人,主要分布在今茂名地区。秦、汉之际,粤西、两阳各县的古代居民,被称作“俚族人”,从汉朝到唐末,俚族人居住在该地长达千余年。他们在开垦粤西大地,维护国家统一,创造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等方面,都作出过重大的贡献。时移代转,民族融合,俚族人久已不复存在,他们的史迹亦颇难稽考了。俚族人,是古老百越民族的成员之一,聚居在长江以南,住在广东、广西的则称南越(南粤)。对俚族人活动的记载,最早见于著名南朝宋国史学家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中的记载:“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九真徼外蛮里张游,率种人慕化内附,封为归汉里君”。唐朝章怀太子李贤为这条记载作注说:“里,蛮之别号,今呼为俚族人”。

到了隋、唐时期,俚族人活动更加活跃,史籍对他们的记载已比较多了,而且指明了俚族人居住的地域范围。吴国的万震在《南州异物志》里说:俚族人住在“广州之南,苍梧(广西梧州)、郁林(广西贵县)、合浦(广西合浦)、宁浦(广西横县)、高凉(广东阳江)五郡中央,地方数千里。”南北朝、隋、唐时期,俚族人曾经出现过一些杰人,在当时的社会政治生活中,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之中的佼佼者,就是威震岭南的冼夫人和她的孙子冯盎。唐朝后期,“俚族人”这一族称已逐渐少见,进入五代十国而至宋王朝,对俚族人的活动的记载就基本没有了。俚族人逐渐消失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数次民族大融合。在与汉族人和其他各民族长期杂处的环境中,俚族人逐渐受了中原汉族先进的封建生产方式和文化,加之不少俚族人同汉人通婚,久而久之,便与汉人无甚差别。大量汉化了的俚族人,被列入国家户籍,从而失去了俚族人的身份。另一个原因是被封建王朝驱逐离开原地。在后梁开平四年(公元910年),雷州俚族人首领孟喜等人造反,梁朝派都知司马陈襄来镇压,孟喜等人“率众远飏”。此后,雷州半岛上基本无俚族人了。在封建王朝的高压政策下,粤西一带俚族人纷纷“远飏”,一部分到了海南岛,同原住在那里的俚族人汇合。在民间,“俚”和“黎”同音,发展成为今天的黎族人。另有一部分俚族人逃往广西,同住在那里的俚族人汇合,发展成为今天壮族的一支。

另外,在今南方地区,有很多岑氏少数民族,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的西南有一县名为岑溪,贵州省也有一个叫做岑巩的地方,可能就是跟当地的众多岑氏有关

源流三

出自壮族,出自宋朝时期古僮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古僮族,就是壮族,是第二个渊源中古俚族人的一个分支。传说,壮族先民原来有名无姓,于是各部落首领在一个叫江岩(今浙江富阳清泉山)的地方集会,商定各部落的姓氏。因主持人部落势力最强大,被推为总首领,以“黄”(大王、皇帝)为姓,养黄牛为主的部落首领就以“莫”(黄牛)为姓;会猎鸟的部落首领就以“陆”(大鸟)为姓,牵着狗来的那个部落首领就以“麻”(神犬)为姓。就此,会议圆满结束,大家都因有了姓氏而欢呼雀跃。但在江岩之地为大家杀牛做饭的那个部落首领,见到大家都有了姓氏,而自己却未得到,因此大发其怒,不高兴地以刀拍击砧板来表示愤愤不平。会议主持人见状后灵机一动,就以“岑”(砧板)给他为姓。最终,大家皆大欢喜。从此,壮族的岑氏就诞生了,其族人也都以为姓氏,世代相传至今。

从宋朝时期起,其氏族首领皆为岑氏,在其族谱中,始祖就是号称大将军狄青属下的将领、浙江余姚人岑仲淑,其后世代为江右田州土知府(大土司)。

岑姓始祖

岑子。姬姓,名渠,周文王异母弟姬耀之子,古岭子国之后。武王克商灭纣后,大封天下,其中将其从弟渠封于岑,为子爵,故渠又称为岑子,岑子之后,以国为氏,称岑姓,并尊岑子为其得姓始祖。

岑仲叔:北宋浙江人,随宋大将军狄青平定侬智高,以功封镇泗城,宋皇佑年间知永宁军(今广西百色),为始迁广西之壮族岑氏远祖。

岑仲密:一世祖,明朝袭上林峒长官司职,始迁居广西西林县西乡那劳寨。为广西西林岑氏始迁祖。

迁徙分布岑氏是一个多民族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三十五位,人口约五十七万八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36%左右。

在历史上,岑氏曾经是一个光彩而神气的姓氏,尤其是汉、唐两代,棘阳的岑家人材辈出,出将入相,显赫万分,他们的子弟备受朝廷的重视,岑家也俨然是当时的名门望族。

汉朝的棘里,就是如今河南省新野县的东北。棘阳岑家的崭露头角,是开始于中兴汉室的光武帝之时,而头一个把这个家族引领上青云之途的,正是鼎鼎大名的光武帝大将岑彭。自岑彭之后,岑氏名望就扶摇直上,历经南北朝和唐朝,前后差不多一千年间,所享声誉始终不衰。

前清时期,在南方的广西又出了一位十分了不起的人物,那就是在中法越南之役中,以“地营法”大战法军的“开花炮”,把来势汹汹的法军击败于临洮,其他各省闻风纷纷起而响应的抗法名将岑毓英。中法之役后,他曾高官厚禄,当到清廷的太子太傅,显赫不可一世。

据史籍《岑氏族史》记载:周朝文王的同父异母兄弟姬耀之子“渠”,受封于“岑”,因以为氏,在河南南阳郡发展成望族,世称“南阳望”。自是子孙继绳,万世一系,迄今已有三千余年。

古岑邑在秦朝以后叫“棘阳”,位于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的前高庙乡张楼村。该处为汉时名邑,战略要地。王莽时期,邑人岑彭任棘阳县令。及刘秀起兵,攻打棘阳,岑彭退宛投诚,为刘秀所重用,封为归德侯。在其后的历次征战中,屡建功勋,以功受爵。刘秀即帝位后,晋升岑彭为廷尉,行大将军事,积功封“舞阴侯征南大将军”。

东汉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岑彭殉难于蜀中,谥号为“壮侯”,后在凌云阁为功臣绘像时,被列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立庙祀之,其后人多袭封。今古棘阳城遗址东一公里处的下庙村,就是岑彭故居所在地,直到如今有二十多户岑氏族人居住。

如今祖居地在广东、福建以及旅居海外的岑氏族人,大多尊奉岑彭的后人、宋朝名人岑尧俊为世祖,其氏根渊源仍在河南新野。

郡望堂号郡望

南阳郡:春秋战国时期称南阳的地区颇多。鲁国的南阳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晋国的南阳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区。战国时期魏国的南阳,一部分属韩国。公元前263年,秦国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取南阳,韩国本土与上党郡被分隔,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地亦称南阳,分属韩楚。秦朝时期南阳郡设于秦昭王三十五年己丑(公元前272年),为秦国夺取楚国之地而设,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并置南阳郡。两汉之际,南阳郡辖二十六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之间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后逐渐缩小。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废,隋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唐朝初期废黜,唐朝天宝至德年间 (公元742~758年)又曾改邓州南阳郡改良穰县(今河南邓县)为治所。元、明、清诸朝的南阳府治在南阳,即汉朝的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

薛姓源流

源于任姓,出自黄帝之幼子禹阳在颛顼帝时的封地任,属于以居邑为氏。相传薛氏先祖最早源自古代任姓部落,是人文始祖黄帝的后裔。据史籍《元和姓纂》、《新唐书》、《通志》等记载,黄帝一生共有二十五子,为四母所生,成年后皆以德行出众,受封为十二个不同的姓族,散居于各地。其中幼子禹阳在颛顼帝时受封于任(今山东济宁),而为任侯。禹阳之裔孙以邑为氏,形成任姓,其后任姓几经发展壮大,人才兴旺,支系庞杂。禹阳的第十二世孙奚仲,是中国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大禹因其精工巧思、发明车辆有功,特任命为车正(官名),专门管理天下车辕之事,奚仲因此也被视为车的创造者,受后人仰慕。车辆的发明与使用大大加快了中华文明的步伐,大禹赐封奚仲以薛(今山东藤州)为邑,称薛侯。奚仲家人闻讯都以此为荣,不少人甚至索性以薛为氏,表示纪念,是为薛氏之始。后来奚仲曾一度迁居于邳(今山东枣庄薛城官桥镇,一说微山湖地区)。明朝万历年间撰著的《滕县志•古迹志》中记载:“薛城,在薛河北、县南四十里,周二十八里,盖古奚仲所封国,城则田文增筑。”薛国历经夏、商、周三代,凡六十四世,有史可记的世次为:畛→初→厉侯陵→宣武侯房→哀侯褒→庄侯元→平侯贵→昭侯直→襄侯夷→桓侯辨→康侯安兴→定公箱→恭侯尚→景侯魏→宣侯伯勤→简侯文欢→惠侯夷黄→灵侯英→文侯俱→隐侯清→愍侯洪→薛公。

到了战国末期以后,薛地的地位日渐下降,最后变为一个村落。而薛国族人辗转迁徒,始终不忘先祖列宗,后以国名为姓氏,仿薛公子登,多称薛氏。

源于妫姓,出自虞舜裔孙齐国丞相田婴的封地薛,属于以居邑为氏。孟尝君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其父就是在周郝王姬延五年(齐宣王田辟疆九年,公元前310年)出任齐国宰相的田婴,他曾被齐威王田因齐封于薛(今山东滕县),也就是故薛国之地,因此他也被称作薛公,号靖郭君(一作静郭君)。田婴逝世后,田文袭封,仍以薛地为食邑。后田文病逝,无能的诸子们争位,乱成一团,结果被齐、魏两国联手共灭之。至秦王嬴政灭六国后,薛国故地被秦国设置为薛郡,田文的后裔彻底失却封地,子孙分散各地。

汉朝以后,直至魏、晋时期均设为薛县,最后到隋朝时期被废黜,成为滕县领属之地。西汉初期,田文之孙田国、田陵迁徙到竹邑(今安徽宿县)居住,并以故封邑命氏,遂改田氏为薛氏。

源于匈奴族,出自汉朝时期匈奴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匈奴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部族,又称胡。战国时匈奴开始与中原各政权接触,其后长期影响中原各地,直至南北朝后期,匈奴之名逐渐消失。通过战争、和亲和关市,匈奴在很多方面接受了汉文化的影响。关于匈奴薛氏来源,因史料不详,今已无从查考。仅在史籍《魏书•裴庆孙传》中记载:“正光末,汾州吐京群胡薛悉公、马牒腾,并自立为王。”吐京,在今山西石楼西北部十五公里处。匈奴最先活动于今蒙古高原一带,东汉时期因内讧分成南北二部,南匈奴后来南下附汉,并几经辗转最后定居于今山西离石一带。

由于长期与汉族人杂居生活,交往密切,南匈奴各部逐渐放弃原来的游牧生活转而农耕定居,出现汉化趋势,至魏晋时,甚至纷纷改用汉姓,匈奴民族薛氏也形成于这一时期,后逐渐汉化。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叱干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魏书》中记载:“叱干氏,后改为薛氏。”叱干氏源于鲜卑拓拔部叱干氏族,亦称薛干氏。鲜卑族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部族之一。曹魏后期,拓跋鲜卑兴起于西部,降服了濡源西部直至五原的诸部落,建都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其首领力微遣太子入魏朝聘,长期留居洛阳达十七年(公元26l~277年)。晋怀帝司马炽执政时期(公元306~311年),拓跋部首领拓跋•猗卢受晋封为大单于、代公。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太元年(公元376年),拓跋鲜卑的代国被苻坚所灭,晋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拓跋•硅复国,并改国号为魏(北魏)。这一时期,尤其是北魏统治的一个半世纪中,鲜卑族进一步吸收汉文化,渐与汉族人融合。至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为进一步强化统治,巩固政权,争取中原汉族地主支持,增进胡汉融合,北魏孝文帝决定顺应形势,推行一系列的汉化改革,要求朝廷上下“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强令鲜卑族人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迅速汉化,并将本民族的二三字以上的复姓改为单音汉姓,如皇族拓跋氏改为元姓,独孤氏改为刘姓,“其余所改,不可胜纪”。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改姓浪潮中,叱干部遂改为薛,成为薛氏成员之一。在史籍《北齐书》中记载:“薛(王叔),字昙珍,河南人。其先代人,本姓叱干氏。”

源于突厥族,出自唐朝时期突厥薛延陀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薛延陀国,是隋、唐时期北方游牧民族铁勒部的一支,由薛部与延陀部联合组成。据传,薛部先祖本是汉族人,后来流落到漠北一带并在此蕃息发展不断壮大起来,成为当地的一个游牧部落。为了表示不忘先祖,他们便以“薛”为部落名称。以后薛部在与邻近的延陀部战争中获胜并其部而有其众,两部遂合二为一,称薛延陀。薛延陀国灭亡后,部众四散流徙,或南下附唐,或并于他族,其中一部分人“以族为氏”,而改姓了汉族的薛氏,分布于营州至平州一线(今辽宁朝阳至河北卢龙)。在薛延陀部故居地(今蒙古国西北部杭爱山脉),至今仍有许多薛氏族人生息繁衍,他们都是古薛延陀部的突厥族人后裔。

唐朝时期的营州、平州,均属于汉、晋、北魏时期的古辽西郡,这就是南宋著名学者郑樵在《通志》中所称的“辽西薛氏”之源。

源于冒姓,出自唐朝武则天时期冯氏后裔冯小宝,属于帝王赐改姓为氏。唐朝时期,有一著名的人,叫作薛怀义。薛怀义,原名冯小宝,自称周文王后世子孙,鄂人(今陕西雩县),闯荡江湖,在同官县(今陕西铜川)贩卖药材,练就了健壮的身体,粗犷中不失数分英俊。

冯小宝发迹后,其兄弟子侄乃至姻亲裔孙纷纷冒姓薛氏,以崇其位,此后沿袭不改。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明时期蒙古诸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⑴.元末明初,忽必烈的一些嫡系后裔子孙内附于明王朝,以元朝开国皇帝的蒙古称号“大蒙古国薛禅汗”为汉姓,称薛氏,世代相传至今。

⑵.据史籍《明史》中的记载: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赐蒙古贵族托果齐姓薛名台,安置驻扎于平州新昌一带;又赐瓦剌部首领托欢姓薛名斌,为原驻地甘肃土司。赐姓,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对臣属的殊荣,故一人受赐,全族荣耀。内附的蒙古族瓦剌部族人因酋长获帝王赐姓,有许多部族人等一时均随之改汉姓为薛氏,世代相传至今。

⑶.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苏尼特氏,亦称薛尼特氏、雪尼特氏,源出元朝时期蒙古薛尼特部,是成吉思汗第六世祖海都幼子抄真斡儿帖该之第四子薛尼特所组建的氏族,世居巴颜鄂隆(今内蒙古锡林郭勒西乌珠穆沁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Sunit Hala,后多冠汉姓为薛氏、苏氏等。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朝鲜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薛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氏,世代相传至今。

薛姓始祖

奚仲。薛姓出自黄帝的任姓,黄帝共有二十五子,分别得十二个姓,其中有一子名禺阳,因被封在任(今山东济宁市)而得任姓。任姓传到十二世孙奚仲,奚仲在夏禹时任车正,为车的创造者,居住在薛,称为薛侯。其后人祖已的七世孙曰成,举国迁于挚,改号为挚国。商末时,周伯季历娶挚国女大任为妻,生子姬昌,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到武王克商,复封为薛侯。春秋时,齐桓公称霸诸侯,惟有薛侯不从,被黜为伯爵。春秋后期,薛公子登在楚国做官,薛人迁往下邳(今江苏邳州),楚怀王赐沛地为其食邑。薛国历夏、商、周三代,凡六十四世,战国时亡国,其后子孙以国为氏,称薛姓。他们尊奚仲为薛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春秋时期

薛姓自春秋战国得姓以后,就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山东是薛姓的发源地,地处中原东部,薛姓人由山东向周边地区扩散,活动地域大致在赵、宋、楚、齐、秦诸国,相当于今湖北、湖南、江苏、河南、河北、陕西、山东的部分地区。

春秋时有薛邦,兖州人,孔子弟子。战国至秦,散布于中原各地的薛姓就已活跃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战国末期任姓薛氏裔孙薛倪为楚令尹。战国时赵国(建都今河北邯郸)有处士薛公,为寓居赵国的魏公子信陵君之友。泰国大举攻魏,魏王派人请信陵君回国统兵御秦,信陵君因与魏王有矛盾,不肯应命。经薛公苦心劝说,信陵君无忌才从赵返魏,带兵遣将击破秦军,解救魏国。宋国(建都于今河南商丘)有高士薛居洲,居于当时中华文明的中心,主张长幼尊库皆应有序,被时人奉为道德楷模;秦国(建都于咸阳即今陕西西安附近)有薛炬,相传他剑术精湛,为一代宗师。

秦及两汉,薛姓经过长期的繁衍发展,人口大为增加,一些人因仕宦等原因而分居于各地,使薛姓的分布地域得以扩大。这一时期,黄淮流域下游仍是薛姓族人重要的居住地,但当时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黄河中下游,越来越多的薛姓人,或为官,或经商而迁至中原腹地,尤以今河南省境内为甚,为薛姓的河南郡望形成奠定了基础。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位改制,但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西汉末期的政治危机,反而使社会经济日益恶化,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终于爆发了绿林赤眉起义,后来变成各种军阀势力的混战。这一时期,一部分薛姓为避战乱,自黄淮流域南迁至长江流域。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军阀混战,中原烽烟再起,一支薛姓人在首领薛永的带领下追随蜀先主刘备进入四川,薛永父子为蜀汉重臣,薛氏人亦在蜀地扎下根来,蓬勃发展,世号蜀薛。

秦汉400多年的历史时期,薛姓名人频出,光宗耀祖,永载史册。

楚汉相争之时,项羽部下有薛公,骁勇善战。刘邦手下有将军薛欧,追随汉王,功成名就。西汉建立后,汉高祖封薛欧为广平敬侯,在汉高祖所封的汉初18位侯爵中名列第土5位,食邑四千五百户。汉高祖五年任典客,掌管祭祀、外交。儿子薛山为靖侯,孙子薛泽继封为平棘侯,曾孙薛穰为平棘节侯,玄孙薛去病在汉宣帝时任大夫。汉元帝时御史大夫薛广德,不记荣辱,正直敢言。西汉末年,齐人薛方,字子容,时值外戚王莽把持朝政大权,阴谋篡夺汉室江山,他一方面排斥异己,残酷打击忠于汉室、不归附他的大臣,另一方面,他又采取笼络人心的伎俩,封官许愿,加官进爵,还邀请当时通晓礼仪、博古知今的清明方正之士到朝为官。薛方也是其中被征之一,但薛方看破王莽虚假伪善的面目,拒绝了王莽的一再征请,居家讲经授文,写诗作赋,保全了自己的清白声誉。东汉政权建立后,世祖刘秀久闻薛方清高正直,征用之,薛方欣然受命,可惜途中病卒。王莽时还有博士薛顺。西汉末年,洛阳有富商薛子仲。洛阳是西汉东都,地处中原,物产丰饶,人员辐辏,交通便捷,自先秦即为水陆商业中心,薛子仲依靠洛阳优越的经商条件,穿梭往来于全国各地,拥有家财万贯,富甲全国。王莽见其致富有方,甚至邀请他去商讨解决国家的财政问题。西汉时平陵人薛恭,以孝举为县令,是为关中薛姓。

东汉末年,豪强割据,薛氏一族在社会动荡中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迁徙。从此,在蛮夷居多的西南蜀地有了薛姓的踪迹,并很快发展为蜀地大姓,世号蜀薛。

东汉末年,政治日趋腐朽,皇帝幼弱无知,外戚宦官擅权专制,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不堪重压的农民奋起反抗,爆发了波澜壮阔的黄巾军大起义,东汉中央集权势力大大削弱,而州郡官吏和地方豪强却乘机发展割据势力。一时群雄并起,天下大乱。中原逐鹿,生灵涂炭,兵荒马乱之中,人民流离失所,避难他乡,纷纷向江南和巴蜀流徙。

在庞大的逃难人群中,有一支薛姓人随刘备进入蜀地,这支薛姓族人的首领叫薛永。薛永的父亲薛兰是西汉御史大夫薛广德的十世孙,曾任兖州别驾,后被曹操所杀。父亲惨死后,薛永遂转而投奔当时占据徐州一带的刘备。刘备旋即败于吕布、曹操,几经辗转,被迫到荆州牧刘表手下谋事。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六军南下,据有荆襄九郡之地,刘备于当阳再次败于曹军,最后只得联合江东孙权,在赤壁大败曹军,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复夺得荆州大部,才算有了落脚之地。面对曹操和孙权两大军事集团的压力,刘备惟有向西发展以求自保。211至214年,刘备终于打败益州牧刘璋,据有西川之地,为以后蜀国建立奠定了基础。而在此过程中,薛永恪尽职守,忠心佑主,始终追随于刘备左右,南征北战,立下了卓越功勋。大批薛氏族人也随着薛永往返迁徙,逐渐进入巴蜀。

从历史记载上看,这或许是薛姓宗族第一次大规模的移动,尽管史书对此语焉不详,但由蜀汉王朝建立后,薛永升受刘备蜀郡太守、其子薛齐官拜巴郡太守的情况来看,他们父子能同时掌管号为蜀地大郡、朝廷屏翼的巴、蜀重郡,说明他们不仅居功至伟,而且足可担当御敌戍边的重责。蜀地不少人因感念其惠,遂以薛为姓。大概也因此原因,薛姓在川北各地影响深远,并留下了不少与薛姓有关的地名。直至隋唐之际,属于剑南道的维州仍有薛城县的记载,入宋后方改名为保宁。据专家考证,这可能就是薛氏一族旧日的聚居地。263年,曹魏发兵灭蜀,当时薛氏投降的竟达5000户之多,势力之大,亦可窥知薛姓在蜀汉时期占据相当重要的政治地位。

蜀汉灭亡后,为了彻底断绝刘氏宗族恢复故国的企图,曹魏决定采取移民空地的政策,大举将蜀地百姓内迁中原各地。这时,薛齐虽然降魏,受封为光禄大夫,然而也在迁徙之列,随同薛姓宗族一道迁至河东郡汾阴居住。尽管这些薛姓族人原本大多不是蜀人,由于薛永勤政爱民,深得当地蜀人拥戴,因他们迁自蜀地,所以世人共谓之“蜀薛”。成为后来河东望族薛姓的先祖之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薛姓呈现出全面发展的势头,薛姓族人已遍及北方的黄淮流域,很大一部分集中于今山西、河南、山东、安徽北部等地,并形成了薛姓的主要繁衍中心。

在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政权里,就有薛姓人任职。魏国有天水人薛夏,魏文帝时官至秘书丞,曹操对他颇为器重.常与之谈古论今,并尊称他为“薛君”。薛灵芸,为魏文帝宫中美人,对裁剪针工有独到之处,能在没有灯光的房间里,很快地裁制衣服,宫中称之为“针神”。蜀国薛姓宗族领袖薛齐为巴、蜀二郡太守。竹邑人薛综至孙子薛兼三代任太子少傅,“由综至兼,世传东宫,谈者美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河东薛姓在魏晋时期形成,并逐渐发展成当地的名门望族。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盛行,无论汉族政权,或是少数民族政权,要建立和巩固自己的统治,都必须依靠当时的名门望族,于是他们纷纷拉拢、吸收中原望族参加到自己的政权里。河东薛姓,作为关东著姓,也是各个政权积极争取笼络的对象,作为统治集团的中坚力量,薛姓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到南北朝时,薛姓在各方面则大放异彩。河东汾阴人薛安都是南朝宋著名将领,归附北魏后被封为镇南大将军徐州刺’史,并赐爵河东公。其子薛渊为南朝齐重要军事将领。薛安都侄子薛深任南朝宋骠骑将军,薛真度历任荆州、豫州、扬州刺史,又授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能抚恤百姓,深得北魏宣武帝的信任。代北(后落籍河南洛阳)人薛豹子,本鲜卑族叱干氏,在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中改姓薛,于北魏任徐州刺史,刚正不阿,“在州甚多惠政”,深受百姓爱戴。其子薛椒,风度翩翩,遵礼行教,举止得当,拜七兵尚书。太原人薛提,北魏初年因有政绩,迁晋兵将军、冀州刺史,封太原公。河东汾阴人薛强原为后秦右光禄大夫、七兵尚书,封冯翊公,其子薛辩为北魏平西将军、东雍州刺史,赐爵汾阴侯。薛辩子薛谨为北魏河东太守,袭爵汾阳侯。薛辩长子初古拔,因功任镇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爵河东公。学者薛憕,曾为北魏征虏将军、中散大夫,西魏时进爵为伯,升任中书侍郎、安东将军。汾阴人薛实,西魏时领著作佐郎,修国史,迁中书令,北周时因功进爵为侯,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等等不一而足。

一些在北朝任职的薛姓人,在随后的隋唐时期继续担任官职。北周司金大夫、文城郡公薛胄在隋文帝时任兖州刺史。义兴(治所在今江苏宜兴)人薛士通为隋膺扬郎将,唐初归降,授东武州刺史、平辅公祏,后改任泉州刺史。长期主持中枢的河东汾阴人薛道衡,深受隋文帝器重,道衡的兄弟、五个儿子及族叔、堂侄等多在朝廷任职,且委以重任。隋代河东汾阴薛姓因薛道衡家族而发迹,成为闻名全国的望族。

隋唐时期

隋唐时薛姓除在黄淮流域中下游继续发展外,更称盛于中国西北部。南北朝时,薛姓族人主要沿自东向西北的路线传播,三国时魏有天水(今属甘肃省)人薛夏,说明此时已有薛姓人居住在今甘肃省。至隋唐时,甘肃省薛姓已形成壮大之势,金城(今甘肃兰州)人薛举家财万贯,隋朝末年曾起兵反隋,后一度称帝。

及至唐代,薛氏家族达到了空前繁荣。薛姓郡望已全部形成。唐代的政治中心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因为有薛姓人多在朝中为官,因此,大量的薛姓族人迁居关中,今陕西关中地区成为薛姓一个重要繁衍地,从而跻身关中望族。武则天女儿太平公主嫁给出自河东薛氏家族的薛绍,既是恩宠,也是唐王朝对薛氏家族的拉拢。

宋元明清时期

五代时期有薛怀让,其先世为戎人,说明他是由少数民族加入薛姓的。他自幼勇敢,在后唐庄宗时任军职,唐明宗时任神武厢都校、州刺史。后晋时历任宿州团练使。后汉时安国军节度使,后移镇同州。后周时加同平章事衔,任左屯卫上将军、左武卫上将军。

宋朝建立后,国家重新统一,人民又得以过上较为安定平稳的生活。这一时期,薛姓散居于全国各地,发展相对稳定,其中北宋初年薛居正家族比较显赫。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薛姓规模日盛,族人已遍及大江南北,尤其向南迁徙的进度更快、规模更庞大了。自南宋开始,福建薛氏又分衍出广东海阳、五华、兴宁、梅州等支派。元代有薛信,由宁化转徙粤之平远,其后复由平远转徙程乡(今属福建),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有着辉煌事迹的家族,这一时期的薛姓人不逊先辈,以多姿多彩的形象活跃在历史的舞台上。

迁入台湾

自明清起,于东南沿海的薛姓已零星迁入台湾。清康熙年间,派兵攻灭台湾郑氏政权,随即在台驻军,设置府县。当时台湾地广人稀,土地肥沃,对于地窄人稠的闽粤居民很有吸引力,于是陆续有人从闽、粤两地入台垦殖,其中也有薛姓人士。大约 1710年前后,有一个入垦打猎东堡的人,名叫薛大;另有一位粤籍人薛昌贵,定居于淡水。乾隆年间又有薛君隆从广东到桃园的大桃村开垦,广东的薛华梅到台中县的东势镇定居。近代以来,特别是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后,大陆与台湾的联系一度中断达50年之久,直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台湾方才回到祖国的怀抱。其间薛姓极少有移居台湾者。1949年国民党政权退居台湾后,党、政、军、科、教、文各界有大批人员自大陆迁台,其中就有为数不少的薛姓人,如国民党高级将领薛岳,资深报人薛心熔等。

迁徙海外

薛姓人在清代迁往台湾的同时,也开始有人涉洋过海,向东南亚等地迁徙,成为当地华侨。进入近代,由于世界奴隶制的废除,欧美各国及其殖民地急需大量廉价劳动力,而此时清政府也由于政局不稳,世事多变,且急需外汇弥补巨额贸易赤字。如光绪十年(1886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上奏称,每年需要总数2000万元(约合1400万两白银)的侨汇,已相当于光绪后期每年关税收入的65%,所以不但解除清初的禁海令,同时大力鼓励华人出洋劳务。这样又极大刺激了中国向海外移民的热情,进一步壮大了华侨的队伍。据不完全统计,到光绪末年,全球华侨及华裔已达400多万人,其中就包括大量的薛姓族人。

当代薛姓的人口已近310万,是全国第四十八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25%。从明朝至今600年中薛姓人口由27万增长到近310万,增长了11倍多,薛姓人口的增长速度等同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在全国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江苏、陕西、河南三省,大约占全孱酵矬慧队口的39%。其次分布于山西、河北、山东、安徽,这四省的薛姓又集中了27%。江苏为薛姓第一大省,占薛姓总人口的15%。全国形成了东南苏皖、西北秦晋、北部豫冀三块薛姓聚集区。在近600年期间,薛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由东南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东南的迁移。薛姓在长江以北地区是比较常见的姓氏之一。薛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江苏、安徽北部、山东南部、陕宁晋豫、甘肃东部和中西部、渝鄂北部、新疆西北,薛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达0.45%以上,中心地区可达到1.3%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8%,居住了大约51%的薛姓人群。在甘肃中部、青海东部、内蒙古中西部和东北、河北东部、京津、山东北部、辽宁西部、吉林东部、黑龙江东部和西北、四川北带、渝鄂皖中部、浙江北端、上海、广西中部,薛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3%一0.45%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6.7%,居住了大约21.6%的薛姓人群。

薛氏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十八位的大姓,人口约六百七十二万余,占全国人口的0.42%。

雷姓源流

源于姜姓,出自炎帝裔孙方雷氏的封地方山,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相传,炎帝神农氏的九世孙叫雷。在黄帝率领炎黄部落联盟战伐蚩尤时,双方激战于涿鹿,雷奋勇杀敌,将生死置之度外,佐黄帝剿除蚩尤立下大功。战争胜利后,黄帝论功行赏,雷被封于方山(今河南叶县、方城一带,一说在今河南嵩山),建立了自己的部落集团(诸侯国)。其后裔子孙以及部族人等遂以国为姓氏,复姓方雷氏,为古诸侯国之一。在方雷氏的后裔子孙中,后省文简化分衍为两支,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雷氏,也有以国名为姓氏者,称方氏。

该支雷氏、方氏同宗同源,世代相传至今,皆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他们共尊方雷为得姓始祖。

源于子姓,出自商朝殷纣王宠臣雷开,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传说,在殷商王朝时期,纣王身边有一个宠臣叫雷开,对纣王忠心耿耿,尽教唆纣王肆意欢乐。

周武王姬发灭殷商王朝后,在雷开的后裔子孙中,有延续其先祖之名为姓氏者,称雷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姬姓,出自黄帝属下大臣雷公,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传说,远古时期有个人叫雷公,他精通医术,是一个名医,被任命为“巫”,即医官,掌管天下巫医。他还曾与黄帝一起讨论医学理论。

在雷公的后裔子孙中,有延续其先祖之名为姓氏者,即称雷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源于南夷,出自东汉时期南郡潳山蛮,属于以部族名称为氏。据史籍《姓氏考略》中记载:东汉末期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有潳山蛮改姓为雷。潳山蛮,是东汉王朝统治者对原战国时期楚国国人的一种称谓,其民族成分实际上十分混杂,由若干群体组成,但其联盟酋长被一致称作“雷迁”,就是首领的意思。在东汉末期,潳山蛮广泛居于今湖北省的荆州、安陆、汉阳、武昌、黄州、德安、施南诸府及襄阳府以南境地,即东汉时期的南郡境内,其部族人等多以首领之官称为姓氏,称雷氏。汉光武帝刘秀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潳山蛮起而反之,随即被武威将军刘尚率军镇压,之后徙其族人七千余口置于沔中(今湖北江夏),因此,潳山蛮在其后被改称为“沔中蛮”。潳山蛮后逐渐迁徙至岭南地区,雷氏族人的一部分分别融入了当地的苗族、瑶族、彝族、侗族、畲族、壮族、黎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中,并将姓氏带入这些民族,世代生息繁衍至今。

该支雷氏目前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广东一带地区。

源于氐族,出自十六国时期前秦国氐族雷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姓氏考略》中记载:东汉末期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南安羌改姓为雷。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秦国苻氏集团中有一部“南安羌”,为前秦国的核心部族之一。实际上,“南安羌”并非羌族,而是氐族部落,典型代表人物就是著名的前秦国大司马雷弱儿。

雷,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氐族中一个部落的名称,早先游游牧于青海、甘肃一带,后来以部为氏,汉化即称雷氏,后皆融入汉族之中,世代称雷氏至今。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⑴.蒙古族雷氏,最早源出“忽雷”演奏者。忽雷,是蒙古语“胡尔”的音译,是一种创始于北方民族,史载中最早名的弦乐器名称。在元朝时期的宫延音乐中,忽雷也是主要的乐器种类。在史籍《元史•礼乐志》中记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三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其中所称的“胡琴”就是忽雷,是一种弓弦摩以发音的乐器。忽雷上雕刻有精美的龙首,形制不一,其中的“玛特尔头”是比较古老的形制,其形似龙,面似猴,狰狞可怖,象征一种镇压邪魔的神物。后来,人们将忽雷的演奏者称为忽雷氏,其后裔子孙中有汉化称单姓雷氏者。

⑵.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蒙古族留佳氏,亦称刘佳氏,源出南匈奴贵族刘氏集团,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Lingiya Hala,世居李佳和罗(今辽宁新宾李家河)、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包括赫席赫、鄂漠和苏鲁、佛讷赫托克索等地)、乌拉(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松花江等地。蒙古族、满族留佳氏,在清朝后期多冠汉姓为雷氏、刘氏等。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金史》、《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等的记载:

⑴.金国时期,就有海西女真阿典部,族人以部为氏,称阿典氏,满语为Akjan Hala,汉义“雷”,世居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叶赫(今吉林梨树)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来在明朝初期,因明太祖朱元璋严诏天下禁止胡姓,阿典氏即改单字汉姓为雷氏、战氏等。

⑵.满族乌噜氏,亦称乌禄鲁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斡雷部,满语为Uru Hala,汉义“寡蛋、松籽壳”,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叶赫(今吉林梨树)、扎库木(今辽宁新宾伊勒登河西岸)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雷氏、赵氏。

雷姓始祖方雷。炎帝神农氏的第九代孙名雷,黄帝伐蚩尤时,双方激战于涿鹿,雷奋勇杀敌,将生死置之度外,佐黄帝剿除蚩尤立下大功。战争胜利后,黄帝论功行赏,雷被封于方山(大致为今河南省叶县南、方城县东北一带),其族称方雷氏,为古诸侯国之一,方雷氏的后代有以国为氏者,称雷姓。他们尊方雷为雷姓的得姓始祖。

雷登高:江西吉水县人,有六子,于明季景泰间迁武陵梁山。

迁徙分布

雷氏是一个历代悠久、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七十八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三百六十九万两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23%左右。

历史上雷姓的迁徙与分布

先秦时期,雷姓活动限于河南,但一直不活跃,史书上很少有记载。直到秦汉,雷姓东迁安徽、江西,开始在东部发达起来,形成著名的豫章雷姓大族。魏晋南北朝是雷姓发展的重要时期,西北羌族、氐族以及巴蜀蛮中雷姓的兴起和汉化,陕甘宁地区和川鄂地区成为雷姓的重要活动中心,形成著名的冯翊雷氏望族。唐宋时期,雷姓除继续在西北发展外,向南方和东南地区的移民成为主流,到明朝时,雷姓的重心向南和东南移动,南方各地基本都有雷姓,尤盛于赣闽地区。

宋朝时期,雷姓大约有17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4%,姓氏排在第七十七位。当时雷姓第一大省是陕西,约占全国雷姓总人口的53%。雷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陕西、甘肃,这二省雷姓大约占全国雷姓总人口的68%,其次分布于江西、四川、河南、广西、湖北、福建,六省的雷姓占雷姓总人口的29%。全国形成了陕甘、江西两块雷姓聚集地。

明朝时期,雷姓大约有15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6%,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雷姓人口的增长率为负值。面应是主体在北方的人群,雷姓一直活动于北方地区,自然遭到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湖南、福建,这三省雷姓大约占雷姓.西、四川、湖北、陕西,这四省的雷姓又集中了27%。江西为雷姓第一大省,占雷姓总人口的30%。宋元明期间,雷姓人口主要由北向东南部、由西北向南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东南赣湘闽、西北晋陕川两大块雷姓聚集地,雷姓人口重心由西北向东南移动。

当代雷姓分布与图谱

当代雷姓的人口已达到300余万,为全国第七十八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24%。从明朝至今600年中雷姓人口由15万增到300余万,增长了20倍,雷姓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宋朝至今1000年中雷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V形的态势。目前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湖南、陕西三省,大约占雷姓总人口的40%,其次分布于湖北、贵州、河南、福建、广西,这五省区又集中了30%的雷姓人口。四川为当代雷姓第一大省,居住了雷姓总人口的16%。在近600年中,雷姓人口主流是由东南部向西北、西部强劲地回迁,雷姓人口重心由东南向西移动。全国形成了西北陕西、西部川鄂贵湘、南方福建三块雷姓聚集区域。雷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陕渝、湘黔桂、云川东部、甘肃东部、晋豫西部、鄂赣粤大部、浙江南部、福建北部、新疆西南,雷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42%以上,中心地区达到1-6%以上,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1.7%,居住了大约56%的雷姓人群。在云南中部、四川中部、甘肃大部、宁夏、青海东部、内蒙古中部、山西中部、黑龙江西部、豫皖南部、湖北东北、江西北部、浙江中部、福建西部、广东东部和南端、台湾北端、新疆西北,雷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28%一0.42%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8.8%,居住了大约20%的雷姓人群。

展开阅读全文
点赞点赞
  • 上一篇:钱文忠《百家讲坛》解说《百家姓》文字稿(7-14)
  • 下一篇:2015年羊年手机拜年短信100条(图)
  • 相关推荐
    热门浏览

    同义词趣味知识训练(图文)同义词趣味知识训练(图文)

    诗情画意猜古诗(图文)诗情画意猜古诗(图文)


    ©迷你语文网版权所有 | 吉ICP备11000532号-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