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21.《庄子》二则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积累常用文言词语,整体把握课文大意。 2. 体味对话中的人物语气,理解课文中两则寓言阐述的道理。 3. 学习庄子追求逍遥洒脱的人生态度,无所待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 重点难点 1. 体味对话中的人物语气,理解课文中两则寓言阐述的道理。 2. 学习庄子追求逍遥洒脱的人生态度,无所待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 策略方法 朗读法、师友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课前导学 查找资料了解庄子的作品及其思想主张。 查字典,疏通字词 鲲(kūn) 徙(xǐ) 抟(tuán) 南冥(mínɡ)濠梁(háo)鲦鱼(tiáo) 教学流程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交流感知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1.作者以及背景资料。 2.生字、生词的读音和释义。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大鹏的形象如何呢?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 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教师活动 1.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庄子相貌及离世趣事,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2.提出问题 3.归纳总结 学生活动 1.学生交流作者的写作背景和生平。 2.师友互相检查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3.自主思考,然后全班交流。 4.快速浏览课文,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