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全站导航
搜索

趣味知识

文化现象、名称由来大荟萃

作者/佚名  日期/2014-09-12  浏览/718


古今中外诸多文化现象,各有各的来由。本文汇集各类文化现象及名称,为您介绍其来历,讲述其由来,丰富您的知识。

“诸子百家”的由来

从春秋末年到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从政治到经济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这种变化带来了学术思想的空前活跃、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各个学派,展开了激烈的论争,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所谓“诸子百家”,又叫“先秦诸子”。“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或尊称,“诸子”指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司马谈《论六家要指》中提到诸子有阴阳、儒、墨、名、法、道6家。班固《汉书·艺文志》中提到诸子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10家。《隋书·经籍志》中提到诸子有儒、道、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兵、天文、历数、五行、医方14家。其中以儒(创始人是孔子)、墨(创始人是墨子)、道(创始人是老子)、法(韩非子为集法家之大成者)4家影响最大。

文章的由来

古时,“文”和“章”指的都是带有彩色的条纹图案。红蓝相间叫作“文”,红白相间叫作“章”;“文章”二字连用,即指色彩斑斓的图画而已。“文章”译为现在文字作品之意,乃汉代之事。那时,社会上崇尚文学风气极浓,人们都喜欢用“文章”来赞美那些文采华丽的作品。久而久之,就演变到今天的“文章”——专指文字作品的固定名词了。

汉字横写的由来

中国汉字自上而下、由右向左的竖写方式有几千年的历史,然而,这种形式不合乎人们的习惯和视觉要求。当近代出现了汉文里经常引用外文、书写阿拉伯数字、使用新标点等情况后,汉字竖写就更感不便,需要改革。

提出汉字竖写改横写的第一人,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新青年》杂志编辑钱玄同。在《新青年》1917年3卷3期上,刊载了钱玄同致陈独秀的公开信,首次提出了汉字“竖改横”的见解。钱说:“人目系左右相并,而非上下相重。试立室中,横视左右,甚为省力,若纵视上下,则一仰一俯,颇为费力。以此例彼,知看横行较易于竖行。且右手写字,必自左至右,均无论汉字、西文,一笔一势,罕有自右至左者。然则汉写右行,其法实拙。若从西方写法,自左至右横迤而出,则无一不便。”以后,钱玄同又在《新青年》杂志上连续发表4篇公开信,积极倡导“竖改横”的主张。陈独秀、陈望道等学者也表示赞许。经过《新青年》的倡导,汉字横写逐渐推广开来。

汉字大写数字的由来

汉字的数目字中,与小写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相对应的,有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10个大写字。最初小写字易识易写,但也易被改动,如“一”可改成二、三、五、六、七、十等。于是,有人从浩瀚的汉字中找出10个读音相同但不易篡改的字,作为庄重场合(如银行支票、财务收据)的专用数目字。实际上这些字的原义并非指数目。壹:即专一。贰:变节,背叛。叁:“参”的另一种写法,加入,谒见。肆:任意妄为。伍:古有“五人为伍”之说。陆:高出水面而地势平坦的土地。柒:漆树或漆料。捌:有齿为耙,无齿为捌。玖:黑色的美石。拾:把东西拣起来。

汉语拼音的由来

最初给汉字注音所用的就是拉丁字母A、B、C、D??共26个,是世界上目前流传最广的字母。

汉字用拉丁字母注音,已有370多年的历史。明朝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就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拼音。后来法国的传教士金尼格又用25个字母给汉字注音。目的都是为了便于西方人学习和掌握汉语汉文。以后又陆续出现过多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汉语拼音方案。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威妥玛式”,是鸦片战争后曾任驻华公使等职的英国人威妥玛所拟。

1892年,近代汉语拼音提倡者卢戆章,仿拉丁字母笔形自造了一种“切音新字”。1926年,国语统一筹备会制订了“国语罗马字”。1931年,吴玉章等人又制订了“拉丁化新文字”,为后来“汉语拼音方案”的逐步完善,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58年,在周恩来总理直接关怀领导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颁布了《汉语拼音方案》,在推广普通话,以及促进我国各族人民的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1977年,在联合国第三届地名标准化会议上,通过了按照《汉语拼音方案》拼写中国地名的决议,从此我国自定的《汉语拼音方案》登上国际文坛。

标点符号的由来

古时候写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读起来很吃力,甚至产生误解。到了汉朝才发明了“句读”符号,语意完整的一小段为“句”;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的一段为读(音逗)。宋朝使用“。”“,”来表示句读。明代才出现了人名号和地名号。这些就是我国最早的标点符号。1919年国语统一筹备会在我国原有标点符号的基础上,参考各国通用的标点符号,提出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规定了12种符号,由当时教育部颁布全国。解放后,出版总署进一步总结了标点符号的用法规律,于1951年刊发了《标点符号用法》,同年10月政务院作出了《关于学习标点符号用法的指示》。从此,标点符号才趋于完善,有了统一的用法。

书体的由来

中国最早的书体可以上溯到商殷时代。这个时代的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已形成文字学中“六书”的严密规律系统;它为方块汉字奠定了基础,规定了金文、石鼓文、篆刻字的发展方向。从出土的甲骨上的大量文字中可以看到,甲骨文已具有中国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用笔、结字和章法。甲骨书法从总体上看,可分为五期。第一期,自盘庚到武丁,书法雄伟;第二期,自祖庚到祖甲,书法谨饬;第三期,自廪辛到康丁,书法颓靡;第四期,自武乙到文丁,书法劲峭;第五期,自帝乙至帝辛,书法严整。其刻画为先直后横,转折大多直来直去,笔画没有轻重顿挫,虽为圆笔,但不十分圆,细体和粗体有如钢丝一样,刚而有力,具有一种古拙、秀美、瘦劲、清丽的风格;其章法结字的朴实无华的自然美,对现代书法有着巨大的影响。

小篆的由来

秦始皇统一中国,发布了“书同文”的命令。当时官书浩繁,而“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秦始皇一天要看120斤竹木简写成的官文,而且有许多字各诸侯国各有不同写法。所以统一文字势在必行。小篆就是以大篆(秦文)为标准,废除六国文字中不同于秦国的文字,加以整理,做到字有体型。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卓有成效的汉字改革运动,在我国文字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隶书的由来

隶书也称作“佐书”、“史书”。隶书是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的,把篆书圆转的笔划变成方折,在结构上改象形为笔划化,以便书写。始创于秦朝,普遍使用于汉、魏。隶书有两种,一是秦隶,一是汉隶。秦隶又叫古隶。晋卫恒《四体书势》记载:“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程邈创隶书的传说。秦朝的文字原是篆书,但因奏事繁多,篆字难写,于是隶人整理文书时产生了一种应急字体,称为隶文。“隶书者篆之捷也”,就是说隶书是小篆的简捷写法。即是把小篆圆转弧形线条,变成方折平直,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汉字符号化,笔划也进一步简化。所以秦隶的产生,在汉字发展史上是一个重大的变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甲骨文、金文、篆书都属于古文字的范畴,而隶书和楷书,则属于今文字的范畴了。汉隶又称今隶,是在秦隶的基础上发展变化来的,大约在西汉中期已经成熟。现在看到的汉隶,主要是石刻,也有一部分木简。汉隶和秦隶的主要区别是:秦隶的笔形平直方折,汉隶的撇、捺和长横有波势。

宋体字的由来

报纸上的“字”,一般多为印刷字体,而其中常见的是宋体字。宋体字横平、竖直、撇如叶,捺如刀,历来为书法家所推崇。印刷业伊始,即被出版商选择为印刷的标准字,就毫不奇怪了。翻开我国书法史,可以看到,书法字体历代都是以书法创始人(或代表者)的姓氏命名的,如:柳公权书法为柳体,颜真卿的书法为颜体,怀秦的书法为怀体。唯有宋体字却以朝代命名,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宋体字的创始人(准确的说法是代表者)是宋人秦桧。秦桧,状元出身,曾随高宗为相。他不仅博学,而且在书法上造诣很深。他综合前人书法之长,自成一家,创立了宋体字。秦桧早年为官,官声尚好。在金人攻陷东京(今开封)之后,曾冒死赴金营,反对立伪楚帝张邦昌,几乎被砍了脑袋。但后来在高宗手下为相,迎合高宗偏安政策,镇压抗金将领,以莫须有罪名在风波亭害死岳飞父子,天怨人怒。老百姓把南方炸油条称为“油炸桧”,还让他和妻子王氏的像长年累月跪于岳飞墓前。至于他的字,人们就由于厌恶他的人品德行,就改称为宋体字。印刷字体是模仿宋体字而来的,当然就命名为宋体了。

楷书的由来

楷书形成于汉末、魏晋,全盛于隋唐。也称作“真书”、“正书”。它吸收隶书结构匀称明晰的优点,把隶书笔画的“波折”改为平直,把隶书形体的扁平改方正,书写时比隶书更方便,一直沿用至今。我们现在看到的魏晋时的楷书,离篆隶不远,形体古朴自然,但无严谨的法度约束。隋代以后,楷书注意法度,结构整齐、方正,书家层出不穷,以颜真卿、柳公权等人成就最高。宋元明清的书法家都以唐以前楷书为规范,近代以至当代学书者更是如此。

小九九的由来

“九九乘法歌诀”,又称为“小九九”。现在学生学的“小九九”口诀,是从“一一如一”开始,到“九九八十一”止。而在古代,却是倒过来,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因为口诀开头两个字是“九九”,所以。人们就把它简称为“九九”。大约到十三、十四世纪的时候,才倒过来像现在这样“一如一?.九九八十一”。

中国使用“九九口诀”的时间较早。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战国策》等书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战国时,“九九乘法歌诀”就已经开始流行了。

普通话名称的由来

“普通话”这个名称,是清朝末年“切音字运动”的积极分子朱文熊提出的。他在1926年写了一本叫《江苏新字母》的书,把汉语分成三类,其中之一就是普通话。他还注明:普通话是“各省通用之话”。当时人们又称“普通话”为“蓝青官话”。元明清以来,北京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各地赴京应考、做官、经商的人很多,天长日久,他们也学会了普通话,但他们的北京话,却有多少杂有地方口音,人们就用“蓝青”比喻它(“蓝青”比喻不纯粹)。开始,这种话只能在官场使用,所以称“官话”。后来,会说官话的人越来越多,称官话不合适了,民国初年又有了一个新名:国语。“国语”名称行不通。瞿秋白就反对过。解放后,人民政府非常关心汉字改革工作,不仅使“普通话”有了严格的内涵与规范(即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而且把推广普通话作为文字改革的一项任务。

用“正”字记数的由来

每逢选举时,投票表决的现场监票、唱票和记票人,常用“正”字记票数,以此排出醒目的先后顺序。这个简便易懂的办法是由戏院记“水牌帐”演变而来。

清末民初,上海戏院俗称茶园。看客可边品茶边看戏。那时剧院还没有门票,由“案目”(服务员)在戏院门口招徕看客,每领满5位入座,同事便在大水牌(类似黑板)上写个“正”字,并标明某案目的名字。稍后由案目负责计数、收费,到散场结帐时,准确无差错。就这样,在以后的许多场合就用“正”字来计数了。

“捉刀”一词的由来

世称代人作文为“捉刀”,其源出于这样一则故事。

曹操统一北方后,声威大振,各少数民族部落纷纷依附。北匈奴派使者送来了大批奇珍异宝,使者请求面见曹操。曹操将声姿高扬、眉目疏朗的崔瑛召来,要他代替自己接见使者。接见时,崔瑛正中端坐,接受了匈奴使者的拜贺,曹操却扮作侍卫模样,手握钢刀,挺立在坐榻旁边。接见完毕后,曹操派间谍去问匈奴使者印象如何。使者不加思索道:“魏王俊美,而丰采高雅,但榻侧捉(握、提的之意)刀的那个人气度威严,非常人可及,是为真英雄也!”曹操听了汇报,派人赶去将使者杀了。后来,人们便称代替别人做事为“捉刀”,而用得最多的是谓代人作文,如“捉刀代笔”。

中国速记的由来

中国速记诞生于100年之前。当时,因议会的议事内容需要详尽记录,繁体汉字无能为力,使清政府大伤脑筋。于是通过日本驻华使馆,聘请熊健崎一郎来华担任速记教授,不料熊健崎一郎因故未能应邀。依赖外人此路不通,只好遍寻国内,发现北京翻译学院学生蔡玮能用简单符号做课堂笔记。再访,才得知原是其父蔡锡勇所传。至此,清廷方知国内早有速记人才。

蔡锡勇是福建龙溪人,曾出使美国、日本等国,担任参赞职务。在外工作期间,他留心考察外国文化,感到外国人使用拼音文字,且还在研究运用速记提高记录速度,既节省时间,又增进效益。而中国汉字笔画繁多,书写缓慢,更应有一种速记来作为辅助工具。回国以后,他参照美国凌士礼(译音)速记,结合我国“音韵学”,写成《传音快字》一书,于1896年秋(清光绪二十二年)在武昌出版。初版石印仅印6册。这本专著,是早期几何体系的汉语拼音速记。拼写方法是以八方面弧及斜、正、轻、重等笔画,分24声,以小弧、小画、小点为32韵。合声韵以切一音,合两笔以成一字,以北京音为标准。此书的发表,既是我国拼音文字方案中“速记派”的创始,又是我国最早的速记术诞生的标志。

书山、学海的由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是一句精辟的治学格言。何以称“书山、学海”?溯其源,“学海”一词始见于汉杨雄《法言·学行》:“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至于山。”意思是:百川因为奔流不息,所以才能达到大海;而丘陵静止不动,所以永远成不了高山。比喻为学要勤奋,方能有成。后常用“学海”比喻知识的博大精深。宋咸淳年间,有一名叫左圭的学者,将唐宋名家的野史杂说,汇集成一部《百川学海》。清朝时,有一学者曹溶又将历代名家的零篇散帙,汇集为一部《学海类篇》。

公文的由来

《尚书》是我国第一部散文集,其中大量篇幅是“上古典谟训诰之文”,即公文。书中有会议记录、战争讨伐、动员令、刑律条例及各种文告。有些篇章写得相当精彩而凝炼,堪称上古公文的范例。例如《皋陶谟》就是舜、禹、皋陶开会的一次会议纪要。《甘誓》、《牧誓》是战争动员和讨伐令。《酒诰》是戒酒的指示。《尚书》以后,就要数秦初李斯的《谏逐客书》了。这些古公文,至今仍闪烁着深刻的哲理和文采。

六艺的由来

“六艺”有两种含义。

其一,指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写字)、数(算术)六种本领。这是奴隶主阶级教育子弟的六种技艺。六艺见于《周礼》:“保氏掌谏五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子六艺:一曰五艺,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其二,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经书。见于孔子集语。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的地位抬得很高,因此上述六部书在当时被奉为儒家的经典,合称“六经”。所以“六艺”这个概念,在汉代以后多指儒家的“六经”。

古碑的由来

碑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部。远在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就在石上、崖壁上刻划符号用以记事,这就是碑的起源。

我国各个朝代碑的用途、名称、形状不尽相同。商周时期,人们通常在宫殿庙宇门前,竖起一块稍加雕琢的长条石,用它来识日影,辨阴阳,这是我国最早的石碑。当时除了这种石碑之外,还有一种专为引棺下圹用的石碑。碑的正中凿有一孔,为放辘轳用。碑在商周时期只不过是人们日常活动中常用的一种石刻器物。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五次出巡全国。他每到一处,几乎都要立石刻字,以记载自己统一四海的功德。这种碑当时叫“刻石”,没有固定的形状,但秦始皇却开创了碑上刻字的先例。

春联与桃符的由来

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时期后蜀主孟昶,在新年到来之时,命学士们“题桃符”,他认为学士们题得不大好,就自己在桃符上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一联,但春联和桃符却不能混为一谈。

桃符的出现早于春联。据《淮南子》记载:桃符是用两块长约七、八寸,宽一寸多的桃木做的,在上面写“神茶”、“郁垒”两个神名或驱邪降福之类的吉祥语,来驱鬼镇邪,称为“题桃符”。到唐五代时期,便演变成写对偶、警譬之句,可以说桃符不过是被春联“附”了体。

联语真正称之为“春联”,始于明代。据明代陈云瞻的《簪云楼杂话》一书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出观。”朱元璋还亲自题了一联:“国朝谋略无双士,翰院文章第一家”,送给学士陶安。

同时,桃符还有其自身的演变,这就是门神画。春联贴在左右门框上,门神贴两扇门扉上。门神除了前面提到的神荼、郁垒之外,到了唐代又多了名将秦叔宝和尉迟敬德。

灯谜的由来

灯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那时群雄崛起,列国纷争,一些游说之士为了劝说君王,往往不把本意说出,而借用别的语言来暗示,使之得到启发。这种“隐藏”的话语就是灯谜的雏形。当时叫做“庾词”(庾是隐藏之意),也叫“隐语”。秦汉以后,这种风气更加盛行。西汉曹娥碑后题有:“黄娟幼妇外孙齑臼”,射“绝妙好辞”,即是“隐语”。《文心雕龙·谐隐》指出,“自魏代以来??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

我国民间所产生的灯谜浩如烟海,千变万化。人们有时用老虎的难以射中,来形容谜的难猜。因而“灯谜”又称为“灯虎”。其中用文字作谜面的叫“文虎”,用诗句作谜面的叫“诗虎”。猜谜就叫“射虎”或“打虎”。

书院的由来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由地方设立的供人读书、讲学的处所。书院源于唐,是在私人讲学的基础上,由官方提倡、赞助发展而成。唐玄宗在长安设丽正书院,集贤书院。“书院”一词即源于此。在民间,有不少私人创建书院,作为读书人自己读书治学的地方,如四川的张九宗书院,湖南的石鼓书院。有的书院有讲学、教授生徒的活动,但还不普遍。到宋代逐步形成制度。

大学的由来

大学即高等学府,大学源于我国。2300多年前,春秋时齐国君王齐桓公在山东稷下办起一所高等学府——稷下学宫。稷下学宫的创立适应了齐国新兴地主阶级政治、经济上的需要,先后经过6个朝代历时一个半世纪之久,成为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荟萃、百家争鸣的学术园地。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创办的学院至少要比稷下学宫晚20年。

太学的由来

太学是我国历史上高等学府的称谓。虽在商、周时代已有了太学的雏形,但这种以传授知识、研究专门学问为主业的最高学府却始于汉武帝时期。汉元朔5年(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接受大儒董仲舒、公孙弘等人的建议,正式设立太学。太学要求学生具有道德,精通《易》、《尚书》、《孝经》、《论语》等经书,质朴、谦逊、节俭、不求闻达,同时应身体健康,不与“坏人”来往。在教学形式上,授课与自修结合,以自修为主,并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从事研究工作。东汉的天文学家张衡、数学家崔瑷都是当时的太学生。此后历代都设有太学,虽学习内容有变化,但一直是国家最高学术机关。到清代末期,“洋”学堂出现,停滞落后的太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民国以后就彻底绝迹了。

美育的由来

在我国,3000年前的周公旦“制礼作乐”,以此来治理国家。“礼”是道德规范,“乐”是包括诗、歌、舞在内的综合艺术。礼乐结合,成为人人必须遵循的法规、制度、仪式。而这种法规、制度、仪式又是通过美感的形式,把本来是外在的强制性约束,变成人们的一种内在要求,因而又是一种美育。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孔子把教育从社会政治生活中分化出来,创立了古代的教育体系,以礼、乐、射、御、书、数教授弟子。这六个科目的内容,实际上是古代的一种德智体美的全面教育。孔子的观点,奠定了我国古代美育的思想基础,影响长达2000多年。直到近代,美育才逐渐形成了独立的体系。

西方古代,美育思想的发展,与中国古代有某些相似之处,差不多与孔子处于同一历史时代的柏拉图,是西方美学和美育思想奠基者之一。柏拉图之后的亚里斯多德,更全面地提出了艺术审美的社会功用:一是教育,二是净化,三是精神享受。他所总结的这三大审美功用,影响很深远,直到今天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仍没超出这个范围。

中国近代的“美育”,是在西方美学思想直接影响下产生的,最早的传授者是王国维。

职业教育的由来

职业教育是随着生产、技术和科学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我国早在春秋时代就有了职业教育的萌芽,那时各国遍设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学堂,进行专门技艺教育,东汉时出现了艺术专门学校——鸿都门学(因校馆设在洛阳鸿都门而得名)。唐代出现了“书学”、“律学”、“算学”和“医学”等各专门学校。鸦片战争前后,由于西方现代生产技术的传入,职业教育做为一种教育体制逐步发展起来,尤其是1866年以后,新式的职业教育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沿海各地相继建立了福州算法文学堂和艺圃,驾驶学堂,管轮学堂,上海机械学堂。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于1912年把职业教育的实业学堂改称为实业学校。那时,力主发展职业教育的有黄炎培、蔡元培、陶行知等人,他们针对鄙视劳动的人,提出了“劳工神圣”、“双手万能”的教育思想,积极主张发展职业教育,黄炎培还于1917年创办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发行《教育与职业》月刊,出版职业教育丛书。解放以后,职业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体系已初步建成。

“桃李满天下”的由来

当人们称誉某位教师培养的学生很多、人才济济时,常誉为“桃李满天下”或“桃李满门”。

汉朝的《韩诗外传》中记:春秋时,魏国大臣子质曾经提拔和保举过很多人。后来,他因得罪魏文侯,就只身跑到北方去。子质遇到一个叫简子的人,便向他发牢骚说:“以前我当魏国大臣的时候,提拔和培养了许多人。可是在我大难临头时,却没有一个肯帮我一把。以后我再也不培养什么人。”

简子听了,笑着对他说:“春天种了桃树和李树,到夏天就可以在树荫下乘凉和休息,秋天还可以吃上可口的桃子和李子。可是,你要在春天种的是蒺藜,夏天就不能利用它的叶子,到秋天它长出来的刺倒要扎人哩。培养人才,就如种树一样,应该首先选好对象,然后再加以培植啊!”

简子的比喻,批评了子质育人的失当,后来人们把学生和优秀的人才叫“桃李”,培养的学生很多,就誉为“桃李满天下”。

试卷密封的由来

试卷密封即将考生试卷上的姓名密封起来,使阅卷人在不知应试者的情况下评卷,以防作弊。试卷密封源于我国唐代。唐《隋唐嘉话》载:“武后以吏部选人多不实,乃令试日自糊其名,暗考,以定等第判之。糊名,自此始也。”不过武则天所创糊名之法,只是用于吏部升迁官吏的考试,还没有成为科学考试的一项制度。到了宋代,“糊名”才正式用于科举,称封弥,元朝以后称弥封,明清一直沿用。封建时代,科举作弊时有发生。为了防范,在封卷之外,还有许多相应措施,如在阅卷之前,有关部门还将组织人力进行统一的誊卷工作,然后才送交考官评卷。

“语文”的由来

清末废科举、兴“新学”时,有一门功课叫“国文”,教的是文言文。

五四运动以后,白话文兴起,小学“国文”改称“国语”,侧重文言,但加入一定的白话文。

1949年6月,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研究全国范围使用的教材,确定中小学都应以白话文为主,中学逐渐加点文言文,作文则一律写白话文,要求在口头上和书面上,使学生能掌握接近生活实际、切合日常应用的语言能力;并采纳叶圣陶的建议,不再用“国文”和“国语”两个名称,一律称为“语文”。

“语文”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个方面:在口头谓之“语”,在书面谓之“文”;口头的包括听和说,书面的包括读和写。使用“语文”这个名称,表明了要进行全面的语言训练,纠正封建社会长期遗留下来的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分家,教学只管读文章、写文章,不管口语训练的弊病。

“新闻”的由来

英语“新闻”一词,源于希腊。

德语“新闻”一词,是由德国北部的俗语“报道”演变而成的。

我国“新闻”一词的出现早于西方。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闻”字,“新闻”两字连用,则见于唐朝:“尝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新唐书》);“旧业久抛耕钩铝,新闻多说战争功”(李咸多诗句)。

宋朝《朝野类要》:“其有所谓内探、省探、衙探者,皆衷私小报,率有泄漏之禁,故隐而号之曰新闻。”

清朝《红楼梦》有6处提到“新闻”。如:“冷子兴讲述了贾府中宝玉衔玉而生以后,问道:‘你道是新闻不是?’”

报纸的由来

我国最早的报纸创始于西汉初期,当时称为“邸报”,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了。

西汉的行政划分是中央下属各郡,郡以下设县。各郡在京都长安分别驻有代表,其驻地称为“邸”。各郡代表的主要任务是做好皇帝和各郡长之间的联络工作,这样便产生了“邸报”。

东汉年间,太监蔡伦发明了造纸术,邸报的发行进一步广泛。至唐代,邸报的发行已扩展到全国,读者对象主要是各地的朝野官吏。唐朝的邸报内容也较以前更为丰富,除了刊登皇帝的起居、行动、诏令、会议外,还登载奏章、叙任、赏罚、辞令、通报、朝觐等内容。

邸报的印制方法是,先用毛笔写成楷书,然后再用木板雕成单张。一般每页13行,每行为15个字。

我国的邸报不仅是世界上发行最早的报纸,而且是发行历史时间最长的报纸。从汉朝开始,经过唐、宋、元、明、清,共2000多年,中间虽然在名称上有所变动,但其性质、发行对象、内容及格式基本没有原则上的变动。

我国近代的第一张报纸,是1858年在香港创刊的《中外新报》。1864年出版的《华字日报》、1873年创刊的《申报》以及同年艾小梅在汉口自办的《昭文新报》,都是较早的报纸。

“号外”的由来

1884年8月6日晚7时,《申报》(英国资本家美查创办)出版了中文报纸第一张号外。

1884年8月5日,中法战争爆发。当时上海风传法国舰队正在福州港外集结,准备向中国南洋海军开火,人们盼望得到确切消息。8月6日下午6时半,《申报》接到特派记者从福州发来的快电,内容为“驻榕法舰尚无动静”。由于当天报已售完,只好于晚7时将此电文用传单形式发出,列在报纸的正常编号之外。“号外”因而得名。

报纸副刊的由来

我国报纸的副刊出现于清代末年,不过当时称为“附张”或“副张”。

如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创办的《申报》就刊载诗词典语等文字的附张,这是副刊的雏形。

“副刊”一名的产生,源于北京的《晨报》。1921年北京《晨报》改版,第七版定名为“晨报附镌”,请一位精于隶书的著名书法家题名。隶书体没有“附”字,这位书法家灵机一动,挥笔写了“副”字,后来又将“副镌”更名为“副刊”,一直沿用至今。

五四时期北京的《晨报》副刊、《京报》副刊,上海的《时事新报》副刊、《民国日报》副刊,是当时京沪颇有影响的四家副刊。

新华社的由来

新华社最早创建于1931年11月7日,地点在中央苏区所在地——江西瑞金。当时的名称叫做“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1937年春,“红中社”在延安正式改名为“新华社”。

新华社的第一个分社是西安分社,是西安事变爆发后,1936年12月16日周恩来同志率领中共代表团抵达西安,在西安成立的。

新华社历史上第一个新闻业务刊物是1933年“红中社”编辑部创办的《工农通讯员》。早期的对外宣传刊物是1940年10月出版的《中国通讯》,用英、法、俄三种文字油印。

新华社于1939年逐步建立起独立的组织机构。而各个分社(除解放军分社)在全国解放前后同所在地区的地方党报合在一起,即“报”、“社”一家,统一领导,新华社分社同时又是报社的采访部。后来,各省市分社才陆续从省、市报社独立出来。

“通讯员”的由来

通讯员也称通信员、通信记者,是以通讯形式为新闻机构反映情况、采写报道并按稿计酬的编外新闻工作人员。其主要任务是,经常主动地向新闻机构反映情况,提供新闻线索,采访本地区的新闻,并写成有关报道组织读报评报,收集读者反映。我国报刊最早的通讯系统,是《申报》建立的。该报于1872年创刊不久,在杭州设置第一个外埠通讯员。新闻单位经常召开通讯会议,举办训练班,并办有通讯业务刊物,给广大通讯员以具体指导。

书店的由来

“书店”一词在早些时候亦叫“书局”,古时则叫“书肆”。“书肆”之名,最早始于汉代。西汉末年,杨雄《法言》就有“书肆”的记载。到了唐代中期,因刻版印刷术已兴起,在今四川、安徽、江苏、浙江和洛阳等地,都设有“书肆”。唐代以后,书商设肆刻书更为普遍。

还有叫“书林”、“书堂”、“书铺”、“书棚”、“书籍铺”等名的。

既刻书,又卖书。有的书商本身是藏书家、出版家,同时兼事编纂刻印;有的仅接受委托、刻印和售卖书籍,古时也有直称字号的,有“富文堂”、“养正斋”、“鸿运楼”、“崇文阁”之类。这些名号除统称为“书肆”外,宋代以后也统称为“书坊”。“书肆”、“书坊”便是“书店”的前身。“书店”一名,最早见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了。

字典的由来

字典,是以字为单位,一一注明读音、意义和作用的一种工具书。

中国的字书,源远流长。相传公元前8世纪周宣王太史史籀,用四言韵句编写了一部儿童识字的启蒙读本,叫做《史籀篇》,这便是我国最早的字书,可说是字典的雏形,全书原为15篇,收入《汉书·艺文志》小学类,但早已佚亡。今天所见是收录在《说文解字》中《史篇》及所录的“籀文”223字。

我国最早的字典要算《说文解字》(那时叫字书)。这是东汉许慎编撰的。全书共15篇,共收字10516字。按文字形体偏旁构造,分列540部,开创部首编排法,是世界最古的字书之一。原文失传。现行的《说文解字》是经宋代徐铉兄弟重新整理的。

文献的由来

“文献”一词,始见于《论语·八佾》。较早解释文献涵义的则是宋代学者朱熹。他说:“文,典籍也;献,贤也。”在古人看来,文和献不同,文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字材料,献则是人们对历史上某事所发的议论和追记的记录。

“文献”的概念随着时代的进程而发展,当今的涵义已是有历史价值或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包括档案、文件、图书、报刊和各种视听资料。我们把对这类史料的编纂叫文献编纂,就是按一定的题目和要求,对档案史料进行搜集整理和注释等编辑工作,并以出版的方式贡献给社会。

丛书的由来

“丛书”,在我国古已有之。人们把两种以上单独著作编印在一起,并冠以一个总书名,都称之为“丛书”。最早以“丛书”为书名的是唐代陆龟蒙的《笠泽丛书》,但它并不是由两种以上著作编印在一起的。学术界公认,我国最早的一部丛书是宋代嘉泰二年俞鼎孙等人编的《儒学警悟》。它收宋人著作六种,共40卷。我国最大一部丛书是清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共收书3500多种,近8万卷。

简书制度的由来

简书、帛书是我国最早的正式书籍。它们在我国古代使用的时间是相当长的——从殷商到南北朝时代,成为我国书史上的一个主要阶段,书史上称这个时期为“简书时期”。在近1700年的使用过程中,简书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制度。

简书有竹片、木片两种制度。用竹片做的叫“简策”;用木片做的叫“版牍”。因此,这种制度称为“简策制度”或“版牍制度”。

“简”是一根竹片。一部简书由许多简组成,把许多简编到一起,就叫“策”,也可称“册”。编策用的绳叫“编”,一般可用麻绳、皮绳、丝绳来编。

“牍”是一块木板,写了字后才称“牍”。牍当时的主要用途是写录品名或户籍。这时的版牍叫“籍”或“簿”。它还用于画图,特别是地图,也用作书信来往。在没有竹子的地方可用木条代竹片,所以也有“木简”之称。

简书的书写工具,有毛笔、墨、砚、刀。用毛笔蘸墨写叫“笔”,写错了就用刀刮去叫“削”。作为书写工具的刀,叫作“书刀”,可以在简上刻写文字。简书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上述制度,史称为“简策制度”。这种制度的形成,为我国文化、图书发展奠定了基础。简书制度对后世的卷轴制度、印本制度以至现代铅印制度都影响很深。

《春秋》的由来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孔子据鲁史修订而成。所记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计242年。该书简要地记录了鲁国以及周王室、各诸侯国家的大事。

“春秋”是先秦各国史书的通名。《墨子·明鬼下》引有周之《春秋》、燕之《春秋》、宋之《春秋》、齐之《春秋》等。后代史书也多以“春秋”为名者,如汉陆贾《楚汉春秋》、汉赵晔《吴越春秋》、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等。这些“春秋”就是“历史”的意思。然而仅用“春秋”二字,指的则是先秦鲁国史书。

“春”、“秋”本是四季中的两个,为什么连用就有“历史”的意思呢?

古人于四季之中,较多的重视春、秋二季,所以经常把“春”、“秋”连用,以表示“岁月”、“时间”。晋代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序》曰:“故史之所记,必表年以首事。年有四时,故错举以为所记之名也。”用“春秋”代表“四季”,进而代表“岁月”、“时间”;而记载历史离不开“岁月”、“时间”,以“春秋”指“历史”,则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国语》的由来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的历史著作。全书12篇,21卷。记述了从周穆王起至鲁悼公止500余年内有关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8国的重要史实,其中《晋语》最详。《国语》记述历史,叙事少,记言多,同《左传》以叙事为主,恰成鲜明的对照,也可以互为补充。《国语》传为春秋时左丘明所作。

“国语”的意思即“各国的辞令言论”。《国语》又称《春秋外传》,用此题名者,认为《国语》和《左传》一样,都是为《春秋》作注解的了。

《尚书》的由来

《尚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关于上古时期典章文献的汇编,保存了商代和西周初年的一些重要史料。现在通行的《尚书》有58篇,其中今文为29篇。

“尚”的意思同“上”,但解释却有多种。有人认为“尚”即“上代”、“上古”的意思,又有人认为“尚”指“君王”,还有人认为“尚”指“上天”。以第一种说法较为流行。《伪孔传序》曰:“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

“书”的意思很多,可以分别释作“文字”、“历史”、“文献资料”、“书写”、“书籍”等。《汉书·艺文志》曰:“书者,古之号令。”唐代刘知几也认为“盖书之所主,本于号令。”唐代孔颍达认为:“夫书者,人君辞诰之典,右史记言之策。”

综上所述,“尚书”可以释为“古代的历史文献”。

《论语》的由来

《论语》是我国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编辑而成。内容为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对我国的思想史和文化史有深远的影响。

我国古代写作体例,大体分为“著作”、“编述”、“钞纂”三大类。

由钞纂而成的书籍称为“论”。《论语》的“论”,为排比资料、辑纂成编的意思。“语”系语录之意。即为辑纂孔子及其弟子语录。

《汉字·艺文志》解释《论语》由来时说:“论语者,孔子答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谈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称之《论语》。”

《礼记》的由来

《礼记》是我国古代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内容有的是解释礼经(即《仪礼》),有的是考证和记载礼仪制度,有的是记述某项礼节条文和某项政令,有的是谈关于礼制的理论,还有些篇章是专门记录孔子和弟子的言论,以及孔门和时人的杂事的。共有49篇。有些内容是采自讲礼的古书,多数篇章则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所记。

《礼记》有两种本子,都是汉人辑录的。戴德辑录本叫《大戴礼记》,原有85篇,现存39篇。戴圣(戴德之侄)辑录的叫《小戴礼记》,共49篇,即现在通行的《礼记》。

“记”的意思是“记载”、“记述”。在汉代,“记”和“经”是相对的,经典条文称“经”,一般记载称“记”。在三部礼书中,《周礼》、《仪礼》为“经”,而《礼记》为“记”。

“礼记”二字的意思即“关于礼仪制度的各种资料杂记”。

《周礼》的由来

《周礼》是我国古代官制资料的汇编。旧传为周公所作,有人认为出于战国,也有人认为汉代刘歆所伪造。近代专家考订为战国时代的作品。全书共有《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等6篇。《冬官司空》早佚,西汉时河间献王得《周官》、缺《冬官》补以《考工记》。

《周礼》原称《周官》(或《周官经》),顾名思义,即“周代官制”的意思。

《周官》一书,在西汉末年列为经,又属于礼,所以,到王莽时刘歆改称《周官》为《周礼》。“礼”本指社会的等级制度以及与之适应的一整套礼节仪式。那么,“周礼”的意思即“周代的典章制度”。

今本《周礼》有42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孙诒让撰《周礼正义》86卷,博采众说,资料繁富,对文字音义多有订正。

《左传》的由来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它不仅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史书,同时也是一部著名的富于文学价值的历史散文著作。

《左传》亦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

“传”本指文字记载,在秦汉时代特指注释或解释经义的文字。那么为这部著作起书名的人认为它是解释《春秋》的。

“左”是姓氏,不过有人认为左丘明单姓“左”,也有人认为左丘明复姓“左丘”。还有一种别开生面的观点,认为“左氏”是地名。战国时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北)是战国军事家吴起的家乡。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左传》并非春秋时的左丘明所作,而是战国时的吴起所作了。

《战国策》的由来

《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代的史料汇编。主要内容是记录战国时代策士的言论行动。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12国、共33篇。《战国策》不仅富有历史价值,也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现在流传的《战国策》是西汉刘向编辑整理的。它的作者,一般认为不可考。近人罗根泽经过考证,认为《战国策》的作者是西汉初年的蒯通,可以聊备一说。

“战国策”之名定于刘向。刘向认为“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立策谋,宜为《战国策》。那么,“战国策”可以释为“战国时代的谋略计策资料汇编”。刘向之前,此书有多种名称,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号。

《史记》的由来

司马迁的《史记》,原名并非《史记》。

《史记》最早见于古籍,是在西汉末年著名目录学家刘歆所撰的《七略》中,内称:《太史公》百三十篇”。其后,东汉班固编《汉书·艺文志》时沿用了这种说法。同代的应劭在《风俗通》中称《史记》为《太史公记》或《太史记》,而班彪的《略论》、王充的《论衡》则称之为《太史公书》。凡此种种,就是不见《史记》之名。而“史记”二字,在司马迁原著中倒出现过多处:《周本纪》云:“太史伯阳读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云:“孔子论史记旧闻”、“左丘明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六国表》云:“秦烧天下书,诸侯史记尤甚”、“史记独藏周室”;《孔子世家》云:“乃因鲁史记作《春秋》”;《太史公自序》云:“史记石室金匮之书。”不过,这些“史记”均指古史,与书名无关。梁启超考证后认为,《史记》这一名称,大概起始于魏、晋间,实际上是《太史公记》的略称。

《汉书》的由来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东汉班固著。全书计有12纪、8表、10志、70列传共100篇120卷,记载自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29年的史实。《汉书》不但在中国历史著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文学史上也是一部有价值的著作。

“书”本是典籍的通称,常用以指“历史文献”。“汉书”即“汉代历史”的意思。以“书”作为历史著作的书名,自“汉书”开始。以后有关后汉、晋、宋、南齐、梁、陈、魏、周、北齐、隋、唐各代的断代史,均以“书”命名。

《史通》的由来

《史通》是我国古代的一部有名的历史学专门著作。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后改名子元)所著,成于唐中宗景龙四年(公元710年)。

书分内、外篇。内篇10卷39篇;外篇10卷13篇。内篇中之“体统”、“纰缪”、“驰张”3篇久已亡佚。今存20卷49篇。内篇多论史书源流、体例和编撰方法;外篇多论史官建置沿革和史书得失。

“史”指历史学;“通”指贯通。所以,“史通”可以释作“历史学的全面论述”。

《二十四史》的由来

《二十四史》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最重要史料,因此,它也被人称作正史。

《二十四史》这个名称,有一段逐步演变的过程。最初,在晋朝时叫作四史,就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到了唐代,又出现了《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因此,加上原来四史,称为十三史。到了宋代,又增加了《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因此,连原来的十三史,称为十七史。到清代,又新添了《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因此,加上原来十七史,称为二十二史。过了不久,又把宋朝人写的《新五代史》、《旧五代史》算进去,一并叫做二十四史。从清朝到现在,人们通常都习用二十四史这个名称。但后来也有叫二十五史的,因为在1912年,《新元史》编成,就又把它算进去了。

《说文解字》的由来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撰,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字典。它为什么不叫字典而取名《说文解字》呢?

原来,古代的文和字是有区别的:独体的不可分析的象形字,指事字叫做“文”;合体的可以分析的形声字、会意字叫做“字”。《说文解字序》说:“仓颉之初作书,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盖,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意思是,创颉在开始创造文字时,大都是依照事物的形象画出它们的图形,所以叫做“文”。后来,形旁声旁互相结合,出现的形声字、会意字就叫做“字”。“文”是事物的本象,“字”是由“文”孳生出来而逐渐增多的。这就是这部字典所以题名《说文解字》的缘由。

《千字文》的由来

《千字文》编撰于南朝梁武帝时候,至今有近1500年的历史,梁武帝萧衍博通众学,擅长文学,雅爱书法。他对王羲之的书法十分推崇爱慕,因而命人从王羲之的墨迹中,选出1000个名不相同的字,并叫散骑侍郎(官名)周兴嗣按照四言韵的形式,把这1000个字连缀成为一篇通俗文章。周兴嗣经过巧妙安排,将这1000个各不相同的字编撰了《千字文》,叙述了有关自然、社会、历史、论理、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便于对初学者进行启蒙教育。

《太平御览》的由来

在我国的古籍中,有一种内容丰富、范围广泛的书,各种诗文、天文、地理、人物、典章几乎无所不包,这就是类书。类书是各种材料分门别类汇编整理,便于查检的工具书,所以有人称它为百科全书。《太平御览》是按类查典故和材料出处编篡的工具书。始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97—984年)编修而成的。初名为《太平编类》,后因宋太宗赵光义命人将书目进三卷,供《乙祖之览》,下诏改名《太平御览》。《大平御览》全书共1000卷,分为55部4558类,征引的古籍共有2579种,其中地理书即达300种,因此该书是现有古类书中保存五代以前文献最多的一部。如需了解“螳臂挡车”的出处,可查“虫争”部的子目“螳螂”,就能看到两条相关的诗句,若要了解古人勤奋学习的故事,可查“学部”等等。

《永乐大典》的由来

《永乐大典》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

1403年,明朝永乐元年,明成祖命令解缙、姚广孝等20多人编写这部书,加上抄写和搜集资料的有2000多人参加。在南京花了6年时间才编写成功,共22937卷。这部书是在“永乐”年间编的,所以定名为《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经过南北辗转,加上火灾,缺少了一些,特别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永乐大典》遭受浩劫,仅存300多册。解放后,经过北京图书馆搜集,连同从国外各国图书馆征集到的部分复制本,合计714卷。

《康熙字典》的由来

字典是解释单字(注意、意义、用法)的工具书。1716年(清康熙五十五年)由张玉书等30人花了6年时间编成了一部这样的工具书,康熙帝看了后说,这部书善美兼具,可以奉为“典常”,因此命名为“字典”,这就是《康熙字典》。从此以后,这种解释单字的工具字都称作“字典”了。

《四库全书》的由来

《四库全书》是清代中叶纂修的一部大型综合性丛书。

它将我国历代的遗著,做了一次总结性的编集,所收书籍共有3503种79337卷。全书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中国的古籍,自晋初荀勖的《中经新簿》以后,历来分为经、史、子、集四个部类。唐玄宗时,在宫廷中修建了四个书库,分别储藏经、史、子、集四类书籍,“四库”的名称,即由此而来。所谓“四库全书”,即是经、史、子、集四部全书的意思。公元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2月,乾隆皇帝下令各地访求天下遗书典籍,“汇送京师”。随后就开设“四库馆”,网罗了三四百位学者文人,分工合作,开始了《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编入的典籍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朝廷原有的书籍,二是各地采进或私人进献的图书,三是从明代大类书《永乐大典》中辑出的文献。工程异常浩大,与事者3000余人,历时10年之久,终于在公元1782年全部完成。全书荟萃群籍,把我国清乾隆之前历代的大部分著作都收了进去,成为一部卷帙浩繁,举世无双的大典丛书,共有9.97亿字,分装为36000余册。

《四库全书》是由乾隆皇帝第六子永瑢领衔纂修的,而实际上是由《阅微草堂笔记》的作者纪昀(晓岚)总其成的,他是真正的主编。

《辞海》的由来

《辞海》是我国大型汉语工具书。它最初出版于1936年。是按部首编排的,以字带词,兼有语文字典和百科辞典性质的大型综合性辞典。1962年重新修订出版了《辞海(试行本)》;1965年,又进一步修订出版了《辞海(未定稿)》。1979年,正式出版了《辞海》,共分三卷。全书选收单字14872个,收词目91706条。

《辞源》的由来

《辞源》编纂于1908年,成书于1915年。1979年又作了修改,基本上保持了原来的特点:以旧有的字书、韵书、类书为基础,吸收了现代辞书的特点,以语词为主,重在溯源,指出每个字、词最初出现在什么古书上,作什么解释。共收词目有10万多条,用繁体字。全书共分四册。它侧重解释语词典故、古代文物、典章制度,不收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词目;实际上它是一部古汉语专业性辞典。收词时间到鸦片战争为止。

《百科全书》的由来

百科全书是一切知识的概要汇编,包罗万象,卷帙浩繁,并附有索引、插图、地图、书目、图表等,给人们查阅提供许多方便。世界上最先在书名上使用“百科全书”一词的是德国人斯卡列哲。1595年,他在瑞士巴塞尔出版了《百科全书,或神与世俗学科知识》。然而,百科全书的编纂和出版,远比这部书要早得多。

世界公认,最早的百科全书应是我国的“类书”。类书是我国古代所特有的,它是把古书中的材料分门别类地加以辑录,包括天文历法、山川河流、人物传记、历史事件、车马服饰、居处器物以及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等。类书并不都是按类编排,有些类书如《永乐大典》,是按韵编排的。即使是按类编排的,各书的分类也不完全雷同。我国最早的类书是三国时期魏文帝命人编纂的《皇览》。唐宋时期,随着科举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类书的编纂兴盛起来。如《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册府元龟》,动辄上百卷,甚至上千卷,资料十分丰富。明代以来,更有两万卷的《永乐大典》、一万卷的《图书集成》,类书的发展空前繁荣。其品类之多,也令人眼花缭乱。如有专供查事物起源的,有专供查词藻的,至于供查找事物、古典诗文之类的,更是比比皆是。当然,我国古代的类书与现代各国百科全书相比,毕竟有很大的差距。

外国部分

世界语的由来

世界语的创始人,是波兰的柴门霍夫。当时,他家所在的比亚斯托克,居民分别为俄罗斯人、波兰人、日耳曼人和希伯莱人(犹太人)。这四个民族的居民由于语言各不相同,彼此很不友好,有时还因误解而发生争斗。在这个地方,语言纷争所导致的不幸时有发生。他决心以毕生的精力改变这种局面,创造一种共同的语言。

一天,他偶然看见一个牌子上写着Svejcarskaja(门房)一词,接着又见到另一块招牌上写着Konditorskaja(糖果)一词;他发现这两个词的词尾“Skaja”是一样,经过一番思索,他发现一条规律:如果在一个词的末尾加上一个词缀来构成新词,就无需花那么大力气把词典上的词一个个地背下来。可以通过后缀构成新词,也就可以通过前缀来构成另一部分新词。这一来,那庞大的词典似乎在柴门霍夫的眼前缩小了下去了,终于在1878年设计了一个世界语方案。1887年,柴门霍夫自费出版了他的《世界语第一书》。

盲文的由来

目前世界上通行的盲人文字,叫做布拉尔点字,它是依发明人路易·布拉尔的名字命名的。

早在1819年,法国有一个叫巴比尔的炮兵上尉,为了夜战的需要,发明了一套符号来代替字母。他在纸板上镶上一个个凸起的圆点,让夜战的士兵用手指摸索而“阅读”。这种称之为“夜读文字”的符号系统,由于每个字母都要用12个圆点来表示,故复杂而较难掌握。

法国人路易·布拉尔,5岁失明后入巴黎盲人学校读书,20岁时,他进入巴黎皇家青年盲人学院攻读,当时学校已采用巴比尔所创制的“夜读文字”进行教学。布拉尔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简化——改12点为直3横2的6点(),并依照点的多少及部位的变化来分别表示26个拉丁字母及词句、标点等。由于用特种的方法将点刺在纸下,盲人就可用手指触摸而知其意了。就这样,这种简便易学的摸识文字逐渐发展成为今天国际上通行的布拉尔盲人文字系统。

泰语和泰文的由来

泰语是泰国的国语。泰语属于汉藏语系的秦汉支系,泰文是通行泰国的正式官方文字。泰语和汉语一样,属于声调语言。它有五个声调,但书写时只有四个声调符号,因为平声不用符号。泰语中还区分为世俗用语、皇族用语和僧侣用语等。泰语的音节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具有独立的词汇意义,即大多是单音节词,这一点和汉语也相似。泰语的词没有格、人称、数量等方面变化,也和汉语相似。但是,数量词一般在主词的后面,泰文是一种拼音文字。泰文中约有30%与柬埔寨文近似。有许多词,特别是多音节词,起源于巴利语和梵文。由于中泰两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很多华侨很早就到泰国定居,并和泰族人民建立了亲戚般的关系,所以泰族人中有很多日用词汇,包括大部分的数词,也吸收了中国南方的方言作为它语言的一部分。泰语具有丰富的词汇和表现力。由于它是一种声调语言,因此它以音调抑扬顿挫,铿锵动听著称。泰语很讲究押韵,它有大量押韵的双音词和四音凶复合词。

英语A、B字母排在前两位的由来

英语字母来源于古胖尼基的拼音字母。公元前2000年代中叶出现两种字母:为楔形文字,共29个字母;为线形文字,共有22个字母。公元前13世纪,抛弃楔形字母,统一使用线形字母,这是古代腓尼基人对人类文化的最大贡献。

A、B两个字母为何排在第一、二位?原来古腓尼基时,字母A叫Ajcph,意思是牛,其写法来源于古埃及象形文字牛头。后来希腊字母写成A,样子象牛的角。由于农业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牛是耕田的主要工具,它不仅为人类提供粮食,而且牛肉可吃,牛皮和牛毛可供人们制作鞋靴、衣著,牛在生产和生活就具有头等重要的地位。所以,在古腓尼基字母、希腊字母、拉丁字母、英语字母表上,A一直摆在名列前矛的位置。字母B,古腓尼基语叫做Beth,意思是帐篷或房子。它来源于古埃及象形文字房屋。后来演变为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B。这个字母,看起来很象远东一带古代两间一套的住房,据传说,上面一间供男人住,下面一间妇女住。由于吃是第一需要,住房是第二需要,所以,古腓尼基人就把它排列到字母的第二个位置。

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过去,人们通常认为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其实是误解。阿拉伯人是阿拉伯数字的推广者。那么,谁是阿拉伯数字的真正的发明者呢?世界上各个民族都发明过自己独具风格的数字。最早的数字,要算巴比伦人使用的计算符号。他们用一个垂直的楔形来代表一个数,而十则用一个横向较大的楔形来表示。埃及人干脆用一竖来代表一个数,而十则就用一个弧形,这与楔形数字比起来,显然要方便一些了。此外,埃及人还使用过一些其他的计数符号来表示大的数目。如用一个涡形代表100,用一朵荷花代表1000,用一个吃惊的人形代表100万。罗马数字在欧洲是用得最普遍的,但在当时的商人中却常常被禁用,因为它容易被人涂改。中国发明的数字一、二、三、四??,相互之间不容易搞混,这对于计算来说,显然比较方便。但最为简便的,要算印度人发明的数字了。实际上,我们现在所用的阿拉伯数字,就是这种数字演变过来的。据说,早在公元10世纪,印度数字就传到了欧洲。由于它比其他各种数字都优越,首先被阿拉伯人采用,然后又逐渐推广到全世界。

罗马数字的由来

罗马数字是古代罗马人创造的。罗马数字很形象。如Ⅰ代表一个手指,Ⅴ就代表一只伸开的手,当然就是五个手指了。而Ⅹ呢,则代表两只伸开的手。13世纪以前欧洲各国普遍使用罗马数字来计数。这种数字只有7个:Ⅰ(表示一)、V(表示五)、X(表示十)、L(表示五十)、C(表示一百)D(表示五百)、M(表示一千)。这7个罗马数字在计数时,不论排在什么位置上,它本身所表示的数目始终不变。

常用数学符号的由来

“+”:是15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所创。在横线上加一竖,表示增加的意思。

“—”:亦是魏德美创造。在加号上减去一竖,表示减少。

“×”:是18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首先使用。乘是增加的另一种表示方法,所以将“+”号斜了过来。

“÷”:是18世纪瑞士人哈纳所创。意思是表示分界,所以用一横线把两个点分开。

“=”:是16世纪英国学者列科尔德发明。他认为世界上只有用这两条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线符号来表示等值最为恰当。

“5”的由来

世界上有许多国家评定学生成绩都是实行5分制。你知道“5”的来历及其特殊含义吗?

早在5000多年前,“5”字就被广为利用。当时,有两种表示方式,一是用五角星,二是用五根棍。后来在民间书信往来中又增加了一种表示符号“V”。

五角星在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派学说中占据有重要位置。该派在信首有书写“你好”、“祝你健康”的习惯。他们视人的健康至高无上,而这种意思在信中就用五角星来表示。因此,“5”字是健康向上的数字。

古埃及人使用的“5”字,意为“宇宙”,表示宇宙中的次序,即春、夏、秋、冬、日夜交替运行的永恒规律。他们在长期的生活中观察到,天体中琴王星的行迹颇象“5”字,所以他们得出结论,“5”字是琴王星的化身。后来,当出现“真理”与“邪恶”势力时,他们便认为,“5”字象征着公平与正义,它掌握在真理女神马特手中。因此“5”字又被谕为真理之数。

问号的由来

问号“?”源于拉丁文Questio一词,即是指问、疑问、问题的意思。

在问号出现以前,每当有表示询问的句式时,就在句子末端加上Questio。

人们为了书写的方便起见,就取开头的“q”和末尾的“o”,编写成“qo”,不久又有人把“q”写在上面,“o”写在下面,久而久之,草写成为“?”。

书名号的由来

“《》”这个书名号,开始时人们称它为尖括号,它的用处是标出文中书籍、报刊、篇章、歌曲等的名称。

我国原来的书名号是一条曲线(波浪线)。但因这种标点符号排印起来费工费料,不太经济,所以很少使用。后来,为了印刷方便,节省人力物力,遇到书报刊名之类,就常用引号代替。

“《》”号原是俄文中的符号,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引号。50年代,在学俄语的热潮中,不少人把《》号搬用过来,用如引号。在实践中,人们逐渐感到不能老是用引号来代替书名号,于是有人以“《》”号专作书名号,久而久之,便为人们所接受。这就是现在通用的书名号来历。

元素符号的由来

在化学元素这个大家庭中,至今已汇集了107个成员,在周期表中,它们各占一个位置,而且还用了不同的符号来表示。

古代,全世界并没有统一的元素符号,人们都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要定符号,真是五花八门,既复杂又难懂。

在古希腊,化学家们把金属的符号都用行星符号来表示。例如,太阳等于金,月亮等于银,火星等于铁,金星等于钢,等等。其他一些元素符号则采用希腊名称的缩号。

到19世纪,道尔顿改用各种圆圈来表示元素,尽管比前面的符号有些改进,但是使用仍然不方便。

为了便于各国进行技术交流和使用元素符号,1860年世界各国化学家在卡尔斯鲁厄召开代表大会,制订通过了世界统一的化学元素符号。规定:元素符号均以该元素拉丁文开头字母来表示。如果碰到有些元素拉丁文开头字母相同,则就在开头字母旁另写上第二个字母(小写),以示区别。假如第二个字母也相同,则取第三个字母。

格雷格速记法的由来

格雷格速记法是一种快速书写符号系统,以词的发音为基础而采用普通写法中的曲线变化,为爱尔兰人J·R·格雷格所发明。故此得名。最初,格雷格称这种速记法为细线表音速记法。1888年,在英国出版小册子《简易表音速记法》,提出所创速记字母,为一种以草体字母为基础的记音符号。后来这种速记字母为13种语言所采用,包括法语、西班牙语、希伯来语、汉语、俄语、意大利语、波兰语、他加禄语等。1893年,格雷格速记法传入美国。1902年,《格雷格速记法》一书问世,是《简易表音速记法》的增订本。格雷格速记法的特点是:完全不用粗细方法(这与皮特曼速记法正相反);曲线变化的优点是有助于书写和沿直线书写。格雷格速记法也采用简略形式表示一些最常用的词、辅音丛以及后缀和前缀,并有缩写规则。

皮特曼速记法的由来

皮特曼速记法是由英国教育家I·皮特曼爵士发明,1837年,以《速记音符》为名发表。皮特曼速记法是把一种语言的语音分成一些基本组合,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直线和起伏不大的曲线表示。另外,还尽可能使这些符号组合成对,例如,轻斜线表示P,重斜线表示B;轻垂直线表示T,重垂直线表示D,等等。元音由圆点和短横线表示,写在与辅音和字行相关联的特定位置上。皮特曼速记法使用圆圈、环弧和钩笔表示经常使用的辅音组合及音节,例如s、st、str、spr和—ter、—der、—tion,还通过将辅音符号的笔划减半或加倍的方法增加音节。1852年,皮特曼速记法传入美国,并被修改以适用于许多语言,如印地语、希伯来语、阿拉伯语、波斯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和荷兰语等。

函授教育的由来

函授教育起源于英国。1868年大学扩广运动中,有一文学会为鼓励没有条件入学的青年自修,在教学方法上给以指导,但尚未形成一套函授制度。

1873年,英国一些大学的教授合办起一所函授大学,到19世纪90年代,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斯克兰市采取入股投资的企业组织形式,办了一所国际函授教育学校,这所学校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包括我国几个大城市)设有90所分校。此后,许多国家都先后创办了函授教育。

义务教育的由来

义务教育就是依照法律规定,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1619年德意志魏玛邦公布学校法令,规定父母应送6—12岁男女儿童入学,否则政府强迫其履行义务。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义务教育法令。但是,英法美等国家实施以普及初等教育为主的义务教育,大都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

幼儿园的由来

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系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所办。1816年,他在苏格兰办了一个实验自己社会改革理想的大纺织厂,他为工厂1—6岁的孩子开办了“性格形成新学园”,包括了现代的托儿所、幼儿园和游戏场。

但是在幼儿园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教育家要算比欧文小11岁的德国人福禄培尔。1837年,福禄培尔在德国勃兰根堡开办了一所幼儿园。当时并没有“幼儿园”这个名称。福禄培尔绞尽脑汁后,才为幼儿护理组织第一次起了“幼儿园”这个名字。从此,“幼儿园”的概念便作用为儿童教育机构的专有名词在德国传播开来。在他的努力下,幼儿园网在德国迅速发展起来。福禄培尔逝世后,在他的墓碑上刻着他的一句话:“来吧,为我们的儿童生活!”

科学院的由来

科学院问世,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世界上第一个科学院是在公元前3世纪文化发达的古埃及诞生的。

这个最早的科学院,建在亚历山大城,故称“亚历山大科学院”。该科学院规模相当宏大,藏有70万卷手抄稿,并设有专门的建筑场所供不同学科的学者研究。可惜的是,这个最早的科学院在公元391年被焚毁。原因是科学院的许多活动是与宗教教规背道而驰的,受到了宗教势力的仇视和破坏。

党校的由来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100多年历史中,世界上第一所党校是1906年德国社会民主党创立的。这所马克思主义学校,从创建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先后举办过七期培训班,每期半年,共培养出203位共产党员。这些党员大多是党的基层工作者和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工人,其中有2/3的人在26—35岁之间。学员们毕业后,多数都回到原来工作岗位上,成为更加称职的报刊编辑、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人、工厂支部书记和工会运动的领导人,等等。其中佼佼者是后来成长为党的主席和共和国总统的威廉·皮克(1876—1960年)。在党校授课的,有党的著名理论家罗莎·卢森堡和弗兰茨·梅林,在授课讲稿基础上,卢森堡写出了他的名著《国民经济学入门》和《资本积累论》,梅林则写出了专著《中世纪末期以来的德国史》,以列宁为首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曾经仿效德国的榜样,于1911年在巴黎郊区龙寿姆创办了布尔什维克党的第一所党校。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所党校则是1925年中共北方区委开办的北京党校。

学位、学衔的由来

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是高等院校教师职务的名称;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实习研究员是科研机关从事科研工作人员职务名称。以上总称为“学衔”。而博士、硕士、学士则是学位的名称。

学位制度,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1130年,意大利的波伦那大学首次授予一位研究古罗马法的学者以博士学位,不久又出现了硕士的称号。约13世纪初,法国巴黎大学才首创学士制,作为学位的最低一级。法国最初的学士称号,是大学“录取学生”的同义词。但英国的学士学位是作为大学毕业成绩良好的一个凭证。后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采用英国授予学士学位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算术的由来

公元3世纪,亚历山大的丢番图综合整理了当时人们在数字方面的经验知识,汇编成《算术》一书(该书现在仅存6卷),他在书中提出了200多个难题。很可惜,在无人问津数学的罗马帝国,这部著作竟被遗忘了。倒是阿拉伯人的智慧丰富了古希腊的科学遗产,将数学向前推进了一大步。1202年,生于比萨的意大利数学家莱昂纳多发表《算经》一书,将阿拉伯笔算法引入西方。直到16世纪,经过阿拉伯人修改的丢番图的《算术》才在西方重见天日。这部著作于1621年印刷出版,1670年再版时,天才的法国数学家皮埃尔·德·费尔马为该书做了评注。

这部著作的出版是数学发展的新起点。在以后的十七、十八世纪,人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建立了古典算术。

“代数学”一词的由来

“代数学”一词来自拉丁文,而拉丁文又是从阿拉伯文来的。7世纪时,穆罕默德始创伊斯兰教,借此统一了阿拉伯后,又通过武力扩张,建立了跨欧、亚、非三洲的大食国。大食国善于吸收被征服国家的文化,把重要的书籍译成阿拉伯文,并设置了许多学校图书馆和观象台。公元820年左右,在乌兹别克有一个叫阿尔·花拉子模的人,著了一本《代数学》。1140年左右《代数学》被译成拉丁文。在我国,“代数学”是从1959年开始正式使用的。原始译名不叫“代数学”,而叫阿尔热巴拉(这是拉丁文音译)。我国在17世纪初,有一本不题作者名的《阿尔热巴拉新法二卷》中说:“假如将一线作大小两分,各份用一记号,如以大份为甲,以小份为乙,则甲乙之两记号即可以代凡有两字之数。”

这就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代数”。

“几何学”一词的由来

“几何学”英文写作geometry,是“测地学”的意思,拉丁文也是这个意思。相传古代埃及的尼罗河流域,每年洪水泛滥,冲毁了两岸的庄稼、房屋,洪水并带来大量泥沙。每当洪水退后,泥沙把原来的田地冲平,各家田地边界没有了,人们为了重新勘定划分田地,遇到许多复杂地形地势。如何计算这些复杂的地形面积,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在生产实践中人们想尽各种方法来计算测量,于是产生了最早的测地学。约公元前300年,古希腊数学家欧几米得对前人积累的几何知识经验进行了总结和整理、创造性地编成了著名的几何学经典著作——《几何原本》。明代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我国科学家徐光启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又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的前6卷。徐光启利用geometry的字头geo音译为“几何”,而汉文“几何”的意义是“多少”,这个译名与原来的音与义都很贴切。于是“几何学”开始在我国广泛应用。

数学用表的由来

在数学中,函数值、对数值、变量、常量、统计值及天文数值等统计数据按行列排成的数字表格叫数学表。数学表在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是埃及赖因志的纸草书和巴比伦的文稿。根据历史文献的考据,它们至少在公元前2000多年以前,其中包含有分数值和有关算术运算的内容。而具有现代意义的数学表,是约在公元140年在托勒密的《大汇编》中出现的,该表有6位数的正、余弦值,此表是以每隔半度的间隔排列的。

公元1940年由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会员中的数学表及其他计算委会员设计的数学用表分类如下:1、算术表和数学常数;2、幂;3、对数;4、三角函数;5、双曲线函数和指数函数;6、数论;7、高等代数;8、方程的数值解;9、有限差;10、级数求知;11、统计学;12、高等数学函数;13、积分;14、利率和投资;15、保险统计;16、工程;17、天文;18、大地测量;19、物理学;20、化学;21、航海;22、计算机器和机械计算。

数学竞赛的由来

数学竞赛是以运算数学题的速度和准确来排定名次的智力比赛。数学竞赛源于匈牙利。1894年,匈牙利数学物理会决定在中学生中进行数学竞赛,称之为数学奥林匹克。除因两次世界大战短期中断外,每年都在10月举行竞赛。数学竞赛很快被苏、波、南、西德、美等国所仿效。国际性的数学竞赛源于罗马尼亚,1959年,罗马尼亚发起并组织了首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以后逐步在各国举行,从未间断。我国1956年在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四大城市举办了数学竞赛,后一些省、市也陆续举行过。全国性竞赛始于1978年。

藏书者印记的由来

藏书者印记是一种用以表明书的所有权的图案标志,通常贴在书的封里。藏书者印记可能创始于德国,现存最早的日期自1516年开始。藏书者印记包括肖像、书架布置、书斋景色和风景等。路易十五统治下的法国和18世纪的英国,都曾盛行过寓意性藏书者印记,上面印有基督徒基本美德以及真理、正义、智慧、希望和信心等抽象观念的象征物。还有表现藏书人兴趣和职业的图案,如天平秤,海军和陆军的战利品及调色板等。19世纪末,德国图案设计家开始采用裸体人像作主要纹饰,并为欧洲和美国所仿效。

索引的由来

索引是由日本输入的外来语,在英语中,“索引”是In-dex,既是译音,又兼有译意。其实,中国古代早就有类似索引的翻检、查阅书刊资料的方法,当时称为“通检”、“检目”、“备检”、“韵编”等。明代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傅山编撰的《两汉书姓名韵》,为中国最早的一部索引。到清代,索引工作已十分盛行。例如汪辉祖的《史姓韵编》、章学诚的《历代纪元韵编》、黎永椿的《说文通检》等,都是当时著名的索引工具书。索引排列方法主要有分类、字顺、年系、音系等。

《基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的由来

《基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也叫作《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是世界上最畅销的图书之一。1951年,英国基尼斯啤酒公司的总经理休·比佛,在一次打猎中,没有命中一只金鸻鸟,他抱怨说,这是世界上飞得最快的鸟了。可是他的同伴不同意,与他发生了争执。比佛被激怒了,他想从书中找到支持自己的论据,可是他惊奇地发现,没有一本书对鸟的速度作过这种详述。于是,他决定由自己的公司出版一本记录这种“世界之最”的书。为此,经别人推荐,1954年9月12日,比佛会晤了诺里斯·麦克沃特和罗斯·麦克沃特孪生兄弟,希望他俩在伦敦的统计机构能够助他一臂之力,主持编纂这本书。于是,在伦敦舰队街107号建立了一个专门小组,开始了紧张的编写工作。1955年8月27日,印刷厂完成了第一本《基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的装订工作。这部仅有198页的小册,当年便夺得了第一畅销书的桂冠。之后,其销售量始终独占鳌头。

《圣经》的由来

“圣经”一词源自希腊文,意即“一组小书”。它不是一本书,而是许多卷书的合订本,是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著作汇编。《圣经》本是犹太教与基督教经典的总称。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圣经》,一般是指基督教的经典。《圣经》的前一部分原是犹太教的经典,后为基督教所承袭,称为《旧约》;后一部分乃基督教所独有,称为《新约》。故今本的汉文《圣经》称《新旧约全书》。

“圣经”一词并非这部书的原名。最初翻译成汉文时,译者按照我国把重要著作称为“经”的传统,将这部书叫作“经”,并在前面冠一个“圣”字,于是,有了《圣经》这个名称。而“圣经”一词也就成了这部基督教经典的专名。

祈祷书的由来

祈祷书是中世纪后期极盛行的一种个人祈祷用书。最早出现于13世纪,内容是向圣母祈祷的祷词。家庭和个人对小型袖珍本日益增长的需要,是用鲜明色彩装饰书中哥特式字体的决定因素;并使各种形式的祈祷书在富裕人家流行起来。14至15世纪,在法国北部印刷的贝里公爵的《最美好的时刻》是这类书的典型。该书现存在孔代博物馆,是公爵富丽故居中的一本精美画册,书中并有P·德兰布尔及其兄弟所画的精致年历页和许多圣经故事画以及圣徒行状的插图。

杂志的由来

杂志(Magazine)一词,源自法文Magasin,本意是仓库。

“杂志”这个词第一次被用以称为刊物,是1731年伦敦出版的《绅士杂志》。后来正式被沿用为杂志的通称。最初,杂志和报纸的形式差不多,极易混淆。后来,报纸逐渐趋向于刊载有时间性的新闻,杂志则专刊小说、游记和娱乐性文章,在内容的区别上越来越明显。在形式上,报纸的版面越来越大,为3—5英尺,对折;而杂志则经装订,加封面,成了书的形式。此后,杂志和报纸在人们的观念中,才具体地分开。

1704年,伦敦出版了第一种介于报纸和杂志之间的定期刊物,发行者是《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丹尼·笛福。刊物名叫《评论》,篇幅为4小页,共发行9年。

妇女杂志的由来

1693年6月27日,英国伦敦书商约蒲·丹顿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妇女杂志,名称为《妇女之神》,是一种采用提问、回答形式的周刊。在创刊号上,丹顿写过这样一段话:“我在阿贝·玛利亚街拉廷咖啡馆,等待各位妇女给我寄来的提问。不管是未婚、已婚还是寡居,从带有女性的热诚和温柔的各位女士所提出的问题,如恋爱、结婚生活、打扮、妇女的名誉等美好的、怪诞的问题,均乐于解答。”《妇女之神》杂志不论是提问,还是回答,都坦率直言,从不装腔作势,即使是通奸,婚前性交等主题专栏,也不予以拒绝。实际上,当时的《妇女之神》杂志,只是用手记录的一些报道,仅采用两面印刷的一张纸。1709年7月,在英国创刊的《包罗万象》杂志,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妇女自己主编,而且登载有分歧意见话题的妇女杂志。当时,该杂志发刊人的名字印的是“克拉肯索普夫人”。1709年10月,由于《包罗万象》刊登充满丑闻的作品《高级领导人的思想和行为》,创刊人因毁损名誉罪被捕后,才知道这位主编原来是名声很不好的玛利·德。

大学杂志的由来

1750年1月31日至1751年7月,英国牛津大学发行的杂志《大学生》,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学杂志,共发行了19期。该杂志的发行人是伦敦的书籍出版销售业者约翰·纽贝利,主编是诗人、剑桥大学盆布罗克总部研究员克里斯托法·斯马特。在《大学生》杂志上,除去约翰博士的论文外,几乎没有什么有文学价值的东西。1819年,牛津大学又创刊了《在校大学生》杂志,是世界上最早只供在校大学生阅读的杂志。

文摘的由来

文摘起源于公元前3600年的苏美尔文化时期,当时是用楔形文字记载在湿粘土表面上,经烧结后保存下来的粘土板。进入19世纪,由于科技文献的大量增加,读者需要以最少的时间了解各专业文献的最新情况,于是,世界上第一种文摘期刊——德文《药学总览》(后改为《化学总览》)在1830年创刊了。这意味人类社会进入有序传递情报阶段。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文摘刊物达3500种以上。

美国《读者文摘》的由来

1922年2月,美国曼哈顿格林威治村的德维特·华莱士和莉拉·华莱士夫妇俩创办了《读者文摘》。

德维特·华莱士没有念完大学,就走上社会。他酷爱看书,凡接触到的各类出版物和印刷品,他都如饥似渴地读,连意大利的药品说明,他也要逐行读下去。凡阅读过的东西他总要把要点记在常备的小纸条上,有时甚至把精彩的段落抄下来。在长期的实践中,他逐渐形成了一个想法,要是出版一本期刊,去掉报纸过于简单粗糙的弊端,克服书籍过于冗长、繁琐的缺点,把两者的精华经过最完美的压缩集中起来,那就可为读者提供更多更丰富的知识。这就是他要出版《读者文摘》的最早构思。

华莱士夫妇自筹资金,先把《读者文摘》试刊油印数千份,寄给教师、教授、传教士、医护人员等,并附上信件和预订单,说明先预付3美元,若发现《文摘》不值一读,可退订。出乎他们的意料,500名未来读者寄来了订费1500美元,这足够付两期《读者文摘》的印刷费用。于是丈夫跑图书馆编稿,妻子忙于料理后勤,一本64页、像书一样大小的刊物很快就诞生了。如今《读者文摘》在全世界用39个版本、15种文字出版,总发行量3000多万本,拥有读者约1亿。

国际新闻工作者团结日的由来

1958年5月,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的国际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四届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号召全世界新闻工作者举行“国际团结日”的决议。决议指出:“为表示对因从事争取和平和人民的相互了解而受迫害的新闻工作者的同情,国际新闻工作者协会号召全世界新闻工作者定出一个团结日,把这一天的工资的全部或一部分捐作国际团结基金。”国际新闻工作者协会秘书处在6月26日发出通知,规定9月8日为团结日,这一天是捷克斯洛伐克民族英雄尤利乌斯·伏契克遇难的纪念日。

亚非新闻工作者日的由来

1963年4月24日至30日,中国、日本、埃及等47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新闻工作者在雅加达举行亚非新闻工作者会议,会议提出了“为建立他们自己之间、各国人民之间和各自政府之间的最密切的合作以及加强他们的团结,为争取民族独立,反对一切形式和表现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而斗争的宗旨。

1963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亚非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在印尼茂物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决定把4月24日,即第一次亚非新闻工作者会议开幕日定名为“亚非新闻工作者日”。

电视教育台的由来

1933年1月25日,美国依阿华大学的WGXK试验电视台,开始从依阿华城每天定时播放教育节目,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电视教育台。该台第一次播送的节目内容是:首先由台长、电工系系主任E·B·长茨博士介绍依阿华大学概况,接着由该大学女学生艾琳·拉帕特演奏小提琴,再由艺术系讲师艾丹·阿诺讲授自由素描课,最后由语言交际系师生演出话剧《法斯特·米塞斯·弗雷泽》中的一幕。1933—1934年,在WGXK试验电视台,依阿华大学的讲师讲授的内容有口腔卫生学、植物学、工程学(建筑制图之研究)、速记、法语的发音、天文学、素描、博物学,以及其他的多种学科。电视节目每星期一、三下午7:30开始播放。1933—1938年连续6年,该台总计播送了389种电视节目。距依阿华城600英里(约960公里)的地方,还有观众收看电视节目。1934年芝加哥市大约有1000千台家庭电视收看。

“黄色新闻”的由来

为什么将不健康的书刊、歌曲称之为“黄色”呢?

据说在19世纪,美国有两个报业资本家,一个叫赫斯特,另一个叫普拉兹。他们为了赚钱,就在他们的报纸上,竞相登载低级趣味的连环画,以招徕读者。其中有一部《黄色孩童》,读者就此称他们的报纸为黄色报纸。

后来,人们就把色情类新闻,称之为“黄色新闻”;靡靡之音的歌曲称为“黄色歌曲”。

记者的由来

世界上最早的记者,是在欧洲的威尼斯诞生的。16世纪的威尼斯是欧洲的经济中心,商业活动非常频繁,各国商人、银行家以至达官贵人等都纷纷来到,进行商业竞争或享受繁华的生活。他们聚集在城里,迫切需要了解和掌握涉及切身利益的世界各地消息。这样,有些人便投其所好,专门采集有关政治事件、物价行情、船舶起航等方面的消息,或手书成单篇新闻,或刊刻成报纸,然后公开出售。人们根据他们工作的特点,分别称他们报告记者、手书新闻记者、报纸记者。这些专以采集和出卖新闻为生的人,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职业记者。

初期记者与编辑、出版人之间无明确的分工,往往集记者、编辑、出版于一身,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报业逐步发展起来了,各家报纸之间的竞争也发生了,一身数任的状况已不能适应报业发展的需要,于是,记者、编辑、出版者便日益分工明确。

广播的由来

世界上发出第一个无线电广播的,是在加拿大出生的费辛敦。这位发明家潜心研究,经过6年的努力,终于在1906年圣诞节前夕研究成功,这天晚上20时左右,新英格兰海岸外船上,少数无线电电报员正在紧张地工作着,准备着接收电码讯号。突然从耳机中听到有人读《圣经》中的圣诞故事,接着又听到演奏小提琴和播放亨德尔的《舒缓曲》唱片。最后,听到了亲切的祝福声。几分钟后,耳机中又传出了那听惯了的电码声。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播之声的情景,在费辛敦研究无线电广播的同时,美国物理学家福莱斯特也在努力研究。1907年福莱斯特发明了一种可以广播人声的无线电真空管——三极管。不久,即被采用到工业生产上来,成为无线电收音机标准真空管。当时,福莱斯特曾激动地写道:“我发明了一个看不见的空中帝国。”

中国最早出现的广播电台,是在1922年底,美国记者勇斯邦为了谋利和其它政治目的,通过一个姓曾的华侨富商出钱,在上海租界里办起来的。

美国之音的由来

“美国之音”于1942年2月24日开始广播,它是美国唯一的一家由联邦政府经营的广播电台。目前它用38种语言广播,每周共约840小时,总台设有一个比许多报纸和广播电台都庞大的国外部,它的年预算8500万美元,雇员2100人左右,其中1/3是外籍人员。广播的主要对象是前苏联(每周用俄语和其它4种语言播送168小时)、东欧和中国。其次是阿拉伯语,每周52.5小时。在所有广播中大约1/4是英语,其中包括对中国、阿拉伯国家和波兰听众的英语课程。但是,为了吸引听众,“美国之音”节目单中有40%是播放音乐和美国文娱节目。

路透社的由来

路透社是英国最大的世界性通讯社。它是以其创办者德国人保罗·朱利叶斯·路透(1816—1899)的名字而命名的。

路透从小用功读书,特别喜欢数学,并掌握了英、法、德三门语言。19世纪40年代,他来到巴黎哈瓦斯通讯社工作。一次,他结识了当时正研究电报的大数学家高斯,路透敏锐地看出,电报这种新工具很有发展前途。在哈瓦斯通讯社干了一段时间后,他决心自己创办通讯社。1851年,路透在伦敦开办了“电报办事处”,这就是路透社的前身。路透社1858年正式开始向报馆供稿。

“路透”这个名字的德语意思是“马背上的人”,也就是强者的意思。

因此,路透社的徽章上画着一位身穿盔甲、策马急驰的中世纪骑士。

现在,路透社总社设在伦敦,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驻有1000多名专职和兼职记者。

《泰晤士报》的由来

《泰晤士报》是英国历史最悠久的一家大报。它的创始人是约翰·沃特,报纸最初创刊于1785年1月1日,名为《每日环球记录报》,1788年才改名为《泰晤士报》,是《时报》的意思,与泰晤士河毫无关系。《泰晤士报》的实际奠基者是约翰·沃特二世,他一反其父的做法,不再受领政府的政治津贴而去攻击某些皇亲国戚,他以承办商业广告来维持报社。他任用了不畏强暴、敢于抨击时弊的巴恩斯为主编,授以编辑全权,又物色一批能干的记者,第一个采用机械式的印刷机印报,使《泰晤士报》的消息之快胜过皇家信使。因此在18—19世纪之交,《泰晤士报》的发行量超过其它所有日报的总和。目前,《泰晤士报》的发行量为38万份,在英国日报中居第三位。

《华盛顿邮报》的由来

《华盛顿邮报》是美国较有影响的日报之一。1877年创刊,由华盛顿邮报公司在华盛顿出版。1933年,因负债由监管人代管时,为金融家尤金·迈耶收买。由于迈耶经营有方,并确立了明智稳妥而独立的编辑方针,很快就提高了报纸的声誉。该报收买了《华盛顿先驱时报》;1961年,又收买了《新闻周刊》。从而使它在1970年就成为享有国际声誉的报纸。1978年发行量为50余万份。

《华尔街日报》的由来

《华尔街日报》是美国实业界政治经济日报。1889年在美国纽约创刊,为道·琼斯公司拥有。1882年,一位名叫查尔斯·道的经济金融记者与同僚爱德华·琼斯成立道·琼斯公司收集并定斯向股票经纪人发售有关行情的消息。由于生意兴隆,又在这个基础上创办《华尔街日报》。该报从1889年7月8日起,登载道·琼斯公司发布的经济消息和股票指数,延续至今未中断过。1889年出版的第一期《华尔街日报》,只有两栏金融新闻、两栏广告和一栏拳击消息。那时,美国基本上是个农业国,人口只有600万,钢铁产量远远落后于英国,电灯电话刚发明,该报以刊登财政、金融和贸易新闻为主,但是重大国际动态无一遗漏,并有自己的评论。它不直接采用通讯社的消息,在世界各大城市驻有自己的记者。1976年,开始利用人造卫星转播稿子。《华尔街日报》每周出版5期,一般是40余页,分三个部分即“要闻、市场消息、金融与投资”。1988年统计的发行量是202.5万份。在美国国内分别设18个点,在欧洲和亚洲分别设5个发行点,是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由来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是美国基督教科学家协会经办并资助的全国性报纸。1908年,基督教会创始人、科学家玛丽·贝克·艾娣,为了抗议当时流行的报刊充斥耸人听闻的报道,在美国波士顿创建《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该报精心处理新闻报道,对政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高瞻远瞩和深入分析的能力。20世纪70年代后期,销售约17.5万份。1940年至1964年间,欧文·坎汉任主编,该报蜚声国际。为了扩大销路,该报在这一时期开始采用新颖而活泼的头版、较大的字体和更多的美术作品。1960年,H·詹姆斯和R·卡恩这两位撰稿人,都因所撰写的国内报道而获普利策奖。该报拥有较多的记者,有独立的消息来源,宗教色彩很少,注重国际新闻,评论文章较多。读者主要是上层知识分子。报社总部设在波士顿。20世纪80年代,该报在芝加哥和新译西发行地区版。

《纽约时报》的由来

《纽约时报》是美国影响较大的报纸之一。1851年,《纽约时报》创刊,由“纽约时报公司”在纽约市出版。按当时售价属“一便士报纸”。该报是为了适应纽约当时的50万居民需要新的便宜报纸而创办的。创立伊始就强调准确和详尽地报道国际国内重要消息。1896年,A·S·奥克斯收买该报纸。奥克斯在主编C·范安达帮助下,更注意登载勿庸置疑的新闻,增出星斯日杂志版;取消小说,减低报纸的售价,从3美分降至1美分,该报用“饱和报道”的新技术,报道1912年4月美国邮船“提坦”号沉没事件后,声誉大增。20世纪60年代,该报在排印、版面和其他技术方面作了许多改革,并培养了一支杰出的国内和驻外记者、编辑队伍。读者主要是资本家、国会议员、政府官员和高级知识分子。社论常反映美国国务院的观点,报道政府的重要文件和重要人物的言论较为详细。该报为苏兹贝格家族所有,与洛克菲勒财团关系密切,摩根财团对其控制权也逐渐扩大。

《环球邮报》的由来

《环球邮报》1844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创立,当时称为《环球报》。1936年,该报的新老板乔治·麦卡拉收买了与它竞争的《邮政和帝国报》,将两报合并在一起,取名为《环球邮报》。该报被认为是“独立但并非中立”的报纸,全国发行,无政党关系,但对保守党的支持多于对自由党的支持。《环球邮报》已成为加拿大的“记录报”,发表讲话、国会辩论和其他文件的原文。读者主要是政府官员、工商金融界上层人士、高级知识分子等。该报有驻国外记者队伍,因而带有国际风格。1979年,该报日销数达28.4万份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点赞点赞
  • 上一篇:短文之最
  • 下一篇:金庸小说人物名字由来
  • 相关推荐
    热门浏览

    同义词趣味知识训练(图文)同义词趣味知识训练(图文)

    诗情画意猜古诗(图文)诗情画意猜古诗(图文)


    ©迷你语文网版权所有 | 吉ICP备11000532号-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