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全站导航
搜索

论文杂感

教学随笔:守护汉文学之美(图)

作者/程予东  日期/2015-07-07  浏览/367


守护汉文学之美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的重点是这样说的: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城里的孩子在面对那些沉淀着浓郁泥土气息的文章时唤不出生活经验的印痕,理解、欣赏的时候确实是打了折的。

在和学生一起学习梁衡的散文《夏感》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是被绷紧的,一起和孩子们品读了课文的第四段内容。学生通过“快割,快割,”、“快打,快打”等词语的反复运用自然感受到了农民白日里劳作的紧张、抢收的辛苦劳作。继问学生,农民为什么要如此绷紧神经间不容息地进行劳动呢?学生还能够结合上文作者提到的那句“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来回答。是的,既然是生命交替的旺季,那么自然是容不得歇息下来。当笔者荡开一句,提问:那么他们晚上又是怎样的情形呢?学生回答他们睡得很晚,半夜醒来还要听风、看云,感觉神经也是高度紧张啊!笔者顺势问他们,农民半夜醒来听风、看云的目的是什么的时候,他们面面相觑,做出好像难以理解这个问题的样子。为了让学生能够进一步深切感知农民当时紧张的心理特征,笔者追问了一句:“我们可以来一个换位思考,假如你是这其中的一位农民,你起来听风、看云是为什么呢?”有学生站起来说是为了期盼一场大雨啊,你想夏天多热,劳动更是又热又累,夜里闷得不行,如果来一场雨,岂不是可以带来凉爽吗?还有下一场雨可以浇灌秋苗,让它们长得更好些,这也是农民深切期待的啊!他的回答听起来不错,果真,他这样的理解得到了不少回应。笔者当时内心只是“咯噔”一下,分明感觉到这些个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是无法真正感受到农民真实的生活了,无法体味农民当时的心理活动了。

这篇散文是梁衡在八十年代初期,作为新闻工作者的身份到中原体验生活而写的。八十年代的中原广大农村,农民收麦子还是依靠镰刀的,眼看着麦梢黄了,开始挥动镰刀,时间紧迫,一刻都不得闲。等把麦子割下来,还要运到打麦场地(空起来的土地),摊开,趁着毒辣的日头晒。麦秆发脆些了,赶着骡马拉着石碾给麦子脱粒。脱好了麦粒,这时需要的是风,农民好借风力向空中扬麦,目的是把麦粒中的土荡干净。如果白日里没有风,农民就把麦子暂时堆起来。晚上躺在床上,按说他们劳作了一天该好好睡一觉才是,可是一阵风吹来就让他们警觉起来,赶紧起来看看天,看看那些云,他们着实担心呢,担心风裹着云压来,担心风云带来雨水,而麦子还在场上。如果下雨的话,就要想着起来把麦子盖起来,不然麦子遭了雨,要发霉生芽的,那样一个季节的劳苦就打水漂了。他们心理会默念着老天可千万不要下雨,如果要下雨的话,还是等麦子收回家吧。这些还在麦场上的麦子啊,风雨成了农民最怕的天气征候了。

梁衡接着说麦子打完了,我们也会觉得农民的心这时才会安安稳稳的放下来。可是哪里能够闲下来呢?秋苗还等着追肥、浇水。这样的生活无不让人感到夏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是被绷紧的。

农村的孩子学习这样的文章,由于具有相关的生活体验,感受、理解起来会更真切一些,而城里的孩子体验从何而来呢?他们和城市亲密接触,远离现在的泥土,更远离八十年代的农村生活。他们面对老师的提问作出那样的解读也是情在理中啊,怎能责怪他们呢!

笔者是农民出身,对那个时期的农民生活有深切的体察。借助语言能够还原那样的一段生活图景,还能引领学生感受当时农民的心理,在感受里读出那种紧张感。而欠缺那样的一种生活经历的老师,要想领着学生感受农民彼时的内心也是不易的吧。

欠缺了这种和泥土生活相关联的经验累积,不但影响到学生对文本进一步的理解、感受,而且还影响到学生联想能力的培养。

曾经听说过这样的一则故事,南方的孩子没有见过雪,老师在讲雪这一概念时为了让学生对雪有形象的认识,借助了打比方,说雪就像田野飞舞的蒲公英,如那苇荡飞舞的芦花,还像那满城飘飞的柳絮,任凭了老师的启发,学生没有见过老师联想到的东西,自然无法获得对雪的形象鲜明的认识了,而它触觉上的冷更是借这些比喻传递不出的,雪是老师认识里的雪,却无法勾连出学生对雪的想象,联想能力更是无从谈起了。

相反如果具有一定的累积经验,那么作文的联想能力还是易于触发的。笔者犹记得某年高考作文中引入一则两个女孩在玫瑰园里对玫瑰之刺的态度直接决定了对园子好与不好的判断材料,一考生在《对“刺”的思索》一文中有如下一段文字:自然界有一种植物叫蒺藜,它的果实满身是刺,只要你用手碰它一下,它就会刺破你的手指,可是它自有它的妙用,中医常把它做为一味药,给病人治病。假如我们根据它的扎人特性来说它“刺”,就是正确的批评,这些批评常常使人不快,甚至恼恨,但正确的批评能够帮助人改正错误。

这段文字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作者平时的经验积累,正是由于这经验知识的积累,所以一旦有新信息的刺激,已有的经验(对蒺藜的认识)就立即与新信息(对玫瑰的认识)组合起来,假如作者根本不知蒺藜为何物有何用,就无法产生这样的构思,所以说已有经验是生发联想的沃土。

蒺藜是生活在田野里的一种绿色植物,农村的孩子当不陌生。城里的孩子会陌生些,要想获得丰富的联想,你非得有一定的经验不可。

现在笔者忧心的是,因为汉文学之美多数是建立在农业社会之上的,像《诗经》里的生活,如陶渊明的渡头落日、墟里炊烟等都代表着汉文学之美的典范。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很多寄寓着泥土情结的环境正逐渐消失,很多诗意的事件也不能复原,很多温馨撩人心绪的情感无所附丽,再加上更多的人离开了土地选择了城市生活,要我们的孩子继续领略汉文学之美,还要具有相当的联想能力,又能在笔底摇曳泥土的芬芳,真是强人所难啊!

君不见,现在的学生笔下的文字还有多少篇章是氤氲着泥土之美的;再看看那些作家笔下的文学吧,还有多少是根植于农村生活的;打开电视瞧瞧,影视剧中还有多少是凝结着泥土清芬的!如果经济的发展注定伴随着“物质基础”的失去,泥土的失去的话,它怎能不衍生我们这些有泥土情结的人们内心的沉重呢。守护汉文学之美,守护我们的文化根脉。

展开阅读全文
点赞点赞
  • 上一篇:三十年来千余高考状元的下场
  • 下一篇:北大教授陈平原:一辈子的道路,决定于语文(图)
  • 相关推荐
    热门浏览

    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

    中小学教师每周工作54.5小时,全年作业批改1.2万本!(图)中小学教师每周工作54.5小时,全年作业批改1.2万本!(图)


    ©迷你语文网版权所有 | 吉ICP备11000532号-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