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好读书,读好书》电子课文
作者/人教社 日期/2011-09-29 浏览/1124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是人类特有的神圣权利。
读现代的书,可以与同时代人作精神上的交谈;读古代的书,可以承传古圣先贤的精神遗产。读书,可以享受和吸取人类文化的成果。
读书是一个奇妙的过程:他人的智慧,通过你的眼睛使它成为可见的,然后通过感觉的门廊,经过想像力的天井,进入你心灵的空间,激起你心中的波浪。
因为读书,你狭窄的心灵逐渐变大,变得丰富多彩,以至变成一个大的心灵宇宙。
热爱读书吧。让书陪伴你一生。
一、看名人怎样读书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写下了大量精彩的读书名言,积累了许多宝贵的读书经验,留下了不少动人的读书故事。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应该怎样读书。各人或者分小组从图书馆、从网上或者从其他渠道搜集这些名言、经验和故事,多多益善。
1.编辑《名人读书名言》。把搜集到的名言,分类编排,每类加上小标题,编成集子。为集子写上前言和后记,装上封皮,最后拿到班上展览。并仿照名言,以书为喻,写一则关于书的格言。不妨动手制作成书签,自己留用,或者赠送同窗好友。
2.出有关“名人读书经验”的墙报。全班同学分头为搜集到的名人读书经验写上自己的评析和学习体会。大家可以评一评,谁写得最精彩。
3.“名人读书故事”大家讲。可以在课前三分钟,把搜集到的名人读书故事,轮流讲给周围的同学、朋友听。比一比,谁讲得最好。
二、你说我说说读书
同学们已经有多年的读书经历,对前人的读书经验也有所了解,但社会在发展,对于读书的新观念、新方法,还很有必要作一番探讨。试分组讨论下边问题。
1.怎样处理读流行作品与读经典名著的关系?
有人认为,应该多读流行作品。流行作品用的是现代生活中鲜活的语言,反映的是当代人的思想感情,读起来轻松省力,有兴趣,吸收快。而经典名著往往艰深难懂,离现实生活较远,因此少读为妙。也有人认为,应该多读经典名著。名著是经时间筛选留下的硕果,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它们和一般作品在文化品位上是不相等的,它们好像军事上的制高点,占领了它,其他就不在话下了。读名著,有以一当十的价值。尤其是,名著为很多人反复阅读,已成为当代人共同的文化素养,不了解名著,就会在文化沟通中产生严重障碍。
你认为这两种看法是否有道理?你倾向哪一种?你是否另有看法?
2.我看“读图”
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一般呈现在人们眼前,读图已经成为风尚。鼓吹这种风尚的人认为,图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读图的好处多多。对这种风尚持批评态度的人不少,他们认为绝大多数人,尤其是中学生,应该以读文为主,读图只能放在第二位;把大量时间消耗在读图上,将造成全民阅读水平的低下,得不偿失。
你认为读图和读文各有什么长处和局限性?中学生应该怎样处理这二者关系?
3.下边的阅读模式好不好?为什么?
有这样一种阅读模式:了解作者情况、作品背景→扫除字、词、句障碍→划分段落、归纳段意→概括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点。阅读的全过程都伴之以练习。
联系实际评析这种阅读模式,不妨邀请老师共同讨论。
三、“网上阅读”大家谈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网上阅读”已经成为时尚。请查阅资料,请教老师,然后讨论:
“网上阅读”对我们的阅读观念、方式和效率,带来哪些巨大的变化?请一两位同学把讨论意见整理成文,投寄到校广播站、网站或有关报刊。
四、与书籍结伴而行
1.定期召开读书报告会或举办“读书沙龙”
全班或者分组定期召开读书报告会,同学们在会上轮流报告自己的
读书心得。也可以邀请三五个同学,一起举办“读书沙龙”,交流读书体会,推荐新书、好书。
2.制定自己的读书计划
在总结自己读书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学习名人读书的榜样,吸收同学们读书的经验,制定一个新的读书计划。不妨写上:书的目录,时间安排,读书方法等。
班上出一期专栏,把大家的读书计划贴出来,相互观摩交流。
3.撰写关于读书的作文
近十年的学习生活几乎天天与书籍打交道。拿起你的笔,写你读书的故事,让同学们分享你的快乐,分担你的忧愁;或者发表你对读书的独特感悟、体验和见解,与同学们交流。
在这基础上,全班搞一次作文评比,看谁的关于读书的作文写得最好。
4.撰写有关同学们课外阅读的报道
不妨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同学们的课外阅读状况,作一番观察、调查和采访。看同学们课外读什么书,读多少书,爱读什么书,怎样读书,读书的效果如何,等等。然后对材料进行梳理、分析,写成一篇报道,投寄到有关报刊。
5.给朋友推荐一本好书
一本好书可以给你带来许多教益,甚至可以影响你的一生,给好朋友写一封信,推荐你最喜爱的一本书,告诉他这本书的优点以及你从中获得的益处。
6.轮流当小“书探”
定期去书店寻找新书,然后回班里发布新书讯息,供同学参考。副标题
参考资料
一、书的比喻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我爱书,我常常站在书架前,这时我觉得我面前展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茫的宇宙。(刘白羽)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书籍是最好的朋友,当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都德)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卡莱尔)
二、书山有径
学者陈善的“出入法”:既能钻得进去,又要跳得出来。
理学家朱熹的“三到法”: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古文学家韩愈的“提要钩玄法”: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教育家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思想家伏尔泰的“再读法”:重新再读一本旧书,就仿佛与老友重逢。
儿童文学家冰心的“创新法”:读书恨与古人同。
史学家侯外庐的“热处理法”:读书学习都应趁热打铁。
孟轲的“独立思考法”:尽信书不如无书。
史学家顾炎武的“新旧法”:每年用三个月复习旧知识,其余时间学新书。
三、关于“网上阅读”
互联网采用“超文本链接”,就是用复杂的网状交叉索引方式将不同来源的信息链接在一起,所链接的内容不仅包括文字符号,还包括图像、声音、动画、电影等多媒体信息。互联网将全球的网上图书馆、网上报刊杂志、网上书店、网上藏书屋、网上数据库、信息资料中心、实验中心、计算中心以及远程教学机构、专家系统等链接成巨大的多媒体信息库,构成一本没有页码的按照多线索多层次交叉编辑的巨大“天书”,供读者按照个人最感兴趣的路径或线索来组织浏览阅读。
“网上阅读”的主要方法有:第一,浏览。按照“上网阅读→寻找资料→摘录”的程序进行快速阅读,查阅文献,选取所需信息。第二,检索。按照“提出搜索任务→确定检查标志→选定检索工具→输入检索途径→查找原始文献资料”的程序搜寻查阅信息。第三,下载。把所需信息从网上下载,进行分类、整序、编码、建立索引等存贮处理,使之系统化、简明化,便于进一步查阅。此外,还有网上讨论、交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