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点拨+现代文阅读训练5篇
作者/佚名 日期/2021-05-30 浏览/872
中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点拨+现代文阅读训练5篇
必考:
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事件(考查筛选有效信息及概括能力)
根据题目要求去文章中筛选概括,力求全面、简洁。注意:要抓住记叙文六要素,重点抓住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
二、分析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首段、过渡段、结尾段、插叙段)
★首段:内容上,表现了……的内容,抒发了……的感情,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结构上,(1)总领全文;(2)引起下文,为下文写……铺垫;(3)开篇点题;(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过渡段:本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接上文……的描述,引出下文……的描述。
★结尾段:结构上,构成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深化文章主题,总结全文;内容上,强调了……,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插叙段:内容上,交代了……的原因,揭示前文设置的悬念,突出了文章的中心。结构上,避免了平铺直叙,使文章波澜起伏。
三、赏析词语或句子
★词语:……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的思想感情。(动词、形容词、副词)
★句子:首先点明改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或描写方法(神态、动作、语言、心理、外貌、细节),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环境描写:这是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渲染了一种……的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
四、对含义深刻句子的句意理解。
答题思路为先解释句子的字面意思(特别是一些重要词语的意思),然后再解释句子包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常考:
五、标题含义及作用
★标题含义:先答表层含义(字面意思),再答深层含义(一般与主题思想相关)。
★标题作用:1.概括文章所叙之事、所叙之人。2.标明文章行文的线索,贯穿全文。3.点明文章的中心思想。4.激发读者阅读兴趣。5.含蓄隽永,具有象征意义。
★题目好处:本文写了……内容,表达了……的思想感情。题目作用是……,突出了……,与结尾相呼应。
六、写作手法辨析及表达效果
★1.对比:运用对比,将……和……形成对比,突出了……的……特点,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2.线索:文章以……为线索,写了……,表达了……的思想感情,贯穿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结构完整。
★3.插叙:内容上,交代了……的原因,揭示前文设置的悬念,突出了文章的中心。结构上,避免了平铺直叙,使文章波澜起伏。
★4.详略得当:详写了……,突出了……,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5.先抑后扬: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6.象征:……象征了……,突出了……,表达了……的思想感情。含蓄形象,深化主旨。
★7.托物言志:借……,表达了……的思想感情。含蓄形象,深化主旨。
01 暖年(2021崂山一模)
①北方的冬天冷且漫长,但奇怪的是,每每想到过年那几天,印象里、感觉中,都是暖和的。
②童年时的春节,前后几天总是会下雪,屋顶的雪被中午的太阳融化了,顺着屋檐滑下来就成了冰凌。孩子们会把冰凌掰下来吃,平时冻手冻脚怕冷的小孩,吃起冰凌就像现在的小孩子在暖气房里吃冰激凌,并不觉腮帮子冷或胃里冷。
③觉得暖,多半是因为兴奋的缘故。年越近,早晨就越醒得早,在被窝里呆不住,外面狗叫几声,或零星有鞭炮响,就忍不住心痒痒,要起床出去看看,生怕错过什么好玩的事情。人一兴奋,脸就会红,身体就会发热,小孩尤其如此,我在村里看到过,有的小孩身上穿着棉袄,却把扣子全解开了,任由寒风顺着胸膛上下窜,非但没给身体降温,反而头顶还冒着蒸腾的热气。
④胡乱跑,四处跑,也是不觉得冷的一个重要原因。满村子跑的,都是半大的孩子,以七八岁到十五六岁之间为主,以男孩为主,也有同龄的女孩参与。女孩跑得慢,紧跑几步就会累得喘气,靠路边喊“你们能不能跑慢点?!”。男孩子们不听,反而跑得更快了,累死狗,狗在后面都追不上。有慌不择路的小孩,一脚踏进被雪遮严实了的粪坑,他的爸妈赶过来,一边拎着耳朵往家里拖,一边拿着竹竿往身上打。
⑤准备过春节的那些天,锅灶里的火在白天都不会熄,蒸馒头,炸丸子,炒花生,烀猪头,大量的树枝、枯叶、稻草,塞进灶膛里,都变成了火、变成了热量。那些热量又被带到食物那里,刚蒸好的馒头又大又滚烫,孩子们拿在手里先当玩具,左右手不停地倒腾,又向天空抛起用手接住,玩杂耍一般,等到温度适宜了,又用力捏扁、捏结实了,三两口吞进肚子里,吃饱了,顾不上喝口水,转身到村里唯一的土路大道上继续跑。母亲或奶奶纳好的棉鞋,已经在床头的塑料袋里,挂了差不多一两个月,没到过年的时候不让穿,实在心急,也得等到小年这天才允许穿在脚上。厚厚的白棉花,被包裹在鞋帮里,鞋帮的里子是粗白布做的,不穿袜子,脚放进去也像是穿了袜子般暖和。棉鞋穿上之后,最好不要乱走动,要是穿着棉鞋跑,用不了半小时,脚在鞋子里面就会热出汗,此前被冻得很硬的冻疮,此刻也化开了,痒得难受,要去踹树、踹墙止痒,踹的次数多了,鞋踹脏了或踹坏了,难免又要挨顿揍。到了晚上,人睡了,棉鞋被放在炉子边烤着,到了天亮,又是一双暖烘烘的“新鞋”。
⑥也有安静下来的时候,那就是帮家里贴春联。贴春联需要点耐心,要先去找点面粉熬成浆糊,熬浆糊的过程里,要去把上年的旧春联撕掉,用笤帚把墙面扫干净,然后再把熬好的浆糊刷在墙面上。贴春联要分清上下联,把上下联贴错了,被人看出来,要被嘲笑一番。别看贴春联事小,一整套活全干完,也够忙活一大会儿。基本上到了腊月二十九的时候,家家户户的春联都贴好了,放眼望去,到处一片红,红红的春联看在眼里,也是一种“热量”,能带来暖意。
⑦现在想来,过年的意义是什么呢?一家人团团圆圆,把好吃的东西都吃个遍、吃个够,这是过年时看重的;另外就是把周边的环境,搞得暖暖和和的,让身边人都放松一些、舒适一些,不那么紧张。过去的农村人,一年大多数时间不知道怎么享受,只有过年的这段时间,不用教,都知道怎么把日子过得像样点。
⑧后来去了城里工作生活的农村人,到了过年的时候,总忍不住想要回老家,除了想念家人之外,恐怕也是想念记忆里的那种“暖”了吧。按理说,城里的家中有暖气,出门的交通工具也会开暖风,可是城里的“暖”和乡下的“暖”,还是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
⑨乡下的暖,带着记忆带着欢乐,那是童年的光亮,会在人的心底一直“燃烧”。
19.北方的冬天冷且漫长,但是在作者的印象中到了过年就觉得暖和,请概括文中让作者感到“暖”的原因。(4分)
20.分析第⑧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
21.本文的语言表达很有特色,请选择一个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3分)
22.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
(1)放眼望去,到处一片红,红红的春联看在眼里,也是一种“热量”,能带来暖意。
(2)过去的农村人,一年大多数时间不知道怎么享受,只有过年的这段时间,不用教,都知道怎么把日子过得像样点。
23.结合全文内容,结合关键词语,具体分析文章结尾一句所表达出的思想情感。(4分)
乡下的暖,带着记忆带着欢乐,那是童年的光亮,会在人的心底一直“燃烧”。
19.(1)临近过年,感到兴奋,身体发热。(2)满村子得胡乱跑、四处跑。(3)灶火里的火不熄灭,天天有好吃的。(4)穿着新做好的棉鞋。(5)贴上红红的春联,带来暖意。
20.第8段通过写去城里工作的农村人对农村过年的想念,以及把城里的暖和农村的暖进行比较,表现了作者对农村暖年的喜爱和无限想念之情。
21.运用细节描写(动作描写),通过“拿”“倒腾”“抛”“捏”“吞”“跑”等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写出了孩子们在准备过春节期间,吃到刚蒸好的大馒头时的兴奋和欢乐之情。
22.(1)“热量”指家家户户贴上对联之后,放眼望去,到处一片红红火火,让人感到生活的热情和活力,让人感到暖。
(2)“把日子过得像样点”指的是过年的时候,一家人团团圆圆,环境暖暖和和,人感到放松舒适。
23.乡下的暖年,给孩子们带来了一生的美好回忆,让孩子们在物质生活不富裕的年代里,感受到兴奋、快乐、自由,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这些美好的经历会一直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不断给他们精神上的力量,让他们终生想念。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乡下纯朴生活的无限怀念和珍惜之情。注意:要扣住句中的关键词来分析,不能脱离句子。
02 泉(2021青岛局属四校)
①我老家的门前,有棵老槐树,在一个风雨夜里,被雷电击折了。家里来信说:它死的很惨,是拦腰断的,又都裂开四块,只有锯下来,什幺也不能做,劈成木材烧罢了。我听了,很是伤感。
②后来,我回乡去,不能不去看它了。
③这棵老槐,打我记事起,它就在门前站着,似乎一直不见长,便是那么的粗,那么的高。我们做孩子的,是日日夜夜恋着它,在那里荡秋千,抓石子,踢毽子,快活得要死。冬天,世上什么都光秃秃的了,老槐也变得赤裸,鸟儿却来报答它,落得满枝满梢。(A)立时,一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是一个鸣叫的音符:寂寞的冬天里,老槐就是竖起的一首歌子了。于是,它们飞来了,我们就听着这冬天的歌,喜欢的跑出屋来,在严寒里大呼大叫。
④如今我回开了,离开了老槐十多年的游子回来了。一站在村口,就急切切看那老槐,果然,不见了它。进了院门,我立即就看见那老槐了,劈成碎片,乱七八糟地散堆在那里,白花花的刺眼,心里不禁抽搐起来。我大声责问家里人,说它那么高的身架,那么大的气魄,骤然之间,怎么就在这天地空间里消失了呢?!如今,我幼年过去了,以老槐慰藉的回忆也不能再做了,留给我的,就是那一个刺眼痛心的村柱吗?!我再也硬不起心肠看这一场沧桑的残酷,蕴藏着一腔对老槐的柔情,全然化作泪水流下来了。
⑤夜里,我无论如何都睡不车着,走了出来,又不知身要走到何处,就呆呆地坐在了树桩上。树桩筐筛般大,磨盘样圆,在月下泛着白光,可怜它没有被刨了根去。那桩四边的皮层里,又抽出了一圈儿细细的小小的嫩枝,极端地长上来,高的已经盈尺,矮的也有半寸了。
⑥小儿从屋里出来,摇摇摆摆的终伏在我的腿上,看着我的眼,说:
⑦“爸爸,树没有了。”
⑧“没有了。”
⑨“爸爸也想槐树吗?”
⑩我突然感到孩子的可怜了。我的小儿出生后一直留在老家,在这槐树下爬大,可他的幸福、快乐并没有尽然就霎时消失了。
⑾“爸爸,”小儿突然说,“我好像又听到那树叶在响,是水一样的声音呢。”
⑿唉,这孩子,为什么偏偏要这样说呢?是水一样的声音,这我是听过的,可是如今,水在哪儿呢?
⒀“爸爸,水还在呢!”,小儿又惊呼起来,“你瞧,这树桩不是一口泉吗?”
⒁我转过身来,向那树桩看去,一下子使我惊异不已了:(B)啊,真是一口泉呢!那白白的木质,分明是月光下的水影,一圈儿一圈儿的年轮,不正是泉水绽出的涟漪吗?我的小儿,多么可爱的小儿,他竟发现了泉。我要感谢他,他真有发现了新大陆的哥伦布一样的伟大!
⒂“泉!”生命的泉!”我激动起来了,紧紧抱住了我的小儿,想这大千世界,竟有这么多出奇,原来一棵树就是一条竖起的河,雷电可以击折河身,却毁不了它的泉眼,它日日夜夜生动,永不枯竭,那纵横蔓延在地下的每一根每一行,该是那一条一道的水源了!
⒃我有些不能自已了。月光下,一眼一眼看着那树柱皮层里抽上来的嫩枝,是那么的精神,
⒄一片片的小叶绽了开来,绿得鲜蛘的,深深的:这绿的结晶,生命的精灵,莫非就是从泉里溅起的一道道水柱吗?那锯齿一般的叶峰上的露珠,莫非是水溅起时的泡沫吗?哦,一个泡沫里都有了一个小小的月亮,灿灿地,在这夜里摇曳开光辉了。
⒅“爸爸,这嫩枝儿能长大吗?”
⒆“能的。”我肯定地说。
⒇我说完了,我们就再没有言语,静止地坐在树桩的泉边,谛听着在空中溅起的生命的水声。
19.请结合文意简要概括。(4分)
听说老槐树被击中了————( ① )
( ② )—————快乐;
( ③ )————悲痛;
发现树桩确实像一口泉———( ④ )
20.结合文本说说第三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21.(1)文中有两处画线句子A、B,请结合语境,任选一句进行赏析。(3分)
(2)比较下列原句和修改句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3分)
原句:一片片的小叶绽了开来,绿绿的,鲜鲜的,深深的。
修改句:一片片绿绿的,鲜鲜的,深深的小叶绽了开来。
22.文章最后说“谛听着在空中溅起的生命的水声”,请结合全文内容,联系自身体会说说你对此句的理解。(4分)
19.(4 分)①伤感;②回忆儿时的大槐树;③回家看到老槐树的惨状;④激动(兴奋)
20.(4分)此段插叙了小时在大槐树底下玩耍的快乐时光,解释了上文我听说大槐树被劈时的伤感,同时为下文写回家看到大槐树的惨状时的悲痛做了铺垫。行文有了波澜,吸引读者去阅读。
21.
(1) (3分)
A处:老槐树上落满了可爱的鸟儿,(1分)鸟儿的鸣叫声使得寂寞的冬天很热闹,富有生气。(1分)表达了作者崇敬、赞赏,喜爱的感情。(1分)
B处:此处用了比喻句。月光下树的年轮像泉水的涟漪,月光下的树桩很像一口泉: (1 分)生动地写出了老槐树的生命没有结束,它像泉一样生命水不枯竭,因为嫩枝又长了出来: (1 分)比喻很生动形象,很新鲜,
寓意很深刻,表现了作者的惊喜。(1分)
(2) (3分)
原句用了倒装的方式,突出强调(1分)叶片的嫩绿,富有生机,表现了我内心的喜悦。(1 分)而改句过于平淡,体现不出叶子的特点和我内心的感受(1分)
22.(4分)
老槐树死了,但她的生命仍在延续: (1分)嫩枝一定会长大,对末来充满着期盼和信心(1分),此句表达对生命力强大的崇拜与敬仰。(1分)联系自身感受谈一谈(1 分)
03 母亲不听话(2021西海岸新区)
①母亲七十岁了,越来越听不进我的话了。
②就说前年春节吧。腊月里落了几场鸡爪雪,一层摞一层,到年三十也没消融干净,预料到天冷,路滑,跟前没个亲友照应,怎能心安?临出门,我一再叮咛母亲:“吃饭,睡觉,看电视,旁的啥事都甭管,记牢了。千万不要乱走,巷子口也别去,等天晴路好了再出门。”
③可是母亲还是摔了跤。
④“咋搞的?”医生看着片子上的裂纹直戳戳问。
⑤“怪我,怪我,我嫌炉子太费煤,想拉那树根回来,剁成节子续着烧……你不知道,娃们刚刚买了房,手头紧,能省一点是一点,谁能料到这……嗨,运气瞎瞎的……今年运气瞎瞎的。”母亲懊悔不迭,话语挂了石头,沉甸甸的。
⑥“妈真是太犟了,不听旁人说,好好的受了伤,可不能再由着她了。”晚上,避开母亲,妻子有些怨言。“对!得记住教训。”我看着妻子坚定地说。
⑦打这以后,我和妻子得空就守在母亲身边说故事,而且挑的都是鲜活事例。
⑧我从同乡嘴里得知,邻村有人摔伤,马上用一本正经的口气添油加醋地告诉母亲:“妈,后沟里根宝他妈,骨折了。”“啥时候摔的嘛?”母亲嘴巴张得像瓦窑。“前天骨折的,半夜里打老鼠,摔了跤,伤了骨盆,还有大腿,医生说,年内甭想下炕!”“唉,这可咋办呀。”母亲听了一脸忧戚:“还是怪她不小心,老鼠能糟践多少,吆喝一声不就跑了。”
⑨“就是的,就是的!”我和妻子一唱一和。
⑩像这样的例子,我和妻子举了不下八例。都是有根有底,真人真事。母亲听得眉毛一皱一皱的,过了半晌,好像明白过味儿了,自顾自地嘀咕道:“谁知道跌跤呀么,又花钱又受疼的,唉!谁知道跌跤呀么……”
⑾我知道,母亲在为自己的事而深感不安。心头不觉掠过一丝凄凉。
⑿一月后,拆了纱布,去了石膏。医生叮嘱母亲右手不能太动,不能擀面条,不能提水桶,不能拎重物,至少要休养半年以上。即使彻底好了,也不能干太重的活儿。一定得小心为上。我和妻子留母亲再住了一段时间。母亲说啥也不肯留了,在客厅里转圈圈,唠叨家里的菜地荒了,唠叨那只芦花鸡胡乱下蛋, 被狗娃娘捡了去,唠叨父亲一辈子没上过锅,几个月了,不知道咋糊弄吃的,熬坏了身子怎么好。
⒀送母亲回老家,临走时妻子反复叮咛。母亲觉得自己给全家惹了麻烦,拉着孩子,看着我们,分外沉静地说:“俗话说,不跌跤,不长智,这回算是记到骨头里去了,不会再犯糊涂了,你们放心走吧。”话里透出诚恳。
⒁端午前的一天,母亲挑水时扭了腰,原因是多挑了几瓢水浇园子里的蔬菜。她想着自家的菜长得旺势了,省得到街上买,又是省一点是一点的想法作怪。怎奈人毕竟上了岁数,脚跟不稳,踉跄了一下,水桶滚到深沟里,扁担甩出去老远,人倒在了柴刺丛中。我们又气又急,轮番劝说。母亲痛定思痛,再次后悔。过一阵,又自顾自地轻声嘀咕:“谁知道跌跤呀么,要知道那样,还挑啥水,给个金狮娃子都懒得拿,划不来么,又花钱又受疼的,唉!谁知道跌跤呀么……”
⒂去年,老家大拆迁,乡亲们四处投亲靠友寻住处。我将父亲母亲接到了城里,母亲知道城里花销大,愈加手细了。洗衣服的水不舍得倒,洗抹布,涮拖把。房间在二楼,室内楼梯,几乎透不进光线,大白天都难以看清楚台阶,母亲不管这些,上下楼梯扶着墙试探着走,很少开灯,就一次碰破了鼻子,一次崴了脚。我和妻子一再劝说,母亲连连后悔,可就是说着忘着。
⒃医生叮嘱过,母亲右手不能太过用力。父亲和母亲吃的面条、馍馍,都是在对门的菜店里买现成的。可当我去看他们时,总有擀细切薄的面条摆在案板上。母亲知道我自小喜欢吃宽面条,宁可忍着疼,冒着险,挪动病胳膊,也要为儿子擀出像样的吃食来。
⒄端起热气腾腾的蓝沿儿瓷碗,挑着长长的筋道异常的面条,那一刻,我心里真是打翻了五味瓶,什么滋味都有……
⒅唉,我那不听话的母亲。
20.根据提示,简要概括文中“母亲不听话”的具体表现。(6分)
(1)叮咛母亲不要乱走,母亲却因拉树根摔了跤。(2)
(3) (4)
21.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文章第10段中画线的句子。(4分)
22.文章第17段中写道:“我心里真是打翻了五味瓶,什么滋味都有……”。请说说这“滋味”中包含了“我”的哪些情感?(3分)
23.文章结尾处,作者感叹道:“唉,我那不听话的母亲。”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分)
20.(2)医生叮嘱不能干重活(或妻子反复叮咛医嘱),母亲却因挑水扭了腰。
(3)母亲不听我和妻子的劝说,因不开灯碰鼻子崴了脚。
(4)医嘱爱护右手,母亲却用病胳膊为儿子擀面条。
21.运用神态描写(1分)和语言描写(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听完警示后心情的紧张和自责(1分),表现了母亲为之前摔跤的事情而感到深深的不安和自责(1分)。
22.滋味包含:(1)心疼母亲的受累受苦以及不懂爱惜自己;(2)感动于母亲的无私深沉的爱;(3)为自己没能更好的照顾母亲而感到愧疚;(4)为终究无法让母亲听话感到无奈。
23.突出了母亲“不听话”以及“我”对母亲的“不听话”的复杂感情(1分),总结全文(1分);照应文章题目及开头“母亲”“不听话”(1分),使文章首尾圆合,结构完整(1分)。
04 一畦春韭绿(2021市北区一模)
①春雨如丝贵如油,穿梭于风中,春的世界也跟着倾斜起来,插入青山绿水里,泛起滔天绿浪,鲜妍无比。一畦畦春韭,生长在一片醉人的绿意里,出类拔萃,在绿浪里散发出独特的香味,干净纯粹,比花香更加妥贴入心。
②儿时的那片菜园子,就在家门前。穿过家门口的那条泥土路,跨过一道田坎儿就到了。那片不大不小的土地上,一年四季种植着时令蔬菜,只在一个角落,记忆中尚还算年轻的奶奶从四面挖掘平整,开辟出小小的一片儿种上了韭菜,一年四季绿油油的,高低错落有致。高的韭菜自然是等着被收割的。低的韭菜,往往前一天刚割下,从断裂的地方还渗出了绿色的汁液。第二天一早,被割了韭莱的地方都冒出了嫩黄色的新芽,断裂的“伤口”处早已“结痂”。新芽探头探脑,颤颤微微,娇柔而又勇毅地探索着这个未知的世界,既让人震撼,又惹人怜爱。
③春天的韭菜最是鲜嫩,是家家户户都比较喜爱的春的使者。
④它在我的生命里,如一日三餐一样不可或缺,百吃不厌。在物资贫乏的年月,腌韭菜、凉拌春韭既下饭又顺口。如果遇到家里谁过生日且可奢侈一回:金黄的土鸡蛋煎在锅里,用韭菜炒了先做成一道菜,再用切得细碎的春韭拌上化开的猪油调成馅儿包饺子,如果还能再奢侈一些,可在馅里拌些鸡蛋碎,黄绿青白,色泽诱人,这绝妙的美食组合绝对令人荡气回肠,浸入肺腑后余味缭绕三日不绝。
⑤小时候,曾有一次看到二叔着急忙慌从下午的稻田里回来,光着大脚踩在厨房的泥地上“咚咚”有声。他先在锅里添了两瓢水,灶堂里生了火,塞入好几根竹棒,就又操起一把镰刀三两步跳出家门口那截土路,跨过那道田坎,钻进菜园子找到奶奶刚伺弄过的那畦韭菜。他左手满满抓住大大的一簇韭菜,右手一挥,刀起春韭裂,二叔满意而归。放一桶水洗了,也不用挑拣,用二叔的话来说,自家种的最干净,待到水一开,下入一大把面,断生,加入洗净的韭菜搅匀一韭菜也不用切,再加入盐,化一坨猪油进锅,倒入几粒味精,出锅;满满一盆。鲜嫩的韭菜和面条一融合,一青二白,缠缠绕绕,浇上一勺子红艳艳的油辣子,倒少许酱油和香醋,味道和吃法都很诱人。二叔搅动一筷子面大口吸入嘴里,满院子都是香味。二叔就这样蹲在院子里把一盆子面吃得满头大汗,酣畅淋漓,看得我眼睛瞪得溜圓满嘴流哈喇子。
⑥长大后,知道韭菜还有其他的名字:丰本、草钟乳、懒人菜、长生韭、扁菜等,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胡萝卜素,还具有补肾、健胃、提神、清肠等功效,同时还让我认识了很多用韭菜做成的菜肴:韭菜包鱼、培根炒韭菜、韭菜豆渣饼、韭菜煎凉粉、烤韭菜、鱿鱼丝炒韭菜、韭菜虾仁汤、韭菜炒粉丝、韭菜榛子沙拉、韭菜炒猪肝……
⑦读过曹公的《红楼梦》之后,我记住了黛玉的诗句“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记忆中的春韭,一畦畦于春风中长得翠绿欲滴,令人欢快,令人感怀。更不用说那“十里稻花香”了。诗里好像在预告一个丰收的年景。不错,在和平年代,在这片理想的乐土上,一切都看似生活得幸福而安逸,至少要比过去好很多。但毕竟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却各有不同。因此,人当如春韭,不管遭受了何种苦难,哪怕经历疫情的重创之后,流过血,流过泪,也应该像春韭一样,留有一息在,仍然能从被割裂的伤口重生出嫩绿柔韧的新芽来,生生不息,永生永世。
19.春的世界有万种风情,作者为何对春韭情有独钟?请结合全文内容进行概括。(4 分)
20.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妙处。(6 分)
①新芽探头探脑,颤颤微微,娇柔而又勇毅地探索着这个未知的世界,既让人震撼,又惹人怜爱。(请从修辞角度赏析)
②二叔就这样蹲在院子里把一盆子面吃得满头大汗,酣畅淋漓,看得我眼睛瞪得溜圆满嘴流哈喇子。(请从描写角度赏析)
21.有同学认为第⑥段内容应该删掉。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说说你的理由。(4 分)
22.结尾划线句子颇有深意,请你结合文章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获得的启示。(4分)
19. (4分)①春韭生有独特的香味,比花香更加妥贴入心;②春韭最鲜嫩,是家家户户都比较喜爱的春的使者。③春韭能做出各种美味的菜肴,我百吃不厌。④春韭功效很多。⑤春韭割掉后能重生出新芽,生生不息,给人生活的启迪。( 答对四条即可满分)
20. (6分)①“探头探脑,颤颤微微”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春韭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新芽初生时娇嫩柔软、勇敢的样子。表达我的震撼与怜爱之情。
②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看二叔吃面时垂涎欲滴(眼馋、嘴馋)的样子。体现出韭菜面的美味。(或: 侧面描写,写我看二叔吃面时的垂涎欲滴(眼馋、嘴馋)的样子,侧面烘托出韭菜面的美味。)
21.示例一:不应该删掉,因为第六段写了韭菜的名称、功效和能做成的菜肴,这是“长大后”的“我”对春韭的新的认识。承接上文“儿时”“小时候”对春韭的认识(与“小时候”的认识相照应),并自然而然引出下文春韭给我带来的启示。(4 分)
示例二:应该删掉,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最高给3分。
22.(4分)例:春韭尚能在割裂后重生出新芽来,生生不息。人更应该遭逢苦难与创伤后,勇敢地振作起来,开始新的生活。我也是在经历了一次次打击后,不断调整自我,重新启程,获得学业上的进步。(结合原文1分,生活经历1分,启示2分)
05 唯有垂杨管别离(2018市南区一模)
①病房里的岳老师和那个小病号互不相识,他们一个是一所小学的语文老师,但那所小学已经关闭多年,岳老师事实上好多年没当老师了;一个是只有七岁的小男孩,三岁就生了骨病,自此便在父母带领下到处求医。学校,他一天都没踏足过。
②在病房里,他们首先是病人,其次,他们竟然变做老师和学生。四十多岁的岳老师,早已被疾病和疾病所带来的争吵、伤心、背弃折磨得满头白发。可是,当她将病房当做课堂以后,某种奇异的喜悦降临了,她那终年苍白的面容上竟然现出一丝红晕。每一天,只要两个人一输完液,就马上开始给小病号上课。虽说从前她只是语文老师,但在这里她却什么都教,古诗词、加减乘除、英语单词……
③每当病人和陪护者挤满病房之时,便是岳老师一天之中神采奕奕的时刻——她总是有意无意地提出许多问题来考小病号。如果小病号能在众人的赞叹中结束考试,那简直就像是有一道神赐之光破空而来,照得她通体发亮。但小病号生性顽劣,只要病情稍好,就在病房里奔来跑去,岳老师的问题他便经常答不上来。比如那两句诗,上句是“长安陌上无穷树”,下一句,小病号一连三天都没背下来。
④这可伤了岳老师的心。到最后,小病号也愤怒了:“我反正活不了几年了,还背这些干什么?”小病号问完,岳老师借口去打开水,到了走廊,就开始大哭。说是大哭,其实并没有发出声音——她用嘴巴紧紧地咬住袖子,一边走,一边哭。走到开水房前,她没有进去,而是靠在潮湿的墙壁上,继续哭。
⑤自此之后,岳老师没有罢手,反倒是教他更多,甚至,跟他在一起的时间也更多。她跛着脚,跟在小病号后面,给他喂饭,让他喝水,还陪他去院子里,采一朵叫不出名字的花回来。小病号的病更重了,要转院去北京。听到这个消息,她夜夜难眠。
⑥深夜,借着走廊里的微光,她坐在长条椅上写写画画。她要在小病号离开之前,给他编一本教材。这本教材上什么内容都有,有古诗词,有加减乘除,也有英语单词。
⑦微光映照下的她,让人感慨:无论如何,这一场人世,终究值得一过。死亡是人人都无法逃脱的命运,但是你至少要留下抗争的痕迹。
⑧一大早,小病号就要去北京了。他跟病房里的人一一道别,自然也跟岳老师道别。可是,那本教材,虽说只差一点点就要编完,终究还是没编完。岳老师将它放在小病号的行李中,然后捏了捏他的脸,跟他挥手。如此,告别便潦草地结束了。
⑨几分钟后,有人在楼下呼喊着岳老师。开始,她全然没有注意,只是呆呆地坐在病床上不发一语。突然,她跳下病床,跛着脚,狂奔到窗户前,打开窗子。于是,全病房的人都听到喊声,是小病号。他在院子里扯着嗓子喊出来的竟然是一句诗:“唯有垂杨管别离!”可能怕岳老师没听清楚,他继续喊,“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喊了一遍,再喊一遍,“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⑩离别的时候,小病号终于完整地背出了那两句诗。岳老师却并没有应答,她正在哭泣——一如既往,她没有哭出声来,而是用嘴巴紧紧地咬住袖子。除了隐忍的哭声,病房里只剩下巨大的沉默。似乎人人都知道,此时此地,哭泣,就是她唯一的垂杨。
18.文中写了岳老师和小病号之间的四件事情,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岳老师的一些品质。通读全文,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表格。(6分)
段落 | 事件 | 人物形象 |
①—③ | 岳老师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 |
④—⑤ | ||
⑥—⑦ | ||
⑧—⑩ |
19.文中岳老师两次哭泣的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20.任选角度赏析第9段画线句子。(4分)
21.结合文中两个人物的经历谈谈你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和感悟。(4分)
无论如何,这一场人世,终究值得一过。死亡是人人都无法逃脱的命运,但是你至少要留下抗争的痕迹。
18. ①岳老师在病房里给从未踏足过学校的小病号上课。②岳老师在小病号愤怒发问后,不仅教他更多,还给他喂饭,让他喝水,陪他采花。③岳老师听说小病号要转院,为小病号编写教材④岳老师听到小病号离别时背出了诗,大哭起来。(4分,每空1分)
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 善良 (2分,其他答案合理也可得分)
19. 第一次:①小病号“反正活不了几年”的话深深刺痛了她。②为自己只顾教学,忽视了小病号的感受自责。(2分)
第二次:①为小病号离别而伤感。②为小病号背出诗而欣慰、激动。(2分)
20.示例:“扯着嗓子喊”“继续喊”“喊了一遍,再喊一遍”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病号离别之际,为岳老师背诵诗歌的情形,表达了对岳老师的感激与怀念。(4分)
21. 示例:岳老师因病住院,生命受到了疾病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岳老师不畏疾病,继续发挥自己的生命价值,体现出自己生命的意义。每个人都无法逃脱死亡,面对厄运,唯有抗争才能体现生命的意义。(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