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阅读,这样让孩子爱上名著
作者/duersi 日期/2016-07-13 浏览/393
关于孩子读书,最近听到一个挺有趣的故事。
20世纪初,在山东省平原县一家农户里,住着一位老人和小孙子。每天早上,老人都坐在厨房的桌边带着他的小娃娃,摇头晃脑地读着《诗经》、《春秋》、《三国志》等古籍,书声朗朗。
一天,小孙子问道:“爷爷,我试着像你一样读《道德经》,但是不知怎么回事,我都猜不透那里面的意思。有时,我似乎理解了一丁点儿,可是一合上书,脑袋中又立刻忘记了。这样读这些书有什么收获呢?”
老人安静地将一些煤投入火炉,然后说道:“用这个装煤的篮子去河里打一篮子水回来。”孩子照做了,可是篮子里的水在他回来之前就已经漏完了。孩子一脸不解地望着满脸沧桑的爷爷。老人看看他手里的空篮子,微笑着说:“你应该跑快一点儿。”说完让孩子再试了一次。
这一次,孩子加快了速度,但是篮子里的水依然在他回来之前就漏完了。他对爷爷说道:“用篮子打水是不可能的。”
“你真的认为一点儿用处都没有吗?”老人微笑着说,“你看看这篮子。”孩子看了看篮子,发现它与先前相比的确有了变化。篮子十分干净,已经没有煤灰沾在竹条上面了。连提手也变得更加有光泽了。“孩子,这和你读古典书籍一样,你可能只记住了只言片语,它的意思或许你一点儿也不理解,但是,在你阅读的过程中,那些文字,以及你朗诵时的气氛,它会影响你,会净化你的心灵。”
这位小孩记住了这句话。后来,他一直本着这样信念,终生与书籍为伴,不断进取,最终成为我国宗教学的泰斗——他就是已故国学大师任继愈先生。
故事清晰明了,让我们看到了一代大师的童年阅读,或许这不一定是他成为大师的根本原因,但想来也会潜移默化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就像周国平所说的:“读名著,就像给一个人的精神打底子。”
那么如何读名著?是要不求甚解,还是追根溯源?是要强化记忆,增强知识性,还是囫囵吞枣,品读韵味?古典诗文和古代小说的品读是否该有区别?读名著是在读故事还是在读主题?写实类小说和幻想类小说是否有不同的美感?笔者按类别分列几类作品,让读小学的孩子们轻松爱上名著。
1、古代诗文,强化朗诵感受,淡化内容解析。
关于背诵古诗名句的好处,在这里不再赘述,但是很多孩子之所以对古诗无感,很大原因是翻译之后的古诗丧失了原有的情调和韵味。古诗的美,美在韵律,美在词句的精炼,美在意境的独特,而翻译之后的古诗少了韵律和节奏,平淡的解析破坏了词句的精当,而意境则更是孩子们难以体味的东西。
诗歌里浓缩了最精华的中文,尤其是唐诗代表了中国诗歌发展的最高成就,所以我们建议在读古诗文时,原汁原味地读,不要进行细致地翻译,可以配合图片或视频感受诗句景色的美。如果没有相关的资料,那么有一条是必须做的,想象和联想。去用心体会诗句所描绘的内容,按照孩子的理解去想象,甚至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比如描写山的古诗,可以去爬山;描写水的古诗,可以去欣赏水;“红泥小火炉”的意境,可以在寒冬世界带孩子去农家;“小荷才露”的诗情,可以带孩子去夏日的荷塘……
读诗,最终还是为了欣赏生活之美。让孩子不带功利性地读诗文,怀着一份闲情去读诗文,不去记作者,不去记朝代,甚至不求理解深层的主题,这份闲心才真正吻合诗人们当时创作的纯粹知心。
2、小说类,不管是古代的现代的还是外国的,要强化故事,强化细节词句,淡化主题背景。
白岩松曾在一个关于读书的演讲中说过这样的话:“名著之伟大,从来不在于所谓的中心思想,而在于太多人人心中有而个个笔下无的动人细节。”之所以淡化背景,是因为有些背景特殊的作品并不适合小学生阅读;之所以淡化主题,则是因为文学作品中的艺术主题是存在“母题”这一说,几乎所有的主题都脱离不了“母题”的范畴,比如友谊,母爱,人类对命运的抗争,爱情等等。这些主题很多时候,不是讲出来,解析出来,而是孩子读出来。
那么孩子就要去读一些细节描写的片段,《草房子》的美,在于那一片片金黄色,在于人的心灵;《绿野仙踪》的美在于小伙伴们之间的友爱与勇气;《西游记》的美,在于一个个充满神奇的想象和人物……当然并不尽于此,孩子们需要从里面的细节描写中的体会,一番动人的话语,一处美妙的景色,一个有趣的动作,以及其他我们没有注意到而孩子注意到的细节。这处细节落到孩子眼中,就能缓缓降临到孩子心上,在那里滋生出理解的种子。
3、读名著时,要读出乐趣和味道,淡化知识和逻辑。
小孩子如果能和大人一样阅读,就不需要去解说这么多了。恰恰因为他们的心智不够成熟,他们的兴趣点也不同于大人,所以在阅读时,更看重乐趣和味道。
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中,曾记录了自己给孩子读《水浒传》的片段,她避开了那些暴力凶残的描写。讲到鲁智深把两个泼皮踢到粪坑里头,安安笑得趴在床上,这就是趣味的地方,小时的他理解了这层含义,何愁他长大了不理解鲁智深的勇猛正义呢?讲到少华山三个强盗打家劫舍,龙应台没敢解释太多,可孩子们依然心领神会,打家劫舍了一个老妇人的许多巧克力,让她哭笑不得。
阅读时或许孩子们喜欢的地方与我们并不相同,但无一例外的,他们感兴趣的是好玩的有趣的环节,这就是小学生的共性。无需上升到思想高度,也无需强迫他去理解人物和性格,先尊重他的兴趣,慢慢的孩子就会带给你别样的惊喜。
也有些家长会以提问名著内容的形式考察孩子是否用心读了,这个方法如果不损害孩子的阅读兴趣,那么适当穿插可以帮助孩子们理清思路;如果有些孩子本来就兴趣缺缺,再上来提问,还不如采取“无压力阅读”,先和孩子享受其中的趣味片段。
而很多家长所担心的知识和故事的条理,这恰恰是纯记忆性的东西,也是最简单的。一个孩子如果在阅读之初,就将注意力过分放到其中的知识点上,那就丧失了绝大部分的阅读乐趣。只有首先读出自己的趣味,才能会思考,会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而不单纯是名著的复读机。
4、读幻想类名著时,要放飞自己的想象力,最好在阅读的基础上再次进行想象。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这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幻想能力越来越成为孩子们童年里最缺失的一部分纯真。
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发现即使是城市里的小学生,想象力丰富的孩子一个班里屈指可数,而这些孩子普遍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对事物充满了兴趣。我们无意去谈孩子们的想象力去哪了,但阅读幻想类名著一定可以给孩子的想象插上翅膀。
让孩子们充分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不管是漂流记系列,还是凡尔纳系列,或者《胡桃夹子》、《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时代广场的蟋蟀》等等,生活并不是现实这样说一是一,还充满了多种弹性和张力,充满了多种神奇的可能。不要早早封锁了孩子的心灵,不要过于去强调其中的逻辑性和可能性,就在这些幻想作品带着他的心灵朝着广阔高远的宇宙飞出去,你会发现他的世界精彩无边。
当孩子们初遇名著,或许就像竹篮打水,净化心灵;当他们爱上了名著,那么大浪淘沙过后,在竹篮里一定能够看到闪闪发光的金子,那就是孩子们日渐成长起来的小小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