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全站导航
搜索

写作领航

吉林省2025年中考作文薛其坤材料作文范文

作者/迷你君  日期/2025-07-02  浏览/10


  吉林省2025年中考作文薛其坤材料作文范文

  【真题】

  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薛其坤,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他是首位获得国际低温物理最高奖和国际凝聚态物理最高奖的中国科学家,他说:“荣誉属于团队中的每一位研究者,更属于国家。”

  他时常用最喜欢的唐诗《望岳》勉励自己和学生:如用“荡胸生层云”的胸怀与境界去做科学研究;用“决眦入归鸟”的专注和洞察力,抓住事物的本质,付出艰苦的努力和奋斗,总有一天你会登上更高的科学高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作文要求:(1)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少于500字;

  (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

  (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称。

  【范文】

胸怀层云志,极目众山小

  ——读薛其坤院士感怀

  薛其坤院士站在国际领奖台上,将荣誉归于团队与国家时,我仿佛看见盛唐的层云正漫过他科学家的胸膛。他引《望岳》自勉,一句“荡胸生层云”,一句“决眦入归鸟”,恰似两把钥匙,为我们开启了攀登精神高地的三重境界。

  层云荡胸,是灵魂的广厦万千。

  当杜甫于泰山之麓长吟“荡胸生层云”,他吞吐的何止山间雾气?那是包纳寰宇的胸襟!薛院士深谙此道。他轻描淡写地将国际大奖归于“团队每一位研究者”,归于“国家”,这谦辞背后,是科学巨匠拆除自我藩篱的自觉。心若囿于方寸之地,再强的风也托不起翅膀;唯有胸荡层云,才能听见群峰的回响。当下多少“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争名夺利的漩涡里沉浮,终其一生未见层云。而薛院士以集体为基、以家国为锚的格局,恰似泰山云海,托举起中国科研的旭日东升。

  决眦凝眸,是穿透浮尘的烛照之眼。

  “决眦入归鸟”——为看清一只归巢的飞鸟,诗人竟要睁裂眼眶!这近乎悲壮的专注,正是薛其坤院士科研生涯的注脚。凌晨四点的实验室,风雪中倔强亮着的孤灯,千百次实验里那双紧盯数据、布满血丝的眼睛……若非以“决眦”之力洞察电子世界的幽微本质,何来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石破天惊?世界从不缺少风景,缺的是凝神归鸟的目光——那目光如刃,剖开浮华,直抵核心。在碎片信息如洪流倾泻的今天,这份“决眦”的定力,恰是时代稀缺的珍宝。

  凌绝众山,是俯身大地的深沉回响。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世人常醉心于征服的快意,却忽略了薛院士的深意:他登顶后并未俯视群山,而是将目光投向脚下的大地——那哺育他的祖国。科学巅峰的罡风没有吹散他的赤子之心,反而让他看清肩头的使命。这让我想起钱学森冲破阻隔归国时的话语:“我姓钱,但我不爱钱。”绝顶的风景固然壮阔,但唯有将群山尽收眼底的人,才懂得——最高的荣耀,是成为大地的一部分。

  此刻,我抚过书页上薛院士沉静的面容,耳畔回荡着泰山松涛的轰鸣。原来真正的攀登者,心必装得下浩荡层云,眼必容得进疾飞归鸟。当无数这样的灵魂并肩而立,科学的高峰便不再寒冷——因为那绝顶之上升腾的,是九万里华夏长风的温度。

展开阅读全文
点赞点赞
  • 上一篇:吉林省2025年中考作文《读懂你眼眸中的深意》范文
  • 相关推荐
    热门浏览

    2023年吉林省中考作文解析2023年吉林省中考作文解析

    2022高考语文作文题汇总2022高考语文作文题汇总


    ©迷你语文网版权所有 | 吉ICP备11000532号-1

    返回顶部