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全站导航
搜索

教学参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

作者/飞雪  日期/2009-03-25  浏览/2817


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
如果把这份试卷比作一片蔚蓝的天空,你就是那翱翔的雄鹰;比作一片碧绿的草原,你就是那奔驰的骏马。请自信地拿起你的笔,尽情施展你的才华,也许你会比雄鹰飞得更高,比骏马跑得更快。
~~~~~~~~~~~~~~~~~~~~~~~~~~~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下列的画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4分)
(1) 朔(shuò)方 犀(xī)利 鞭挞(tà) 祈(qí)祷
(2) 胆怯(què) 咫(zhǐ)尺 蓬蒿(hāo) 庇(pì)护
(3) 吞噬(shì) 和煦(xǜ) 啮(niè)齿 笃(dǔ)信
(4) 缄(jiān)默 狩(shǒu)猎 牟(móu)取 哂(shěn)笑
2.在下列成语空白处填上恰当汉字。(4分)
①_____海桑田 ②相辅相_____ ③目_____一切 ④盛气_____人
⑤莫_____一是 ⑥任劳任_____ ⑦拖泥_____水 ⑧山盟海_____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 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B 自愿献血的人是人道主义的最高表现。
C 看到义务工作者们全心全意为“九运”忘我地工作,使我很受教育。
D 思想内容积极健康,艺术手法新颖独特,是衡量一部作品好坏优劣的重要标准。
4.仿写句子(2分)
学会欣赏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学会呵护别人,就是疼爱自己。
5.默写(10分)
(1) ,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2)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有“此事古难全”一句,其中“此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山坡羊 潼关怀古》)
(4)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富有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高适在《别董大》一诗中写道:“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却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22分)
 (一)阅读《海燕》一文中的几段话,按要求回答6—10题。(9分)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
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副标题
6.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表达贬义色彩的一项是( )。(2分)
A.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
B. 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
C. 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
D.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
7.分析下列语句使用修辞手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比喻)
B. 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拟人)
C.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反复)
D. 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夸张)
8.本文运用了象征手法,分析错误的是( )。(2分)
A. 海燕象征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B. 暴风雨象征席卷一切的革命运动。
C. 大海象征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
D.海鸥、海鸭、企鹅象征不觉悟的群众。
9.结合修辞分析“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一句话的表达作用。(3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10-15题。(13分)
美丽如初
①月色皎洁,一如闪亮的白绸,宁静而安祥地弥漫。我握着母亲的手站在街口,等放晚学的弟弟归家。并不冷,然而街静人空,我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遥望着那条很宽很白的路,母亲说:“一直这样等,惯了。”我的心悚然一动,目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
②我也曾让母亲这样地等待过,并不是小的时候,女儿大了,反而更让母亲牵挂。那些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和学友们一路高歌神侃地回家,一个人转进僻静的街口,却望见母亲的衣衫和着树影飘动,一样的迷离,心忽地跳快了,跑过去,却只叫了一声“妈妈!”母亲也不说什么,很欣慰地笑着,拍拍我的手,一起走回家去。
③而今我去了异地,只在假期里归来,母亲的身影却依然准时地站在街口树下,等待不久也要离家求学的弟弟。我忽然很羡慕母亲,可以把那么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的等待中。
④清脆的铃声响过来,弟笑嘻嘻立在我和母亲面前:“妈!姐!”“怎么才回来,让妈等那么久?”我半是欢喜半是埋怨。 “回家吧!”母亲还是那么欣慰地笑着,拍拍弟的手。弟冲我做个鬼脸。看弟高大的身影在母亲的身边,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起航的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不能永远停泊。
⑤返校之前,母亲安静地替我整理行囊,见我跟着她走来走去,却不开口,母亲说:“从前你外婆也是这样送我走。”啊,我默默地望着母亲,仿佛看见外婆的双手在忙碌。我忽然明白了,从前外婆一定也曾站在街口,等母亲回家,就像母亲今天等我们回家,而我也会有那么一天,让深深的爱溶在等待中。
⑥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才知道不论经过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
10.文章首段的景物描写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在文中主要起什么作用?(2分)
11.首段中,在等放晚学的弟弟时,为什么我“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2分)
12.第④段中写到,“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我”觉得失去了什么呢?(2分)
13.纵观全文,找出在全文结构上与末段中“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这个句子相呼应的一句话。(2分)
14.说说为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2分)
15.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母爱的理解(3分)
三、文言文阅读。(16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6.解释句中加线词语 (2分)
①无从致书以观( )   ②援疑质理   ( )
③烨然若神人   ( )   ④色愈恭,礼愈至( )
17.翻译句子为现代汉语。(4分)
(1)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18.“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的原因是什么?(2分)
19.宋濂之所以成功,除了他“嗜学”“遍观群书”“执经叩问”等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语句回答)(2分)
20.作者从哪几方面谈自己刻苦学习经历的?(3分)
21.作者在求学过程中付出了无比的艰辛,其中最让你感动的地方是什么?试结合今天学习环境,谈谈你的体会(3分)
四、作文(40分)
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作。
(一)当你孤独时渴望他人的陪伴,当你受挫折时渴望他人的帮助,当你高兴时渴望他人分享,我们总是在渴望着,渴望友情,渴望理解,渴望想得到还未得到的……请以“渴望_______ ”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①根据自己所写文章内容,在题目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互助、掌声、感动、阳光……)使题目补充完整,并将题目抄写在正文第一行中间。②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诗歌除外)。③必须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二)面对
在题目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要求感情真挚,切忌空谈,不少于600字。副标题
 
参考答案
一、一、1.(1) 2.沧 成 空 凌 衷 怨 带 誓 3.A 4.略 5略
二、二、(一)6.C 7.D 8.D 9.比喻、拟人和反复。“敏感的精灵”,“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显示了海燕的勇敢和智慧,说明无产阶级革命者的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运用反复,语气肯定,表达了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念。
(  (二)10.景物描写写出了景物洁白而又美丽的特点;在文中主要起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 11.因为母亲对于弟弟的那份牵挂、那份爱,让她能耐心地等下去。12.失去了母亲的照顾。 13.“月色皎洁,一如闪亮的白绸,宁静而安祥地弥漫。”  14.因为母亲在那个晚上给了关于爱的感悟,这种感悟是刻骨铭心的。15、略
三、三、16、致:得到   质:询问 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至:周到  17.(1)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2)我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不羡慕他们。 18.“益慕圣贤之道”,“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色愈恭,礼愈至”  19.“益慕圣贤之道”,“以中有足乐者”  20.学习的态度和行动。或(1)幼时求学的艰难: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天大寒而弗之怠,走送之。(2)成人后求师的艰难:① 叩问之难。② 旅途之难。③ 生活之苦。21.略
四、四、略

展开阅读全文
点赞点赞
  • 上一篇:抑郁沉闷悲哀忧伤──《风筝》人物情绪初探
  • 下一篇:如何解答语文中考批注式题目
  • 相关推荐
    热门浏览

    2023年秋初中七八九年级语文教材变动内容2023年秋初中七八九年级语文教材变动内容

    劳动教育计划劳动教育计划


    ©迷你语文网版权所有 | 吉ICP备11000532号-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